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聋患者合并抑郁的护理体会

2013-12-16 08:12:28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17期
关键词:突聋突发性耳聋

赵 霞

河南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南阳 473000

由于突聋多具有发病突然、原因不明的特点,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吴奎玲、金伟等[1]经过研究调查指出突发性耳聋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达36.7%。因此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于病人的恢复非常重要,本文将重点探讨心理护理对突聋合并抑郁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究选取2011-01—2013-03我院收治的突发耳聋12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2005年济南会议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2],对120例患者均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测定,筛选出合并抑郁患者5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治疗药物包括血管扩张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神经营养剂、抗凝剂等,部分病人配合有高压氧治疗。尽可能考虑护理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年龄、性别等因素,并进行均衡性比较(P>0.05),2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主要症状伴随眩晕、耳鸣、恶心、呕吐,耳道堵塞感,按症状轻重(重3分、中2分、轻1分)在实验前后统计其积分值,就其主要症状改善(每一症状改善2分为显效,1分为有效),计算症状改善率。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症状、年龄、性别均衡性比较 2组临床症状、年龄、性别均衡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症状、年龄、性别均衡性比较

2.2 2组实验前后临床评分变化 试验前护理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试验后护理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实验前及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实验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值变化 (±s)

表2 2组实验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值变化 (±s)

组别 n 实验前 试验后 积分差值P护理组25 17.72±1.29 2.66±1.18-15.06 0.000对照组25 17.72±1.73 16.76±2.23-0.26 0.015 P 值0.759 0.000 0.000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吴奎玲等[2]指出:突发性耳聋病人发病1周内发生抑郁症状可达36.7%,精神越紧张,抑郁程度加重,听力改善程度也就越差。因此心理护理是本病的护理重点,及时准确的心理疏导可以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听力的恢复[3]。

3.1.1 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护士的面部表情、举止、手势、眼神等,面带欣然、坦诚的微笑能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因此接诊护士要能够面带微笑的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职责、病房环境及主管医生,降低患者的忧虑感[4]。行为上护士应该表现出坚毅、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行为,使患者的情绪由恐惧、焦虑转变到平衡、稳定,从而达到护患之间的默契与配合。患者向护士诉说病情时,护士要应凝神聆听,使患者能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另外护士可以在床边摸摸脉搏、拉拉被角,从而使患者感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体贴,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和不安。但运用触摸要注意性别、文化背景及触摸的形式等,如男女有别、不同民族礼尚规范等,以便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5]。

3.1.2 语言性沟通:突聋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因此护士在交流中应注意声音要大,吐字清晰,语调缓慢,必要时配合简单的手势,让病人能很容易明白谈话内容,避免不必要的猜疑。另外谈话时要把握谈话的要点,围绕病人最关心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善于将谈话限制在自己需要的信息范围内。另外在与病人交流的过程中留心观察病人表情、举止和情绪,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对情绪压抑的病人要主动用热情,用积极的语言鼓励病人,而对暴躁愤怒的病人应用语温和,切忌急躁。

3.2 疾病宣教及饮食护理 耳聋特别是中度耳聋容易不被人重视,有研究显示3d内开始治疗和在此后才治疗的效果明显不同,突聋若是单侧也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容易使此病漏诊,因此疾病知识的宣教显得尤为重要[6]。因此在入院时应该让患者了解到突聋治疗就诊时间的重要性。目前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不明确,认为主要有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和迷路窗膜破裂等。因此发病期应嘱患者卧床体息,禁止用力动作,避免到闹市、声音嘈杂的场所。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给适量纤维素或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嘱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7]。

4 讨论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具有发病突然、症状较重、原因不明的特点。由于突然失聪及伴随症状会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及社会交往造成诸多不便,带来心理障碍。因此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不仅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必需的。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巩固治疗。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以往不能承担的生活事件,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心态和行为,加强患者的自我心理护理能力,正确积极地对待和处理各种应激事件。良好的生活及心理护理是治疗前后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我院对这种特殊心理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患者康复中做了上述对比研究,特殊护理患者康复有效率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可见恰当、良好的心理护理及语言训练治疗可减缓患者心理不良应激,确保治疗顺利显效,在治疗和护理突发性耳聋合并抑郁的患者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吴奎玲,金伟,郭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抑郁调查及护理[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07,19:1 814-1 815.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569.

[3]杨巍巍,李梅,王冬梅.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2,26(3):445.

[4]高帆.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探讨[J].杏林医学,2010,10(31):31.

[5]沈凤勤,池艳宇,朱锦,等.突发性聋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对护理的提示[J].中华护理教育,2011,8(4):173-175.

[6]肖玉芳,沮建清.实施人性化星级护理服务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4,19(5):7.

猜你喜欢
突聋突发性耳聋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分析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科学导报(2021年14期)2021-03-11 02:03:14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大众健康(2021年3期)2021-03-10 08:52:52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36
双耳突聋与单耳突聋的临床治疗比较
当代医学(2015年6期)2015-08-01 00:12:22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