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苜蓿种植现状及发展措施

2013-08-15 00:54刘永录史永强高巧玲刘美玲
草原与草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苜蓿草种草农牧民

刘永录,史永强,高巧玲,刘美玲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概况

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05°12?~109°53?,北纬 40°13?~42°28?,全市土地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由山地、沙漠、平原三种地形构成,海拔1030~2040米,气候特征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总时数3100~3200小时,年均气温6.1~7.6℃,年平均降水量为100~200毫米,全年无霜期127~135天,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于多种作物的生长。阴山山脉呈东西横贯中部,北部为广阔的天然草原,总面积7916万亩;南部是著名的河套平原,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其水、土、光、热条件非常优越,黄河流经河套平原345公里,年均过境流量315亿立方米,农业灌溉十分便利。全市拥有耕地1100万亩,其中水浇地970万亩,是国家重要的粮、油、瓜果、蔬菜商品生产基地和优质牧草优势生产区域。

1.2 种植现状

1.2.1 政策环境

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及所属各旗县区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为苜蓿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如国家先期在中西部地区实施的退耕还草(林)工程项目、2011年在内蒙古、新疆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多年生优质牧草实行全覆盖补贴,在2011~2015年当年新建多年生优质牧草按5年一次性补给,每亩补贴50元,优质一年生牧草牧区、半农半牧区每亩每年补贴10元;其次,2012年国家又启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计划,以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为载体,对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在3000亩以上的单元,且干草产量达到800公斤每亩补贴600元,同时自治区每年列入财政预算1亿元,主要用于优质牧草示范区建设,重点对1000亩以上连片种植优质牧草每亩补贴600元,牧草种子繁育基地每亩补贴1200元。此外,我市部分旗县、乡镇采取政府补贴、协调贷款、补贴农机具等多种激励方式,鼓励农民种植苜蓿发展畜牧业,为饲草料企业及种草大户提供信贷担保和扶持,对种草农户购置农机具、草种、生产资料等给予适当补贴。特别是市委、政府在近期委托市政协对全市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彻底摸清当前草产业发展现状和实情,旨在尽快制定出台巴彦淖尔市草产业发展规划,为努力推动苜蓿草产业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2.2 种植情况

从地理气候条件看,巴彦淖尔市处于地球北纬多年生优质牧草生长黄金区域带,发展苜蓿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项目的实施以及农区种植业结构的内部调整,我市苜蓿种植得到了较快发展,到2003年全市优质苜蓿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创历史最高。此后由于农副产品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加之国家对粮食生产给予补贴,而种草没有任何补贴政策,农牧民种草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灌区农民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出现毁草复田现象,造成我市优质苜蓿人工草地保留面积急剧下滑。从2011年起国家对农牧民种草实行政策性补贴,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种草积极性,促进优质苜蓿人工草地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2012年,各旗县(区)充分利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牧草良种补贴惠牧政策,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的良好契机,积极开展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努力扩大优质苜蓿种植面积,有效解决蛋白饲料不足的问题,今年全市各地呈现出苜蓿订单面积明显增加,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播种面积向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目前全市优质苜蓿保留面积16万亩,其中规模化种植面积3万亩,预计2013年全市苜蓿新播面积可达9万亩,总播面积将突破25万亩。

1.2.3 制约因素

从种植区域发展看,我市优质苜蓿人工草地发展不平衡,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所限,优质苜蓿生产主要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牧区苜蓿人工草地建设进程缓慢。加之草产业市场发育滞后,尤其缺乏草业龙头企业的强有力带动,造成苜蓿产业化程度低,商品率低,其次由于农户土地流转困难大,种植面积分散,机械化程度偏低及综合利用能力弱等诸多原因,导致种草产业链条得不到有效延伸,使得种草经济效益无法实现最大化,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化种植的发展格局,从而制约了苜蓿产业的发展壮大,可以说,目前我市苜蓿产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建设中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2 种植需求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苜蓿种植对畜牧养殖业的重要性被广大养殖户所认识,苜蓿种植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致富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苜蓿种植能否得到较快的推广发展,与苜蓿草产品的供求变化密切相关,总体上看,目前我国苜蓿草产品的生产供应与消费需求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已成为引领我市发展苜蓿种植的重要引擎。

