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苏
(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市 021000)
呼伦贝尔市位于自治区的东北部,土地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辖1区5市7旗,总人口270万人。根据自治区第四次草场普查结果,我市拥有天然草原面积1.49亿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9%,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38亿亩。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放牧场和打草场之一。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也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品牌的象征,呼伦贝尔也是我国游牧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大兴安岭以西的新右旗、新左旗、陈旗、鄂温克旗、海拉尔区、满洲里市及额尔古纳市南部、牙克石市西部的草场相对集中连片,组成素有“牧草王国”之称的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和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为1.21亿亩,占呼伦贝尔市天然草原总面积的81%。全市共有植物种类1400多种,其中,饲用植物106科435属1166种;药用植物97科346属601种。主要建群种有羊草、大针茅、贝加尔针茅、冰草、糙隐子草以及黄花苜蓿等,平均每亩产干草为90-120公斤左右。呼伦贝尔草原依降水、土壤等生态条件的不同分为山地草甸、低地草甸、温性草甸、温性干草原和沼泽类五大不同类型,其中著名的羊草草原占据呼伦贝尔草原的较大部分。
图1 呼伦贝尔草原监理局监测数据
图2 呼伦贝尔草原监理局提供
图3 呼伦贝尔草原监理局监测数据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布出现不均衡现象,加之人为因素的影响呼伦贝尔草原发生了逆向演替,与七、八十年代相比草原生态趋于恶化,产草量、物种多样性、优良牧草比例显著降低。据调查显示,与七、八十年代草原相比,呼伦贝尔牧业四旗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面积大约达到5425.37万亩,占全市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2%;草群植被盖度降低了10-20个百分点;草地初级生产力下降28.84%-48.19%;优良禾草比例平均下降10%-40%。由于旱灾频繁发生,鼠虫害每5-8年大爆发一次,这给草原生态和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图1-3的监测图表说明从2000年起国家实施的各类草原保护项目有效减缓了草原的退化,总体上看草原生态出现明显的好转。
自本世纪初以来,呼伦贝尔草原牧区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和调整,到目前牧业四旗共有30苏木镇(17个苏木、12个镇,1民族乡),177个嘎查。呼伦贝尔市直接从事畜牧业的人口6.1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6.7%。纯牧业户为2.3万户。牧业四旗可利用草原面积9625万亩,占全市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70%。2012年牧业四旗国民经济总产值完成269.45亿元,占全市GDP的20.2%,财政收入完成58.83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2.8%,(见图 4、5)全市牧民人均纯收入1.26万元,据牧业经营管理统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牧民经营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67%左右,转移性收入约占26%,工资性收入约占6%,其他收入不到1%,在经营性收入中90%来源于直接从事畜牧业生产。(图6、7)草牧场承包经营是牧区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制度。全市“双权一制”的草原面积达到1.04亿亩,占全市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5%。牧业四旗“双权一制”承包到户和联户的草原面积达到8786万亩,占牧区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9%(一部分草原由于林草矛盾没有划分到户)
图4 数据来源于呼伦贝尔市统计局
图5 数据来源于呼伦贝尔市统计局
图6 数据来源于呼伦贝尔牧业经营管理站
图7 数据来源于呼伦贝尔牧业经营管理站
牧区四旗2012年度牲畜头数变化情况万头只
蒙古牛、呼伦贝尔羊、三河牛是牧区牲畜的当家品种。2012牧业年度,全市牲畜存栏1830万头只,其中牧区牲畜存栏527万头只,包括大畜65万头(牛53万头),小畜(羊)460万只。(表1)2012年全市肉产量为24.8万吨,其中牧业四旗完成7.3万吨;全市鲜奶产量完成134.4万吨,其中牧业四旗完成45万吨。(见图8、9)
图8 数据来源于呼伦贝尔市统计局
图9 数据来源于呼伦贝尔市统计局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经营体制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牧区出现了大量的经济合作组织,草牧场在嘎查内部进行流转。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牧区共注册合作组织311个,流转草牧场1142万亩。在经营模式上出现了大户带贫困户、连户经营、合作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模式,生产要素进一步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牧场方向转移。截止2011年底牧业四旗1000只羊以上的规模牧场达到741个,500只羊以上的规模场达到2680个。以合作组织为载体的经营模式正逐渐成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方向。(表2)
2010年以来牧区主要生产要素变化情况
