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则视角下艺术体操难度体系结构特征

2013-12-06 06:07汪敏吕铭亚孙晓乔
体育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艺术体操动力性舞步

汪敏,吕铭亚,孙晓乔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竞赛规则是竞技体育比赛的法宝,既规定参赛者的条件,又约束参赛者的行为,是任何项目发展的基础和依据。艺术体操是典型的评分类项目,比赛的胜负、技术的优劣、编排的艺术均受评分规则的制约,每个奥运周期开始公布的新的评分规则就成为引领国际艺术体操发展的一条主线[1],因此,对规则变化的深度挖掘是项目得以发展的实施要素。2013—2016国际艺术体操规则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难度体系结构的变革是前所未有的,由上一周期规则中的两大组成部分,即身体难度与器械难度[2],调整为身体难度、舞步组合、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器械熟练性4个组成部分,并对其数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3]。本研究以新奥运周期 2013-2016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以下简称“2013版规则”)为先导理念,对难度体系的内部结构进行深入解析,旨在合理把握国际艺术体操项目发展态势,为我国艺术体操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成套编排的创新提供依据。

1 2013版规则重组评分体系

2013版规则评分体系由原有的难度、艺术、完成3个减至为2个,即难度和完成。总分由30分调整至20分。每一个奥运周期评分体系的改变,其总分及总分的分配比例随之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而每一次改变都是针对上一周期所出现的弊端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2013版规则体现了难度与完成两大体系,凸显评分体系的完整性;调整了身体与器械过度失衡的局面,凸显难度体系的艺术性;再一次限定了身体难度数量过度发展的局势,凸显成套编排的多元化;强化了完成的量化标准,凸显完成体系的规格化。由此可见,伴随技术难度迅猛发展、艺术美感不断提升、完成质量日趋完美的大环境,创新的编排和极致完美的表现双重拉动最高分值的获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了创新亮点的编排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会感染裁判和观众,才能为成功奠定基础[4]。

1.1 难度体系的重组凸显成套动作高难度艺术化

难度体系是由身体难度、舞步组合、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器械熟练性4个部分所组成,最高分值为 10.0分[3]。身体难度是难度体系的核心要素,在一套动作中,身体难度的数量最少6个,最多9个,其分值的选择空间占有绝对优势;舞步组合至少1个,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最多3个,两者是展现艺术体操魅力、提高成套编排艺术含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器械熟练性是成套编排获得基本价值的源泉,对于器械熟练性的数量要求是无限制的。2013版规则难度体系的4个部分在规定数量的制约下,各部分所选择的分值是不封顶的,但其最终总分值是受10.0分的限制,因此,适宜选择4项内容的实效性是获得最终成绩的命脉。身体难度、舞步组合必须与器械基本技术组和(或)其它技术组动作相结合,器械的基本技术组动作在一套动作中必须处于主导地位,更加强化身体与器械的同步并行;而身体难度之间的连接离不开舞步组合的艺术再现,赋予成套动作编排更高艺术品味;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助推整体难度的升华。

因此,在竞技艺术体操飞速发展的今天,竞技难度与艺术美韵是评判艺术体操水平高低的两个主要方面[5],优化高难的身体动作和巧妙新颖的器械动作,已成为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主干,而难度评分体系的重新构建在越发突显高难度技术化趋势的同时,又将舞步组合、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列入其中,更加突显整套动作的舞蹈化、舞台化、情感化、空间化,助推成套动作高难度技术化潮流的同时,凸显成套动作的高难度艺术化。

