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作医学科普漫画

2013-12-13 09:15徐越华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3年3期
关键词:医学知识科普知识拟人

徐越华

南方医科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广州 510515

医学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各种医学现象和理论,传播医学科学的新思想、新成就、新动向。因为它的阅读人群是非医学专业人员,因此,简明易懂,让人喜闻乐见是医学科普知识的突出特点。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各种媒体形式的涌现,医学科普也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其他公共场所,时常都可以看到形式多样的医学科普资料,通过简明文字,生动风趣的图像,为大众解读医学知识,传播健康理念。

漫画在医学科普知识传播中被广泛运用,无论是单幅漫画的讽刺与歌颂,还是多幅漫画的连载解析,都因其夸张造型,幽默的手法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并增加对医学科普知识的理解。

1 关于漫画

漫画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人们把漫画比喻成没有国界的世界语,并被西方艺术评论者誉为“第九艺术”。漫画是一门视觉艺术,讽刺、幽默是它的艺术特性。

2 医学科普漫画的分类

漫画的分类没有太明显的分界,同样医学科普漫画也难以清晰地对其界定。通常我们以它的用途、造型、阅读人群等方面对其进行划分,以便创作中进行相关思考。

按用途分类,医学科普漫画包括:宣传类、实用教育类;按造型分类,包括抽象型和具象型;按画面效果分为简笔和繁笔;按阅读人群分为儿童、青少年、成人;按画幅为可分为独幅、四格及多幅漫画;按制作途径可分为传统手绘和计算机制作;按画面效果可分为黑白及彩色;按风格分为幽默、荒涎及唯美漫画等。

事实上,漫画的区分方式多种多样。医学科普漫画的创作,往往经过了多步骤、多角度、逆向思维的过程,灵活地将各种因素考虑进来,最后形成与医学科普内容匹配的画面效果。

3 医学科普漫画的创作

3.1 充分解读表述的内涵,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

一幅漫画作品的产生,不是信手拈来。在创作之前,作者首先要充分了解所要表现的医学知识用途:是用来宣传某种医学理念,还是详细解译某一医学知识点;是采用独幅的画面来辅助小品文,还是用连载的形式系统介绍系列性医学知识;阅读的人群是成年人还是儿童……对这些因素加以分析,都左右着创作的风格构思、人物造型及表现形式的确定。

3.2 创意地构思,突出主题

漫画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一个“漫”字,看似不经意的几根线条,简洁的画面,却蕴含着“引人开怀、发人深省、启人心智”的特质。翻看成功的漫画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它们都具备着某些创意亮点,正是这些巧妙的构思,让画面富有深刻的内涵。在这幅名为《女婴的呼救》独幅漫画中,作者将B超画成一个套锁,将胎儿画成一个恐惧逃避的女婴,如图1所示[1]。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有力地鞭挞了B超验性别的丑恶现象,提示人们对这一社会现象加以批判。如图2所示[2]是一幅为小品文《消化性溃疡是传染病吗》所配的漫画插图。文章以一则传闻“接吻”可以传染消化性溃疡甚至消化道癌症开头,解读“消化性溃疡是否为传染病”这一医学知识。插画作者在艺术构思上,巧妙地突出了“接吻”和“消化器官”并将其他细节都加以省略,突出了主题,很好地回答了人们的疑虑。

图1 女婴的呼救

图2 接吻会传染消化性疾病吗

从图3[3]中,我们很快就明白了“坚持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最佳良药这个道理。

图3 困惑

3.3 夸张的造型,体现幽默风趣

漫画艺术的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因此,画面中的造型就需适度地加以夸张,使内容更加生动,让人们更乐于阅读。通常“传统的造型风格,面向中老年读者以及适合于企事业单位的宣传”[4]。图4是一组可爱的老年人造型,这是为小品文“碰不得的老骨头”画的配图[5]。文章介绍了老年人避免骨折的积极预防与治疗方法,作者将人物画成形态圆圆的笑盈盈的充满快乐情绪的老年人卡通形象,很大程度地鼓舞着读者:只要有科学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就可以获得美好的生活。这类题材有一种鼓舞人向上的内涵,造型上不宜画得过于荒涎、变形,以适合大众审美为佳。而在图5[6]中所要抨击的是不相信科学却依恋迷信的落后思想,在造型上用夸张的形体丑化主体人物,以达到批判的效果。图6是该文作者为《好了伤疤忘了痛》创作的漫画插画,表现了现代人们在电脑前呆久了后出现的一系列健康问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夸张的神态表现了患颈椎、腰椎病后做“牵引”、“手法”时的痛苦,提醒大家平时要注意电脑前坐姿和时间的控制。

