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生 王 丽
(苏州科技大学,苏州,215009;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标题翻译方法研究常分为新闻标题翻译、期刊论文标题翻译、文学标题翻译等几个方向。但美中不足的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大规模文化翻译主要是以译入为主,很少将自己的优秀文化产品或思想译出,这样久而久之便造成中国现代翻译史上的一种“逆差”(王宁2012:6)。就文学标题翻译而言,文献研究发现:在当下英汉互译标题研究中,英译汉研究多于汉译英研究。如郭著章(1984)、阎德胜(1997)、蒋澄生(2002)、李建红(2006)、虞建华(2008)、刘孔喜(2009)和王艳、高菊霞(2011)等都是以英文作品标题为例进行分析。故此,在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探讨中文标题英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收录于《大中华文库》中的《明清小品文(汉英对照)》(Zhou 2013)出发,对中译英标题译法做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
通过全面分析、比较《明清小品文》一书的中文标题和英译标题,不难发现直译法和意译法仍然是英译中文标题的两种主要方法。具体而言,《明清小品文》大约有57篇文章的标题采用了直译法翻译,其余70篇文章标题采用了意译法翻译;根据意译的具体方法,后者可进一步分为增译(19篇)、减译(23篇)、改译(19篇)、综合(5篇)和创新(4篇)。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分类有时也存在着相互交叉的情况,并不是非此即彼。
一般认为,译文形式和内容都与原文一致的谓之直译(方梦之2011:101)。不过,我们把“直译”的定义适当放宽,允许中英文因语言差异而表现在译文上的不同,比较接近朱光潜所说的“文从字顺的直译”(张伟2010:10)。如《半幅亭试茗记》(ARecordofEnjoyingTeainsidetheHalfPavilion),虽然译文把地点状语后置,和原文相比,顺序改变了,但由于原标题中的每一个字在英文标题中都有对应,我们仍将其归为“直译法”。再如,《戴文进传》译为“A Biography of Dai Wenjin”,但字字对应的译文应该是“Dai Wenjin’s Biography”。然而,考虑到两者意义相同,只是表述不同,我们也仍然将其归为直译。何况,与“sb.’s biography”相比,“biography of...”这样的表述使用频率更高。检索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截止2013年4月5日,“biography of...”有1500条记录,“sb.’s biography”则为345条。
《明清小品文》英文版中使用直译法翻译的标题还有:
《束氏狸狌》(AMr.Shu’sCats)、《雀儿庵》(Que’erTemple)、《龙湖》(TheDragonLake)、《竹》(Bamboo)等以事物、景物为标题;
《墨翁传》(TheStoryofanOldInkstickMaker)、《吴士》(AWuScholar)、《黄山人小传》(ABriefBiographyofHuangtheMountainMan)等人物传记标题;
《叶子肃诗序》(Preface toYeZisu’sPoems)、《〈笑府〉序》(Preface toATreasureofJokes)、《〈西湖梦寻〉序》(Preface toRecollectionsofMyDreamabouttheWestLake)等书序标题;
《湖心亭看雪》(WatchingSnowattheMid-lakePavilion)、《招陈生赏菊》(InvitingChenShengtoAppreciateChrysanthemumsTogether)等含有动宾词组的标题。
意译,译文内容一致而形式不同谓之意译,即以原文形式为标准,译文表达形式上另辟蹊径(方梦之2011:101)。这里,我们根据意译的具体方法,把小品文标题英译的意译方法分为增译、减译、改译、综合和创新五种。
增译:顾名思义,增译就是在译文中增加原文没有的词,主要起到解释、补充的作用,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全文。采用增译的如:
(1) 《钓台》(YanZiling’sFishingTerrace)(增译Yan Ziling。)
(2) 《大言》(TheCostofBigWords)(增译the cost of。)
(3) 《尊卢沙》(ZunLusha:AManWhoTalksBig)(增译a man who talks big。)
增译除了指在译文中增加原文没有的字、词,还表现在增加标点上。这里的标点主要指冒号和破折号,如《尊卢沙》(ZunLusha:AManWhoTalksBig)等。通过补充文字和增加标点,译文的可读性明显增强。
