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3-12-11 07:04葛迎辉栾献亭石高举黄方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1期
关键词:颈动脉冠脉造影

葛迎辉 栾献亭 石高举 黄方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控制高血压与心血管相关慢病综合管理的效果是直接相关的[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的相关性。本文通过对13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旨在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高血压病患者预测冠心病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入选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36例,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除外糖尿病、肾脏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其中男73例,女63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36岁,平均年龄64岁。所有患者高血压病程≥5年。入选患者均先行24 h动态血压检查,根据血压分成三组:高血压1级(140~159/90~99 mm Hg)患者33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岁,病程5~23年;高血压2级(160~180/100~109 mm Hg)患者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64岁,病程6~25年;高血压3级(≥180/110 mm Hg)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64岁,病程5~27年。统计分析各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入选患者均先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IMT值,根据IMT的测定结果分组:IMT增厚组、颈动脉斑块组、颈动脉正常组。每组患者随后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估冠脉病变程度,分为三组:冠心病组、斑块轻度狭窄组、冠脉正常组。应用统计学分析高血压、颈动脉超声结果、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1.3 冠状动脉造影 采用Judkins法进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病变判断: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程度<50%为轻度狭窄;狭窄程度≥50%,同时狭窄程度≤75%为中度狭窄;狭窄程度>75%为重度狭窄。狭窄程度≥50%诊断为冠心病。

1.4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 对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分叉处检查,在颈总动脉分叉处近心端1 cm处后壁测量IMT,观察斑块。斑块定义:局部IMT值大于1.2 cm或比邻近部位厚0.5 cm,或大于或等于邻近部位IMT值的1.5倍;或彩色图像显示血管腔某处彩色血流缺损面积大于或等于10 mm。IMT<1.0 mm为颈动脉超声阴性,IMT≥1.0 mm但<1.2 mm为颈动脉内膜增厚组。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l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IMT增厚39例(28.7%),颈动脉斑块70例(51.5%),颈动脉正常27例(19.9%)。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72例(51.8%),轻度狭窄29例(21.3%),冠脉正常35例(25.7%)。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的29例,多支病变的43例,狭窄程度在75%以上的53例。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及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高血压3级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阳性检出率与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高血压1级组患者,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例(%)

表2 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患者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 例(%)

2.2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80.1%(109/13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75.9%(101/136),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的符合率为81.4%(57/70)。颈动脉粥样斑块组与颈动脉正常组冠脉造影阳性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颈动脉超声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 例(%)

3 讨论

高血压是冠心病致病性危险因素之一,血压与冠心病的联系是连续、持续并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目前,公认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关系密切,高血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2],当血压升高时,动脉血管内压力增高,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导致动脉内膜的机械性损伤,血压越高,这种损伤就越严重。同时,血压的升高还会影响动脉血管中结缔组织的代谢,使血脂易沉积在动脉壁,而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负荷也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当斑块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本身就变成了主要冠脉事件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表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着相似的病理生理基础。最近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预测冠心病的独立因子[3]。笔者的研究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斑块阳性符合率为81.4%。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以颈动脉分叉部为多见,且硬斑块为颈部粥样硬化斑块中最多见的类型,此结果与以往研究资料是一致的[4]。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前降支最多见,颈动脉斑块组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最高。本研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成正相关,且随着颈动脉IMT的增加;冠脉病变狭窄程度也加重,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吻合[5-6]。有报道应用高频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准确率高,与动脉造影符合率为90%[7],Manabu等[8]的研究也证实,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的增加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损害的独立指标。颈动脉超声可清晰检测动脉IMT及斑块的形态、大小及严重程度,与病理组织学结果比较,具有可靠性、重复性和良好的敏感性以及无创性,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良好方法[9]。颈动脉因其解剖位置固定、表浅、易于寻找,成为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存在和严重性[10]。对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不仅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且对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也有重要的预测价值[11]。

[1] 孙宁玲.2012年高血压管理的关注点[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7):673-674.

[2] 余振球,赵连友,惠汝太,等.实用高血压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477-1479.

[3] 王东光,卢启秀.三维超声成像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中风的临床价值[J].山东医药,2006,46(31):63-64.

[4] 农俊,黄海梅.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超声技术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9):48-49.

[5] 刘晓兰,崔炜.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10):827-829.

[6] 武云涛,朱润秀,任鸿坤,等.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硬化与冠脉病变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3):208-211.

[7] 周雪珍.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3):54.

[8] Manabu S,Kazuo K,Yoji N,et al.Equivalence of plaque score and intima-media thickness of carotid ultrasonogrsphy for predicting severe coronary artery lesion[J].Ultrasound in Med Biol,2003,29(3):367-371.

[9] 薛利芳,张久宏,于蕾.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超声检查[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0,29(3):208-213.

[10] 卢峻,吴瑛,徐金峰,等.高频超声检查颈动脉预测冠状动脉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6):682.

[11] 李中原,王守辉.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5(25):26-27.

猜你喜欢
颈动脉冠脉造影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