李家清 宋 健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开启与动荡:新中国建国前(清末•民国时期)地理教科书的图像系统研究(1904~11994488)*
李家清 宋 健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图像系统、课文系统、作业系统共同组成了地理教科书的表层系统。图像系统不仅能够彰显地理学科特色,而且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在组织编写中会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受到科技水平、教育制度及学科发展的制约,并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特定历史时代的印记。
本文选取新中国建国前(1904~1948)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图像系统为样本,通过对其编写社会背景、总体特征以及各类图像的详解等研究,梳理这一时期中学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发展轨迹,不仅有益于认识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发展的历史脉络,而且能够为我们编写地理教科书提供借鉴的历史经验,从而推进地理教科书的发展进步,深化地理课程改革。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确立在中小学开设地理课程,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地理教育的开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进入民国时期,直至1948年。清末时期、民国时期共经历44年。根据社会特点可进一步划分为清末时期(1904~1911)、民国初期(1912~1927)、民国中期(1928~1937)和民国后期(1938~1948)。
由于不同时期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教育体制和学制存在一定差别,中小学地理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以致地理教科书在数量和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性,具体到每一学段则差异更大。
为便于研究,笔者从每一时期选取一到两本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理教科书作为样本进行研究(见表1)。
表1 本研究选取的初中地理教科书样本信息(1904~1948)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建国前,列强入侵,我国社会处在急剧变革与动荡不安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重大变革都对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的编写有巨大影响。
1.政治经济背景
清朝末年,我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遭受着列强政治和经济的双重侵略,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国门的开放迫使统治阶级开始向西方学习,激发了国民对国外地理知识的求知欲,为清末地理教书编写的开启奠定了基础。民国初期,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不久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国家进入北洋军阀混战局面。混乱的政权变动使得地理教育发展步履维艰。民国中期,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完成了国家形式上的统一,社会相对稳定,实行“以党治国”,积极加强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为地理教科书的发展营造了较好环境。民国后期,国家先后经历全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国共两个政权并存,社会动荡不安,经济遭受严重打击,“抗战建国”的基本国策使得此时国民政府尤为重视地理学科教育[1]。
2.文化科技背景
清末,西方先进地学知识的逐渐引进,影响了我国地学和地理学的发展。这一时期开始有学者进行外文专著和教科书的翻译,且西方先进的教科书编写和印刷技术开始在我国得到借鉴,促进了我国地理教科书发展。民国初期,新文化运动爆发,有力地打击了封建传统思想和文化,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同时也利于国外先进地理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丰富了地理教科书内容。民国中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科技事业得到稳步发展,但此时国民党实行“以党治国”和“党化教育”,将大量经费投入军事,教育事业因经费短缺而受到限制[2]。民国后期,我国注重引进和传播西方近代地理学说,开始出现地理考察活动,但因长期战乱影响,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和出版条件受到极大限制。
3.教育发展背景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推行“癸卯学制”,规定中小学开设地理课程,并相应出版大量地理教科书。这些地理教科书的出现,开启了我国近现代地理教科书编写之先河,初步形成我国地理教材体系的雏形。地理教科书逐步实现了由翻译、编译国外教科书转向国人自主编写,教科书审定制度逐渐由“国定制”转变为“编审制”。此外,清末出版的地理教科书种类虽多,但因缺乏统一编写指导纲要,教科书之间差异很大[3]。民国初期,蔡元培、范源濂等人进行了深入的教育改革,先后推行实施了“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新学制,颁布并推行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中学校令》《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中学地理课程纲要》等文件,对地理课程的开设更加规范。此时的地理教科书编写也在日益规范化、制度化,教科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相关出版机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4]。民国中期,教育部先后颁布《小学法》《中学法》等法令,对各科课程的目标、教材大纲、教学时数、实施办法作了具体规定,同时确定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教育方针,并对课程大纲作了进一步完善,促进了地理课程的发展,此时的地理教科书发展进入到兴盛时期[5]。民国后期,为适应抗战需要,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初级中学课程标准》,并对地理课程的课时安排作了规定[6]。1946年12月10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了《陕甘宁边区战时教育方案》,指出了教育的任务与方针、教育实施的原则、教育内容与组织形式等,随后制定了新的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对地理课时作了明确安排[7]。
