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4-01-08 08:11:16黄洋水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第三医院药学部福建厦门361100厦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福建厦门361004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8期
关键词:剂型注射剂中成药

黄洋水,李 军,陈 勇(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第三医院药学部,福建厦门 361100;.厦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福建厦门 361004)

在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同时,应加强其不良反应(ADR)监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中成药ADR 监测体系,减少漏报率[1]。为探索中成药的ADR报告特点及规律,提高其ADR监测水平与质量,笔者对厦门市2013 年上报至国家ADR 监测系统的333 例中成药ADR 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加强中成药的ADR监测和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从国家ADR 监测系统调出厦门市2013 年上报的ADR 报告333例,按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给药途径、剂型、引发ADR的主要药品、累及器官或系统、ADR类型等项目,利用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占64.56%,是男性的1.82 倍;年龄分布以20~30岁年龄段最多,其次是30~40岁。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见表1。

2.2 引发ADR中成药的给药途径与构成比

涉及的给药途径有12种。给药途径分布与构成比见表2。

2.3 引发ADR中成药的剂型与构成比

共涉及27种剂型,其中注射剂所占比例最高,前8种剂型合计占87.39%。引发ADR中成药的剂型与构成比见表3。

2.4 引发ADR中成药的主要品种及特点

引发ADR 涉及136 种中成药,其中引发ADR 1 例次的有79种,占总例次的23.72%;引发ADR 2例次的有25种,占总例次的15.02%;引发ADR 3例次及以上的有35种;引发ADR合计204 例次,占总例次的61.26%,是引发ADR 的主要品种。其例次及构成比见表4。引发ADR例次排名前5位的有6种,这6 种引发的ADR 合计占总例次的24.32%,包括注射剂、口服剂及外用剂型,其中注射剂占3 种,引发ADR 44 例次,占6种中成药共81例次的54.32%。

表1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Tab 1 Distribution of gender and age in ADR cases

表2 引发ADR中成药的给药途径与构成比Tab 2 Distribution of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in ADR cases

表3 引发ADR中成药的剂型与构成比Tab 3 Distribution of dosage form and constituent ratio in ADR cases

2.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ADR表现根据《系统解剖学》[2]对ADR累及器官或系统进行分类,结果见表5。

2.6 ADR类型

ADR的类型与构成比见表6。

3 讨论

3.1 性别、年龄与ADR的关系

由表1可见,引发ADR的性别构成比女性占64.56%。文献报道,女性发生ADR 的比例占53.03%,可能与女性妇科疾病较多、长期应用清热解毒中成药有关[3]。年龄段在21~50岁较为集中,占59.46%,以21~30岁年龄段最多,其次是31~40 岁,说明ADR 以青年人、中年人为主;0~10 岁的儿童占15.02%,也较为突出,说明各年龄段使用中成药均应注意监测,以防严重药害事件的发生。

表4 引起3例次及以上ADR的中成药的例次与构成比Tab 4 Number of ADR cases of the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that induced ADRs of at least 3 cases and constituent ratio

表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Tab 5 Organs and systems involved in ADR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3.2 中成药给药途径与ADR的关系

由表2 可见,所涉及的给药途径有12 种,以口服最多,其次是静脉给药,二者合计占86.19%,说明这两种给药途径应是监测重点。同时,也应注意其他给药途径也可能引发ADR,如阴道给药途径引发ADR 较为突出,占6.31%,排第3 位,提示中成药阴道给药是较常用的给药方式,引发ADR也是常见的,应注意监测。

表6 ADR的类型与构成比Tab 6 ADR types and constituent ratio

3.3 中成药剂型与ADR的关系

由表3可见,引发ADR的中成药涉及27种剂型,说明各种剂型都可能引发ADR。其中,注射剂、胶囊、颗粒、片剂、栓剂、合剂、丸剂等是较为常用的剂型,应用较多故而报告的例次较多,构成比较排序依次靠前。报告例次最多的是注射剂,占26.43%,这与注射剂直接进入血管容易引发ADR 有关。目前,中成药注射剂的纯度问题尚未很好解决,其中所含杂质也是引发ADR 的另一重要因素。静脉注射给药途径风险较高,选择合理的给药剂型、途径是减少ADR 发生的重要方法[4]。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1]。

3.4 主要中成药品种与ADR的关系

引发3 例次及以上ADR 的中成药有35 种,在136 种中成药中仅占25.74%,但引发ADR 合计204 例次,在333 例中占61.26%,说明这35 种中成药是引发ADR 的主要品种,应引起注意。

