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琴
(首都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学院,北京100089)
随着世界范围汉语热的兴起,国际社会对汉语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部分在岗工作的外籍人士,比如商务人员、文化交流工作者、在华企业员工也急需学习汉语的平台,因此,研究针对成人的对外汉语教学并整合相应的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成人学习语言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们善于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再学习,他们的职业需求与学习目标相一致,他们的理解力、应用能力强,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成人学习的这些优势,探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建立基于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具有前瞻意义和实践价值,它不仅符合成人教育的实际需要,也符合现代语言教育的最新理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多媒体资源越来越多地被教育界所利用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的探索取得过一些成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师加工、制作多媒体课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效果却差强人意;一些教学网站上推出了一些多媒体教学资源,但却缺乏通用性,不方便二次开发与利用;此外,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资金浪费严重。这说明,整合零散资源、建立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已经成为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按照多媒体资源库建设的分类,用于成人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资源可以分为素材型、资料型、课程型资源三种,其中素材型资源库存储着现代教学中必要的多媒体课件或教学图片、声音、录像片段等,教师可根据需要选取其中的任意素材,编制成个性化电子教案或课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融入教学设计中,并可在教学的任意环节使用。素材型教学资源因颗粒度适中、方便使用者自由组合搭配而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欢迎。目前,专门用于成人教育的素材型对外汉语资源库尚未所见,本文将进行相关的探讨。
教学资源网络化是当今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的增长点,将对今后的教育思想、模式和手段产生深远的影响。适应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教育学理论、语言教学理论、语言学习理论和多媒体教学理论,将推动基于多媒体资源的教学模式的建立。
作为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直接目标。对于成人教学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学应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即以“学”的活动为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在强调“学”的教学活动中,单纯的教师讲授因缺乏生动性、直观性以及学生参与度过低而受到局限。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以讲授为中心的弊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要大幅度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学习效果,必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郑艳群2006)。
首先,从语言教学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的角度看,建立资源库是必要的。与对外汉语纸本教材和读物的丰富相比,目前多媒体教学资源比较匮乏,虽有零散资源,但不成体系,迫切需要建立对外汉语教学的资源库,改善资源分散、不能共享的局面。
其次,以往很多教师充分认识了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优势,但个人单打独斗,负担很重。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可以使教师减轻负担,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及科研活动中,从而使教学质量更加提高。同时也可以将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首先,从教学出发,突出资源建设的目的性、可操作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目的性: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资源参考。因此,资源内容均应服务教学一线所需,应是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内容。
可操作性:知识点的选择应考虑适合用多媒体表达;素材内容必须经过精心挑选,太抽象的、不宜用多媒体表现的知识点应不选择。
丰富性:资源内容信息储量应较大,教学资源应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文本、图像、影像、动画、声音和游戏等等。
其次,从教学出发,资源制作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这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相一致,这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将起到相当关键的指导作用。在资源制作时,需考虑学习者的特征并做教学策略的指定,应能有效地引起和维持学习者的注意和兴趣,同时提供充分的交互机会,引发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投入、操纵和思考。
首先,资源界面力求符合视觉观感和美学布局,界面设计合理。资源库建设应从美学角度考虑,给使用者一个舒适轻松的界面、丰富生动的内容、开阔豁达的视野。应尽量结合学习者的审美心理,让资源库页面设计符合视觉观感和美学布局,防止使用者出现审美疲劳,应达到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效果。另外,资源使用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背景不同,对资源审美视角的差异也不能忽视,应关注不同审美角度,灵活运用各种线条、色彩,把自然美、社会美、思维美等多元美学融入资源中,从而激发学习者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方便使用者,资源粒度适中,体现可组合、可加工性,方便电子教案的形成。在资源库建设中,资源粒度的大小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资源粒度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全面系统地说明一个问题,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粒度过大不利于重新组合、不适合课堂灵活运用,不易发挥教师个人特点,教学操作也容易受到牵制。反之,粒度过小,会增加教师操作的难度,造成知识点太散、易使教学操作繁琐复杂。所以,资源粒度要保持适中,这样既保证局部的完整性,能科学地说明问题,同时又保证教学内容需要的合理性、重新组合的方便性。粒度适中的教学资源,还有利于教师教案多次修改完善,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风格。
