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晓晴 叶宏
【摘 要】本文在阐释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依据与概念基础上,对当前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工学交替、“三双”、“三融”、“三共同”顶岗实习模式,希望借此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模式的改革提供可遵循的思路,培养出更多适应行业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顶岗实习;“三双”;“三融”;“三共同”
探索顶岗实习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顶岗实习模式的依据与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举办与职业教育有关的企业或者实习场所。”第三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还先后以《通知》、《意见》、《办法》等形式下发文件,进一步对顶岗实习的管理要求、税收减免等进行了政策规定。从此,顶岗实习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同时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和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而日益受到重视。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根据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的职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学习以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到企业生产、服务的第一线参加实践活动,实现学生“零距离”的直观接触,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的教学实践环节。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顶岗实习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顶岗实习的运行缺乏有效支持和合作
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根据市场变化迅速调整生产经营,优化企业管理,最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界普遍认为校企合作会挤占企业的资源,甚至会干扰企业的正常工作。加之我国高职教育起步就比较晚,各高职院校在自身的建设方面缺乏有吸引力的品牌专业和科研实力,对企业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一些企业将接收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等同于安排就业,需要招工时才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和工作任务又比较单一,与顶岗实习的根本宗旨有一定差距,因此难以形成长期有效的支持与合作。
(二)学校对顶岗实习运行模式缺乏有效研究和开拓
高职院校的建制本身就比较晚,且多为原来部分的中专学校或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其背景多为行业或企业办学,形成了对行业或企业的依赖思想,认为是企业应免费提供的服务,而缺乏开拓。加之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大部份学校都将扩展专业作为学校的主要方向和首要任务,忽略了顶岗实习运行模式的研究,也导致了严重的高职院校专业趋同化的现象。还有不少学校把顶岗实习等同于就业,学生送往企业后就少过问,学校与企业间很少就实习内容、实习步骤、实习评价等问题做有效沟通和合理安排。
(三)学生对顶岗实习运行模式缺乏有效的认识和了解
学生理论上应该是这一模式的最终受益者,然而在实践当中学生却是最大的受害者。学生接受高职教育普遍认为等同于普通专科教育,很多学校也没有对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的宣传,造成学生对这一方面的知识认识不够。在实施“变味”以后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在组织、管理、教育上缺乏可操作性和保障性,质量又得不到根本保障。一方面许多企业和学校将顶岗实习等同于就业,学生工作强度大,工作岗位单一,没有按实习大纲等教学文件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将顶岗实习生看作临时帮忙人员,学生的薪酬、保险等无法得到落实。顶岗实习学生因具备双重身份而满怀期望去实习,出现问题以后又因双重身份而无从解决,无处仲裁。
从这些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来看,探索有效的顶岗实习运行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迫切要求。
三、创新工学交替、“三双”、“三融”、“三共同”顶岗实习模式
(一)“三双”
“三双”是指实践管理“双主体”,实习指导“双导师”,顶岗实习“双员制”。
1、实践管理“双主体”
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对顶岗实践进行管理。其一,校企双方共同搭建顶岗实践平台。其二,校企双方共同制定顶岗实践管理制度。其三,校企双方共同制订顶岗实践计划。其四,校企双方共同制定顶岗实践目标,共同评价顶岗实践效果。其五,校企双方就顶岗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及时处理,共同管理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
2、实习指导“双导师”
即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资深员工(师傅)在紧密联系、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和实习任务进行指导,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工作问题、生活问题、思想问题进行解答,对顶岗实习成效进行评价。而且,教师与师傅各自的指导内容有所侧重,其中,专业教师侧重指导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方法等方面,企业师傅侧重指导学生的业务知识与技巧、企业文化认知、职业素养、职业心态、人际沟通等方面。
3、顶岗实习“双员制”
即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具有“学员”和“职员”两种身份。首先学生以在校“学员”身份进入企业实习,虽然学习场所由学校转为企业,学习重点由专业理论学习转为业务技能与职业素养学习,但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的一门实践课程,学生仍然须服从学校的统一安排与管理,主动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然后学生以企业“职员”的身份参与工作,在企业接受业务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应服从企业的工作安排,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尊重企业的领导、指导教师和其他员工,完成企业布置的工作任务。
