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研究

2013-12-24 06:37朱从书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特质焦虑贫困生解决问题

燕 展,朱从书

燕展/湖北长江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硕士研究生(湖北荆州434023);朱从书/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荆州434023)。

焦虑和应对方式的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焦虑是人类固有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在人们的生存及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但当它发展为一种强烈的情绪状态时,就成为一种影响个人行为的障碍。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认为,焦虑按其使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两种。所谓特质焦虑是指在焦虑倾向上所表现出来的相对持久的稳定的个体差异。状态焦虑的唤醒则包括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首先是由一个外部刺激或内部线索所发动,该刺激或线索就是机体感受到的一种威胁,如果存在着对威胁或危险的认知评价,那么状态焦虑反应就会发展起来[1]。应对是个体在面对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2],在应激源和应激反应中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被认为是中介影响因素[3],应对方式是个体在面临不同的应激源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具有不同的分类和纬度,如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情感指向应对和问题指向应对、接合应对和脱离指向应对等[4]。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经济上的窘迫致使其心理和行为方式受到多种影响,贫困大学生的焦虑问题直接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学业进步。已有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状态焦虑高于全国常模且与非贫困生有显著差异[5],但目前对贫困大学生的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为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及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湖北省某高校发放匿名问卷400份,将贫困生确定为在校得到贫困补助的学生,收回有效问卷378份,其中贫困生164名,非贫困生214名,有效率达94.5%。

(二)研究工具

1.“状态——特质焦虑量表(Y)版”[6],该量表有40道题(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各20道题),采用1—4级记分,该量表有较高的信效度。

2.应对方式问卷,采用肖计划、许秀峰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有62个条目,分别有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六个因子。解决问题和求助属于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和退避属于消极应对方式,合理化属于混合型的应对方式。量表已被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7]。

二、研究结果

(一)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焦虑水平的比较

对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焦虑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在状态焦虑水平上,贫困生的均分及标准差为43.47±6.537,非贫困生为41.87±6.407。在特质焦虑水平上,贫困生的均分及标准差为42.35±6.772,非贫困生为42.26±6.392。两者在特质焦虑上没有显著差异,而状态焦虑水平差异十分显著(t=2.386,p<0.05),这表明贫困大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比非贫困大学生高。

(二)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比较

对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退避四种应对方式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两种应对方式两者较一致,无显著差异。其中,在解决问题上,贫困生均值及标准差为21.24±2.411,非贫困生为 22.14±1.746,两者进行独立样本检验(t=-4.312,p<0.05);在自责方面,贫困生为14.43±2.221,非贫困生为13±2.67,两者差异检验为(t=5.549,p<0.05);在求助方面,贫困生为 15.13±1.669,非贫困生为 16.37±2.18,两者差异检验为(t=-6.056,p<0.05);在退避方面,贫困生为 16.28±2.594,非贫困生为 15.55±2.321,两者差异检验为(t=2.894,p<0.05)。

(三)贫困大学生状态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贫困大学生状态焦虑与应对方式有显著相关,与应对方式的使用有内在联系。其中问题解决和求助与状态焦虑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焦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四)焦虑和应对方式的逐步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贫困大学生状态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以贫困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得分为因变量,对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解决问题和退避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为Y状态焦虑=0.462×退避-0.335×问题解决,2个因子能联合预测焦虑水平45.6%的变异量,表明这两个因子对焦虑水平有很高的预测力。

三、讨论分析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容易为家境问题感到紧张和担忧,从而使焦虑水平升高。本研究显示,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在特质焦虑水平上无显著差异,而在状态焦虑水平上贫困大学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这一结果说明,家庭经济状况对贫困大学生焦虑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表1 贫困生的状态焦虑与应对方式各因子的相关

在应激状态下个体应用积极应对方式会有利于问题解决和缓解焦虑;反之则会阻碍问题的解决产生高焦虑。本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退避因子上与非贫困生有显著差异,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们在面对紧急困难时,较少使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地应对方式,更多采用“退避”和“自责”等消极应对方式。笔者分析可能是贫困大学生不善于主动和他人交流或从老师同学那寻求帮助和慰藉,不善于缓解内心的紧张和压力,更多的是在生活和学习中以消极的应对方式对待困难和挫折,其情绪和行为均缺乏稳定性。相关分析表明,状态焦虑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见表1),其中“退避”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r=0.610*),这与蒋洪波等的研究不一致[8],可能是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很大关系,蒋洪波是对大学生进行研究,本研究是针对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很多贫困生在面对应急事件时都采用退避的方式,而未能主动求助。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退避和问题解决因子可以用来对贫困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做出预测,2个因子能联合预测状态焦虑水平45.6%的变异量。表明要特别关注那些以退避应对应激事件的大学生,帮助他们积极的面对和采用问题解决应对应激事件的习惯可以有效的减少焦虑。此外贫困大学生的焦虑也受到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等众多其他因素影响[9]。本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状态焦虑与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有显著的相关,消极的应对方式对贫困大学生的焦虑有显著影响。引导贫困大学生采用积极的、成熟的应对方式应对应激事件,正确的面对困难和压力,避免退避和自责等消极的应对方式,是有效的缓解和预防贫困大学生焦虑的重要途径。此外学校应注意结合实际,了解贫困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如开设求助体系、心理健康课、团体心理辅导等,以此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焦虑,使其拥有健康心态。

[1]朱晓斌,李洁.浙江部分高校大学生焦虑状况调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2]刘凤娥.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3]Phillip L.Rice,石林译.压力与健康[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0:56

[4]李育辉,张建新.中学生人格特质、主观应激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1):71—77

[5]张兰君.贫困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3):195-196

[6]叶仁敏.状态——特质焦虑(Y)版指导手册,1990

[7]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8]蒋洪波.大学生焦虑与应对方式关系初探[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1)

[9]Jean S.Phinney Kumiko Haas.The process of coping among ethnic minority first generation college freshmen:A narrative approach[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3,143(6):707—726

猜你喜欢
特质焦虑贫困生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特质焦虑在面部表情前注意加工阶段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教养方式在特质焦虑代际传递中的中介作用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状态焦虑、刺激呈现时间、特质焦虑水平对注意偏向影响的实验研究*
特质焦虑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特点研究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