减译:减译和增译相反,是把原文中的部分字或词省去不译。我们把减译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减译名词(16篇)、减译形容词(2篇)、减译动词(5篇):
减译名词,如:
(1) 《西湖香市》(TheWestLakeMarket)(减译“香”字,因直译的“incense market”表达概念过窄,而“香市”上并不仅卖香、烛等物,而是“三代八朝之骨董,蛮夷闽貊之珍异皆集焉”(周啸天2011:242)。
(2) 《项脊轩志》(XianjiStudy)(减译“志”,“志”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3) 《满井游记》(ATraveltoManjing)(减译“记”,该词也表示一种文体。)
减译形容词,如:
(1) 《香茗》(Tea)(“香”未译出。)
(2) 《〈聊斋志异〉自序》(Preface toStrangeTalesinMake-doStudio)(“自”未译出。)
减译动词,如:
(1) 《子侨包藏祸心》(Ziqiao’sFoulHeart)(省略翻译“包藏”。)
(2) 《工之侨为琴》(MusicianQiao’sMusicalInstrument)(减译“为”,是“制作”之意。)
(3) 《记雪月之观》(ASceneoftheMoonintheSnow)(减译“记”,是“记录”的意思。)
改译:这里主要指在翻译中,改变中文标题中部分词的词性,主要是改变动词词性。汉、英两种语言对比研究表明,英语中以名词和介词为主,其使用频度远高于动词,而汉语有着大量的动词,与英语相比较而言,其优势非常明显(潘文国2009:376)。以下把改译主要分成三种情况:动词改译为名词(12篇)、动词改译为介词(6篇)、一种名词改译成另一种名词(1篇)。具体来说:
动词改译为名词:
(1) 《题孤山夜月图》(AnInscriptiononthePaintingofNightMoonovertheSolitaryHill)(“题”为“题写”的意思,在原题中做动词,译为名词“inscription”。)
(2) 《司马季主论卜》(SimaJizhu’sTalkonDivination)(“论”是“讨论”的意思,为动词,译为名词“talk”。)
动词改译为介词:
(1) 《与周减斋先生》(ToMr.ZhouJianzhai)(动词“与”作“给予”之意,译成介词“to”。)
(2) 《柳敬亭说书》(LiuJingtingasaStoryteller)(动词短语“说书”译为介词短语“as a Storyteller”。)
一种名词改译成另一种名词,如:
《刚峰宦囊》(HaiRui’sPossessionandProperty)(“刚峰”是海瑞的字,“海瑞”和“刚峰”虽均指同一人,但“海瑞”流传较广。用“Hai Rui”替代“Gangfeng”,增加了读者的熟悉感。)
综合:此处是指在标题翻译中综合运用了增译、减译和改译等方法。这些运用了多种翻译方法的标题表明,翻译并不拘泥于一种方法,灵活使用才能跳出原文的束缚,如:
(1) 《蜀贾卖药》(TheStoryofThreeSichuanMerchants)(英译后增加了“the story”和“three”,而“卖”和“药”字没有译出。)
(2) 《游珍珠泉记》(AVisittothePearlSpring)(动词“游”改译为名词“a visit”,表示文体的“记”没有译出。)
创新:归为这类的标题,其翻译常常另辟蹊径,取原文之意,舍原文之词。创新给予了译者充分的自由,译者不再是受作者控制的奴隶。用创新翻译的题目,直译法通常只能传达出表层意思,而在深层意义传达上有所欠缺。请看以下例子:
(1) 《子余造舟》(Ziyu’sFarsightedness)
(2) 《弈论》(ALessonLearnedfromaGameofWeiqi)
以《子余造舟》为例,该题目可以直译为“Ziyu Builds Boats”或增译为“Ziyu’s Boat-building Skills”等。这些英译题目都严格对照汉语,把“造舟”二字作为关注点,而文章的目的是通过子余造舟来强调其远见,“farsightedness”更能准确传达文章的内在意旨。
与其他标题翻译对比
研究中,我们发现有多位学者也翻译过明清小品文。林语堂的《古文小品译英》收录了其翻译的众多小品文,其中不乏明清两朝的小品文。刘士聪也翻译过《项脊轩志》。这些译本为对比研究中文标题的英译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林语堂酷爱明清小品文,王兆胜(2006:126)把这种酷爱和痴迷归纳为耽读,大量翻译介绍、信手拈来和不厌其烦地引录、理论倡扬、写作小品文以示范这五个表现层次。在“大量翻译介绍”明清小品文这个表现层次上,林语堂翻译了众多明清小品文。《古文小品译英》(2009)便收录了林语堂翻译的多篇小品文。因其中有部分出自明清作家的作品,故用来和《明清小品文》进行对比。其中,有三篇文章同时被二书收录选译。
小品文中文名《明清小品文》中的英文名《古文小品译英》中的英文名《水浒传》序Preface to The WaterMarginFriendly Chats报刘一丈书A Letter to LiuYizhangLetter on the Secret ofGetting Along西湖七月半Watching the Moon onthe West Lake at July15th FestivalHarvest Moon on WestLake
