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氨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谷峰比值与平滑指数

2013-12-23 04:50:28李静费心学林文波夏鹏飞胡倩倩高壬奎金华文荣医院心内科浙江金华321000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氨酸降压药氨氯地平

李静,费心学,林文波,夏鹏飞,胡倩倩,高壬奎 (金华文荣医院心内科,浙江 金华321000)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9.1%,占世界各国首位。临床实践证明,积极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病死率[1]。门冬氨酸氨氯地平系第3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通过阻断L 型钙通道而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小动脉,使外周阻力降低,从而发挥抗高血压作用。该药半衰期长,口服1次即能有效平稳地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本研究旨在通过24 h动态血压(ABPM)监测计算谷峰比值(T/P ratio)和平滑指数(smoothness index;SI)来观察门冬氨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

1 临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8月门诊及住院患者83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2],属1,2 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期血压140~180 mmhg,而舒张压<90 mmHg)。其中男47例,女36例,年龄60~83岁,平均(70.2±6.5)岁。病程3 个月~17年,平均(7.4±4.6)年。所有患者入选前均进行体格检查,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心脏B 超及眼底检查,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意外、1型糖尿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无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禁忌证。研究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对所有曾服降压药者停服降压药2周,进入治疗后每天早晨7∶00左右服用门冬氨酸氨氯地平5 mg(商品名力斯得,浙江尖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mg,国药准字H20020487),疗程8周;服药4 周后,若血压未降至140/90 mmHg以下者,门冬氨酸氨氯地平加量至10 mg·d-1,服药时间不变;此过程中不合并使用其他降压药物。治疗前后测定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

1.2.2 动态血压检测方法 患者均于服药前及服药后8 周,采用美国太空实验室的90217 型(space1abs,Inc)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血压测量。动态血压袖带均缚在右臂,血压检测频率为白天(6∶00~22∶00)每15 min测1次,夜间(22∶00~6∶00)每30 min测1次;其中以白昼收缩压超过140 mmHg的次数占全部测定次数的百分比为白昼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超过120 mmHg的次数占全部测定次数的百分比为夜间收缩压负荷(%)。监测结果由监测仪自动分析、打印,计算机软件自动剔除无效数据,所测参数应全天有效血压读数>85%,每小时区间有效读数无缺漏,否则重测。测定以下参数:(1)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及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2)白昼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dSBP 及dDBP);(3)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nSBP及nDBP);(4)血压负荷值:收缩压负荷值(SBPload)为dSBP≥140 mmHg、nSBP≥120 mmHg的次数占所有测定次数的百分率。

1.3 谷峰比值(T/P)计算[3]本研究峰值(P)为服降压药后2~8 h内血压下降幅度最大的1 h和其相邻的血压下降幅度次要大的1 h的降压幅度平均值(2 h时间段),谷值(T)为下次用药前2 h的血压下降均值。每个患者的T 和P值均数后的比例,即为T/P比值。

1.4 平滑指数计算 用24 h每小时血压变化的平均值除以对应的标准差计算。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3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治疗前后和差值比较用配对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显示:用药前后24 h SBP、dSBP、nSBP以及SBPload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前后24 h DBP、dDBP、和nDBP 以及DBPload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谷峰比值与平滑指数 治疗前后24 h血压仍保持杓型的昼夜节律,治疗8 周后SBP 与DBP 的谷峰比值分别为74%和21%,符合美国FDA 对每天服药一次的抗高血压药(T/P)>50%的要求;平滑指数分别为;SBP1.43±0.77,DBP1.28±0.54,均大于1。

2.3 不良反应 治疗后化验各项生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轻度踝部水肿,无需停药。

