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红色文化建设思考

2013-12-20 19:18李景国李怡轩
理论导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红色马克思主义

李景国,李怡轩

(1.重庆文理学院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2160;2.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1120)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选择。系统地建设和完善红色文化工程,有益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为此,笔者结合《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拟通过探讨红色文化建设应该坚持的若干原则,尝试性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构建红色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几项主张,以期对于依托红色文化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有所裨益。

一、红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

1.红色文化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吸纳人类先进文明的产物。她包含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形态和物质文化形态。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它的宣传、普及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以实现全人类解放、促进“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而红色文化又是为反映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以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为宗旨。因此,红色文化的宣传与传播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红色文化的创造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在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过程中逐渐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了的主体。它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一致的,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可见,红色文化伴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宣传及其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诞生、形成和发展。红色文化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红色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产生的成果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取得的成就。

2.红色文化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所需。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最大成就。但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界定较模糊;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不够深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手段缺乏创新,内容高度“一律”,用语单调,内容空洞,形式老套等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跳出空洞、乏味、说教式的政治宣教,建构起既具普适性又具民族性、更具时代性的生活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而“红色文化”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顽强的革命精神等丰富的内容,它具有直观生动、感染力强、分布广泛等传播特点,这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宣扬“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而且在其过程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形式。红色文化内容健康,主题思想鲜明,寓教育于学、于乐之中,是群众喜闻乐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种娱乐活动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凝聚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与塑造健康价值观的功能,让红色文化的价值最大化,这些正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所需的。

3.红色文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创新型的思维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就是理论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社会具体的实际情况,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革命工作,产生的众多新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等的总和,这些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换句话讲,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解决了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才顺利建立了新中国。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继承与发展,如“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抢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正是红色文化价值的弘扬与运用的结晶。红色文化的现代价值正是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创造性的心态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不断充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时代内涵,及时回应中国现实问题和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切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搞成一种完全脱离现实、晦涩虚幻的东西,努力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人民群众理论需求和根本利益实现的一致性。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红色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理论大众化要实现理论被群众所掌握,就务必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红色文化的保护、开发、传播与接受等等工作都要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塑造人的基础上着手开展,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主动与群众沟通和交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参与性、互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抛弃低俗文化,自觉接受和信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维持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

2.遵循文化渗透性的原则。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求理论内容丰富,而且要求形式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易于接受。而文化渗透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基本方法。文化渗透性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通过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渗透到大众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去,让人民大众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逐渐凝聚而成的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的精神资源,也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探索中长期积淀的政治资源。它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它天然具有文化渗透性的特点。把红色文化蕴含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大众对红色文化的接触、理解、记忆,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参观、欣赏等活动,可以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自觉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并用于指导实践。因此,在依托红色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遵循文化渗透性原则。

3.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应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弘扬红色文化,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构筑红色文化建设工程,应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宗旨。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提供健康的红色文化产品、遗址、场所,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强调社会效益的同时,要充分开发红色资源,把红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实现其经济开发价值功能。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提高国民经济收入,是国家和人民的愿望。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处理好两个效益的关系,实现两个效益的双赢,能很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4.坚持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原则。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历史继承性,没有继承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没有继承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辩证地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红色文化建设才能既保持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革命和建设时期产生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新的形势下开展红色文化建设的基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变化,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对包括红色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继承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及大众需求,不断创新红色文化,丰富其价值内涵,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5.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广大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与实践结合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结合,就是实现理论的大众化。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充分把红色文化建设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逐步使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此,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红色文化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际,研究回答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把红色文化建设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联系起来,这是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落到实处的有效举措。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红色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思考

1.机构的常态化——成立专门的红色文化管理与研究机构。首先,红色文化所在区域的各级党政部门应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成立党政部门直接管辖的专门的红色文化建设管理机构,独立于各级文化部门,同时管辖所在区域的红色旅游活动。该机构的成员包括相关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应严格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选拔,对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背景、管理能力应严格考核。其次,职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管理效率。红色文化建设管理机构主要管理职位和机构的职责分工要明确化,做到责权分明,高效协调,以避免相互推诿、职责不分、管理混乱而影响红色文化宣传、传播与育人而生的社会效益。再次,对红色文化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应随时跟上,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提供足够的专项资金供给,同时鼓励民间投资,为红色文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物质建设保障。