2.1 发展苜蓿种植是有效解决牲畜饲养蛋白饲料不足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国内外市场对苜蓿等商品草的年需求量不断增加,表现出市场缺口大、供需失衡的市场行情。就如我们巴彦淖尔市来说,“十二五”末全市羊饲养量达到3000万只,奶牛达到25万头。按照牲畜科学饲养日粮配方标准推算,优质牧草年需求量将达到10亿公斤(干草),如果按每亩生产1吨干草计算,需要种植100万亩优质苜蓿才能满足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需求,而2012年巴彦淖尔市肉羊饲养量1750万只,奶牛15万头,优质苜蓿年生产量不足1.5亿公斤,当地许多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每年都要从外地大量购买紫花苜蓿青干草,来弥补自身优质蛋白牧草的严重不足。

2.2 发展苜蓿种植是实现奶业振兴的现实选择

苜蓿作为优质的植物蛋白源,被认为是奶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因为优质苜蓿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在18%以上,各种氨基酸占6%,为奶牛对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需要提供了优质、价廉的来源途径,减少了对蛋白质饲料的依赖与使用量。此外,优质苜蓿也是奶牛非常好的能量来源,使奶牛的生产性能发挥到最大效果。因此在奶牛日粮中合理使用苜蓿草,无论是在优化日粮配方减少蛋白饲料和能量饲料使用方面,还是在降低日粮精粗比,保证奶牛健康方面都显示出明显优势。

2.3 发展苜蓿种植将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亮点

2.3.1 种植效益较高

苜蓿种植生产第一年产出相对较低,第2年以后的苜蓿田生产成本投入与第一年基本相当,但产出明显提高,对于河套灌区的耕地,除盐碱地外,只要有水利灌溉条件,如果种植管理措施跟得上,一般每亩生产1吨干草是有保障的,按现行市场价格每吨2600元计算,每亩成本在600元左右,同时种植苜蓿可享受国家惠牧补贴政策,每亩纯收入可达2000元,与种植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经济收入属中等水平。加之,随着巴彦淖尔市规模化养殖企业和大型养殖场(户)的不断发展壮大,订单种草面积进一步扩大,将彻底解决农牧民种草的后顾之忧。另外,紫花苜蓿有强大的根系,它固有的根瘤菌固氮能力,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并且紫花苜蓿多年免耕特点也能很好的改善牧草种植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为农业绿色生产和耕地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2.3.2 缓减劳力矛盾

紫花苜蓿是蓄根植物,一次种植多年利用,一般利用年限可达5~10年,每年只需给予适量施肥和灌溉就能良好生产,成本投入少,劳动强度低,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老龄化种不了地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种田倒茬难的困惑;其次能够充分挖掘河套灌区土地资源潜力,进一步提高现有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本增效目的。

3 发展思路

3.1 发展目标

坚持“优化结构、提高单产、科学利用、促进发展、保障安全”的原则,鼓励生产者使用优良苜蓿品种,加快苜蓿良种化推广步伐,促进草产业稳定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草原生态安全,实现我市农村经济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的转变。

按照市委、政府“十二五”期间农牧业规划意见,全市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为此,通过落实种草补贴惠牧政策,激发农牧民种草积极性,加快人工草地建设进程,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人工草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其中优质苜蓿保留面积稳定在50万亩,一年生优质牧草(包括专用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保持在50万亩。

3.2 品种选择

近几年,针对河套灌区、山旱区高产田、中低产田、盐荒地和沙地不同的立地条件,草业科技人员积极做好多年生优质苜蓿的适应性能、生产性能、生长特性、种植技术、田间管理、收获技术、加工转化利用技术的宣传培训,不失时机的向广大种植农户推荐最适宜种植的苜蓿品种,避免盲目种植造成损失,特别在苜蓿新品种引进、示范种植对比试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筛选确定适宜河套灌区、山旱区及牧区种植的优良苜蓿主推品种有中苜1号苜蓿、中苜2号苜蓿、WL紫花苜蓿、美国巨人、金皇后、阿尔冈金苜蓿、准格尔苜蓿、草原2号等苜蓿品种。