从以上三篇文章的中、英文题目中不难发现,《明清小品文》的译文与原题比较接近,中、英文在传达信息上差别不大:《〈水浒传〉序》属直译;《报刘一丈书》中动词“报”改译成介词,收信人“刘一丈”和宾语“信”在英语标题中都得到保留;《西湖七月半》属增译,“watching the moon”是根据全文意思后增加的,而原先题目中的意思都得到保留。
而《古文小品译英》创新比重较多,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当属《〈水浒传〉序》的翻译。“序”做“序言”意思时,在英语中有对应的词,即“preface”,而林语堂译作“Friendly Chats”。其实,“Friendly Chats”是出现在目录中的译名,正文中的译名是“Friendly Chats:Preface toShuihuchuan”。虽然增加了“Preface toShuihuchuan”,却不难看出它只起补充作用,重要性不如“Friendly Chats”。可以说,“Friendly Chats”和原题《〈水浒传〉》序相去甚远。林语堂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处理呢?存不存在误译的可能?
我们再来看一看《古文小品译英》对其他部分明清小品文标题的翻译。
小品文中文名目录中的标题正文中补充的内容《西厢记》序What Can I Do AboutIt?Preface Ⅰ and Ⅱ toTHE WESTERNCHAMBER浮生六记二节In Memory of aWomanFrom SIXCHAPTERS OF AFLOATING LIFE华阳散稿自序Dreams, Interestingand OtherwisePreface to HUAYANGESSAYS叙陈正甫会心集On Zest in LifePreface toHWEISHIN COLLEC-TION OFPOEMS OF CHENCHENGFU幽梦影Quiet Dream ShadowsFrom YOUMENGYING七疗The Seven Remedies无论私On the Importance ofPartiality无
其中,《幽梦影》、《七疗》和《论私》为直译,剩下的标题,主要是著作的序言,其英文标题与原标题相差甚远,若不看后文补充的内容,很难从英语标题想到其中文题目。可见,林语堂把《〈水浒传〉序》译为“Friendly Chats”不是误译,而是有意而为之。
“林语堂能以西方人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熟知西方人的口味……他的翻译重点是把中国文化的精品翻译成当时世界上的主流语言——英语,使他们在世界上有更多、更广泛的读者群。”(董娜2010:96)为此,林语堂在翻译时,对原标题进行了可谓大刀阔斧的创新,因为当时西方人恐怕对《西厢记》、《浮生六记》、《华阳散稿》、《叙陈正甫会心集》等书了解有限,若直译译出,对他们来说不仅是毫无意义的,而且难免使读者产生过于陌生感,并有可能舍弃阅读文章。于是,林语堂放弃了直译中文标题,而是从文章中提炼能概括全文的文字作为新的标题。这一做法与美国女作家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1973)将《水浒传》小说名译为AllMenAreBrothers的做法相同。她在译本序言中指出,“水浒”这一书名如果直译为英语,对读者来说是毫无意义的(转引自谢天振等2009:237)。林语堂在翻译《〈水浒传〉序》时,既不译出“水浒传”,也不译出“序”字,而是根据全文意思,译为“Friendly Chats”,来减少西方读者的阅读障碍,正是基于同赛珍珠一样的考虑。正如陈清(1995:75)指出,“他(林语堂)用西人的审美眼光来审视中国文化,而后再用适合西人阅读口味的文字介绍出来。”
从《〈水浒传〉序》两个译名可以看出,林译对读者的关注程度高于《明清小品文》;《明清小品文》却偏重于原作。这种转变首先在于包括《水浒传》在内的中国古典著作已为外国人士逐步了解,且这部分人的数量已不在少数;其次它体现了当今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后殖民主义学派人物理查德·雅克蒙德(Richard Jacquemond)指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被支配文化中的作者,如果想使自己拥有更多的读者的话,就不得不为能被翻译到支配文化而写作(转引自贺学耘等2010:247)。或者说面对具有文化优越感的民族,译入时要采用归化的方法。但是,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文化不平等现象正在逐渐被打破。体现在翻译中,是译者可以保留源语文化的特点。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不少翻译学者渐渐认识到翻译观念与翻译原则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应该有所改变。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认为,要从文化交流的高度去看待翻译方法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中,要把翻译方法与技巧置于历史与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将翻译置于多元文化的语境下来加以探讨(参见许钧2001:83)。