图4 “碰不得的老骨头”插画

图5 讽刺性的漫画夸张的造型丑化主体人物

图6“牵引”、“手法”治疗时的痛苦

3.4 善用拟人的手法,增添轻松情趣

拟人是医学科普漫画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无论是人体器官还是医疗器械,都可以将其拟人化,加上五官、四肢,使其富有人类所特有的丰富表情和心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让医学科普读物变得轻松活泼起来。在图7[7]中,作者用身上缠上绷带表现手术后的胃;药物对胃的刺激在图8[8]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图9[9]的这幅名为《流行歌曲新编》,把劣质口服液和虚假广告拟人化,巧妙地配上我们最熟悉的歌词,极大地讽刺了目前社会中存在的类似现象,让人们在轻松的嘲笑中领悟了道理。

针对儿童的医学科普,拟人化的形象让深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的书籍,整本书系列地用拟人的形象表现严肃的医学知识,使得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活泼易懂。如图10[10]在介绍卵子受精的过程中,将精子、卵子拟人化,一个医学生理过程被描述得充满故事情节,孩子似在趣味中了解了科学知识,懂得了生命的来之不易及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美好。

图7 术后的胃缠上了绷带

图8 拟人的画面生动形象

图9 拟人的手法抨击了丑恶的现象

图10 拟人故事让医学充满趣味

3.5 幽默风趣的对话文字设计

在漫画创作中,除了图形的设计,还包括对白、旁白、解说、拟声字等文字的创作,它们与漫画图形一起,更为完整地表叙内容,是文学与图形的有机组合。严谨的科学知识,通过风趣幽默的文字转化,生动地体现出来。如图11,体现只有一个精子穿入到卵子中后,其他的精子说道:“我们完了”“这下—”都生动地体现“惟一一个精子进入卵子”这一生理现象。而另外两个对话框中的文字“进入卵子之后,尾巴就掉了”,“卵子一受精便会生成保护膜”,是对画面的补充,没有这两句话,画中的图形就很难表达出完整的意思。因此,许多文字是对原文的进一步解释,是对画面的进一步补充,有时甚至不能缺失。

在叙事情节较强的漫画中,存在着多种文字的运用,有时需要用不同的对话框加以区分,常见的方式如图12所示。另外,拟声文字也在很大程度上为静止的画面营造气氛,使阅读者产生更进一步的联想,如图13所示。

图11 生动的对白增添趣味

图12 造型不同语言的对话框

图13 拟声字的设计

漫画使医学科普知识更通俗化、艺术化、趣味化,用漫画的形式传播医学知识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目前,漫画被广泛地运用到医学科普知识传播中,其大众化的图形,易懂的词汇,丰富有趣的比喻和拟人,使读者感到既能接受医学知识,又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对于医学科普漫画创作者来说,研究漫画的创作规律,从而产生新观点、新构思,为普通人群与医学之间搭起了一个学习了解的桥梁,使正确健康的医学理念深入人心,则是其历史使命。

[1]文俭.女婴的呼救[J].大众医学,1996,(2):20

[2]韩鹤松,罗履明.消化性溃疡是传染病吗?[J].大众医学,1995,(5):8

[3]夏瑞中.困惑[J].大众医学,1996,(2):13

[4]朱青松.漫画造型训练指导[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157

[5]蔡康非.碰不得的“老骨头”[J].大众医学,1995,(3):1

[6]徐鹏飞.2002中国年度最佳漫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11

[7]蔡康非.对术后之胃宜特殊照顾[J].大众医学,1996,(9):1

[8]韩鹤松,罗履明.细说肝硬化有药可医吗?[J].大众医学,1995,(3):18

[9]李成全.流行歌曲新编[J].大众医学,1995,(6):9

[10]朴京恩.青春期与性[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90

猜你喜欢
医学知识科普知识拟人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拟人句
MG动画短视频与气象科普知识传播研究
拟人句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咱们班的科普展
思维导图在医学中的应用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