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萍
【摘 要】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初中语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对中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着重论述了在语文学科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教育;浅探
每当听到某校学生因什么而失去生命的报道时,我们的心在颤抖、在流血、在扪心自问。为什么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新闻。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的语文教育究竟有没有问题?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当地五所初中学校的语文教师就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问卷数32份,其中有效问卷30份。抽样问卷结果是:真正认识到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渗透的只有3位,占10%;已经认识到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但没有计划、没有步骤,只是零星地进行渗透的有6位,占20%;还没有认识到,更没有计划、没有目的、没有步骤地对初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时想到了就讲一下的有12位,占40%;为完成教学任务,为提高升学率,为应付领导检查,而没有在语文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有6位,占20%。其他3位,占10%。
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今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教师不在多数。有的语文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而不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的学校领导同样为了学校的荣誉及名次等而没有开展生命教育,没有要求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生态德育教育等,致使有的学生因一时想不开而出现轻生、自惭、戗害他人等不该出现的情况。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值得深刻反思的课题吗?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中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研究的文章与科研报告不在少数。他们的研究成果明确指出对中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与必要。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给教育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这样的“教育”,就是我们所期待的生命化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抓紧实施与开展生命教育,让那种不应发生的悲剧减少到最低限度。
那么,我们应如何在语文学科中实施生命教育呢?
一、紧扣文本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有不少文章我们可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人性美、人情美,认识到人性的光华、亲情的可贵。这类作品较贴近学生生活易被学生接受。譬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通过父亲送“我”去车站、为“我”买桔子及父亲对我的嘱咐等的具体叙述与描写,深刻地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关爱及儿子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这种亲情可通过学生阅读与讨论及教师的点拨中得到领悟。其父亲的言行不正是父子之情,关爱之心的流露吗?不正是要求儿子勇敢地面对现实,好好地生活下去的心声吗?又如《父母的心》《我的老师》等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性美与亲情美教育的优秀范文。
其次,语文教师可通过对作者的生平事迹及有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实施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这样的例子很多,譬如教材中所选文章的作者不少是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有的饱受病患的折磨,有的惨遭各种挫折及打击;但他们仍能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面对坎坷的人生,坚强、豁达、乐观、勇敢地生活下去;用自己始终不渝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走出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写作之路。如杜甫、苏轼、柳宗元、史铁生、海伦·凯勒等。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可采用“侧面烘托”“旁敲侧击”的方法。对这些作者的生平、事迹作有意识地较详尽的介绍,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心灵的震撼,从而促使学生向这些作者学习,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念,发愤学习,积极进取,为将来报效祖国打好基础。
如当教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时,笔者就有意识地对作者的生平事迹作了较详尽的介绍;然后紧扣文本,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使学生深深感悟到盲人作者失去视力的痛苦,及假设能得到三天视力后该做多少想做的事情的强烈愿望;生动真切地展现了盲人女作家美好纯洁的内心世界。作品所述的那种强烈渴望光明,希望好好看看这个美好世界与充满乐观情绪的文字里,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关切和对生命意义的执著追求。作者那丰富的想象力、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修养以及对理想的憧憬等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在对作者生平的介绍与课文的赏析中使我们懂得,应当如何珍惜光明,如何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如何珍惜我们自己年轻的生命,如何去认真对待活着的生命,如何去奋发进取、勤奋学习。
第三,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从作者描绘的自然生物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
譬如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通过对生长在石缝间的野草、蒲公英和松树等的描绘,揭示出它们在生物学、哲学和美学上的意义。如果把这种从自然现象中得到的启迪拓展延伸到人类的生活;那么,石缝间的生命就成了人类顽强拼搏精神的象征。作者旨在告诫人们要敢于在最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在最困厄的境遇中认识自己,磨练自己,鞭策自己,使自己的生存能力和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通过对《石缝间的生命》一文的学习,要让学生树立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要让学生懂得生命的美丽往往在不经意间才流露出来,我们可以平凡,可以简单,但这并不是说,生命的光辉就一定要举世瞩目;只要你自己觉得精彩,就是辉煌、就是壮丽;要让学生明白要学会欣赏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关爱生命,保护自然,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
第四,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珍惜、欣赏自己生命的同时,更要有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精神,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真正体现生命的价值。我们可结合文本挖掘具有这种教育意蕴的内容,实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譬如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当病重并准备放弃生命的琼珊看到老画家贝尔门在凄风苦雨的夜晚将一片金黄的叶子画在墙上时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就是因这片始终没有凋落的叶子给她灌注了生的活力,生的信念,使她最终摆脱了死神的威胁。又如《送花》揭示了人活着要做些对别人有用处才能快活的道理等。
二、结合活动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实施生命教育
对学生的生命教育除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外,还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实施。教师应抓住语文实践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譬如组织学生对当地母亲河进行实地的观察调查,然后开展撰写调查报告的比赛。在观察调查时对河里的水质情况、水流量、可用发电情况,现在水质与十年前水质的比较、居民对母亲河的反应,当地政府对污水治理情况等进行综合考察评判。然后写成有较充足理由、数据的调查报告供当地政府参考。在调查写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污水对人类生命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对动植物的损害等。认识到治理污水的重要与必要。
又如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体念一回做盲人、残疾人、病人的感受。站在他们的角度谈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从残疾人尚能积极面对生活、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可贵精神联想到自己更应刻苦学习,不辜负学校、老师、家长对自己的期望,改变原来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奋发向上;积极乐观地面对各种困难,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优秀学生。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应联系学生实际、教材内容,适时渗透;不可生搬硬套,急于求成。语文教师应在三年的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贵在坚持,常抓不懈,方能有效。
参考文献:
[1]陈新富 魏建.用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生命质量[J].职业,2009(14)
[2]王玉霞.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浅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