林语堂当时采用的翻译策略可以从翻译主体角度来考察。对“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国内外大致有四种答案: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为翻译主体(许钧2003:11)。照此,林译比较接近第三种,其译文尤其关注读者的接受程度。
不同的翻译理论虽然各自的重点和视角不一样,但无论怎样不同,大家都同意一个看法,那就是,译文和原文要在最大的可能程度上对等(罗益民2012:71)。抑或说,信是译者主体性的底线(张顺生2008:63),因此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起点和落点“无非就是一个发现对象,再揭示其(原文本)意义的过程”(罗益民2012:75)。基于此,我们认为,翻译的主体是译者,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主要应该从作品的原意(原作者通过文本所表达的意义)、读者和译者三方面出发。翻译应遵循一个基本内核和两个合理内核的哲学翻译观,即以作品的原意为翻译的基本内核(inner kernel),以关照读者和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为翻译的合理内核(rational kernel)。我们之所以把作品的原意视为翻译的基本内核,是因为任何翻译都应当建立在作品的原意基础之上,没有这个基础的译作只能是空中楼阁。把关照读者作为合理内核,是因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了解源语言文化,因此这势必要求要在语言选择时将读者纳入考虑之中,考虑到读者的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即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所说的“先有”(fore-having)、“先见”(fore-sight)或“先概念”(fore-conception);之所以将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作为合理内核之一,是容许译者在保证坚持“信”这条底线的前提下,针对受众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地点、性别等诸多元素,选择或调适自己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译本的目的。这是因为虽然译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发挥、增删或再创作,但是原则上不能超过常识所容许的度(同上:78)。套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来说,超过了一定的度,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事物就变成了他事物。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小屋;志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是作者的书斋。
《明清小品文》把《项脊轩志》译为“Xiangji Study”,刘士聪先生也译过此文,将标题译作“Xiangjixuan”(乔萍等2010:118)。对比这两个译文,不难发现,相同点是“项脊”都是音译,表示文体的“志”都没有译出来。不同点在于“轩”字的处理上,前者采用意译,后者则是音译。
如何翻译“轩”比较合适,是直译好还是音译好?对此,我们认为支持前者的处理方式。轩是中国园林中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如拙政园中的“与谁同坐轩”、网师园中的“看松读画轩”和沧浪亭中的“面水轩”等,其名通常分别译作“Whom-to-Sit-With Pavilion”、“Watching Pine and Appreciating Paintings Studio”和“Waterside Hall”等。这三例都采用了意译法来翻译“轩”。这样处理,即使外国游客无法从建筑名中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也能从“pavilion”、“studio”和“hall”中大概知道该建筑用途的端倪。如果像“项脊轩志”译成“Xiangjixuan”那样,“与谁同坐轩”就会译成“Yushuitongzuoxuan”,这一串字母意义何在?恐怕在懂汉语但不熟悉拙政园人的眼中也不甚明了,因为一没有标声调,二字母在什么地方断开不明确,更不用说英美人士了。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关照读者,把“项脊轩志”译为“Xiangji Study”,因为对于普通受众而言,“Xiangji Study”显然比“Xiangjixuan”的意思更清楚,而他们很难从“Xiangjixuan”中了解、把握语言的基本信息。
