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对农业GDP的影响研究*——以淮安市为例

2013-12-14 06:40苏月霞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年6期
关键词:经营项目生产能力支农

苏月霞,高 雷

(1.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 223400;2.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

农业综合开发是财政支农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开发的主要内容是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开垦荒地、植树造林、装备机械、改进生产技术、发展多种经营等。它的最终目标是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1]。我国的农业开发从1988年开始,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大规模的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土地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农业稳产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江苏省淮安市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投资逐年增加,2001~2011年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12.400 8亿元,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有效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从2001年的3 180元增加到2011年的8 650元。2011年,淮安市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财政资金2.596 8亿元,实施一般土地治理项目12个,高标准农田项目4个,新增灌溉面积0.15万hm2、改善灌溉面积0.493万hm2,新增除涝面积0.181万hm2、改善除涝面积0.395 3万hm2,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0.633 3万hm2,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5 111.07万元[2]。文章将淮安市近10年来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了不同项目的资金投入对农业生产能力的影响,优化投资结构,以期能对淮安市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1 淮安市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总体状况

淮安市作为江苏省苏北地区的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近些年来经济快速增长,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工作也一直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总的来说淮安市近些年来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状况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能力增强

表1是淮安市近10年来的农业综合开发及农业生产总值、农民收入情况。从中能明显看出淮安市财政支农的支出快速增长,近10来年均增长率基本上达到了40%左右;随着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也一直不断增加,增长的速度基本上跟支农支出持平,2011年全年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达到了2.596 8亿元,占支农支出的6.7%,是2001年的21.5倍。随着财政支农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支出的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总产值也跟着有了明显的提高,2011年的收入是2001年的2倍还要多,农业GDP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2001年淮安市农业总产值只有94.2亿元,到2011年已经达到了223.5亿元,增长了1.6倍,说明支农政策实施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表1 淮安市近10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及农业生产总值情况

1.2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资金来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

表2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资金来源结构 %

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投入上,淮安市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市级财政和县区财政共同出资构成,表2是淮安市近年来总也综合开发投资资金来源的具体结构表。可以看出,淮安市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资金主要来自于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平均比重分别为42.48%和49.30%,市级财政和区县级财政出资较少,占比仅为4.59%和3.63%,总的来说资金来源的结构是比较稳定的,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资金投入充分发挥了国家投入的导向和聚合作用。但是,从中也能看出一些变化趋势:就是中央财政资金和市级、县区级财政资金占比都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开始的时候中央财政投入超过省级财政,但是省级财政资金占比不断提高且已超过中央财政投入,县区财政资金占比2001年左右的时候占比较高,甚至是超过了市级财政,但是到了2004年以后迅速下降,后面几年基本上稳定在1%左右。

1.3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项目范围不断扩大,结构逐步完善

现阶段农业开发的两个核心项目主要是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科技示范项目从2004年起不再立项实施[3]。淮安市农业开发投资的项目紧紧围绕国家的政策进行调整,同时根据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增设了一些地方投资项目,譬如黄河故道项目和丘陵山区等项目,项目投资的范围不断扩大,2001年只有土地治理、多种经营两个项目,2002年增加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2011年已经增加到包括秸秆养畜技术改造项目在内的12个项目。同时淮安市的农业开发投资的机构不断完善,2005年以前土地治理资金占比比较高,逐年增加,之后随着各种项目的增加,资金在各项目中合理分配,投资的结构是不断完善。

2 淮安市农业开发投资对农业生产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2.1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收入。因为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农业综合开发影响最直接最大的应该还是农业生产能力。为了研究淮安市农业开发对农业生产能力的影响,选取了2001~2011年的淮安市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土地治理项目支出、产业化经营项目支出、丘陵项目支出等变量来验证分析其与农业GDP之间的关系,农业GDP代表农业生产能力。所有数据均来自于淮安市统计年鉴和淮安市财政统计。

2.2 回归模型的建立

在回归模型建立之前先对淮安市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与农业GDP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关系数为0.967 3,说明两变量之间是高度相关。为了分析农业开发中各项目支出对农业生产能力的影响大小,应用Eviews5.0软件以农业GDP(y)作为被解释变量,土地治理项目支出 (x1)、产业化经营项目支出(x2)、丘陵项目支出 (x3)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解释变量单位为万元,被解释变量单位为亿元):

其中,R2=0.989 3,调整后的R2=0.981 3,F=123.182,可见,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模型整体显著,但产业化经营项目支出这个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这个变量在促进农业生产能力增加上作用不显著,这表明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投资影响更大的应该是对农民的收入而不是农业GDP,去除该变量之后重新进行回归,得到统计结果。

表3 2001~2011年淮安市农业GDP与相关农业开发项目的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表3结果,可得如下的估计方程