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重大变革影响下,通过对建国前代表性初中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的梳理与统计,可以说明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发生了较大变化。以下笔者将从图像数量和密度、图像结构、图像质量等方面来阐述其总体特征。
1.图像数量和密度:起伏差异大,且总体数量相对较少,密度相对较低
图像数量和密度即教科书中各类图像的总数量和平均每页所包含的图像数量[8]。通过对建国前代表性地理教科书图像数量和密度的统计,得出如表2所示结果。
表2 1904~1948年代表性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图像数量和密度
据表2可知,在数量上,本时期图像数量差异较大,多者如《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达353幅图像,少者如《中学地理学教科书》只有63幅。而具体到每册教科书中时,《初级中学 地理》第五册甚至仅有10幅。在密度上,本时期图像密度高者如《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达平均每页图像0.65幅,低者如《中学地理学教科书》平均每页只有0.15幅,而具体到每册教科书中时,《初级中学 地理》第五册甚至低至平均每页0.11幅,而且图像密度总体上偏低,最高也不到每页一幅图。可见,建国前地理教科书以课文系统为主的特点明显。
2.图像结构特征:以地图和景观图为主, 图像类型较少
根据图像的表现形式,可以将地理教科书中的图像分为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表、卡通漫画、组合图以及其他等类型[9],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理教科书的图像系统。
笔者依据上述图像类型划分,对建国前代表性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图像类型进行统计,得出如表3与图1所示的结果。
表3 1904~1948年代表性初中地理教科书中不同类型图像数量
图1 1904~1948年代表性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各类图像比重分布图
通过表3和图1可看出,本时期地理教科书的图像系统主要由地图、景观图、示意图和统计图表等四类图像构成,其中地图和景观图成为图像系统的主体。而组合图等其他类图像无论在数量还是所占比重上都很小,且没有涉及卡通漫画。具体来看,地图从无到有,在图像系统中的比重在逐渐增长;景观图虽然占据较大比重,但却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甚至在《新中华本国地理》中没有景观图;示意图则是先增长,后持续下降,但总体数量极少;统计图表比重急剧下降,且总体数量较少;组合图仅在《初中外国地理》中有3幅;其他图像仅在清末民初出现,且数量很少。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图像类型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这主要是受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的影响。
3.图像质量:以黑白图像为主,图像清晰度不高,图幅大小相对适中
图像质量通常涉及到图幅大小、图像色彩线条的美观度和图像清晰度等方面[10]。建国前的初中地理教科书图幅大小相对适中,但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图像色彩主要以黑白为主,且图像内容表达清晰度不高,只有部分教科书使用了少量彩色图像。本研究所梳理的教科书中仅有《新学制地理教科书》和《新中华本国地理》各使用了两张大幅小比例尺彩色地图,如图2所示,图幅各占据一个页面,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此外,本时期大部分初中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图名中均没有标注图的序号,且所有图像在课文中没有一定指导语来引导学生阅读。因此,建国前的地理图像质量总体不高。
由于本时期各类图像所占比重及所发挥的教育功能不尽相同,笔者具体结合各类图像中的实例对其分别进行解读分析。
1.地图
地图是按一定方向、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像,包括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依据表3,本时期的地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且在总图像数量比重中逐渐上升,除普通地图外也出现了一些专题地图(如图3所示),这说明地图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地图在课文中主要起以图补文和以图释文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关于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的正确观念,提高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理解教科书中的文字内容。但此时几乎所有教科书中的地图都不能完全表达地图基本的三要素(比例尺、图例和方向),如图3所示“南洋火山带图”缺少一定比例尺和方向,而图4所示“湖北省交通图”缺少图例和方向,其中方向是所有地图都缺少的要素。因此,建国前教科书中地图的出现虽然是一种进步,但在规定内容的科学表达上仍不够规范。
图2 《新中华本国地理(上海:中华书局,1933~1935年)》中的彩色图像
图3 《初中外国地理 (中华书局,1937年)》中的地图
图4《初级中学 地理(商务印书馆,1946年)》中的地图
2.景观图