3.3 后期管理

建立优质苜蓿草地保护机制,凡通过人工、半人工技术措施种植的优质苜蓿,都要将种植农户姓名、住址、土地肥力、种植时间、种植面积、种植品种、生产性能、利用方式、饲喂效益等内容建档立卡,并实行严格的保护制度。凡纳入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区域内的优质苜蓿,未经当地农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随意耕翻。确因有效利用年限超期、生产性能下降、倒茬轮作、土地征用、五荒拍卖等特殊原因需要改变用途的,经审核同意后方可耕翻,但必须在异地重新种植优质苜蓿草,种植面积不得低于耕翻面积。

3.4 机械收割

苜蓿刈割的物候期时效性很强,即到了初花期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收割完毕,这样才能保证苜蓿草养分不致太多损失,目前巴彦淖尔市苜蓿种植主要以农户为主,种植面积分散,由于大型收获设备成本高、用不起,地块小、进不去,小型的国产收获设备又不稳定,人力劳动强度过大,限制了苜蓿种植规模,同样小规模分散种植又制约了苜蓿草收储的机械化作业。为此,建议组建机械化流动作业服务组织,开展苜蓿种植生产、加工收储一条龙服务,帮助农牧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

4 发展措施

4.1 分区布局,突出重点

根据我市自然气候特征,并结合牧草生物学特性,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草”的原则,重点在河套灌区建立以苜蓿为主的高产、稳产优良人工草地。通过将中低产田和弃耕地逐步退耕还草,推行粮草轮作等手段,不断扩大优质苜蓿种植面积,形成内蒙古西部地区苜蓿产业优势区域。其次,结合牧区草业生产实际,重点在禁牧、休牧地区,以综合配套草库伦建设为主体,着力发展牧区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建设,提高苜蓿种植生产能力,为禁牧、休牧和舍饲养畜提供物质保障。

4.2 优化结构,注重效益

根据苜蓿草的生长特性,在集中连片单种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优质苜蓿草与粮经作物、林木进行多样化的间、混、复、套立体种植,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有效探讨相互衔接的黄金组合,促进种养加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科学指导农牧民种好草、管好草、用好草,力求做到品种推广多元化、种植模式多样化、播种面积规模化、技术推广集成化、种养效益最大化。

4.3 项目拉动,订单落实

一是在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退耕还林、风沙源治理等项目,都要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的原则,优先落实一定比例的面积用于建设苜蓿人工草地,条件较好的地区还可以通过项目整合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优质苜蓿草商品基地。二是结合我市优质肉羊舍饲工程和奶牛营养工程的实施,要求养殖户必须按照基础母畜的数量种植相应比例面积的优质苜蓿,且分别与养殖户签订种植合同,保证种植面积。三是依托大型养殖示范园区、规模化养殖场,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开展优质苜蓿草的订单种植。

4.4 科学引导,强化服务

加强苜蓿人工草地标准化建设技术应用与推广,规范生产管理,重点开展苜蓿良种应用、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丰产技术的应用,切实把技术送到田间,送到农牧民手中,实现苜蓿人工草地品种优良化,结构合理化,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充分发挥优质苜蓿人工草地的基础保障作用。

5 发展建议

5.1 加大政策补贴力度,专项推进苜蓿种植

当前国家实施的牧草良种补贴项目虽然规模较大,但就单位面积而言,补贴标准相对较低,加之河套灌区农耕地属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实现土地流转困难较大,造成机械化作业水平低,无法凸显苜蓿规模种植效益,所以我市农牧民种草积极性亟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在落实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牧草良种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建议从财政补贴、税费减免、信贷扶持等方面制定优惠措施,加大补贴力度,专项推进苜蓿种植生产,同时政府也应积极引进、扶持有竞争力的草业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推动草产业发展,从根本上提升我市苜蓿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整体水平。

5.2 依托项目辐射带动,提高苜蓿规模化种植水平

2012年,国家农业部和财政部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计划。为此,我市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当年从自治区争取到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3.6万亩,与此同时,各级草原部门科技人员加强对农牧民进行苜蓿栽培管理和干草调制与利用技术培训,并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跟踪技术服务与指导,积极推广苜蓿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操作,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服务措施,大力推动全市苜蓿种植行动,有效提升苜蓿规模化种植水平,使苜蓿种植不仅为奶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动力,也成为农牧民增产增收的又一产业。

猜你喜欢
苜蓿草种草农牧民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不同施肥处理对寒区苜蓿草地产量的影响
节日“种草”
引黄灌区紫花苜蓿优质的高产种植技术研究
美容须防被“种草”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Cut off my Hands!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