一直以来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就是一个高度依存生态环境的自然畜牧业。20世纪后半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草原由自我封闭、自我维持、自我调节、低效粗放的游牧经济系统,转变为开放的生态经济系统。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家畜数量的增长和牧区人口的膨胀,天然草原可放牧面积不断受到挤压,草原退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后国家开始重视草原生态,实施了《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牧草良种补贴》等诸多的草原保护与植被恢复工程、家畜良种改良工程,取得一定效果,但生态工程建设与农牧民利益及区域发展如何协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发展经济,破坏了生态;保护生态,影响了农牧民利益,也限制了区域发展,使得草原畜牧业发展陷入两难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进入二十世纪,国家、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逐年加大了对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投入了巨额的资金,但草原生态的现状与八十年代比仍然在退化,根据2009年自治区草原普查数据显示,呼伦贝尔牧业四旗退化、沙化、盐渍化(三化)的草原面积已经达到5425.37万亩,三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比例已达52%。虽然比2000年时降低了2个百分点,但比80年代增加了25个百分点,恶化的进度远比改善的进度要快。草原“三化”的加剧,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和不良的影响。(图10)
图10 数据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
从2002年起国家在呼伦贝尔草原先后开始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保护项目》、《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多项的生态治理项目,呼伦贝尔的草原生态开始出现明显的改善,草原退化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据监测数据,2010年牧业四旗草原三化面积比2000年时都有所减少。(见图11)
图11 数据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祖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处理好生态、生产、生活是牧区发展的重要前提,呼伦贝尔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有退有进,美丽与发展双赢”的理念,牧区牲畜头数连续出现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牧民增收带来了影响,为了保护好这片草原,牧区的广大牧民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统计数据看呼伦贝尔牧业四旗从2004年起到2012年的9年间,牲畜头数变化不是很大,尤其是日历年度,也就是越冬牲畜数量基本稳定,牧民没有通过大量扩张牲畜头数获取利润,他们为草原生态的保护是作出了牺牲的。(见图12)
图12 数据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
呼伦贝尔牧区牲畜品种主要以牛、羊为主。由于草原牧区分散居住,道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差的特点,决定了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乳业很难辐射到牧区。牧民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的96%,从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很少。牲畜品种的扶优提纯、草原畜产品的品牌效应以及畜产品的深加工都还没有深入的开展起来。
草牧场承包到户后,直接造成了牧民居住分散,给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牧区98%的苏木撤销了小学,全部集中到旗所在地,初中亦全部集中到旗所在地,高中则100%集中到了地级市。孩子上学,大人陪读的现象十分普遍,无形中增加了生活支出。另外牧民由于居住偏远、分散,在就医、盖房、购物、交通的支付成本都远大于农区。牧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在呼伦贝尔地区牧工的月工资基本都在5000元以上。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95%的牧民都有信用贷款,需贷款生产周转的牧户,人均年利息支出1000元以上,占纯收入的15%以上。
牧业四旗无品牌销售的肉羊占总量的六成,其中包括无品牌销售的胴体和分割肉;有品牌销售的肉羊仅占总量的四成,其中绝大多数为羊肉卷,企业各自使用自有品牌,呼伦贝尔天然草原畜牧业的优质产品没有变成牧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收入,畜产品品牌的培育还有很长的路子要走。
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受制于草牧场的承载能力和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草原是兼具生态和生产等功能的多功能资源,但同时也是有限资源,解决草原退化问题必须从生态和生产相结合的角度着手,才具有可持续性和长久有效性。单纯强调或偏颇某一方面,都不能达到持续改善草原状况的目的。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同时还要对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才是唯一可行的路子。
饲草料产业发展滞后是制约呼伦贝尔牧区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草业产业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建立高产优质人工草地,是草业产业化的基础工程。高产优质人工草地的建立可以提升畜牧业的质量,加强畜牧业防灾减灾的能力,可有力缓解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提高饲草的营养成分。