1.2 完成体系的重组凸显成套动作高难度规格化

2013版规则中,“完成”依旧作为艺术体操评分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内容发生了改变。不单单是对技术完成的扣分,而包含技术错误与艺术错误的两大标准,没有将上一周期只包含音乐和基本编排的艺术部分单列出来,而是归属于完成体系的艺术错误部分。艺术错误在原有扣分标准的基础上,突出了关键的扣分点,更加强调了动作连接不能中断;动作与音乐的节奏和谐一致;并针对运动员成套动作的身体表现力进行约束,强调整套表现力,表现成套动作的主旨,使艺术错误和技术错误2个部分构筑完成评分体系,最高分值为10分。由于完成体系的不断被强化,完成评分标准也随之完善,对于完成失误扣分力度加强,不仅是技术的扣分,而且会导致艺术的失分,使其完成评分体系的量化与扣分力度更加明了、清晰。“完成”作为赛场上唯一可控的因素,是场上身体技术和器械技术动作质量的外在表现,它的内在表现在于艺术的延伸,可见2013版规则在注重技术的同时,愈发注重艺术效果,在完美完成动作的同时提升艺术体操独具特色的魅力,使“艺术化”、“规格化”摆在同等重要位置,让技术真正赋予艺术本身所拥有的特点,凸显成套动作的高难度规格化。

2 艺术体操难度体系的主体特征

2.1 身体难度依然是难度体系的核心要素

1)身体难度价值体系的变更。

在艺术体操高水平的竞争中,成套动作的创新决定了其编排的“档次”,而“档次”加上完成情况就决定了比赛的“名次”[6],身体难度价值是成套动作创新编排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名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技术水平的重要砝码。2013版规则首先对身体难度的基础分值进行了重新梳理,将原有若干个不同分值的身体难度(0.1~1.0分或更多),划分为5类基础分值,即 0.1、0.2、0.3、0.4、0.5分,各类身体难度的分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身体难度的总价值没有硬性的分数限制,这一变化充分证实了在新周期中身体难度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其次,减少了成套动作中身体难度数量,由上一周期 8~12个减至为 6~9个,一方面意味着成套动作中难度堆积得到缓解,摆脱了各项器械成套动作横向编排的雷同现象,在重视竞技化难度的同时增加艺术化元素;一方面意味着单个难度分值的提升,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创新,彰显独特魅力,使成套编排更具艺术化、多样化,更具观赏价值,身体难度的编排向着高值独创的趋势发展。另外,2013版规则没有再次限定每一项器械必有的规定身体动作组,而是打破了原有的单“GCO”、双“GCO”的固定模式,将每个身体组难度最少2个、最多4个必选编排在每项器械的成套动作中,强调每个身体难度只计算1次:单独计算,或作为复合难度的一部分,或作为混合难度的一部分,强令不能重复。将均衡发展身体难度动作取代以跳步、转体成为“专著”的两类身体难度技术,并在身体难度完成中娴熟运用各项器械的基本技术组与其它技术组,将身体难度与器械技术完美融合达到身体与器械“合二为一”的艺术之美,充分体现各项器械的独自特点,提高成套编排所具有的整体价值。

2)“Unit”成为身体难度的另一种升华形式。

“Unit”是2003年国际体联颁布的艺术体操规则中提出的,当时只有具备高超身体技术能力的运动员才能完成“Unit”难度(一个单个难度),目的是凸显运动员完成极高分值身体难度的超高技术水平。在国际艺术体操竞争激烈、水平较为接近的今天,2013版规则又对身体难度的数量进行精减,只凭单一的身体难度本身来获取编排的高分值是不够的,凭借“Unit”的连接成为提高身体难度价值的关键,突出富含创意的闪光点,把整套动作带进高潮,这也看出新奥运周期更加重视“Unit”这种“超难”连接的身体难度。“Unit”难度的总体外在形式是由复合转体难度(转体)、复合转体难度(浮埃迪)和混合难度 3方面来体现的,前两者虽然没有0.1的连接分值,但凭借高超的技术可获得单个难度的最高分值。随着艺术体操技术水平的迅猛提高,“Unit”将独占鳌头,成为身体技术“高难”的另一种升华形式,是运动员完成身体难度重组含金量最高的创新连接,是当今不断挖掘艺术潜质和美的享受的同时,推动高难技术发展又一驱动力,它为身体难度合理巧妙的编排注入新鲜活力,促使成套动作编排更加艺术情感化,更具多元价值。