景观图是对自然地理事物或人文地理现象真实形象的储存和再现,包括景观素描图和景观照片。从表4可知,景观图主要集中于清末民初,是教科书中主要的图像类型,而从表4的统计结果可知,景观图主要以素描图为主。景观图能够逼真地反映地理事物外部特征,真实反映地理事物与环境之间关系,是学生获取地理感性知识的最主要直观图像,有助于学生建立鲜明、生动、真切的地理表象,大大加强地理教科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但到了民国中后期,景观图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出现诸如《新中华本国地理》等教科书没有景观图的现象,这主要受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景观照片从清末时期便开始运用于地理教科书中,这主要得益于西方摄影技术与出版印刷技术在我国得以运用,但照片清晰度普遍不高。
表4 建国前代表性初中地理教科书中景观素描图与照片的数量和比重
3.示意图
示意图是形象揭示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原理、演变过程及相互关系的图像。从表4和图1可知,本时期地理示意图在数量上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于民国初期;在内容上主要为反映诸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势地貌等自然地理原理、成因及演变过程的图像,如
图5所示。由于其表现形式比较简练,中心内容突出,能够将形象化与抽象化的表现方式融为一体,具有很高的概括性,能够有力地解释课文内容。因此,这一时期的示意图虽不多,但仍发挥着以图释文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地理教学价值。
图5 建国前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示意图
4.统计图表
统计图表是将各种地理数据进行概括后的形象化表现,主要包括统计图和统计表。从表5的统计结果可知,统计表的数量和比重逐渐下降,直到消失,而统计图则从无到有,其数量和比重逐渐上升,且以饼状图和柱状图为主,这表明此时统计图表在逐渐由统计表转变为统计图。这主要是因为统计图比统计表更能使地理数据具体化、直观化和可视化,更能揭示地理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本时期的地理统计图表在教科书中主要发挥着以图补文、以图代文的作用。但也应看到,本时期的统计图表数量总体在下降,且统计图的数量并不多。
表5 建国前代表性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统计图与统计表的数量和比重
5.其他类图像
建国前地理教科书的地理图像还有少量的组合图和其他图像,其中组合图主要是同一幅图中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地理图像类型的组合,其他图像主要有民族文字图和页面装饰图等。虽然本时期的组合图和其他图像在数量上非常少,甚至部分教科书没有出现,但它们的出现仍能反映出当时图像编写进步之处。例如,《初中外国地理》中“南美洲动物分布图”将南美洲地图和动物素描图组合在一起,不仅表达了动物所在地理位置,而且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动物类型,有力地解释了课文内容(如图6所示)。在《新学制地理教科书》首次将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纳入到地理图像中(如图7所示),而且此类图像至今仍在使用,这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地理视野,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
图6 《初中外国地理》中的组合图
图7《新学制地理教科书》民族文字插图
清末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的设置开启了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先河。清末至民国时期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的研究表明,地理教科书编写与出版水平在逐步提升。研究还表明,这一时期,图像系统在总体上已成为地理教科书的内容组成,并发挥着重要的教育教学功能。地理教科书的图像系统为地理教师提供了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为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提供了丰富直观的地理表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地理课程的发展。
新中国建国前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启示我们:第一,要高度重视和注意发挥图像系统在地理教科书中的教育教学功能,满足学生地理学习心理发展需求;第二,要合理安排各类图像在教科书中的比例和数量,提高图像质量;第三,要突出地图三要素,规范地图信息表达;第四,要重视发挥示意图在培养学生地理抽象思维能力中的作用。
[1] [6] 张家辉,袁孝亭.民国后期部编教科书《初级中学地理》评介[J].地理教学,2014,(01):3-7.
[2] [5] 王民,何亚琼.民国时期我国的中学地理教科书(上)[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08):26-28.
[3] 王民,何亚琼.清末时期我国的中学地理教科书(上)[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04):22-24.
[4] 王民,何亚琼.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地理教育研究概述[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01-02):25-27.
[7] 张家辉,袁孝亭.解放区《初级中学教科书地理》评介[J].地理教学,2014,(09):3-6.
[8] [10] 周青颖,李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新旧教科书图像系统比较分析[J].地理教学,2014,(01):29-31.
[9] 杨向东.中学地理新教材图像系统特点与分类——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05):59-60.
* 本文系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课题批准号:10ZD095,首席专家徐岩)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