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叶丹,曾维忠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都 611130)
林业资金的投入是当今林业发展的第一启动力[1]。但另一方面,林业资金问题确实是长期制约中国林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2]。为解决林业发展资金不足,除需要政府增加林业投入外,关键还在于激励农户提高林业尤其是林地资金投入的积极性。而农户林地资金投入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研究农户资金投入影响因素以发挥微观主体的潜力和优势,刺激农户对林地生产长期性、持续性投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农户林业投资问题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尤其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学术界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陈珂等 (2008)从林农对林业资金需求、资金来源渠道以及未来资金的投向3个层面研究了林改后林农的投资行为。黄安胜等 (2008)、罗金,张广胜 (2009)、谢彦明,支玲 (2011)分别利用模型考察了林农资金投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张小迎等 (2009)分析总结了农户在林业经营中资金的投入问题。但上述学者并未考虑农户在林业经营时,除资金投入外,也存在粗放式管理、投劳不投钱的现象。事实上,仅分析农户有资金投入的情况并不能全面反映农户林地经营现状,也不能客观评价农户林地资金投入行为。鉴于此,该文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将农户未投入资金的情况一并纳入Tobit模型进行分析,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对林地资金投入水平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制定引导农户增加对林地投入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该文所使用数据来源于2010年8~9月对四川省宜宾市两个省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县区 (翠屏区、兴文县)以及1个林业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县 (珙县)的问卷调查。结合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在每个县(区)选取3~4个主要的林改示范乡镇,每个乡镇选取1~2个村,每个村随机选取15户左右农户进行访谈调查。共调查农户395户,统计整理后,有效问卷共336份,有效率约为85.06%。
调查样本中18.75%的农户采取粗放式管理、投劳不投钱的方式经营林地;273户农户上年对林地投入了资金,占81.25%。数据分析显示,农户资金投入水平偏低,年平均投入每1/15hm2为83.91元;农户投资水平差异化大,年平均投入每1/15hm2最高为1 000元,最低为8元。具体的资金投入情况如下:从农户投入资金来源上看,82.24%的农户来源于自有资金,来源于银行借贷的占11.58%,来源于亲朋好友借贷的仅16户,占6.18%。可见,农户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自有资金。
投入结构不同,林业生产的内部格局也不同[8]。从农户资金投入结构来看,60.2%的农户用于扩大营林面积投入 (主要为竹林和用材林苗木的购买、抚育、施肥),32.38%的农户用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2.97%的农户主要将资金用于发展林下经济 (包括食用菌、林下养殖)。
从农户资金投入意愿来看,57.57%的农户表示愿意进一步增加对林地的资金投入。在林地投入面临的主要问题上,63.2%的农户表示资金困难是林业经营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表明农户对林地经营预期乐观,而资金不足却制约了农户的扩大再生产。
农户是在效益最大化的驱动下,进行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9],安排林地利用方式。从农户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根据农户投资理论、已有文献,结合农户林地资金投入特征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将从农户户主特征、农户家庭特征、林地经营特征、所在社区特征、地区虚拟变量5个方面分析影响农户林地资金投入水平的因素。
第一,农户户主特征。农户家庭的决策一般由户主做出,因此户主的个体特征对未来投资水平的决策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一般认为年龄越大,农户的生产性资金投入会相应减少。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户市场意识就越强,会更加理性的配置家庭拥有的资源,可能更倾向于非林产业的投入,从而减少林地资金投入。
第二,农户家庭特征。主要是指家庭规模、家庭现金收入、非农产业比例。从理论上讲,农户家庭规模越大越有富余劳动力从事林业生产,对林地的资金投入会增加。同时,农户家庭现金收入情况也将影响农户对林地的资金投入,一般而言,家庭现金收入水平越高将拥有越多的资金用于林地生产投入。农户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或报酬收入增加则农户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增加,农户就会更青睐依靠出卖劳动力来获得收入,而不愿意进行农业生产,会减少生产性投资[10]。
第三,林地经营特征。主要是指林地面积、林地块数、林地据主干道的距离、上年林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理论上,农户林地资金投入会随着林地规模的增加而增大;林地块数越多,细碎化越严重,越不利于发挥规模效应;林地据主干道距离越远,投入成本越大,将抑制农户对林地的资金投入;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越大,农户对林地的依赖性就越高,其用于林地的资金将保持稳定或增加以取得预期收益。
第四,所在社区特征。包括农户是否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否与企业签订收购合同以及是否得到政府的支持。农户参加专合经济组织,更容易得到相应的信息服务、技术支持,有利于降低农户营林风险;农户与林业生产或经营企业签订 (口头或书面)收购合同有利于增强农户林木的变现能力,从而提高农户的投资积极性;而政府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将引导和带动农户进行生产性资金投入。
第五,地区虚拟变量。不同县 (区)社会经济尤其是林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对农户林地投入具有很大的影响。
农户经营林地时,存在较普遍的对林地粗放式管理、投劳不投钱的情况,即资金投入水平为0,属于限值因变量。对这种限值因变量的情况,该文将采用Tobit模型为分析基础,同时分布函数采用正态分布。模型的具体形式设定为:
式中,被解释变量Y表示农户林业资金投入金额 (Y≧0),自变量包括:农户户主特征 (Xa);农户家庭特征 (Xb);林地经营特征 (Xc);所在社区特征 (Xd)以及地区虚拟变量 (Xe)5组变量。各变量定义和说明具体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与影响预测
以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Eviews5.0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首先进行变量显著性检验,将不显著变量剔除后再重新拟合方程,并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矫正异方差,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将影响农户林地资金投入水平的主要因素归纳如下。
表2 模型估计结果
