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良能,黄继义,叶志忠,翁建光,王人委,洪德群(.厦门市翔安同民医院,福建 厦门 36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 360)
结核病是以细胞免疫水平低下为特征的疾病[1],患者的保护性免疫往往处于劣势。这在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患者中的表现则更为突出,这些患者即使采用有效的抗结核化疗,有时也难以控制结核病的进展[2]。而且MDR-TB 患者的病程与免疫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笔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MDR-TB治疗的指导原则[3]以及国内外的成功经验[4],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采用含2种以上敏感化疗药物联合免疫调节方案优化治疗MDR-TB,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按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科分会制订的MDR-TB 诊断标准,纳入年龄18~70 岁,确诊为MDR-TB,经规律的抗结核治疗1年以上痰菌仍持续阳性,至少对利福平、异烟肼2 种以上抗结核药物耐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患者88 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6例,均未合并糖尿病、矽肺、肿瘤、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病史,近期未使用过免疫调节剂。
将88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 例)与治疗组(46 例)。两组抗结核方案均为6DT2LAm/12DT2L。其中,D 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T 为利福喷丁,L 为左氧氟沙星,Am 为阿米卡星。两组剂量及用法均为:D 15 mg/(kg·d),口服,顿服;T 600 mg/次,2 次/周;L 0.2 g,2 次/d;Am 0.4 g,肌肉注射,1 次/d。前6 个月治疗组加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M.vaccae),22.5 μg,1 次/周。
1.3.1 痰菌检查:治疗前做痰涂片3次、痰培养1次,治疗中每2个月做痰涂片检查1次。痰菌阴转情况以连续2个月痰菌阴性者进行统计。
1.3.2 胸部影像学:参照1982 年全国肺结核病防治学术会议修订标准,每2个月拍胸片判断病灶情况,部分患者行CT检查判断空洞是否缩小或闭合。
1.3.3 常规检查:每2个月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1.3.4 免疫指标:治疗第3、6、12、24 个月分别查CD4、CD8 与CD4/CD8比值。
治疗18个月后,两组患者咳嗽、低热等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6%、63%。
两组患者第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4.3%、40.5%;第个18 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5.2%、52.3%,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痰菌阴转情况Tab 1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in two groups
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病灶显著吸收率分别为58.7%、45.2%;空洞闭合率分别为52.6%、42.9%。治疗组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影像学改变[例(%)]Tab 2 Changes in imaging findings in two groups[case(%)]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CD4 显著升高(P<0.001),CD8显著降低(P<0.05),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01),免疫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显著,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Tab 3 Immunological indexes in two groups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出现皮疹2例,对照组4例,抗过敏治疗后改善;治疗组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5例,对照组6例,保肝治疗后复查正常;治疗组患者出现肌注部位局部红肿2例、低热1例,对症护理后症状消失。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结核杆菌耐药率与结核病的控制密切相关[5]。由于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失败率较高,使得耐药结核杆菌的传染期长期存在,明显增加了其广泛传播的几率,给结核病防治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6]。和非发酵菌耐药一样,结核病耐药尤其是耐多药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MDR-TB疗程长、治疗难度大,一旦治疗失败将会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7]。因此,探索对MDR-TB的优化治疗策略是医药工作者的迫切使命。
MDR-TB 治疗的失败率明显高于敏感性结核病,尤其对利福平、异烟肼的耐药极大地影响了治疗效果。按照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09)的化疗原则,笔者制订了全程含左氧氟沙星的6DT2LAm/12DT2L 化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在前6个月加用M.vaccae。在目前化疗药耐药的严峻形势下,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是目前优化治疗的一种积极探索。WHO在结核病研究和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化疗与免疫疗法相结合,M.vaccae 便是此规划中推荐的唯一免疫治疗剂。M.vaccae 富含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的共同抗原,作为一种双向免疫调节剂,可抑制变态反应、增强细胞免疫功能[8],既能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及增殖,又能有效抑制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过强变态反应所致的病理性损害[9]。M.vaccae 与化疗药物联用的优势在于能加快痰菌阴转,促进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有效优化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不足是会增加治疗费用,部分有肌注部位局部红肿、低热等不良反应,但经对症护理后症状均消失。
综上所述,本组采用含2种以上敏感药物组成新的化疗方案,联合免疫调节剂M.vaccae优化治疗MDR-TB,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都较对照组好。提示在合理的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免疫调节剂是较为有效的优化治疗策略,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7-191.
[2] 初乃惠,罗永艾,朱莉贞,等.化疗加免疫长疗程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1):10-14.
[3] WHO.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guidelines for national programmes[S].3rd ed.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3.
[4] 朱莉贞,傅瑜,初乃惠,等.利福类联合多种药物长疗程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8):520-523.
[5] 赵丽芹.复治肺结核的耐药性分析及防治措施[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753-754.
[6] 沈鑫,梅建,沈梅,等.耐药对肺结核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防痨杂志,2006,28(5):309-312.
[7] 肖和平,屠德华,朱莉贞,等.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09[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4):181-196.
[8] 罗永艾,卢水华,郭述良,等.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在难治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1):85-88.
[9] Stanford J,Stanford C,Grange J. Immunotherapy with Mycobacterium vaccae in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J].Frontiers in Bioscience,2004,9:170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