3)“柔韧难度”被身体难度组剔除。

2013版规则的另一变化就是将“柔韧”从身体难度动作组中剔除,“柔韧”将作为身体难度中的基础因素而出现。柔韧尽管不再以分值来衡量,但任何一组动作缺少了柔韧,也就失去了内在的价值,可以说,柔韧是成套动作中身体难度的“软黄金”。“高价值、巧连接、显优美、呈完美”已成为艺术体操身体难度发展的主体,必须有柔韧的素质来做铺垫,贯穿于成套动作的始终。

2.2 舞步组合的艺术化气息汇入难度体系

在上一奥运周期时舞步(节奏步)还只是成套动作中的附属品,其数量的多少、拍节、速度、结合运用器械都没有受到约束,只作为加分因素而出现,且对难度价值不会产生影响,只归属于艺术价值。而在2013新规则中,将舞步(节奏步)以“舞步组合”的全称纳入到成套动作的难度评分体系,并严格约束运动员在每个成套动作中至少完成1个,持续时间为8 s,完整无误地结合器械基本技术组和其他技术组赋予0.3分的难度价值,且涵盖至少1个器械基本技术组。规则对舞步组合的“严格约束”,一方面体现在时间上约束,使得舞步更为具体、清晰,富有真正意义的难度价值;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器械基本技术组在成套动作中的主导性作用,迎合了本周期规则中器械技术贯穿于成套动作的始终,在成套动作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舞步组合”与“器械技术”的不可分割将引领艺术体操身体与器械的双重艺术化,舞步组合艺术化气息汇入难度体系,虽然分值只有0.3,但足以说明新周期难度体系艺术化的发展趋势。

2.3 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的再现提升难度体系空间视野

动力性动作是在 2005版规则中就已存在,2009版规则总体归为惊险性,隶属于器械难度,惊险性是展现艺术体操魅力,提升成套动作艺术价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缺少惊险性的成套动作必然失去吸引力,也不会带给观众紧张、激动的视觉冲击,所以惊险性在成套动作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并要求每个成套动作中必须包括有抛的惊险性(R↑)或无抛的惊险性(R)至少3个,构成惊险性基础价值为0.3分,而2013版规则中则重新释义了动力性动作的再现,将其名称定为“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R↑)”,不仅对其数量进行缩减(最多 3个),在原本的基础上更加体现各项器械独有特征:首先将无抛的惊险性动作纳入器械熟练性标准体系中,除成为完成成套动作器械运用体现多样化的必备元素之外,增加了器械运用的灵活性和不稳定性,更具观赏的价值;其次,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本身不具备任何价值,且将抛器械或器械在空中时身体绕轴旋转至少2次,定位R的基础标准,获其0.2的起评分,只有再次增加身体旋转次数和(或)附加标准和(或)器械的特定抛法、接法,每增加 1个总价值加 0.1分,强调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只有在接时无技术失误的前提下才具备应获的价值。此次的再度革新,可以感受到新规则在严把技术关的同时,“险”贯穿于动作的始终,提升难度体系的空间视野,还令抛接中分值的获得更具风险,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新,更是对运动员个人能力的全面挑战。

2.4 器械熟练性诠释难度体系富含创意性元素

从艺术体操的本质属性来看,有别于其它技能类、难美类项目,其表现在于身体技术与器械技术的完美融合,如果失去身体与器械技术的巧妙交融,就等于失去了艺术体操的精髓。“器械熟练性”首次是在上一周期规则提出,其目的是突出身体与器械的共存性,并归属于器械难度类,其包含的内容是由基本组和加分标准2个部分组成。2013版规则评分体系的重组将器械熟练性转向成为难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时期器械技术运用的代表,是成套动作必不可少的实体部分,在成套动作中完成身体难度的同时,器械的基本技术组要占据主导地位(不少于50%)但又不能完全相同,违背这一硬性规定,将有0.5分的扣分。

器械熟练性(M)的构成是由各项器械本身的基本技术组、其他技术组和对所有器械有效的其它器械技术组与熟练性标准共筑不寻常的器械动作组合,这个“不寻常”的含义指的是器械动作组合富含创意性元素,且只有无完成扣分时才具有真正意义的0.2分,器械熟练性动作只能在身体难度和舞步组合中展示,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中不体现M的加分。对于器械熟练性加分标准也做了明文规定,同上一周期比较大大减少了标准,并顺应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熟练运用器械的能力,判断更清晰明了。可见,器械熟练性是器械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影响其成套动作难度价值的提升,制约着成套编排的艺术体现,标志着艺术体操难度体系向着艺术多元化迈进。