第一,农户家庭特征对资金投入水平的影响。在农户家庭特征变量中,家庭现金收入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水平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家庭非农就业比例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水平有负影响。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农户家庭现金收入变量在1%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其系数为正,说明农户对林地资金投入主要依赖于家庭自有资金,农户家庭现金收入越多越有利于农户增加林地投入。非农就业比例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其系数为负,表明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比例越高,农户对林地投资积极性越低。这可能是因为农户家庭非农就业人数越多,从非农产业获得收入的机会就越多,就越倾向于从事非农产业。
第二,林地经营特征对农户资金投入水平的影响。在林地经营特征变量中,林地面积在1%的水平上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系数为正,方向与预期一致。说明农户家庭经营林地的面积越大,为发挥规模效应对林地的资金投入水平也相应提高。林地块数在10%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并与农户林地资金投入负相关,表明农户林地块数越多,细碎化越严重,考虑到经营成本的问题农户会相应减少对林地的投入。上年林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水平有十分显著的正影响,说明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越大,农户对林地的资金投入水平越高。
第三,所在社区特征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水平的影响。所在社区特征变量中,是否与企业签订收购合同、是否得到政府的支持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水平有十分显著的正影响。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是否与企业签订收购合同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正,表明龙头企业对农户林地生产性投入有十分显著的带动作用,与企业签订收购合同会使农户增强林业收入的信心,农户将提高林地资金投入以获得预期收益。是否得到政府的支持与农户林地资金投入水平呈正相关,表明政府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对农户林地生产投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政府对农户支持力度越大,农户林地投入积极性就越高。
以四川省宜宾市336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在总结农户林地资金投入水平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资金投入水平偏低、农户投资水平差异化大、农户资金来源单一,资金困难制约了林业经营的扩大再生产;农户家庭现金收入、非农就业比例、林地面积、林地块数、上年林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是否与企业签订收购合同、是否得到政府的支持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水平影响显著,而户主年龄、教育水平、家庭规模、林地据主干道的距离、是否有参加专合组织几乎没有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3点建议。
第一,提高农户林业收入水平,引导农户发展林下经济。林地林木规模化经营是发展林下经济的前提,目前林地林木流转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农户间流转层次较低,流转面积有限,流转以口头形式为主且关系不稳定,需要进一步完善林地林木流转政策,推动林地流转平台的建设,引导农户林地林木规范化流转。不同林下产品的市场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准确地把握市场信息,引导农户因地制宜的选择林下经营模式并形成合理布局,以促进农户长期性、可持续性的增加林地资金投入。
第二,加大对营林专业户的支持力度。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户林地资金投入的主要问题,政府应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降低农户生产性贷款的门槛,促进林权抵押贷款政策的落实,让农户尤其是营林专业户能够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增加资金来源的渠道。同时,完善农村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对营林专业户的技术、信息服务,促进营林专业户长期且稳定的发展林业经济,通过专业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农户林地投入的积极性。
第三,扶持林业企业的发展。林业企业对农户发展林业经济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是否与企业签订合同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因加大对林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可通过税收减免、金融支持、信息服务等相关措施,提高林业企业的竞争力,积极扶持林业企业的发展。同时,鼓励、引导林业企业发展订单林业,加强农户与林业企业的合作。
农户林地资金投入行为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该文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林业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报慢,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对农户林地资金的投入与产出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得出更加科学的结论。
[1]魏远竹.资金投入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第一启动力.林业财务与会计,2000,(5):9
[2]蔡剑辉,张春霞.林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及对策研究.林业经济,1996,(6):51~56
[3]陈珂等.辽宁集体林产权主体改革后林农投资行为的调查研究.林业经济问题,2008,(3):246~249
[4]黄安胜,张春霞,苏时鹏,等.南方集体林区林农林业资金投入行为分析.林业经济,2008(6):67~70
[5]罗金,张广胜.集体林权改革后的林农生产投资行为.林业经济问题,2009,(2):77~80
[6]谢彦明,支玲.林农林业投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以景谷县197户林农为例.林业经济问题,2011,(2):24~27
[7]张小迎,冷小黑,郭锦墉.林业经营中农户资金投入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江西省宜春市农户的调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12):59~62
[8]齐晓明.林业资源经济的动态分析——以浦城县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43~47
[9]高明.现阶段农户对耕地投入的实证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43~47
[10]刘荣茂,马林靖.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五县区为例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6,(1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