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困境及其出路

2013-12-07 10:35邵雪梅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身份体育教师改革

邵雪梅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理论教研室,天津 300381)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体育师资严重匮乏的局面,经过多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大力培养,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量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目前我国已拥有40多万中小学体育教师。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不仅在数量上有了突破性增长,而且在人才质量上也有了很大提升,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学历层次高、基础理论知识扎实、运动技术技能水平高、教学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

然而体育老师这个庞大的教师群体却一直处于教育事业的边缘,他们的晋升机会无法与主科教师相提并论,他们的课时费会被乘以0.9(甚至0.8、0.7、0.6),他们的早操、课间操、业余训练常被计算工作量等等不公的待遇不时地挫伤着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体育教师身份认同上的困惑——体育教师到底是几等“公民”?

1 体育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表现

1.1 关于“我是谁”的困惑

身份认同旨在使处于某一群体中的个体,主动建立一个认知和表达体系,在自己是谁、自己是做什么的、扮演什么社会角色、遵循什么规范等问题上形成清晰的主体意识并表现出相应的主体行为。[1]“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是身份认同要解答的三个基本问题,而“我是谁”通常被认为是身份认同最根本的问题,它强调的是个体差异“我”。

教师是“社会代表”、“社会模范公民”、“活的教科书”、“德才兼备的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代表教师的称谓与体育教师却没有太大的关联,相反,“体育教师是教师中的异类”,“体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二等公民”、“体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农民工、勤杂工”这些体育教师的自嘲式称谓透出了这个群体对现实深深的无奈与失望,也反映出这个群体对于“自己是谁”的疑惑。而这个问题却是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核心所在,如果这个问题界定不清晰,那么这种困惑会使他们的工作失去动力,严重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1.2 归属感的疏离

人们的身份认同是由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所构成的连续统一体。所谓自我认同,指的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据的位置的感知。”而社会认同则是有关某个群体的共同认同,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以及群体成员相信他们之间所具有的某些共同性和相似特征。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自我认同融合了个体的各种社会认同成分(如性别、年龄、民族和阶级等等),是各种社会认同要素在个体身上的结合:一方面,任何自我认同均是在社会认同条件下的认同,离开了社会认同的自我认同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社会认同就存在于某一群具有自我认同的个体当中,社会认同并不排斥自我认同的存在。[2]归属感的寻求是社会认同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属于哪个群体”、“何以属于这种群体”?

曾有一位体育教师编了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我们起床比鸡早,干活比牛累;风吹日晒雨淋,待遇少得可怜,地位可有可无”。这句顺口溜也许并不完全客观,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体育教师由于在学校处于边缘地带,工作在单位里得不到重视,付出和努力得不到领导认可,地位较低,期望与其它学科的教师一样被视为知识分子更是痴人说梦,凡此种种造成了体育教师与工作单位的疏离感、与职业的疏离感、与学生的疏离感。

1.3 意义感的消解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在长期从事的职业活动过程中,对职业目标、性质、内容、社会价值及评价、个人意义以及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其他因素的心理感受。[3]而其中对职业的价值认同是职业认同的核心,是一种意义感和价值感的获得和确认过程。而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将会促使个体更好地持续投入到这个职业当中。

教师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职业,一个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肩负着民族和国家复兴的重任,可体育教师却好像很难体会到这种荣誉感。体育课被领导、同行认为是最轻松的课,无非就是领着学生玩,至多也就是跑跑步、打打球、出出汗而已,没有多少含金量;在年度考核、晋升职称、评选先进的时候,体育教师又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体育教师可以不在乎风吹日晒、披星戴月,可是无法得到与其它学科教师同等的待遇与地位却使体育教师找不到工作的意义感和价值感,这些情绪的淤积渐渐使当初的一腔热血的体育教师磨去了工作的热情。[4]

1.4 前途的迷惘

“我到哪里去”是身份认同回答的第三个基本问题。一个有发展前途的职业才可能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其中,才能战胜眼前的困难坚守阵地。