呼伦贝尔岭西林草交错带有丰富的可用于建设人工草地的土地资源。包括农垦在内岭西地区分布有660万亩耕地,仅牧业四旗就有近250万亩的耕地,这些土地基本上都是建国初期或九十年代开发的,多分布在水肥组合较好的林草交错带,这些耕地资源目前大都是在种植粮食作物,如果拿出一部分作为饲草料基地,即可形成优良的人工饲草料基地。在呼伦贝尔牧区适宜种植的牧草品种还是很多的,禾本科牧草主要有羊草、老芒麦、披碱草、无芒雀麦、冰草等,豆科牧草有呼伦贝尔黄花苜蓿、肇东苜蓿、俄罗斯苜蓿、草原2号苜蓿等。尤其是适宜的苜蓿品种在呼伦贝尔具有广阔的种植空间。牧区的林缘耕地和海农垦岭西地区如果能够形成50万亩苜蓿,80万亩的禾草种植规模,一年可提供25万吨苜蓿干草、16万吨的青干禾草,相当于去年我市过冬牧草储备量的43%,将对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呼伦贝尔种植苜蓿还要克服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多年以前呼伦贝尔在苜蓿种植方面由于选种和管理方面的原因经历过惨痛的教训,许多人谈苜蓿色变,形成了呼伦贝尔不能够种植苜蓿的概念。其实只要选好品种,管理到位有些品种的苜蓿在呼伦贝尔不仅能够种植,而且生长的很好。这方面有例为证:额尔古纳市三河牧场北纬49度,有一片5000亩规模的俄罗斯杂花苜蓿,今年已经是第七年,产量不仅没有降低,而且一年刈割两茬产量在600公斤/亩。目前呼伦贝尔全市苜蓿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的规模,有望在今后会有大的发展。
目前牧区饲草加工还是传统的割、晒、捆,有的只是剁成草垛。据统计传统的饲草调制方法使饲草浪费约35%-55%,其中凋落损失12%-20%,雨淋损失5%-10%,呼吸损失10%-15%,发酵过程损失5%-10%,牧草营养成分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饲草料合理保存、加工调制后,能够提高其营养价值,改善适口性和消化性,减少浪费。目前天然牧草经青贮或机械烘干后加工成捆、块、粒、粉,可保存90%的营养,作为优良牧草的主要产区,应该重点研究开发提高牧草利用率和营养价值的新技术、新措施。从基础设施建设上来讲,普遍推广饲草储存库建设,提高饲草储备能力;从饲草利用的技术层面来讲,采取鲜草裹包、鲜草窖储、针茅草制粒、制粉等技术有效提高牧草的营养价值、降低个别牧草对牲畜的危害。这项工作要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逐步引导牧民接受和使用。牧草收贮综合技术的使用将会对牧区传统的养殖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草原鼠虫害是我市牧区主要的生物灾害,近些年来随着气候干旱的加剧,呼伦贝尔的草原鼠虫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面积越来越大,草原鼠虫害主要分布在我市牧业四旗的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区,鼠虫害的交替发生使草原环境进一步退化,同时给草原畜牧业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市从2013年开始在牧业四旗鼠虫害易发和常发区域内,设立定位观测点20个,坚持5年连续监测,掌握鼠虫害发生与气候、草场利用强度等关系,提高测报水平;加强对牧区四旗测报人员的培训,逐步建立生物灾害防治体系,建立应急药品、设备储备库4个;利用5年时间全面摸清牧区有毒、有害植物分布,对危害现状进行调查,做好治理规划。在实现草原有害生物全面监测的基础上,采取应急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多措并举,使防治能力、防治效率进一步提高,降低草原生物灾害发生面积,减少草原资源的损失,增强草原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几年来呼伦贝尔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在牧区控制和压缩牲畜头数的发展,牧区从2007年开始缩减牧区的牲畜数量,实行草畜平衡制度,以减畜和提高品种质量来促进草原植被的自然恢复,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根据自治区农牧业厅公布的《关于2012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天然草原冷季可食牧草储量及适宜载畜量的通报》,理论上我市牧业四旗冷季载畜量645.49万个绵羊单位,据统计2012年牧业四旗越冬牲畜为304万头只,其中大畜44万头,折合480万只绵羊单位,还有发展空间,如果按20亩一个羊单位计算基本持平。按照规划今后5年我们如能再新增加50万亩的苜蓿和80万亩的禾草地,牧区可再舍饲圈养相当于目前冷季牲畜总量三分之一的牲畜。在组织形式方面可以以牧民专业合作社或嘎查为单位,搞舍饲养畜基地,同时跟进舍饲禁牧的配套措施,大大发挥新增人工草地的作用。
饲料工业是畜牧业发展的依托。饲料工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饲料粮的利用率,我们牧区目前在牲畜补饲方面还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冬季大量补饲单一的玉米原粮,由于玉米只是能量饲料,大量饲喂玉米不仅饲喂效率不高,而且浪费粮食。饲喂配合饲料比用单一粮食饲料可节约粮食25%以上,因此,发展饲料工业对缓解粮食资源短缺、提高牲畜的补饲效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呼伦贝尔冬季漫长,牲畜越冬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只是饲喂储备干草,无法真正满足牲畜的营养需求。在不同季节、按照不同群体科学、合理的补饲精料,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市牧区大多数牧民都还没有科学、规范的对牲畜进行补饲。要强化对牧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逐步引导牧民科学、合理的养殖。
当前呼伦贝尔市饲料工业虽然不是空白,但却都是小型的饲料加工厂,无法满足养殖业发展的需要。呼伦贝尔市有31家饲料厂,但生产规模小,年生产量三十一万吨,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目前还没有规模型饲料加工企业,外省市饲料占据呼伦贝尔市场大部分份额。在饲料品种方面适合牧区使用的牛、羊配合饲料品种还很匮乏,这都是在今后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承包经营为主要内容的草牧场“双权一制”客观上也造成了草场资源、人力资源的浪费。小规模、分散经营不仅无法很好的利用各类型饲草资源,而且由于常年在一小块区域放牧无法使草场轮休,某种程度上还会造成草场资源的破坏。因此牧民也已经意识到了这点,牧区开始出现许多的合作组织,草牧场大量流转,提高了草场的使用效率。因此要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牧户、合作组织、企业之间的利益机制,提高畜产品的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借助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加快草场流转进程,推行草场适度规模经营,在统一的合作组织框架内提高畜种品质,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对接大市场的能力。
