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现实意义

2013-12-29 00:00:00张国印
文史月刊 2013年5期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中国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历史和国情,对青年人的德育教育就是健全人格的教育,这种教育不能唯西方马首是瞻,而要走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之路。

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思想,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梁启超说:“孔子所谓学,只是教人养成人格。”分析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含义,寻找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发现对当代教育的价值意义,可以对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含义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轴心时期”的概念,他认为,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到前2世纪之间的六百年间,不论是中国、印度还是西方,都有革命性的思潮涌现。在中国,产生了先秦儒家,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他们关于理想人格的论述,成为后世儒学人格学说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仁者爱人”的道德境界。

先秦儒家的“成己”学说,即理想人格思想的起点,在孔子对“仁”的主张。“仁”的本质是“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想要的,不强加于人。《大学》中的阐述是:“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另一方面,不仅要“修己以敬”,还要“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性。修己以安百性,尧舜其扰病诸?”(《宪问》),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做到将心比心,自己想要立足,必须使别人立足;自己希望显达,必须使别人也能显达。最终推己及人,达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人,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同时,孔子把“礼”作为“仁”的规范:“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就是说,要约之以礼,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其实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按照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来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个人的道德境界。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仁爱理想,视之为“大人”的必备条件。孟子说:“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他还把仁学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之上,用“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来定义仁,并提出“仁,人也”的命题(《孟子梁惠王下》),把仁德视为人的本质规定性,同时,他还把仁爱的对象从人推广到万物,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二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气节操守。

先秦儒家认为,人只有具备独立的人格、高尚的气节,才能够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即使身为平民,也要有不可剥夺的意志。

孔子提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主张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有气节操守的人能够“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正如孟子所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告子上》)意思是说,生命固然重要,但道义更为重要,宁肯失去生命,也要维护道义原则。

有独立人格、高尚气节的人还需要坚守道义,如孔子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膝文公下》),提倡大丈夫的风度节操,“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三是“义以为上”、“见利思义”的义利观。

在对待利益与道义的关系上,先秦儒家强调“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要“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孔子还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理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如果“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孔子赞美舜、禹拥有天下而不谋取私利,“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论语·泰伯》)。孟子把“义”作为理想人格的道德标准,提倡道德修养,以恢复、扩充人心固有的善性。他认为追求过多的物质利益会使人失去善性,加强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寡欲,即摒除外界事物的诱惑,使善端不受干扰,得以保存和发展。“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孟子把当时社会的弊端与战乱归结为人们的“求利”与“多欲”,所以提倡“义”,反对利,认为要达到理想人格的境界,就要“寡欲”。同时,孟子用“义”衡量人们对利益、财货的态度,他说:“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认为不是自己的却取过来,是为不义。孟子认为合乎道义的利再大,哪怕是像舜接受尧的天下那样大的利,也不为过;不合乎道义的利再小,哪怕是一小筐饭,也不能接受——“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还指出:“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即在处理君臣、父子、兄弟的关系时,必须依靠“义”来维持,而不能仰仗“利”来维持。君臣、父子、兄弟的关系如果靠“义”来维持,家庭就会和睦团结,国家就会安定统一;如果靠“利”来维持,“去仁义,怀利以相接”,最终会导致家破国亡。

同样,虽然荀子正视欲望,不将求“利”的行为看成洪水猛兽而加以禁止,“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荀子·正名》)。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自然造就的,人的情感是本性的实质,人的欲望是情感的反应流露。以为自己的愿望是可以达到的,而去追求它,这是人之常情所不可避免的;以为是可以做的而去做它,这是人的智慧所要求的必然选择。但是,荀子也主张“以义制利”——通过礼义来调节人们的欲望,达到义与利的和谐。否则,“保利弃义,谓之至贼”(《荀子·修身》),或者“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不苟》)。

四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先秦儒家推崇天道运行法则,强调自我主宰的进取意识,要求人生与天道运行一样,也要自强不息,积极奋进,努力做到“三不朽”,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周易》表述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特别强调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论语·阳货》)的志向。他的学生曾子主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篇》)。为了成就伟大的事业,人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要刚强而有毅力,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的顽强精神。孟子也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人生道路上要想有所收获,必须保持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状态。孟子还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他认为人的道德提升是长期探求、涵养而得。他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上》)强调道德修养的持之以恒,反对自暴自弃。荀子也强调持之以恒的进取精神,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荀子为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来告诫大家。

二、先秦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年青人,尤其是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健全人格的人。由于中国特色的文化、历史和国情,这种教育不能唯西方马首是瞻,而要走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之路。在当代,虽然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已发生变革,但由于经济发展与道德进化间的背离性、异步性,在历史演进中经过流传、检筛和继承后,反映民族共同意愿和特征的方面会在历史巨变中谨慎地得以保存并传递下来。

先秦理想人格,可以对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中的“仁爱”观可以纠正当前弥漫在中学生当中的不良风气,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学会仁爱,学会仁怀,这是培养他们健全人格的第一要求。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得到太多父母长辈的关爱和呵护,容易养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习气,我们应注重培养其仁爱精神,引导他们意识到道德立身的重要性。

孔子讲过,“弟子入则孝,出则信,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要在中学生中提倡一种“仁爱”、“忍让”精神,培养一种“温和”性情、“良恭”脾气。

有爱,生命才精彩,爱人不仅是爱自己的亲人,更要爱整个人类。

先秦儒家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气节操守有助于青少年追求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中学生们应当明白,自己的努力目标不仅仅是个人奋斗、猎取个人功名,而是为祖国、为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义以为上”、“见利思义”的义利观是对中学生进行反对拜金主义教育的思想资源。现在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西方个人主义、极端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也传入中国,人们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现象,势必影响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先秦儒家提倡的“重德尚义”、“重义轻利”对于他们合理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正确看待财富、成功和金钱都能起到一定作用。

由于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虚假浮夸现象的影响,在中学生中也出现了弄虚作假的情况。如各级各类学校中,学生考试作弊成风,在升学考试中更出现了老师传授作弊秘诀、协同学生作弊等丑陋行为,这些行为侵蚀着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一代。要以“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理想人格对中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诚实正直、实事求是、信守诺言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很多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意志薄弱,缺乏抗挫折力,适应能力差,难免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弘扬和借鉴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中的自强不息精神,可以很好地为中学生强化自我教育、摆正自身社会位置、树立崇高人生理想、形成坚毅刚强人格气质提供有力帮助。也帮助培养他们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和迎难而上的积极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