“项脊轩”是由专名加通名构成的,“项脊”是专名,“轩”是通名。由专名加通名构成的地名主要用音意结合的翻译方法,专名用音译,通名用意译,如山海关(Shanhai Pass)和沧浪亭(Canglang Pavilion)等。对于这类地名,用意译翻译通名可以有助于外国人知道这个地方是什么,大致作何用途等。比如,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莫高窟译为“Mogao Grottoes”,即是专名音译,通名意译。不过,一般来说,单音节地名的英译首先要把前面的专名和后面的通名一起音译,然后再把通名意译,分开书写,如淮河译作“Huaihe River”,九寨沟常译作“Jiuzhai Valley”。不过,维基百科上的“九寨沟”词条使用的是“Jiuzhaigou Valley”。对此,我们的看法是,要加强规范化,尽量避免一名多译现象。
通过对《明清小品文》一书127篇文章中、英文标题的分析,我们对中文标题英译的具体方法以及翻译原则进行了归纳。
直译和意译是汉译英标题常用的方法,意译可分为增译、减译、改译、综合和创新法。
音译(transliteration)也是一种常用方法。音译亦称“转写”,即用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另一种文字系统的文字符号的过程或结果。当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差异很大、存在语义空白的情况下,翻译不可能从形式或语义人手,此时音译是主要的翻译手段(方梦之2011:105)。在《明清小品文》中,音译常常与直译和意译结合使用,用于翻译人名、地名等,如《蔺相如完璧归赵论》(OnLinXiangru’sSendingBacktheJadeIntacttotheStateofZhao)、《柳敬亭说书》(LiuJingtingasaStoryteller)、《赞刘谐》(InPraiseofLiuXie)等。其实类似情况在汉译英中十分常见,如《徐悲鸿的一生》被译作“XuBeihong—LifeofaMasterPainter”、《倪焕之》被译作“SchoolMasterNiHuanzhi”、《孔乙己》被译作“TheTragedyofKongYiji”等(梁红艳2009:73)。
要真正译好标题仅有翻译方法并不够。翻译需要模仿,这种模仿可以从文化和语言两个层面上来看。就文化层面,如今已不需要把本国文化译成目的语文化中的对应文化,或者把本国文化简单化,用解释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以“清明节”为例,相关译名有Pure Brightness Festival、Clear Bright Festival、Ancestors Day和Tomb Sweeping Day等。前两个译文字字对应;后两个译文则译出了意思。但是随着各国文化的交流,“清明节”现在可以完全音译为Qingming Festival,而且这种译法已经得到认可。英文维基百科上的“清明节”词条采用的就是Qingming Festival。
就语言层面,在翻译中还是需要关注英语中特定的表达方式,或者说在语言上回归英语,回归目的语。有的表达可以直接引用。英语中有个形容柳树非常形象的表达:weeping willow。许渊冲教授所译的《唐诗三百首》(2007:87)中,即把唐彦谦的《垂柳》译为“Weeping Willow”。若把该题译作含“willow”,但不带“weeping”的短语,也是完全正确的,但借用“weeping willow”这个英语中原有的表达,既不避开“垂”字,也没有将其死译成“droop”、“dangle”等词。这样的翻译,虽拿来主义,却不仅地道,而且包含头韵,十分形象,使读者眼前仿佛浮现柳枝下垂,随风飘荡的画面。鲁迅的作品《风波》被译为“Storm in a Teacup”,就是借用英语中的习语。有的则需要模仿。上文已指出《子侨包藏祸心》(“Ziqiao’s Foul Heart”)中的动词“包藏”省略不译,还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foul heart”源于一句英语谚语:A fair face may hide a foul heart。