因为体育教师这一职业的前景不明朗,因此,虽然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整体超编100多万,而体育教师缺编就高达30多万,占了几乎三分之一。[5]教师是每年毕业生的热门之选,而体育教师却是热门中的冷门,一边是缺口巨大,一边却是少有人问津。2009年一项针对北京市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显示,12.24%的毕业生表示“坚决不当体育老师”,还有23.47%的毕业生表示“可以接受,但最好是高校体育教师,当中小学老师就算了”,至于不想做体育老师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不利于自我长远的发展”(31.63%)。[6]另外,据有关调查显示,体育教师转行的人数也是教师中比例较高的,仅次于英语教师。

2 体育教师身份认同困境的成因分析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当前我国体育教师身份认同困境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制度层面的因素,二是个体层面的因素。

2.1 制度因素

2.1.1 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像一把令剑高高的悬挂在学校、家长、学生的头上方,各种美丽的设想到了应试教育面前都化了泡影。虽然从理论上一直强调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到了实践层面,主科被校长、老师、家长、学生牢牢地捧在手心里,而其它像体育类的辅科就靠边站了。

近些年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的局面,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红头文件、采取了不少措施试图力挽狂澜,可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面前都失去了应有的效力。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三部委联合推出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2007年中央下发了7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些政策的确让我们的体育教师欢欣鼓舞了一阵子,以为体育课程地位翻身的机会终于来临了。可不久后就发现学校体育工作依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缩减国家规定的课时,任意挤占体育课,初三、高三甚至不上体育课这些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学校体育工作的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2.1.2 频繁的学校体育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国也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1998年12月,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启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构想。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于同年9月开始实施。2003年4月,教育部又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并于翌年9月开始在四个省区试行实施高中课程改革。[7]中小学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历了8次改革,这些轮次的学校体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历经多次嬗变,以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体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以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为主的“技能教育”的指导思想、以提高运动技术的竞技能力为主的“竞技体育”的指导思想、通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乐趣、从而促使学生更多更积极地参与体育的“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要目的的“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发挥学校体育的多种功能,追求学校体育整体最佳效益为主的“整体效益性”的指导思想等等。不仅指导思想摇摆不定,学习模仿的对象也是忽左忽右,一会儿学苏联、一阵学日本、一阵又学美国、一阵学德国、一会儿又改学北欧,各种各样的口号五花八门,最后把全国的体育老师弄得无所适从,改来改去改得都不会上体育课了。

一轮又一轮的学校体育改革不停地改变着指导思想、体育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也改变着教师对体育的认识和教学方式,也给体育教师价值观念、情感态度、行为方式、利益需求等各方面都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这些改变动摇甚至颠覆了体育教师原有的身份认同,使体育教师在界定自身的身份时陷入“认同”危机之中,产生认同焦虑。吉登斯曾指出,“本体性安全”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源泉,“例行化”是个体行为的条件。“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本体性安全和信任感,而这种感受得以实现的基本机制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惯例。”[8]而一旦这种惯例被打破,人的“本体性安全”就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焦虑。

2.2 个体层面的因素

不可否认,造成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身份认同困境的因素除了制度层面以外,还有个体层面的因素。首先,学历层次有待提高。截止到2007年,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总的学历达标率为81.2%,还有近20%的体育教师未达标,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达标率最低,才67.6%(专科以上),其次是高中,学历达标率为82.2%(本科以上)。[9]其次,运动技能水平有待提高。据笔者最近的调查显示,有很大一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没有获得任何项目的运动员和裁判员等级,而在获得运动员等级的人数中,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等高水平的比例非常低。更有媒体报道,在某些省市的体育教师专业大比武中暴露出部分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水平不理想,甚至有个别的体育教师竟然打篮球打不过学生。再次,文化素养有待提升。体育专业学生在高考时文化成绩比普通院校其它专业学生的录取分数线低二、三百分,造成了体育专业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输在了起跑线上。虽然,近些年体育院校也一直在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教育,但“先天的不足”导致在文化素养方面与普通院校其它专业的学生还有很大的差距。体育专业毕业生在报考教师时,文化考试明显比其它科目的报考者吃力也暴露出体育教师在文化素养方面的先天不足。

