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鹏
摘要:“学困生”一般是指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并且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均不能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本文从注意研究小学的教学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衔接、采用多元化评价、加强学法指导和加强中小学教师的相互交流五方面入手,探究了小升初衔接教学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升初衔接;学困生;转化策略
对于小学升入初中的孩子而言,仅仅过了一个暑假,便由小学生一跃成为了中学生,很多孩子和家长欣喜的同时,迎面而来的便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急剧改变、课业容量和要求的提高等带来的很多孩子学习不适应的问题,许多小学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初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数学学习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这种现象目前是比较普遍的,应当引起重视.笔者根据小升初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有针对的采取一些转化策略.
一、要注意研究小学的教学方法
中学数学和小学数学相比较而言,在知识内容和逻辑思维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过渡,还应当注意研究小学的教学方法.
从思维发展角度看,初一学生的思维仍然处于直观形象思维水平,与小学生基本上处于同一阶段.教师应当充分注意这一特点,使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对典型的、数量足够的实际事例的观察、分析、概括等来理解抽象的数学内容,并让学生有充分的反复练习机会.
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讲的细、练得多、直观性强、知识反复次数多;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的精、练的少、知识反复次数少,抽象性也比较强.从实际情况看,小学生是以机械记忆、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进入初中后,教师必须结合学困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困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有效地改进教法,搞好教学方法上的过渡.
二、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衔接
初中数学教学更注重思维的教学,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我们在面对初一新生的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需要给孩子一个适应过程,比如,在学习了字母表示数之后,虽然学生体会到字母使用的优越性,但不可能很快就能抽象的理解一个字母的取值范围,字母的正负性,在遇到题目中有关字母的问题时,直观的总是认为它是一个正数,不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解.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逐步的渗透,不要设置难度超前梯度过大的题目,这样不仅不会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只会增加他们的挫折感,实践证明,经过一个学期之后,学生对于字母的认识随着学习的深入、思维水平的提高得以加深.
三、要注意采用多元化评价
学生个体之间,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要承认差异,允许差异,平等的进行有差异的教育,进行有差异的评价,不能用统一的标准简单粗暴的评价学生.应对学困生独有的内心世界多一些尊重与呵护.了解每一个学困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和感受,深入挖掘他们的潜力,仔细搜索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合理的评价,使学困生感到他和其他学生一样,被别人关爱,被别人尊重,被别人肯定,从而点燃每一个学困生心中的希望,形成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促进他们有差异的进步.
1.制作数学成绩进步卡.教师用精美的卡片,为每位学生制作一张数学成绩进步卡,用折线绘出学生数学成绩的进步情况,使每个学生能够很直观的了解到自己的学习进步历程,来促进自己的进步.
2.指导学生作自我的纵向评价.教师指导学生要坚持和自己的过去相比较,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有优劣之分,只要自己努力了,即使是后几名学生,哪怕只是增加了3、5分,也是进步,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鼓励.
四、要注意加强学法指导
只有学困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一部分学困生在数学上花费工夫不少,但学习就是不理想,表现在知道匮乏和知识间的联系弱.教师不仅要为他们补知识,一方面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而且还要转化他们的思维方式,要让学困生讲述知识和解题思路,从中看出他们知识的盲点,从而对症下药.
课堂上学法指导主要有两种.(1)学习观点的指导.包括学习目的,主动学习观点,认真求实观点,能作到不耻下问.(2)掌握知识方法指导.包括接受知识时,指导学生如何思维,如何想象,如何集中注意力等:在储存知识时,指导学生如何记忆,如何理解,如何强化知识等;在使用知识时,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如何概括和综合,如何运用解决问题等.
五、加强中小学教师的相互交流
学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有体系的长期过程,小学和初中作为这个链条中紧密相连的前后两个节点,不能各自清扫门前雪,不问他人瓦上霜,应该彼此相通,知己知彼,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尤其是一线教师都要树立这样的大教育观,要多多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借鉴,因为有了沟通才能减少误解和埋怨,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小升初衔接中的各种问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角度出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爱心,去帮助学困生.通过各种方法的互相渗透、互相联系,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依据学困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灵活巧妙地运用,一定能做好小升初衔接教学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