引发ADR例次排名前5位的有3种注射剂型:热毒宁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舒血宁注射液。三者引发ADR例次合计占前5位的54.32%。热毒宁注射液的ADR报道有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血尿、急性喉头水肿等[5];注射用双黄连发生ADR 的频率最高,为37.36%[6];舒血宁注射液的ADR 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头晕、潮红、瘙痒、斑丘疹、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胸闷、紫绀、喉头水肿、过敏性哮喘、心率加快、高血压等[7],说明注射品种容易引发ADR。因此,使用中成药制剂必须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就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就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1]。静脉滴注中成药引发ADR,有些情况是可以避免的,如无指征用药、滴注过快等,无指征用药会导致用药风险增加,滴注速度过快会导致人体在短时间内无法耐受过高的药物溶度,从而引发ADR。应依据诊疗规范、《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要求辨证施治,同时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重视对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ADR监测知识的宣传,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用,加强监测,加强用药监护。

保妇康栓引发ADR 的例次单药排第1 位,2010 年10 月1日修订后的说明书记载的ADR是:本品系纯中药制剂,临床应用20 多年,仅有3 例高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用药后发热的报道,减量或停药后自行消失,过敏体质者慎用。这样的说明容易误导用药,让人以为保妇康栓是外用药,较为安全,可放心使用,故临床应用较多。保妇康栓的主要成分为莪术油和冰片,用于阴道深处,直接接触并刺激阴道黏膜,易引发ADR,冰片对皮肤黏膜局部有刺激作用,可作为致敏原引起过敏反应[8],也可引起发热[9]。养血清脑颗粒说明书记载的ADR 是:偶见恶心、呕吐,罕见皮疹,停药后即可消失;报告9 例就有8 例是属于新的ADR报告,有头晕、便秘、运动障碍、胃不适、厌食、牙齿变色(一般)、烧心、胸闷等说明书未记载的ADR表现。新生化片8 例ADR 报告都是新的ADR,有皮疹、瘙痒、斑丘疹等说明书未记载的ADR 表现,该药说明书ADR 尚不清楚。目前,中成药的说明书常缺乏相关的研究资料,从而导致ADR 说明过于简单甚至直接写上尚不清楚,因此应加强该类中成药的ADR监测,以弥补该类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

3.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中成药所致的变态反应为临床上最常见、发病率最高,其临床表现形式呈多样性,最为常见的是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10]。从表5可以看出,附件及其皮肤的ADR表现占据首位,占73.27%,其次是消化系统的表现占39.04%,第3 位是神经系统的表现占22.52%。ADR 表现19 例次及以上的有:皮疹、瘙痒、腹泻、恶心、头晕、腹痛、呕吐、胸闷等。说明这些表现是常见的ADR表现,应特别注意监测,出现以上表现时,应警惕ADR的可能,或可能是严重ADR的前兆,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更严重ADR的发生。

3.6 ADR类型

新的和严重的ADR 占71.77%,显著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该类报告应低于30%的标准。这与目前中成药说明书存在不规范有关,ADR 内容标注不客观或过于简单[11],许多中成药说明书的ADR均为尚不明确,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不完善,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中成药安全性并不比非中成药高[12]。根据新的ADR 的判断标准,说明书未载明的就是新的ADR,说明中成药不是没有或较少发生ADR,而是缺少研究与发现。因此,必须加强中成药的ADR监测,完善相关研究资料促进药品说明书的规范。

4 结语

中成药ADR 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中成药不是没有ADR,而是缺少研究与发现,不合理使用更易引发ADR。应充分发挥医师、药师、护士等人员的积极性,重视中成药ADR的监测,加强中成药合理用药的指导。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10-06-11.

[2] 柏树令,应大君.系统解剖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3] 李培海.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医临床研究,2013,5(5):105-106.

[4] 李军,顾海滨,郭之通,等.35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9):834-836

[5] 罗先才.热毒宁注射液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4):215-218.

[6] 高碧莲,黄小芸,李鑫.2008—2011 年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9):834-837.

[7] 胡书佑.舒血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安全用药[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11):78-81.

[8] 曲凤丽.冰片外用致皮肤过敏反应1 例[J].齐鲁药事,2004,23(4):60.

[9] 程萌,吕玉人.保妇康栓引起发热[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6):462.

[10] 车京梅,徐军,许伟英,等.2005—2009 年上海市中医医院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7):657-659.

[11] 谢群莉,戴淑萍.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调查分析[J].海峡药学,2010,22(7):275-276.

[12] 杨延音,董志,朱舒兵,等.2005—2011 年重庆市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及安全性再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3):3659-3663.

猜你喜欢
剂型注射剂中成药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08-24 02:58:54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2:58:30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中成药(2018年2期)2018-05-09 07:20:11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中成药(2017年3期)2017-05-17 06:08:45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中成药(2016年8期)2016-05-17 06:08:44
不同剂型药物需要注意用法区别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9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