体育教师自身的种种不足必然导致社会认同的危机,虽然为了研究的方便,学者们人为地把身份认同分为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但两者紧密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截然割裂,而且两者互相影响,自我认同会影响社会认同,社会认同也会对自我认同产生作用。

3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身份认同重构的路径

3.1 制度变迁

3.1.1 体育列为高考科目

在我国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应试教育在短期内恐怕还难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提高体育课程地位的最有效途径——把体育列为高考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引起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不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家采取再多的措施恐怕也是收效甚微。水涨船高,随着体育课程地位的提高,体育教师必然会从台后走上台前,体育教师自我身份的确立、归属感的获得、意义感的追寻,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1.2 由“旁观者”变身“参与者”

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但在实践层面上教师却往往站到了改革的对立面,成了改革的“抵制者”、“旁观者”,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情况亦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也像其它教育改革一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教师对于自己身为教师的意义、价值与行动的界定,对自己的身份认同,都是不被关心的。于是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只有‘角色’而没有‘身份’”。[10]因而这样的改革势必引起体育教师的困惑、甚至抵制。只有使体育教师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参与者”,才能使体育教师关注的焦点由“我要怎么改变我的价值观、态度、教学方式、教学技能才能适应改革”变为“改革对于我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即由外部的“角色规定”转向内在的“身份认同”,明确了自身在改革中的身份,才不至于引起身份认同的恐慌与混乱。

3.1.3 切实保障教师的利益

虽然我们一度要求教师作为道德的化身,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教师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教师”。作为一个“人”的教师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谊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这五个层级的需要存在着一种递进关系,衣食住行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高层次的追求往往在这些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成为人的主导需要。这就提示我们,我们要求体育教师要有高层次的追求,不能停留在片面化的物质感性享受之中,但是也不能无视他们的基本需求。

3.2 自我重构的途径

制度上的变迁将为体育教师身份认同重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根本的转变还需要体育教师自身的努力,把自己做强做大,改变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对自身的原有看法,改变社会认同。帕克?帕尔默曾指出,面对外界具有分离性的制度力量,“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我们可以找回对改变工作和生活的内部力量的信念。我们成为教师是因为我们一度相信内心的思想和洞察力至少和围绕我们的外部世界一样真实,一样强大有力。现在我们必须提醒我们自己,内部世界的真实性可以给予我们影响外部客观世界的力量。”[11]

也许体育教师目前的困境的的确确有很多外界环境的因素,但怨天尤人于事无补,只有广大的体育教师们都能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首先从改变自身开始,才能改变社会对自身的看法,形成一种良性的身份认同。体育教师应从学历、运动技术技能、文化素养等方面不断加强自己,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加强科研,增加培训的机会,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频繁的时代做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强者。总而言之,希望体育教师由一个“教书匠”转变成一位“专业人士”、甚至是教育专家。

[1]张军凤.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J].教育发展研究,2007(4):39.

[2]Fornas,Johan,Cultural Identity& Late Modernity[M].London:Sage,1995:2003.

[3]J.Canfield& H.C.Wells.增进自我概念[M].吴胜英,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8:64.

[4]梅萍.生命的意义与德育的关怀——对当代青年生存无意义感的理性反思[EB/OL].http://www.cvcs.org/cnarticle detsil.asp?id=1018.

[5]裴海深,刘真.全民健身教师vs体育教师热门还是冷门?[N].中国体育报,2013-1-17:4.

[6]窦雨佳.体育教师岗位渴望更多高校生——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系列报道之二[N].中国体育报,2009-3-27:1.

[7]尹弘飚,操太圣.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 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2):36.

[8](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译序.

[9]陈雁飞.论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历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4):447.

[10]周淑卿.课程发展与教师专业[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79.

[11]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老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6.

猜你喜欢
身份体育教师改革
改革之路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改革备忘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改革创新(二)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