3 难度体系的主体特征引领艺术体操技术发展

3.1 “超高”的价值呈现是身体难度发展的主干

2003版身体难度的大量堆积问题在2009版规则中得以控制,身体难度不再大范围覆盖整个成套动作。2013版规则继续延续这一势头,身体难度更加清晰、精细:难度数量的精减、难度基础价值的调整、身体与器械的结合成为难度发展的亮点,令“Unit”再度成为身体难度的新宠。在艺术体操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单个身体难度早已无法满足身体难度规定价值,而混合难度既可满足规定的难度数量,又能使其价值最大化,为成套动作编排增加了艺术砝码。新周期将柔韧难度剔除身体难度之外,使身体难度价值的获得更具有挑战性。因此,“Unit”的融入使身体难度以“超高、超难”的方式展现,是艺术体操成套动作身体难度发展的主旋律,它的发展将“超高”的身体难度推向了崭新的巅峰。

3.2 “超美”的艺术美韵是舞步组合发展的灵魂

艺术体操运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美”,如果一味地追求难度而舍弃动作的艺术性和欣赏性,艺术体操运动的魅力将不复存在[7]。虽然2013版规则取消了艺术价值的评分体系,但将其内在本质逐一渗透于难度与完成两大体系之中。随着艺术体操艺术特征的不断延伸,国际体联将舞步组合纳入到艺术体操难度评分体系之中,舞步作为节奏步不再是上一周期器械熟练性加分的附属品,而是成为具有实体价值的难度动作,尽管一个舞步组合的分值远远低于一个身体难度的价值,只有 0.3分,但对舞步组合中器械运用的要求极为细腻,且为该项目带来的是更具艺术化与风格化。舞步组合是运动员内在艺术表现力的外在体现,运动员运用舞步的同时,与器械技术组、身体动作以及音乐情感巧妙联系在一起,美化成套动作的流畅性、连贯性,提升成套动作的品级,由此获得更高的观赏价值,不仅增加了成套动作的艺术感,而且是此项目由竞技化向着艺术化方向迈进的着眼点,更是艺术体操艺术魅力发展的重要保障。

3.3 “超惊”的精准操控是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发展的精髓

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惊险性)在2010版规则中被赋予了超高的难度价值,成为器械技术中含金量最高的元素,不仅体现出难与险,更体现出身体与器械的空间变化,具备更高的艺术价值。2013版规则中,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一方面更加注重身体轴面的变化和身体姿势在空间的高低变化;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器械的高抛出手,拉动成套动作空间运用效果,达到时间、空间、器械、身体如流水般细致的结合。因此,旋转与抛接的技术性要求更为精准,身体与器械超强的控制能力在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编排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往我国运动员对动力性的编排只停留在规则所交给的“任务”上,而2013版规则严格地将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的主干因素,即近似技巧性动作的使用进行了明确的条文规定,相同的近似技巧动作可以作为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的一部分,形式为单个的或2个或2个以上一系列的动作,如果一个近似技巧动作已经在一系列中完成,那么它就不能在作为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的一部分单独使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惊、险的效果,而且跳出了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编排的固定思维方式,即平转、滚翻、软翻频繁多次出现,引领器械技术向着精细无误的“抛、接”迈进。

3.4 “超巧”的器械组合搭配是器械技术发展的基石

2013版规则整体结构的重组,将上一周期器械难度中的动力性动作和器械熟练性转向成为难度体系的一部分。器械熟练性成为新时期器械技术运用的代表,以不寻常的器械动作组合所呈现,不论是在身体难度、舞步组合,还是过渡连接动作中,都是通过器械动作的创意性元素和实体性元素展现器械组合动作的巧妙搭配,器械的“巧妙” 运用是有别于其他难美项群项目的重要看点,是器械技术发展的基石。因此,巧妙的变化孕育于器械在空间、速度、节奏、轨迹、运用形式、运用幅度的多维度组合,充分挖掘器械技术的艺术化优势。巧妙又是瞬间身体与器械的配合,强化运动员运用器械过程中完成质量和艺术效果,是器械技术在成套动作发展实现个体化、避免模式化的归位方向;是实现巧妙搭配多元化器械组合动作渗透于成套动作之中,避免其流于形式的重要保障。