呼伦贝尔的草原牧区主要牲畜品种有呼伦贝尔羊、蒙古牛、三河牛、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牛等,其中当家品种应首选呼伦贝尔羊和三河牛。呼伦贝尔羊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原种场、扩繁场、扩繁户三级繁育体系,国家也已经实施了良种补贴政策,下一步就是要重点提高供种能力,牧业四旗要形成每年稳定提供1.5万只特、一级种公羊的水平。5年内呼伦贝尔羊的品质有望得到一个大的提升。三河牛是我国1950年开始人工培育的地方良种,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是一个乳肉兼用的适应高寒地区环境的选育品种,目前存栏大概10万头左右,80%集中在海拉尔农垦系统,没有被广泛的推广,三河牛最适宜的推广空间就在呼伦贝尔市的牧业四旗,而我们牧业四旗80%的牛还都是当地低代杂交的土种牛,如果牧区80%的牛都变成三河牛的话,据估算我们可以在产肉量不变的情况下,少养将近1/3的牛,这对于减轻草原生态压力,提高牧民收入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
要引导牧民正确认识到草原生态畜牧业是在传统草原畜牧业基础上蜕变升级的新兴产业。要对其内涵、界线、意义、标准、模式等,均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要加强领导和组织,像重视生态农业那样,从全局观念出发,从兼顾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两方面,重视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个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建立具有推广价值的示范样板具有重要的作用。以牧业四旗为主,在现有的草原畜牧业基础上,启动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示范工程。每个旗都要以点带面抓几个示范户、示范场、示范小区。采取科研、企业、地方管理机构、农牧民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研究不同模式的效能,建立模式标准和具有可推广价值的示范样板。
开展牧区生态畜牧业建设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发展。以区域资源特点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经济、社会整体效益为基础,认真抓好牧区生态畜牧业建设规划,明确分区,合理布局,优化模式,提升水平,调整结构,统筹发展。要推进生态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形成扶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格局和多类型的产业化体系。
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集成,支撑产业高效发展。结合模式示范工程,开展草原生态畜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集成,重点在饲草、料的高效利用、草原重大自然灾害、鼠虫害的监测与预警、呼伦贝尔牧区牲畜当家品种的选优、提纯等方面进行突破,获得一批支撑产业高效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以水增草、以草定畜、草畜平衡、阶段圈养是天然草原利用的核心问题;优质青干草刈割贮藏技术,牧草青贮裹包技术是提高牧草利用价值,保持牧草营养成分的有效手段,在以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原大力推广牧草裹包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不但可以较好地保存鲜草的营养价值,而且针茅等对牲畜采食安全有不良影响的植物也能够在发酵后得到很好的利用,呼伦贝尔是最有条件推广牧草裹包技术的地区;牲畜品种质量的提升,是草畜平衡前提下提高单产,增加牧民收入的关键问题,在呼伦贝尔牧区首当选优、提纯、推广的家畜品种有三河牛和呼伦贝尔羊;阶段性补饲精料是解决牲畜因饲草品种单一而造成的营养不良的有效手段,这在放牧饲养的羔羊上表现最为明显,羔羊快速生长的阶段单靠放牧很难保证羔羊的营养需求,这时给予适当的精料补饲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关键技术的集成使用可以为草原畜牧业的快速提升带来强有力的支撑。
草原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应该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建立产业管理体系。由农业部门牵头,各旗成立专人负责的管理体系,组织落实、监管各地示范和推广工作,为产业的发展提供管理和政策保障。组织引导成立各类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形成高效的组织化程度高的产业运行机制,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同时还要注重建立产业技术支撑体系,由各级草原、畜牧业研究机构和基层草原、畜牧推广部门参加,形成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实施技术研究集成,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草原畜牧业还应该建立可追溯体系和保障制度,保障草原畜牧业产品的安全与高效益。有机认证、产地标识,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都属于这一范畴。草原畜牧业的产品本身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应该加大力度打造草原畜牧业品牌,把良好的品牌效益和认证体系、可追溯体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草原畜产品的增值和牧民收入的持续增加。真正意义上解决草原畜产品的优质、优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