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安 710086)
所谓的农民工,主要是指来自于农村且拥有农村户口,并在城市中从事非农职业的被任何合法的法人或经济组织雇佣的被雇佣者。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指以农民工为主要的培训对象,并根据其发展要求进行专门的生活生产知识培训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等,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职业转换需要并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合格劳动者。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研究,对于提升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促进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了发展性特点。例如,培训前的职业指导与规划;培训中培训计划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以及内容的针对性;培训之后的就业指导以及职业资格能力认证等。
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农民工群体中,80后与90后占据着主体地位,他们多在初中毕业之后就进入城市工作,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与目标等都随着长时间的城市生活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希望能够满足城市岗位的需求,以便融入城市之中。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下,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以生存性为主要培训特点到以发展性为首要培训特点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下,农民工的长远职业发展就成为了培训的主要方向,并在此指导下全面培养农民工的综合能力,包括基础能力(简单的谋生技能与基本理论知识等)与核心能力(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唯有让农民工学会有选择性的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需求。
1.培训时间的灵活性
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要以工作要求为前提进行培训时间的安排。由于农民工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时间的影响,他们的工作更换的频率较高且时间较长,多数农民工都倾向于培训时间尽可能短(多为1个月左右),因此,时间上短期灵活性的培训则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一大特点。
2.培训方式的多元化
当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方式多种多样,如现场实习培训方式、现场实习与理论讲解方式相结合的方式、现代媒介(如电脑、电视等)培训方式以及综合化培训方式。而在这些培训方式中,现场实习及其与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是农民工比较青睐的培训方式。同时,各种培训方式的互补性灵活运用,有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提高培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农民工文化水平逐步提高
当前,农民工中拥有高中及其以上学历的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民工受教育的程度逐步提高,这就决定了他们从事的职业的技术含量也相应地提升,并要求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不低于其文化水平,从而满足其自身发展以及职业需求。
2.经济转型要求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技术层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经济的转型,大量的新技术工艺被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年轻化的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生产的主要推动力,唯有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满足经济转型下自主创新以及产业升级的要求。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技术层级提升是其实现职业转变以及融入城市生活的必要步骤。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各类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必须转变简单化以及大众化的培训模式,积极组织“教育先行”,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技术层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多数农民工为更好地适应岗位变化的需求,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在参与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选择多种培训内容。其中,建筑装修、家电维修、车辆驾驶、计算机以及安全与法律知识等是最受农民工青睐的几项培训内容。他们大多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掌握这些技术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并可实现成功转行。掌握一技之长,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可见,当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具有非常明显的针对性及实用性。这就要求各培训机构要立足于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以及培训内容,以满足培训需求。
首先,城市是一个能够全面体现市场经济规律的地方,长期生活于城市的农民工就必须遵循市场运行规则。在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下,城市的生活节奏较快,这就使农民工在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中对效率更加关注,实现短期高效的职业技能培训就成为了他们对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重要要求。其次,农民工的工作更换的频率较高且工作时间相对较长,从而导致他们要求培训学时、地点与时间具有短暂性与灵活性。加之,当前多数农民工多从事技术性较高的职业,技术的快速更新,使他们更加注重培训的实效。再次,投入大、回报周期较长是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特征,但农民工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使他们更加倾向于成本较低且短期高效的职业技能培训。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资格证书可有效缩短雇佣之间的时间,具有较为细化与公平的筛选功能。当前,各行各业在入职升迁等多方面都越来越重视技术证书、学历以及文凭等的筛选与社会屏蔽功能。因此,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并完成培训之后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是当前农民工对职业技能培训的基本要求。
当前,不少农民工为获得补贴、创业贷款等优惠,多选择政府培训。鉴于此,政府要积极建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激励机制,积极设立相关的激励政策。同时,由于农民工的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而且生活保障缺乏,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会占用他们大部分赚钱的时间。因此,政府要积极加大对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补贴力度,进而积极为他们创造参与培训的条件。
就农民工的工作性质而言,最理想的方案便是边工作、边参与培训,这一方式既不影响他们工作赚钱,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于提高培训效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政府要从政策层面积极鼓励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从而使其掌握的技术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用人单位积极开展培训具有以下优势:
1.培训成本低
用人单位在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鲜少收取额外费用,从而减轻了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经济与心理负担,降低了培训成本。
2.培训效率高
用人单位在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快速地让员工掌握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通常会缩短培训的时间,积极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效率。
3.培训实效性高
用人单位在对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时,是根据本单位岗位的要求进行的,这种培训方式符合单位自身的岗位需求,培训的实效性较高。鉴于此,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要积极推进用人单位培训的进程。
1.输入地多样性培训
就农民工的流动方向而言,输入地与输出地培训是其培训的两种主要的方式。然而输出地培训是一种普适性或预先培训的方式,相较于输入地的在岗培训而言,其针对性与实效性差。而且在输入地培训方式下,农民工的培训动机明确,从而更能发挥其积极性与能动性,培训的效率较高。
2.培训内容改革
首先,培训内容要以加强农民工的学习能力为基础,具有发展性,加强他们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其次,培训内容要具有针对性,能够与市场中的部门岗位相对应,并注重开设一些行业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再次,培训内容要具有多样性。培训课程的设置要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差异,开设多样化的课程,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一方面,在培训效果的考核中纳入认证制度,将其作为一种考核制度,同时合理减免认证费用,简化并缩短认证的程序与周期,积极扩大资格证书的覆盖面,并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资格证书的质量,全面完善资格认证体系。另一方面,将推荐就业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入到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之中,提高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加强其职业知识技能培养,以更好地满足职业转换与就业的需要。
[1]薛维佳,刘英侠.基于城市化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路径研究[J].职业时空,2013,(2):47 -49.
[2]李娟娟,程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6-67.
[3]郑小琴.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分析和路径探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