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丰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19)
在面向21世纪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北方草原带对于保障我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内蒙古草原处于北方典型草原区向华北旱作农业区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的严酷性、气候的波动性、土地利用的多样性以及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复杂性使这一地区成为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敏感带。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不合理的利用和管理,全球性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一地区的植被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地风蚀沙化,水土流失加剧,鼠虫灾害频发,沙尘暴肆虐,生态系统功能失调,已对北方地区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就内蒙古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以及草产业前景等问题,谈一下个人看法。
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面积达7800多公顷,约占内蒙古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70%,是耕地面积的13.5倍,为森林(有林地、灌木林、林网占地面积之和)面积的3.5倍。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等草地主要类型。在各主要的草原带中,还镶嵌分布着许多隐域性地貌单元如沼泽和沙地等。由于草原所占的面积大、范围广,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主要受草地植被的状况所影响。甚至整个华北的气候也要受到内蒙古草原的影响。
内蒙古草地的主体为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平原。东部为呼伦贝尔高平原,中部有锡林郭勒和乌兰察布高平原,西部有鄂尔多斯以及巴彦淖尔-阿拉善高平原。海拔高度一般在900-1300米之间。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左右,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高。年平均降水量在各地区变化很大,从东北向西南递减,中部的典型草原区一般在250-350mm之间。内蒙古草地光能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在115-167Kcal/cm2之间。全区风力强劲,主风向为西北风。干旱、冰雹、寒流、大风及沙尘暴是主要灾害性天气。土壤以发育在第四纪沉积物母质上的草原土为主。由东向西地带性地分布着森林与草原土壤、草原土壤和荒漠土壤。非地带性地分布着沼泽土、草甸土、冲积土、风沙土灌淤土和盐土、碱土等。
内蒙古草原区动物和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计有1600多种高等植物和570余种动物。草地植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发育了适应各草原区生活的各种形态、生理、生态特性。典型草原植被是内蒙古草原的主体植被,向东常有草甸植物出现,西部以及西北部则荒漠成分逐渐增多〔1〕。
北方草地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华北地区最直接的生态维持系统。如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北方省(区),草地畜牧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发展仍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畜牧业的发展和壮大。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讲,占土地面积70%以上的草地和沙地构成了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陆地景观,草地植被是该地区的主要植被。草地和沙地往往只有单向的转换,许多草地退化成为了沙地。这种趋势目前仍有加剧的危险。由于草地所占的面积大、范围广,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主要受草地植被的状况所支配。由此可以说,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体是草原(地),草原(地)生态的状况决定着整个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好坏。
以天然草场放牧为主要形式的自然畜牧业不仅存在于典型的草原地区,还延伸到了除极端干旱的沙漠以外的其他荒漠化土地类型上。由牲畜过牧和践踏引起的植被减少、表土裸露、土壤沙化等问题是引起大面积生态环境劣化的主要原因。草地开垦、采礁伐木、毁林开荒等固然是破坏植被,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部分原因,但与畜牧业对草地植被的影响相比,其规模和范围均是很小的。因此,北方地区生态治理的关键是减轻牲畜对草地的破坏。只有靠畜牧业的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改革,才能有效解决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矛盾问题,促进大面积的生态环境改善。
影响草原植被状况的主导因子是牲畜,草畜矛盾是当前生产和生态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但如果消极地以限制牲畜数目来缓解目前的草畜矛盾,则广大牧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将无疑会受到很大影响。协调和解决草地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是当前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畜牧、兽医和草业是畜牧业的三大支柱。回顾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历程:八十年代前饲草的总量供应基本上是满足的,草业建设尚不十分紧迫。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棚圈建设、品种改良、抗灾保畜等畜牧和兽医方面的措施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进入九十年代后,草畜矛盾日益尖锐,变成了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今后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心似应从“畜”向“草”上转移。
产羔和幼畜成活率是能够较为全面反映畜牧生产和兽医防治水平的指标。目前在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这两项指标值已在95%以上,继续提高的空间已不大。因而,在此领域进一步投资的效益回报率将越来越低。而在草业上的投资效益今后将会逐步提高。
在牲畜品种改良工作中,因饲草料的质量和数量不足,许多优良畜种的优异特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不易得到广大牧民的承认和推广。究其原因,也还是草业基础不牢的问题。因而,搞好草业建设对推动牲畜改良等工作也有重要意义。
