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杜吴姓源流考记

2013-12-29 00:00:00吴鹏程
文史月刊 2013年5期

运城市万荣县皇甫乡西杜村现今居住着许多吴姓子孙,那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幼时多曾听过村中老人们口述相传,此地吴姓早年共有五份五支(具体分别是东份、西份、南份、北份、中份),从落户生活到现在已经有好多年了,但具体迁来有多少年以及迁徙的原因目前尚未有人能清楚地表达出来。在吴姓发展历史上,也没有人重视续修家谱这回事,加上历史的原因,墓碑均已毁坏,导致此事得不到较为准确的答案。经过世代相传,大家一致的说法就是:西杜吴家是从本县通爱村迁徙而来,这是我们能为西杜吴家找到源头的最重要的口头证据。

考据最要紧便是事实证据,决不能凭空瞎造,尤其是面对自己家族发展史,不能当局者迷,更需要极大理智。因此我特意抢救收集了和西杜吴家祖先渊源有关的几通石碑。经过整理,西杜村目前关于吴姓始祖仅有三通石碑可以说明一些情况。一个是始祖墓碑,另一个就是原先供奉在祠堂里的世袭碑,还有一个就是位于大庙门口的残碑。始祖墓碑上写明始祖名唤吴璋,字琢奄,是嘉庆五年(公元1800)合户镌立的,此碑并未说明吴璋老祖先生平(只恐后世多不记得了),这为考证增添了不小的难度。世袭碑上也仅说明始祖名吴璋,此碑是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所立,碑上所述仅到第八代(第八代只有二人)。大庙门口的残碑是乾隆十七年所立,字迹已经漫漶不清,但仍能清楚地看到碑文写着“相传于七世”几个字样和许多吴姓后人的名字,但其中名字在世袭碑上找不到对应的人,甚为遗憾。碰巧的是,这和村人所说后来所建造的吴家祠堂是南份和北份所立就有联系了,可以推测,这两通碑一是南份的,一是北份的,但具体如何就又陷入迷茫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碑上所载始祖和知祖以及二世人名应该是相同的,何时分五支又是个谜了,此事亟待考证。根据以上碑文所载,也不能就此做出科学推测,吴家祖先从通爱村迁来的具体时间和原因。

凡事必求其源方能得其要。本着此种目的,为解我心中疑惑,2012年暑假期间,我利用回老家的几天时间内走访了村里的一些老者和文化人。因年代久远,所得到答案仅是百年之内之事,有些失落感。整理谈话内容在得不到我所期望的答案之后,我克服种种心理的“障碍”,特意去运城市找了一下素未谋面、不知其联系方式和住址的通爱村的曾在运城学院供职的吴太发老师。辗转多次之后,终于打听到了运城市吴老师家,方知吴老师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为了达到目的,我坐公交车先返回县里,然后坐车到贾村乡下车。

赶到贾村乡下车后已是下午两点多钟,此刻正值村民们下地干活的时间。我首先给吴老师打了个电话,介绍了一下自己,说明了来意,吴老师很高兴见到我并让我在村口等他们开三轮车接我。他带我去喝了点水、吃了一些西瓜,解渴之后就直接去看吴氏家谱。初步了解,通爱村吴家共分东西两支,家谱自然就有两份,吴老师自己说他是西份第十八世人(八百多年才相传十八代,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根据西份续下来的家谱来看,又是铁的事实)。带着疑问,我通看了两份家谱,并未找到吴璋老祖先的名字,心中的确很遗憾,刚要明朗的线索似乎又被打断了。不过此行我却有了另外的收获,就是吴信老祖先是我们共同的始祖。他是南宋末年生人,生于1196年,卒于1264年,共活了68岁(据其碑文和史书所载),是大元朝的征西大将军。在元朝脱脱等所著《宋史》和清末民初的柯劭态所著《新元史》均可以找到其人信息,尤其是《新元史》中所描写更为详细。不仅如此,他们还给了我一些关于吴信老祖先的其他资料,使我明白了老祖先更多的生平事迹,此事容以后详述。期间,在吴老师的提议下,我们还去看了西份的祠堂,祠堂五间,比较雄伟。据说东份祠堂共七间,可惜已经不存在了,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社会,七间祠堂不是随便任何人都可以盖的,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吴氏家族在通爱村的富贵与繁荣。

