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村义务教育探讨

2013-12-26 07:25焦明钦
学理论·中 2013年11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农村教育

焦明钦

摘 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义务教育更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以山东某农村小学为例,透视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议如下:充分利用民办学校资源;引入教学评价机制;拓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关键词:义务教育;农村教育;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55-02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3%;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占9.5%,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86.2%,高中以上学历人口仅占4.3%。农村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由于长期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对农村家庭和农村学生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公平,农村学生在教育的起点、过程和产出中始终都处于不利的位置。本研究以山东某村小学教育为例,采用入户访谈法,探讨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山东省临邑县位于山东与河北两省交界处,其中XX村位于县城西北角,距县城约三十公里,距所属乡镇十几公里。2003年在国家“村村通公路”计划的号召下建立了通往外界的公路,但无通往乡镇或县城的公交车。村里千余人口,在周围几个村里属于大村,所以有一个中心小学。

二、某村小学教育的过去与现在

笔者1994年入读该村小学一年级。学校设有一个学前班及一至五年级:学前班只有一个老师;一至三年级只开数学、语文两门课,两个老师;四、五年级加开自然、社会两门课,有四个老师。学校至少需要十五名老师,但是因为教师资源贫乏,一、二年级共用一个数学及语文老师,四、五年级共用一个语文老师。由于当时计划生育的效果不甚明显,适龄入学儿童数量较多,周围各村都有自己的学校,一般包括一至三年级,四年级时需到中心小学就读。该村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约有五十余人,都是一个年级一个班。四到六年级尽管有周围村庄学生加入,但是同时也开始有辍学的学生,因此学生数量仍然不过七十人左右,依然是一个班。升学率一般只有十分之一,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会选择辍学去打工。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首先,当时国家教育投入集中在重点地区重点小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而农村经济水平情况又不允许农民在每个孩子的教育上有太大支出。于是,许多孩子在本应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纪不得不辍学。

其次,教育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设施落后,学校只有最基本的黑板和粉笔,再无其他。学校没有图书馆,也没有任何体育器材。扼杀了许多孩子的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天赋,学生对上课不感兴趣从而辍学。

最后,农村小学教师数量少且质量不也高,孩子成绩差,家长看不到成才的希望,对教育产出信心极度不足。教师几乎全部是民办教师,上课质量堪忧。遇上农忙时节,教师便放假回家,学生或者放假或者自习。

笔者从1994年到2000年,在该村小学读了六年,中间有教师与其他中心小学交流互换或者由老教师病退然后新教师填补,但教师数量毫无变化,一直是一个科目的教师担任几个年级的教学。教师质量也毫无变化,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

八年之后,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各村适龄入学儿童数量逐渐减少,周围学生数较少的村学校逐渐消失。周围四、五个村的小学生都在该中心小学就读,甚至合并了另外一个邻村的中心小学。但是即便如此,学生数量仍然逐年递减。2009年,随着民办学校的崛起,中心小学学生更是大批流失。2012年6月份小学毕业时节,该校一年级学生不足三十人,其上各年级更是如此,六年级毕业人数甚至只有十余人。

经走访调查,发现大致原因如下。

第一,大量崛起的民办学校抢走大部分生源。尽管国家对教育投入越来越大,并且于2003年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会议,明确了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做出“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定,并且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着力强调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但是农村的公办学校因为底子薄仍然基础设施薄弱,教学资源匮乏,而教学基础设施在相当方面决定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这就给了民办学校可乘之机。而村民的物质水平相对前些年笔者读小学时已经脱离贫困线,所以村民渴望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使自己的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民办学校尽管起步晚但是有巨大的财力支持所以能够吸引到高素质的教师,也能及时更新教育设施,吸引了大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

第二,教师队伍质量偏低,直接影响教育水平。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比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而当前农村小学的教师虽然也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年轻教师,但是大部分都是年龄在四五十岁的由民办转公办的老教师。他们没有或者很少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依然沿用只有粉笔和黑板的上课方式,已经适应不了新课程的教育,势必会造成教育落后。