其中x1代表土地治理项目投入,x2丘陵山区项目投入。有表3得出可决系数R2=0.989 2,经过修正的R2=0.984 8,均接近于1,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F检验值228.054 7,相伴概率为0,反映变量间呈高度线形,T检验完全通过,回归方程高度显著。

2.3 统计结果分析

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回归方程的所有检验全部通过,说明农业开发投资中的土地治理项目和丘陵山区项目能够较好地解释淮安市农业GDP增长的情况,而产业化经营项目在回归方程检验中没通过说明产业化项目在促进农业GDP增长上作用不显著,原因主要是因为淮安市产业化经营项目主要是一些农产品加工项目和养殖基地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不是很好,对农民的收入影响可能更直接。回归模型中土地治理的回归系数为0.004 913,表明淮安市土地治理项目投入对增加农业GDP具有正的效应,农业综合开发中的土地治理项目投入每增加1%,农业GDP将增加0.004 913%,即土地治理项目投入每增加1万元,农业GDP总量将会增加49.13万元;丘陵山区项目的回归系数为0.02 295,表明淮安市农业开发投资的丘陵山区项目投入每增加1%,农业GDP将会增加0.022 95%,即丘陵山区项目投入每增加1万元,农业GDP将增加229.54万元。丘陵山区项目投入对农业GDP增长的贡献比土地治理项目投入对农业GDP增长的影响要更大,但是也不是投入越大越好,因为丘陵山区项目投入是有针对性的项目投入,主要是盱眙和金湖地带,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得项目。

3 结论及建议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农业开发投资及资金投入结构是影响淮安市农业GDP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实现淮安市农民收入和农业GDP的快速稳定增长,必须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政策。

3.1 要继续扩大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规模,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

淮安市农业开发综合投资从2001年1 21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2.596 8亿元,虽然10年当中增长了近20倍,但是淮安市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占全省农业开发投资的比重并不高,平均占比只有5%左右,且占比趋势具有不稳定性,远低于苏南发达地区城市。淮安市属于江苏省苏北地区的欠发达城市,农民收入在全省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要想缩小与苏南苏中城市之间的差距,政府必须继续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形成资金稳定的增长机制;同时不断地整合优化农业开发投资资金结构,在努力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的情况下,市县区财政也要逐步增加配套资金投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和动力支撑。

3.2 因地制宜,优化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结构

淮安地形地貌呈现平原圩区和山区丘陵特征,农业资源状况多种多样,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例如盱眙和金湖县丘陵地带比较多,该项目方面可以适当加大投入,淮安区和盱眙县还存在着灌区改造项目,所以农业综合开发的模式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实行差别化战略。山丘区和平原圩区不同,这是土地治理尊重自然规律的本质要求[4]。实证结果表明,产业化经营项目投入对农业GDP增长的贡献率不显著,丘陵山区项目投入对农业GDP增长的贡献比土地治理项目投入的贡献要大点,因此在增加农业开发总投资的基础之上,可以根据实证结果适当根据实际情况加大丘陵山区项目的投入,优化投资结构,确保农业开发资金能得到较高的使用效率,以充分发挥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和收入效应,带动淮安市的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5]。

3.3 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投资对农民增收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扶优、扶强、扶大”是农业综合开发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近年来,淮安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有了较大起色,投入水平基本上是不断增加的,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仍然较低,投资的趋势不稳定,全市真正上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较少,带动作用不强,所以前面的实证分析中农业产业化投入对农业GDP增长没有形成稳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重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投资对农民增收的绩效,加大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投入,充分发挥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支农作用,落实各级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产品加工的各项优惠政策;选择一些有一定规模和效益、有市场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重点予以支持,带动周边农民积极参与;突出扶持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产业链的延长。集中扶持,连续扶持,只有通过持续和长期的投入才能发挥其效用,农民增收才会有所保障[6]。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主要统计指标说明http://www.mof.gov.cn/guojianongcunzonghekaifa/zhengwuxinxi/jiaocaijieshao/200806/t20080623_47855.html.

[2]淮安财政统计2011.淮安,2011

[3]汪厚安,王雅鹏.粮食主产区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评价.统计与决策,2010,(15):96~98

[4]朱湖根.安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与思考.江淮论坛,2005,(6):38~41

[5]苏月霞.淮安市财政支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10):6230~6232

[6]田祥宇,孔荣.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投资绩效分析.财政研究,2010,(7):64~67

猜你喜欢
经营项目生产能力支农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奶牛粪便肥料化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乡村振兴亟待支农精神的回归——当代农村籍大学生的“自我救赎”
湖北省高校健身俱乐部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财政支农资金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特许经营项目的定价机制探讨
对张家口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的研究
加强国家财政支农投入法律监管势在必然
马自达汽车公司发动机SKYACTIV—G和SKYACTIV—D的年生产能力达8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