2012年底,我给吴老师打了一次电话,吴老师高兴地告诉我,听通爱村人所说,我们是东份的一支,此信息虽不能彻底解决心中问题,却渐渐地终于要明朗化了。2013年癸巳蛇年春节回家,为了再次拜访吴老师,我特意带回了吴国荣伯父亲自给他写的字,希望能从吴老师那里再打听到一些关于老祖先的信息,给西杜吴家祖先的渊源考证做一了结。但因故未能成行。

当时我就在思考,既然吴璋老祖先在通爱村家谱找不到,世袭碑上一世知祖吴滕呢,如果能找到吴滕,也就能解决一些悬疑了。带着这个问题,回到太原后我又给吴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正月十四日晚上,吴老师给我打回电话,说他已经找到可以解决的答案了。我一听兴奋极了。吴老师说,他托在山西省政协工作的吴潭龙的在村中的二哥查了一下,在东份家谱的第十一代和第十二代有吴国璋和吴起滕的名字,第十三代吴起滕之子叫吴达生,之后再也没有后嗣了,也没做其他说明。这似乎是一个重大发现!

在世袭碑上,吴璋、吴滕名字较为清楚,但是第二世就没有人,只是写着左、右(乏嗣)二字,然后就是第三世,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在西杜村给老祖先立碑时,可能已经不是很清楚的记得老祖先的名字,否则不可能始祖和知祖都记得,而不知二世祖,这说明他们在记录时也许只是根据村里老年人的记忆大概的记录了下来(他们可能并未去通爱村查询,如若不然,第二代的名字应该会刻到世袭碑上的),恐姓名记载有误。吴老师说也有可能吴璋老祖先迁到西杜村以后改了名,从我目前推测来看,两者皆有可能,但似乎不记得祖先名字此说占上风。吴老师还谈到一些问题,就是早年西杜村吴姓村民去通爱村给老祖先上坟时,接待的都是东份人,而且赶马车的马就圈养在吴潭龙家。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巧,恰巧今年我认识了吴潭龙副主任,就是通过吴主任,我得知吴太发老师的名字的。

通过以上考察,结合我目前所掌握的相关资料,关于吴姓祖先从通爱村迁到西杜村的时间,大概可以作这么几种推测。一是根据当地传说“杀了千家西杨李,捎了八百小杜村”所讲时间(明朝早期,朱元璋杀十子百孙子)来看,西杜吴姓祖先应该是明朝朱元璋以后(最早是明朝早期)迁徙而来的。二是根据乾隆二十二年所立世袭碑以及残碑记载乾隆十七年相传于七世记载时间来看,通常可按二十五年为一代(如不遇到特殊历史原因,算法基本准确),这样来看,再往前推上180年左右,西杜吴姓应该是明朝中后期从通爱村迁徙而来的。今年过年回家我去了一下临近的袁家庄,询问了一下高姓的文化人,从中打听到一个消息:高氏家族迁到袁家庄到现在二十一代左右,迁来的时间大约五百多年。我曾经问过村里的老人,到我这一代大概也就是二十一代左右。如此类推,我们如果有五百多年的话,也就是明朝中期迁徙到西杜村的。三是吴国璋老祖先和吴起滕老祖先分别是第十一代和第十二代人,他们所生活的年代大概就是在明朝中期,根据前几说迁来的时间来看,这又佐证了吴国璋老祖先和吴起滕老祖先和世袭碑上吴璋老祖先和吴滕老祖先的关系,可能吴国璋和吴璋、吴起滕和吴滕分别就是一个人,这就为老祖先的迁徙做了最好的注脚。

关于吴姓老祖先从通爱村迁来的具体原因,因东份家谱记载有限和资料缺乏、年代久远,已无从知晓了,有待于进一步地考证。但是能把迁徙时间基本确定,能为吴姓家族找到根的依据,这比什么都重要,这不仅对西杜村吴姓老祖先有个交代,就是对后世子孙也能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促使他们重视自己家族的文化遗产,鉴古知今,重今法后。据调查,人口迁徙在元末明初达到了一个高潮,吴姓家族正是在此种历史大背景下迁移至西杜村的。因此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说,吴姓家族的迁徙史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晋南地区元末明初的社会发展史,甚至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迁徙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