第三,毕业生就业情况严峻,“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虽然农民人均收入不断上升并且义务教育基本达到免费,但是教育投入和产出依然让人失望。举例来说,该村一户两个女儿的人家,大女儿初中毕业后囿于家庭经济问题辍学打工,父母在家务农,父亲农闲时节经常外出打工,但一家三口也只是勉强挣二女儿读书的生活费和学费,日子清贫拮据。二女儿一直读到大学,尽管所学专业是炙手可热的经济学,但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得已读研。研究生毕业势必面临结婚生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依然不能为家庭经济做出贡献。而初中毕业即外出打工的大女儿三年前结婚生子,生活过得平静安然。这个问题严重困扰着生活脱离贫困线不久的农民,因此他们不够重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这个方面就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富裕一些的家庭倾向于将孩子送入条件要好许多的民办小学;另一方面,经济水平差一些的家庭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并不在意小学教育,读书仅为识字,无所谓升学。

三、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思考

由以上走访调查可知目前绝大多数农村的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育投入不足、师资力量短缺等问题,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同村民集思广益,现提如下建议。

第一,充分利用民办学校资源,将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有机结合。与民办学校相比,公立学校无论是在师资力量还是基础设施方面都有巨大的优势,可以利用民办学校的基础设施,给民办学校配备在编教师,引导民办学校在农村最需要的地方办学。这样既节约了国家教育投入又提高了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

第二,引入教学评价机制,既重视语数英等主科成绩又不忽视音体美等副科的教育质量。引导学校与家庭、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注重成绩之外的艺术、道德的素养。切实开展素质教育,使农村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

第三,加强对义务教育的宣传。借助地方主流媒体对远离城镇的偏远地区的农民大力宣传义务教育的政策法规,使其深刻意识到义务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个体在义务教育方面享有的权利与义务,让义务教育的政策深入人心。

第四,拓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增强乡村农民对教育的信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农民选择教育还是打工的重要参考,因此扶植大学生多渠道就业,增加就业岗位无疑会对农村教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就培养一个大学生而言,农村家庭比城市家庭付出的成本更高,因为无论是农民的收入水平还是农村教育的环境以及农村父母本身的文化素质都决定了农民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的艰辛和不易。访谈中发现,该村农户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所访谈的32户农户中户主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17%,没有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户主文化程度一定情况下决定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与否。如果说该村父母对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政策还算了解,对孩子在小学阶段甚至小学前的学前班教育都比较重视,小升初的比例在100%,没有辍学现象,但是到了初中,情况就发生了一些变化。农村孩子入学晚,升入初中一般十四五岁,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基本满十六周岁,到了国家规定的打工年龄,因此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辍学率最高。

四、结语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其中义务教育的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在本研究的访谈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由国家教育投入比例问题导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教育发展依然面临很大困难。有研究认为,在我国经济社会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教育差距比经济更严重。这种差距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群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不仅表现为教育层次的差异,而且表现为同层次教育质量的差异。面对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我们要从全局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改善和发展好农村小学教育,使农村小学教育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积极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丹.农村教学点:背景、生存状态与未来发展[J].江苏教育研究,2010,(15).

[2]韦志杰.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7,(7).

[3]赵丹,吴宏超.中西部地区农村教学点状况的实证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7,(9).

[4]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教育督导报告 200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状况[J].教育发展研究,2006,(9).

[5]李德强.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0,(7).

[6]胥正奇.农村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0).

[7]牛有恒.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发展,2011,(6).

[8]仲惟岳.从失衡看农村小学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9).

[9]杨官儒,刘惠芳.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教育观察,2009,(9).

[10]刘於清.农村小学课程结构失衡及其优化对策[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1,(3).

(责任编辑:宋 佳)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农村教育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