3 讨论

1988年美国FDA 首先推荐以降压谷峰比值作为衡量降压药的一项指标,提出降压药物应在谷作用时能保持其峰值的大部分作用,不少于峰作用的1/2~1/3,长效降压药物在谷作用时至少应保持峰作用的50% ,即T/P>50%。目前的降压药研究中,T/P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评价指标,被广泛应用于评价各种降压药的疗效。高谷峰比值表明,波动小,有助于保护靶器官。动态血压监测对预测靶器官损害及判断预后的价值远远大于常规单次测压[4]。谷峰比值作为降压疗效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虽能够反映药物作用维持时间和平稳程度,但不能反映24 h血压变异性,因此谷峰比值临床价值有一定局限性。1998 年Parati 等提出的平滑指数(smoothness index,SI)是一种反映药物平稳降压新指标,平滑指数越高,血压波动性越小,降压越平稳。它的定义为应用降压药物后,每小时降压幅度的平均值(△H)与每小时降压幅度的标准差(SD△H)的比值,即△H/SD△H。SI越高,降压药物24 h 降压效果越大、越均衡[5-6]。这一新的评价降压药物持续平稳效果的指标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和补充。因此用谷峰比值与平滑指数相结合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药物降压的平稳性。

钙拮抗剂(CCB)阻断钙离子L 型通道,抑制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内流,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收缩力,使血压下降。门冬氨酸氨氯地平是第3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门冬氨酸氨氯地平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具有长达35~50 h的半衰期,一般需7~10 d达到其稳定状态,6~8周发挥最大降压效应。

表1 门冬氨酸氨氯地平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mmHg±s,n=83)Tab 1 Results of 24 h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aspritic acid amlodipin(mmHg±s,n=83)

表1 门冬氨酸氨氯地平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mmHg±s,n=83)Tab 1 Results of 24 h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aspritic acid amlodipin(mmHg±s,n=83)

24 h 平均血压 白昼平均血压 夜间平均血压SBP DBP SBP DBP SBP DBP白昼收缩压负荷率/%夜间收缩压负荷率/%用药前 159.4±8.8 86.4±2.7 164.7±6.5 88.2±1.6 148.1±7.3 79.3±4.5 70.6±11.5 76.2±15.6用药8周后 126.2±3.4 77.4±4.2 128.9±5.4 80.3±2.8 105.8±6.4 77.8±3.6 10.2±5.7 14.4±3.4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用药前后24 h SBP、dSBP、nSBP和dSBPload以及nSBPload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24 h血压仍保持杓型的昼夜节律,治疗后SBP的T/P为74%,符合美国FDA 对每天服药1次的抗高血压药T/P>50%的要求。用药前后24 h DBP、dDBP、和nDBP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5)。治疗后DBP 的(T/P)为21%,提示门冬氨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的舒张压虽有一定降低,但作用柔和,幅度不大,不用担心导致舒张压过低。SI分别为SBP1.43±0.77,DBP 1.28±0.54,也表明门冬氨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且降压平稳、均衡。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1] 姜馨,吕卓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11(25):1429-1431.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96-597.

[3] 付鑫,戴显松,曲巍.利用平滑指数评价替米沙坦的平稳降压作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3):197.

[4] 黄文,高红梅,孙全格,等.不同给药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平滑指数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15):56-57.

[5] Parati G,Omboni S,Rizzoni D.The smoothness index:a new,reproducible and clinically relevant for the homogeneity of the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with treat for hypertension[J].Hypertens,1998,16(11):1685-1691.

[6] Macchiarulo C,Pieri R,Mitolo DC,et al.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of Six calcium antagonists:evidence from fourier analysis of 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recordingngs[J].Curr Ther Res Clin Exp,2001;62(4):236-253.

猜你喜欢
氨酸降压药氨氯地平
分清氨氯地平和左氨氯地平
家庭医药(2023年12期)2023-12-18 02:16:19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42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06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12-02 15:48:21
蒜氨酸抗菌机制研究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左旋”是否更好
高羊毛氨酸硒提高猪肌肉中硒沉积
广东饲料(2016年7期)2016-12-01 03: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