《枫桥夜泊》的一个译名是“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暗合了罗伯特·弗罗斯特的“Stopping by the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可谓以诗译诗,使《枫桥夜泊》这个译名地道,并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王玉春(2008:166)指出,对文学作品而言,标题强调其审美功能和信息功能的统一。信息功能要求信息完整不缺失,上文介绍的翻译方法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做到这一点。审美功能的提出和把翻译当做一门艺术是一致的。德莱顿(John Dryden,1631~1700)明确指出翻译是艺术(贺学耘等2010:104);塞弗里(Theodore Horace Savory,1896~?)也说翻译是一种艺术(同上:146);林语堂认为搞翻译的人首先要觉悟的事,就是翻译是一种艺术(同上:39)。翻译、艺术、审美可以结合在一起考察。
谢天振(2007:69)认为,文学翻译与其他翻译有一个根本区别……文学翻译使用的是一种艺术语言,一种具有美学功能的艺术语言。实现这种艺术的语言可以首先从意美和音美两方面着手。“意美”和“音美”取自许渊冲教授就诗词翻译提出的“三美”标准:意美、音美、形美。没有考虑形美,是因为形美特指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简练、工整、对仗等,而标题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所谓意美,可指译文或能使读者身临其境,或描绘出栩栩如生的画面。比如林语堂把《浮生六记》译为SixChaptersofaFloatingLife。“floating”有流动、浮动的意思,这样的生活必定不是平静如水的安定生活,而是充满波折和不定,用该词形容生活,读者内心似乎也有可能会随之浮动。伊文·金(Evan King)把老舍的《骆驼祥子》译为RickshawBoy,在题目中就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拉黄包车车夫的形象。大卫·韦克菲尔德(David Wakefield)翻译了冯骥才的《三寸金莲》(TheThree-InchGoldenLotus:ANovelonFootBinding),数字和比喻的使用则很容易使读者产生联想。
音美可以通过头韵、尾韵等修辞方法实现。头韵和尾韵在英文中使用很频繁,这样的英文不仅朗朗上口,且易于记忆。运用到文学作品题目中,典型的头韵例子有《天路历程》(Pilgrim’sProgress)、《匹克威克外传》(ThePickwickPapers)、《傲慢与偏见》(PrideandPrejudice)和《王子与贫儿》(ThePrinceandthePauper)等。1880年首个《聊斋志异》英译者将该标题译作StrangeStoriesfromaChineseStudio显然采用了头韵;霍克斯将《红楼梦》译作TheStoryoftheStone,不仅因为《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还有一个原因应该是story和stone正好构成押头韵,使TheStoryoftheStone这一标题读来押韵。姜文力作《鬼子来了》英译为DevilsontheDoorstep,余华的小说集《往事与刑罚》(ThePastandthePunishments)和王小帅拍的电影《十七岁的单车》(BeijingBicycle),也采用了头韵。
另外,简洁美也是标题翻译中应该做到的。语言简洁朴素之所以称之为美,是因为它能以最经济的文字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李成明2012:111)。简洁的标题还易于记忆和传播,这需要译者尽可能减少标题字数,使用简单的词。《明清小品文》对部分表示文体的词省略不译即是为了使标题简洁。电影名《霸王别姬》译为FarewelltoMyConcubine,则是省略了中文标题的主语“霸王”;《藏龙卧虎》(CrouchingTiger,HiddenDragon)显然略去了冠词;《西游记》的一个译名JourneytotheWest显然也省略了冠词和表示文体的“记”,而另一个译名PilgrimagetotheWest(杨宪益、戴乃迭译)不仅不约而同地省略了冠词,而且能够让人联想到朝圣、联想到《天路历程》,宗教味浓郁。
严复说,“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翻译书名是需要精雕细琢的。好的书名翻译既要准确表达作品的内容,做到题文相符,还要展现出原作的基本格调和语言风格,兼顾音韵音节,以及原作的时代感和民族特色等,并自始至终把读者反应摆在首位,突出主题,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梁红艳2009:74)。
中文标题英译时,仍然要从直译和意译这两种主要方法着手;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增译、减译、改译等方法;可能的情况下,要考虑意美、音美、形美、简洁美等美学原则;要与时俱进译,因为由于时代不同,读者群体不同,语言必然有所变化。