3.5 “超稳”的完美实现是整体价值获得的前提

“完成”是艺术体操比赛的核心,是赛场上的最大可控因素。在艺术体操高水平的竞争中,高规格、高质量、精准无误的“超稳”完成是最大限度地展现编排效果的保证,高规格的完成不但确保完成分的获得,同时也助推整体价值的上升。现阶段导致我国艺术体操处于劣势的重要原因是成套编排中只考虑无限追攀高价值的难度动作,而忽略了技术完成的质量和规格。只有结合我国运动员当前的自身特点,在符合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选取适宜的难度体系的各项内容,是实现成套动作完美规格的制胜之道。面对“规格就是美”的世界艺术体操发展格局,新周期规则对完成体系扣分标准力度的加大,使其扣分标准愈加合理化、清晰化、明了化、科学化,应引起教练员、运动员在创编过程中的高度重视。难度体系各细节的稳定发挥,不仅体现在运动员对自身全面素质的操控能力,更需要的是遵循规则对高规格、高质量、高精准的综合需求。因此,“新颖”、“巧妙”将逐渐取代“超难”而成为今后技术创新的主要发展方向[8];提高难度动作的“成功率”,确保运用器械的“零失误”,是体现整体价值最具实效性的根本路径。

4 结论

(1)新周期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变化特点在于评分体系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凸显了评分体系的完整化、难度体系的艺术化、成套编排的多元化、完成体系的规格化。将创新与完美做为奠基石,双重拉动成套动作最高分值的获得。

(2)难度体系成为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主干,是衡量成套动作技术水平的重要砝码。身体难度和器械熟练性是艺术体操发展的根基,而舞步组合、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是身体难度与器械运用的另一种升华,难度结构的重新整合强调了艺术体操高难度艺术化发展趋势。

(3)规则的变化特点引领着艺术体操难度体系朝着“超高、超美、超惊、超巧、超稳”的全新方向迈进;身体难度的优化选择、艺术美韵的风格展现、惊险独特的提升、器械动作组合的巧妙搭配、动作规格化的完美体现将成为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主体特征,教练员和运动员应开拓视野,预见性地理解规则精神,前瞻技术发展主流,使独具一格的艺术体操项目在竞技大舞台上尽洒辉煌。

[1] 龙春晓,胡凯,赵玉华. 2010终审版规则下艺术体操身体难度发展态势[J]. 体育学刊,2010,17(9):79-82.

[2] FIG-RG-TC. 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最终版)[S].2009.

[3] FIG-RG-TC. 2013-2016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S].2012.

[4] 刁在箴,尚迎秋,夏燕飞. 基于规则演变的艺术体操成套编排新思路[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128-1130.

[5] 洪小平. 2009年艺术体操新规则艺术价值导向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0,46(4):14-19.

[6] 樊莲香,刁在箴. 动作质量与编排创新的和合之美[J]. 体育与科学,2009,30(02):79-81.

[7] 郭秀文,郭蕾. 国际艺术操评分规则的演变特征[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102-105.

[8] 高红梅,阳云. 艺术体操规则演变及我国艺术体操发展对策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3):98-100.

猜你喜欢
艺术体操动力性舞步
乘用车DCT车型的动力性提升分析与实施
恣意起舞
盛装舞步竞赛马匹的设施和管理
具有家庭干预的HTV/AIDS模型动力性研究
优雅背后的艰辛
浅谈艺术体操的审美体现①
分析现代艺术体操中舞蹈元素的融合途径①
中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脊柱侧弯特征
基于Matlab程序的汽车动力性经济性计算分析
动力性牵引外固定架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近侧指间关节骨折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