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天平
摘要: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能有效地改善化学课堂教学成效,但传统的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很重要,它的作用是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无法替代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改;实验教学;重要性;反思
提到新课改,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普遍的看法是:不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就算不得新课改。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电子白板等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观察到的过程变得直观而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但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把自然现象简化、重现、复制出来,正确反映科学规律,生动而形象。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能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加强实验教学就显得很重要。
基于此,笔者就初中九年级《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物质》化学实验课与同仁共勉。
一、熟知教材,储备知识
在《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物质》化学实验课前,我认真挖掘了课本及相关教学资源,熟悉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物质中所含有的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理顺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功能,同时我对学生日常食物中所含主要营养物质进行了初步调查,摸清了基本学情。准备了一些主要营养物质样品,并掌握了它们的一些鉴别方法。
二、精心上课,调动学生
上课前一天,先让学生调查身边常见食物中所含有的组成成分。并将学生按前后座位分为四人一组。
进入上课阶段,学生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讨论了吃饭的重要性,学生讨论得很热烈。接着,我要求各组将本组学生一日三餐所用食物进行归纳,我在教室巡回指导,适时加以总结。根据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明确了营养物质的种类主要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矿物质和水等几类,然后我给学生提出了几个简单的讨论话题:“我们每天的食物中主要含有哪些营养物质?所摄取的营养物质是否均衡?还缺哪些营养物质?长此以往会造成什么后果?对此,我们该怎么办?”
以上问题,我没有一次性给出,而是在学生讨论开始后,根据各组讨论的情况实时提出。讨论中,学生兴趣非常浓厚,归纳总结富有创意。最后,学生一致认为:“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才能保持健康。”从而对营养物质有了更明确的认识,顺利地完成了本阶段教学目标和任务。
三、典型事例,来自生活
在完成对营养物质的整体认识之后,我分别讲解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水和无机盐的功能。与学生共同讨论了各种营养物质缺乏可能产生的后果。在这一阶段,主要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在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营养物质功能的前提下,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进一步的讨论。我出示的问题则很具体:“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而钙又是骨的主要成分,它能够维持骨的硬度,那么,缺少维生素D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联想展开讨论,对营养物质的功能和缺失可能产生的后果就越来越清楚了,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九年级学生而言,“补钙、补铁、补锌、补充氨基酸”这样的词汇,他们是不陌生的,所以讨论起来内容很丰富,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
完成了各种营养物质的功能和缺失可能产生的后果之后,我接着讲解了各营养成分在食物中的大致分布情况,使学生知道在哪些食物中可以得到所需营养物质,从而明白了养成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重要作用。
四、实验精当,印象深刻
对于一些营养物质的鉴别,则重点完成了淀粉、葡萄糖、蛋白质等三种成分的鉴别。
我先以用米汤写信传送秘密情报的视频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然后,用淀粉配制的溶液在一张白纸上写了“秘密”两个字,自然晾干,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再用喷壶把配好的碘液喷到白纸上。这时候,奇迹出现了,学生清楚地看到了白纸上出现的字,从而熟记了淀粉的简易鉴别方法;
接下来,我迅速演示了葡萄糖和蛋白质的鉴别,实验效果也非常明显。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于材料准备要比较充分,而且,所有的实验材料都来自于日常生活,方便易得,操作过程也很简单。学生在愉快的动手实验中轻松掌握了知识,对课后再现上述实验过程的作业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本节课中,我极少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全部过程几乎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五、实验教学,方可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不是嘴上讲出来的,必须让学生去体验、去动手才能培养出来。如果没有实验这个环节或这个环节抓不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既不能抱着陈旧实验方法不放,也不能把传统实验变成屏幕上做实验。只有充分发挥传统实验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并使它们各自的优势得到互补,才能把实验教学不断提高到新的层次。
鉴于此,笔者认为,只有实验才是让学生接触“科学事实”的最佳方式,传统实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J],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允珉,《中学化学教学法》[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