使用多媒体资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也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可能。前瞻性的资源可使现有的教学体系较好地适应、满足信息时代汉语教学的需求,同时实现情境教学,提升课堂互动和教学效果。
首先,体现以技术促教学的理念,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实践性。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教学的实践性十分重要。有学者认为,技术能够促进教学与学习的模式; 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将促进语言课堂的开放性、实践性;使用多媒体资源将“变封闭式课堂为开放型课堂”、使教材形象化、多样化; 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方式更灵活、“促进因材施教的实施”、“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学评估的科学性”(郑艳群2001)。在技术的作用下,课堂将变成动态的、开放的,多媒体资源提供的仿真性情景将使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学生参与交际或模拟交际的机会大大增加,语言运用于交际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这是应新技术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适应并推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发展,走一条对外汉语教学的新路。
其次,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在资源建设中强调设计理念,促进新教学模式的建立。第一,强调“可懂输入”与“有效输出”。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之一是能够为教学设计一个直观、有趣的形式,有助于“可懂输入”的实现。二语习得理论告诉我们,可懂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克拉申提出的“I+1”理论,强调语言输入必须为学习者所理解(即“I”),而输入的语言形式或功能应超出现有水平(即“1”)。这种理论的关键在于,输入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吸收并伴随着实践,才能被内化和掌握。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中,应采用直观易懂、生动有趣的形式,使语言规则简单化、具体化,帮助教师实现“可懂输入”。从另一角度说,多媒体资源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角度刺激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言语交际动机,也能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效率,从而实现“有效输出”。第二,强调教学活动的融入。基于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互动性,让学生在协作与活动中完成交际。因此,在资源库建设中,更强调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融入。比如,在资源设计时,可将小组活动、信息差设计、角色扮演等具体的课堂活动的方式和策略融入其中。
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一步到位,是一个“缺失—供给—平衡—缺失—供给……”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它和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对外汉语教学需求的不断增加,教学资源库的功能和内容也应该不断完善和更新,特别应与对外汉语课程改革保持紧密联系,反映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
由于资源库的动态特点,坚持开放性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资源库的开放性。资源库不应是封闭的信息仓库,而应是动态开放的资源汇集中心,任何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资源都应能方便及时地放入库中; 只要教学需要,任何在库中的资源都应能够被教师简单方便地获取和加工。二是资源建设的开放性。不仅让每一个教师成为教学资源的使用者,而且也让他们成为资源的提供者和评价者,同时也是资源的建设者。未来的资源库网站,应设计特别功能,教师不仅可以获取和共享资源,还有机会处理和创新资源,使资源更加有效地利用起来并得到增值。
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对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国际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带来的新课题,也是未来对外汉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多媒体资源库的建立和使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将在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下更加完善、合理,将产生比传统课堂更加令人振奋的教学效果。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必须为此付出积极的努力。
[1] 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郑艳群.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 葛燕.E 时代计算机辅助教学下对外汉语教师素养的提升[J].考试周刊,2010,(5).
[4] 黄娟.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整合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0,17(8).
[5] 葛京.试论多媒体与对外汉语教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8).
[6] 熊玉珍.网络环境中海外华文教学过程和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6).
[7] 仇鑫奕.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6,(2).
[8] 郑艳群.多媒体汉语课堂教学方法[J].语言文字应用,2006,(1).
[9] 陈杰.对外汉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利用[J].航海教育研究,2006,(1).
[10] 赵新波.多媒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J].平原大学学报,2004,12(6).
[11] 郑艳群.关于建立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的若干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