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综合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护理观察

2013-12-16 08:12:28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17期
关键词:流食胃管饮水

张 娜 郭 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郑州 450052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卒中后40%~70%患者出现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进食困难和发音不清。患者因摄入不足造成水和电解质紊乱及营养成分缺乏,甚至出现低蛋白血症。进食或饮水等误入气道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早期进行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08—2012-01我院神经外科住院脑卒中患者108例,全部为假性延髓性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并需要进行鼻饲的患者:均符合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1],均经CT或MRI扫描证实,均为第一次发病,神志较清楚,能听懂简单语言,体格检查合作,具有咳嗽能力,生命体征平稳,能配合康复训练。观察组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龄59~80(71.82±5.53)岁;对照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54~79(69.32±6.27)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知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摄食康复训练。

1.3 评价方法 根据饮水呛咳和进食吞咽情况观察,由专人负责吞咽障碍评定:所有患者均进行吞咽障碍评级,分别在住院第1天和第21天进行。评判标准参照洼田饮水试验[2]:让患者半坐卧位或坐位,饮用30mL温开水,根据饮水呛咳程度分级。1级:能不呛地一次喝下30mL温水。2级:分两次饮下,能不呛地饮下。3级:能一次饮下,但有呛咳。4级:分两次以上饮下,有呛咳。5级:屡屡呛咳,难以全部咽下。显效:吞咽困难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有效:吞咽困难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困难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第21天拔管后能自己进食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双侧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义,即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的比较 [n(%)]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患者突然发病,出现吞咽困难、失语、偏瘫,常悲观失望,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感到精神压力大。护士加强巡视病房,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所需,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病情原因,以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主动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餐时提供安静、整洁、轻松、愉悦的环境,减少刺激,不说话,有足够时间进餐,细嚼慢咽。

3.2 食物的选择 由于患者食欲差,饭菜要色、香、味俱全,补充维生素,保持营养均衡。先从流质饮食、稀菜粥、豆腐脑、菜泥、米汤、水蒸蛋开始,两餐之间再补充果汁、菜汁及足够水分。固体食物由打烂食物开始,如菜、饭打烂成烂糊状,逐渐过渡到食物剁细,去除骨、刺等坚硬物,防止胃管堵塞。在给予黏糊状半流质饮食,避免进食松散的米饭、花生米等,最后进食正常食物。

3.3 鼻饲期间护理 遵医嘱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黏稠流食,保障患者足量的热量和营养。保留胃管的同时进行进食训练,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进食的重要性及误吸、呛咳的危害,并备好吸引器、氧气、急救药品,有具备急救知识,临床经验丰富,业务技术能力强的医务人员在严密监护下喂食或指导其自主进食。(1)首先有意识的训练吞咽,嘱患者干吞咽或咽小块果冻,有吞咽动作可给予1~2mL稠糊样食物,观察有无吞咽动作,吞咽是否顺利,出现呛咳时则停止由口进食;或每1h喂1~2mL温开水至一侧舌下,指导患者空口咽练习,保持口腔湿润。鼓励患者多做缩唇、伸舌、卷舌、吹气、鼓腮、磕牙等训练,患者能配合完成以上吞咽基础训练后再进行摄食训练。鼓励患者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所需,多与他人沟通,语言交流能刺激吞咽放射。进食体位:能经口少量进食,采取合适体位,使食物易于进入胃内,卧床患者取健侧20°~30°侧卧位,使食物从正常咽喉侧流入食管,以防止误入气管。能坐患者采取坐直位,头颈稍前屈,身体倾向健侧30°。进食训练:患者在保留胃管的同时,用20 mL注射器注入3~4mL流食,观察患者有无吞咽动作,能使流食顺利咽下,无呛咳现象再增至10mL左右。患者经口进食量恢复200mL以上且连续2d,无明显呛咳时,可拔除胃管。胃管常规护理:根据医嘱定营养餐的量及次数,进行口腔护理,3次/d,每次进食后做好口腔清洁,避免吸入性肺炎和口腔溃疡的发生。餐具每次用后清洗干净,每次更换注射器。做好胃管长度固定,防滑脱,每天用湿棉签清洁鼻腔分泌物,鼻饲流食温度在38℃左右,避免过冷过热。鼻饲速度不宜过快,口唇涂香油或唇膏保护。一旦出现误吸,用吸痰器尽快吸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3.4 健康指导 针对每个患者的症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从心理卫生、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功能锻炼进行指导。责任护士每天记录是否存在呛咳、误吸、进食时间、面部肌肉力量、口腔内残留食物量以及需帮助程度来指导康复训练的进度,鼓励患者早日由口进食。

4 讨论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避免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临床实践证明神经系统细胞不能再生,但可通过神经轴突调整和功能重组机制,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再生[3],从而产生功能代偿作用。脑卒中后恢复速率在病后3个月内,特别是最初4周内最快[4]。所以脑卒中后吞咽功能训练是越早越好,可防止咽下肌群发生萎缩,训练前给予提供安静的环境,随时疏导,嘱患者漱口,并加强咀嚼肌的按摩,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我们所观察的54例患者经康复训练后,43例在21d内拔除胃管而能自己进食,说明康复训练有效。长期留置胃管造成胃黏膜溃疡及出血等并发症,给精神上、心理上带来极大障碍。在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基础护理,配合实施心理护理及系统吞咽训练,根据病情及时进行食物调节,有效提高相应区域敏感度,使吞咽反射得以恢复,提高了拔管率,让患者自主进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杨柳,王蕾,朱晓东.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9):70-71.

[2]郑佩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5):147-148.

[3]朱镛连.脑的可塑性与功能重组[J].中华内科杂志,2000,30:567-568.

[4]高丽萍,霍春暖,张雅静,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393.

猜你喜欢
流食胃管饮水
胃管体外部分破裂的处理小技巧
安徽医学(2024年3期)2024-04-23 05:43:20
一种便于确定胃管导入位置的胃管设计和应用
医嘱中的流食、半流食、软食分别指什么
简易饮水鸟
军事文摘(2021年18期)2021-12-02 01:28:44
基于物联网的流食助推系统研究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难吃与不能吃
防丢干伞饮水杯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5:04
吃流食有助于减肥吗?
药物与人(2013年8期)2013-06-04 09: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