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验中虎头蛇尾现象的分析与矫正

2013-12-29 00:00:00花红军
成才之路 2013年36期

一、现象

在每次单元检测的过程中,教师都会提醒学生说:做完的同学从头到尾再检查一遍,不要把时间白白浪费。开始,很多学生很听话,都低下头认认真真地从第一题检查起,可是要不了几分钟,许多学生停止不动了。然后,教师又重复刚才的话,学生又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检查起,过不了一会好多学生又在休息了。就这样,好多学生只检查了试卷的开头部分,只有少数几个同学能坚持检查到最后。

二、分析

第一,学生的态度。学生的态度包含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学生对检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是认为只要认真做一遍,检查不检查无所谓。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检查比较麻烦不愿意检查。另一方面,学生总认为检查这个事情可以临时抱佛脚。我平时不检查,只要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检查就行了。

第二,学生缺乏基本的耐心、恒心。小学生阶段,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有效注意力时间短,你让他坚持检查几分钟还行,你要让他长时间坚持,很多人都难以做到从头到尾仔细地、逐条地检查,更何况一个孩子呢?

第三,内容的吸引度。检查时也就等于把刚刚自己做的作业再重新做一次,所以,学生的新鲜感、好奇心、好胜心都一下子打了折扣,同时就产生了“退堂鼓”思想,从而不能坚持到底。

三、策略

第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当笔者发现这样的问题时,这样跟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从你开始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算起,只要是正式的测试,你考了几次满分?这时班上开始窃窃私语,有在回忆的,也有在揣摩老师用意的。我又接着问了一个问题:每次测试都能拿满分的站起来?没有一个同学站起来(预料之中的事情),但是下面有同学发言了。一个学生说:老师,谁有这么大本事,从一年级到现在每次考试都能考满分啊!有几次就不错了。然后我接过这个同学的话说道:确实很难,有的同学还拿过几次满分,但有很多同学一次都没有,那这个事情说明什么呢?下面又开始窃窃私语,经过一翻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我们每次考试当中都会有错误发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各抒己见。

接着,我就利用结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学习数学的最高境界不是把课本中的知识都学会了,而是能从你做的若干题目中找出你所大意的、遗漏的那个错误,那才是学数学的高手。我语气坚定、声音洪亮地说道。下面的学生有的点头,有的静静地看着我。所以你要想成为一个学习数学的高手,必须过检查这一关,只有那些会检查,能一查到底的学生才能算是学数学的高手。我又说道。通过我这样一总结,学生顿时觉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终于明白就是因为平时缺少检查,才导致许多不该丢的分丢了。这样,学生对检查的重要性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第二,讲解方法,强化练习。仅有思想认识还不够,在检查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讲究检查的方式方法。检查的方法很多种,在这里举两种常用的方法:(1)快速检查法。这种方法大都用于口算、答案比较明显的题目里。还有那些跟实际紧密联系的题目,如一张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500( ),你只能填平方分米,如果其他答案都跟实际不符,所以这样的题都可以用快速检查法进行检查。像这一类的题基本上都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来说明,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检查。(2)代入检查法。混合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基本上都要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检查。这类题的共同特征就是都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到所要的结果,而代入检查的方法正是将计算得到的结果代入原题重新计算,看看是否符合题意,以确定结果的正确性。

除了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外,我们还要结合平时的作业作出明确要求并加强练习,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定会养成。

第三,变换形式,提高兴趣。在我们要求学生检查的同时要面对这样的现实:枯燥乏味、没有兴趣、难以坚持。所以,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口头要求学生检查,要善于变换形式,以达到提升学生检查能力的目的。如先到平行班级找一份中下生已做的练习,复印人手一份(事先可以看一下,也可作适当修改)。然后让全班同学进行找错比赛(要订正),找到一个错误加分,订正正确了再加分,如果本来就正确的当作错误找出来要扣分,最后比谁的得分高,谁就可以获得“数学高手”称号。学生为了找到更多的错,定会坚持检查到最后的。最后引导学生找找自己练习中的错误,并汇报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激发学生检查的兴趣,这样也锻炼了学生检查中的细心、恒心和耐心。

总之,学生认真做题的习惯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活动,在教学和练习的过程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考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解决测验中虎头蛇尾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里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