翻译中也存在“真善美”(张顺生2010:6)。英译中文标题是一种追求“真善美”的过程,要求“真”,保证能够准确传达原文本的信息;求“善”,要关照读者力求翻译语言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表达地道流畅;求“美”,可能的情况下使用英语的修辞手法,通过译语之美领略源语之妙。
当然,标题翻译的前提应该遵循“一个基本内核和两个合理内核”的哲学翻译观,即以作品的原意为基本内核,以关照读者和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为合理内核。这一翻译观不仅适用于标题翻译,也可供一般翻译借鉴。
Zhou, X.etal. 2013.TheShortEssaysoftheMingandQingDynasties(Wang Hong & Zhang Shunsheng trans.) [C]. Chengdu: Sichuan People Publishing/Reading: Paths International.
陈清.1995.林语堂中西合璧文化观成因管窥[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75-78.
董娜.2010.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痕迹”研究——林语堂翻译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方梦之.2011.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郭著章.1984.也谈书名和标题的翻译[J].翻译通讯(12):22-24.
贺学耘、陈水平、石红梅、徐德珍、彭宁红.2010.翻译理论综合案例教学——中西方译学理论选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蒋澄生.2002.标题翻译重在“达”“雅”——标题翻译教学札记[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61-64.
李成明.2012.汉英翻译中的简洁策略[J].长沙大学学报(1):110-11/131.
李建红.2006.从互文性的角度看文章标题的翻译[J].外国语言文学(2):118-21.
梁红艳.2009.中文书名英译的方法和原则[J].编辑之友(6):72-74.
刘孔喜.2009.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101.
林语堂.2009.古文小品译英[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罗益民.2012.新批评的翻译诗歌方法论[J].外国语(2):71-80.
潘文国.2009.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乔萍、翟淑蓉、宋洪玮.2002.散文佳作108篇(英汉·汉英对照)[C].南京:译林出版社.
孙洙.2007.唐诗三百首(许渊冲译注)[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王宁.2012.民族主义、世界主义与翻译的文化协调作用[J].中国翻译(3):5-12.
王艳、高菊霞.2011.文学作品的标题翻译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9-11.
王玉春.2008.创新与迷失:大众传媒语境下的标题艺术[J].当代文坛(1):166-68.
王兆胜.2006.林语堂与明清小品[J].河北学刊(1):126-36.
谢天振.2007.译介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谢天振等.2009.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许钧.2001.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J].中国比较文学(3):80-90.
许钧.2003.“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1):6-11.
阎德胜.1997.文章标题的翻译[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5):61-67.
虞建华.2008.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特征与误区[J].外国语(1):68-74.
张顺生.2008.译者主体性的底线[J].上海翻译(2):63-66.
张顺生.2010.外语翻译中的“真善美”[J].英语知识(6):4-6.
张伟.2010.翻译:直译、意译的完美统一——直译、意译之争所引发的思考[J].东京文学(10):178-79.
周啸天.2011.明清小品文(汉英对照)(王宏、张顺生译)[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