(二)“三融”
“三融”是指专业知识学习任务与顶岗实习项目相融,毕业设计与顶岗任务相融,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
1、专业知识学习任务与顶岗实习项目相融
即将专业知识学习任务与顶岗实习项目交替安排,将“在校学习”与“企业锻炼”两个学习过程融为一体,而不是传统的界限分明的“两截”。专业知识学习任务分3个学年(6个学期)完成,顶岗实习项目分别安排在第1学年(第2学期)暑假、第2学年(第4学期)暑假和第6学期完成,而不是“一次性”完成,使知识学习与顶岗实习互不脱节,融为一个学习整体。
2、毕业设计与顶岗任务相融
即将毕业设计这一学习任务的完成时间安排在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作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顶岗实习期间所学的业务技能、企业工作环境、企业设施设备、企业丰富的实践资料,在企业师傅、专业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选择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课题、确定设计思路,完成毕业设计,使毕业设计完成与顶岗任务完成同时进行,两不误。
3、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
即在顶岗实践期间,让学生接受学校文化熏陶的同时,全员将企业文化灌输贯穿于顶岗实践的全过程,让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的陶冶与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职业习惯、职业素养,使其毕业后能迅速认同企业理念,适应企业的管理方法,自然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全员是指所有指导教师、企业员工都要参与到校企文化融合中来,全过程是指校企文化的融合应贯穿学生顶岗实践的始终,贯穿学生顶岗实践的各个环节。顶岗实践校企文化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的制定上,吸收企业管理办法的精华;②在学生个人目标制定上,把学生个人的职业价值引导到与今后就业的目标行业和目标岗位相一致的方向上来;③在实践任务安排上,将企业文化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如了解专业前沿、行业需求,提出企业发展建议,设计反映企业文化的宣传标语、毕业设计等。④在顶岗实践期间的活动开展上多与企业衔接,如参加企业举办的讲座、专题报告、企业文化论坛、企业的年终总结表彰,开展与企业技术能手座谈、与企业联欢等形式,增强定单班级和企业互动。
(三)“三共同”
“三共同”是指学校与企业共同设计评价标准,企业师傅与专业教师共同评价学生实习成效,学校与企业共同保障学生实习中合法权益。
1、学校与企业共同设计评价标准
即按照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和企业实际用人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顶岗实践评价标准。顶岗实践评价标准可分为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三大部分,其中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企业根据企业工作要求制定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评价标准。
2、企业师傅与专业教师共同评价学习实习成效
即在顶岗实习结束后,比照顶岗实习应达到的学习实习目标,企业师傅与学校专业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实习效果共同进行评价,以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学校通过到企业巡查、与企业沟通,了解学生顶岗实践情况,对学生在顶岗实践期间的专业知识运用情况、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完成情况等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企业师傅对学生在工作岗位的出勤情况、遵守企业劳动制度情况、团结协作情况、工作态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过程分析能力、工作管理能力等进行评价,企业师傅评价和专业教师评价各占50%。
3、学校与企业共同保障学生实习中的合法权益
即学校应与企业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协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合法权益,订立顶岗实习保障协议,相互督促协议的实施,以保障学生实习中合法权益的获得。学生实习中的合法权益包括:合理的工作时间、合理的劳动强度、工伤赔偿、休假、职业健康安全、专业培训、工资福利、意外伤害保险、安全的工作条件、公正的实习鉴定、工作期间的人身安全与心理健康等。
工学结合的职教模式,是指在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密切协作、相互促进的机制上,学生在职业院校接受普通文化知识、职业专业理论和技术以及实训教育的同时,又在企业中通过多种实习方式形成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
“三双”、“三融”、“三共同”的模式,正是紧密依托企业,依据工学结合思想,设计出了“夹心饼干”式顶岗实习模式. 将学生的学习、工作、晋职溶为一体,同步进行,分为9个教学阶段(理论教学4个阶段,实践教学5个阶段)。每一个实践教学阶段均在企业进行,且根据企业服务管理岗位从初级员工至中级、高级、特级员工逐级顶岗实习并以取得该顶岗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为顶岗实习成绩合格。三年学制总学时在3000课时左右,实践教学占总课时的比例达到55%以上。通过这一模式的实施,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大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受到企业、学生的支持与认可,实现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银奕淇,欧迪巧.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管理观察,2009(8).
[2] 姚会平,唐小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障碍及对策 [J].高职教育研究,2007(7).
[3] 严邝平.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J].创意论坛,2008(4).
注:
本文属于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立项重点课题《校企合作共建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研究和实践——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研究论文,课题批准号:XJK011AZJ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