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建议成立专门的红色文化科学研究机构,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红色文化科学研究机构立足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研究及开发利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彰显和运用、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红色文化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工作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研讨,将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核心价值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资源,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能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具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决策参考,集中力量为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2.制度的规范化——建立和完善红色文化的相关保护、考评机制。建立和完善红色文化的保护机制是加强红色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良好载体的重要措施。第一,大力宣传红色文化,引导人民群众不断认识红色文化在传承民族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人民群众自觉担起保护红色文化的重任来。第二,加强红色文化的制度建设,使红色文化的保护措施制度化、常态化。红色文化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相关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广大人民群众认真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共同依法保护稀有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强化制度建设在保护红色文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红色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科学的督查考评机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重要一环。考核的内容除了红色文化管理部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管理外,应着重加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以及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提供丰富的红色文化产品。考核的关键是在红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及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旅游服务的满意度。形成内部监督与群众外部监督的双重监督考评机制。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机制,建立规范的符合社会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的考评机制,引导每个公民、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新闻媒体机构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以直接或间接、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参与评估红色文化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研发、服务绩效。

3.人员的专业化——构建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强红色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因素。红色文化人才队伍是红色文化建设工程的主体,在整个红色文化建设中居于支配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是党的宣传文化事业的主力军”。当前,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完全没有“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这个概念。他们认为整个国家的文化队伍都未建设和完善起来,故认为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笔者认为,国家要加强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可以以此为突破口,着力开展红色文化人才的培养、培训与输出工作。转变思想观念,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在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起的先锋带头作用,充分认识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在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重要战略意义。打破传统的用人选人制度,破除束缚性的体制性障碍,在人才选拔、引进、培养、激励、保障等各个方面实行特殊政策。创新红色文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培养一支重实践、懂研究、善管理的创造性的文化艺术人才,全方位、多层次地构建起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4.形式的平民化——完善红色文化活动模式的平民化运营机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新的红色文化业态、红色文化产品品种陆续产生与创造,如红色影视文化、红色网络电游文化、红色动漫文化、红色演艺文化、红色旅游文化等等。这些红色文化形式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造出来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具有时代性、流行性、人性化的特色,不断满足着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人们的文化需求,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是,人们在参与红色文化活动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购买或使用红色文化产品价格高、观赏门票高、运营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大众购买红色文化产品的兴趣不浓,参与红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社会效益低下。为此,要加强红色文化建设,调动大众参与红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平民化的运营机制。政府应加大对红色文化建设工程的财政资金的投入,同时积极主动多渠道地争取民间投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社会效益,创新红色文化产品,用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展示手段、参与手段、营销手段来发展红色文化,赋予红色文化以强烈的时代特色和发挥其育人功能,增强红色文化的感召力与吸引力,吸引大众参与到红色文化建设中来,寓教于学、于乐、于游中来,让红色文化建设活动在平民化运营的机制中有序运行。

[1]钟利民,刘丽.红色文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老区建设,2009,(2).

[2]胡琦.新时期高校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解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0,(6).

[3]王克群.节约型社会需要加强节约文化建设[EB/OL].舜网-济南日报,2005-08-29,http://news.sina.com.cn/o/2005-08-29/02346803305s.shtml.

[4]刘云山.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加快培养优秀宣传文化人才[EB/OL].党建,2004,(2).

[5]汪勇.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5).

[6]陈莉莉.利用红色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探析[J].理论建设,2011,(4).

[7]何克祥.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论[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2).

[8]郝文彦.略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9,(8).

[9]黄三生.依托红色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刍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

猜你喜欢
大众化红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追忆红色浪漫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