即使是在北方地区遭受严重雪灾的2000年和2001年,家畜因病和因灾直接死亡的情况并不十分严重。除个别情况外,家畜死亡(以及流产)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饲草料。在1999-2002年连续旱灾中,家畜数目主要是由于饲草料的严重不足而锐减。
总的来看,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中饲养技术以及和兽医防治方面已有比较坚固的基础,技术较为成熟,设施也较为完善,重点是推广和市场牵动问题,可以较多地依赖于牧民自己。而草业方面因受技术水平、自然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作难度较大。为切实保证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应加强“增草”和草地生态保护方面的工作力度。
季节性(春季)超载是草地超载过牧,草原沙化、退化,影响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天然草场全年放牧的利用方式对草场破坏性极大。另外,由于早春的返青牧草尚不能满足放牧家畜的需要,牲畜此时逐食“跑青”严重,很容易造成牲畜“春乏”掉膘,甚至死亡。
目前所实施的各类农牧业开发、草原植被建设项目及促进牲畜冬季大量出栏的政策虽然可部分地缓解冬春季节牲畜对草场的放牧压力。但因人力、财力、社会经济及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其作用有限。也有一些措施是以促进牲畜数目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如疫病防治、棚圈建设等),由此增加的牲畜数目对草地生产力的破坏性压力有增无减。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对目前草原畜牧业中草地的利用方式作重大改革,通过春季休牧管理,在使草地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以“关键”时期的储草量来“定畜”,实现草地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近几年来“春季禁牧”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结果看,春季禁牧可有效地保护草地资源,促进牧草的生长。对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有明显的好处。对试验数据的分析也表明了春季禁牧舍饲的经济可行性。因而,我们认为休牧是一个兼顾生产、生态、生活三方面利益的可行措施。广大牧民可以接受,目前从政府部门到广大牧民百姓对其实施均已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和作了充分的物质准备,大面积推广实施的条件已经具备,建议应在北方所有的省区整体实施以春季2-3个月休牧为主的季节性休牧计划。
目前有些地区实行的是长时间的禁牧(也即全年休牧)。实践证明,这一措施虽然对草地植被恢复的效果略优于春季休牧,但由于其对畜牧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太大,大面积实施的难度较大。除非在草地极端退化的特殊情况下,北方草原地区应以休牧为主。在必须全年禁牧的荒漠草原等地区,应放弃畜牧业生产。目前靠政府大量补贴来维持的全年舍饲型草地畜牧业无论从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发挥,还是从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角度来讲都是极其不合理的。与其在这种情况下维持草地畜牧业无效的运行,不如将国家的补贴直接用于维持和改善当地人民生活。
农牧结合,走饲料来源多元化,生产方式多样化的道路是构筑农牧业复合体系,减轻草地压力,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引种入牧”是保证休牧、轮牧、舍饲圈养、走建设养畜道路,提高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的必要条件。应将旨在为减轻草地生产性压力的“引种入牧”与以往掠夺式的“草原垦荒”相区分。“引种入牧”主要指通过人力、物力的投入,将相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优良的饲草料植物品种以种植的方式引入到草地畜牧业中,将种植业的产品已入到饲养体系中,以此构筑一种农牧复合型的畜牧业生产体系,从而在缓解草地生产性压力的前提下,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不加区分的一味反对“引种入牧”,对草地的长远保护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益处。
目前在“草畜平衡”方面存在的问题有:(1)对草场生产力和载畜力的监测和调控能力不足。草监部门往往只能报一下有关数据,对超载、非法占用草地等问题解决乏力;(2)对草场生产力与家畜需求的季节性差异认识不足,笼统地讲“超载”或“有余”,随意性较大;(3)目前的“草畜平衡”是一种以“草地面积”,而并非以“饲草料数量”为标准的平衡体制,存在着不合理性。首先,它客观上限制“集约化”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如以单位数量家畜占有的草场面积来算,目前许多“典型”的畜牧业大户均存在着“超载”问题。其次,它不适应现代化的专业分工式生产方式和流水线式物流(饲料供应)体系;(4)无切实的措施来“以草定畜”,如超载,可以以“种草养畜”、“秸秆转化”等来搪塞,无具体的草畜平衡量化指标和核实机制来约束。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从建立适用的“草畜平衡”管理机制方面入手,针对草地的缺草敏感期,结合实施春季休牧措施,促使生产者自觉以休牧期的饲草料储量来调控牲畜的数目,实现真正的“草畜平衡”。
笔者认为,目前是草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段。其原因如下:
首先,中国社会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人均粮食消费逐年减少,而人均畜产品消费逐年增加。食草家畜产品的价格近几年迅速提高(每公斤已达50元以上)。而作为家畜生产的主要原料,饲草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到消费者手中的牧草一般在1000元/吨以上,飙升至与粮食价格相媲美的水平。而从营养价值的角度讲,饲草价格应为粮食价格的1/4-1/3。
即便是饲草价格已经攀升至如此高位,草-畜之间仍有可期的巨大利润空间。以每羊单位年需饲草700公斤计,其价值约为700元。而每一只羊即使在牧区,价格也已达到1500元,每只羊的净利润在500-800元左右。如果再考虑到目前肉羊的饲养时间实际仅不足半年,则利润更加可观。由此可见,“小康社会”对草食家畜产品的旺盛需求为草产业的迅速崛起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社会环境。
其次,近年来屡见不鲜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从反面倒逼着草产业的发展。剖析一些相关产业的突出公众事件(如乳业“三聚氰胺”事件、大学生运动会“瘦肉精阴影”、“假洋奶粉泛滥”等),无一不与优质饲草的缺乏有关。主要依赖于秸秆+精料+添加剂的城郊型畜牧业无法满足“小康社会”众多消费者日益高涨的对高质、安全畜产品的需求。
a)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对草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无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正在逐渐地发生着转变。从过去主要(甚至完全)依赖于放牧,正在向放牧+舍饲(季节性休牧),甚至完全舍饲(全年禁牧),过渡。在过去的放牧畜牧业生产方式下,饲草及无商品价值。而家畜与草场分离后的舍饲生产方式,则使草地商品属性增强,草地经济价值得以提高。在家畜的饲养成本中,饲草的花费逐渐占据了大头。这一现象的出现明确宣告着草产业的利好信息。
近年来,集约化、大型化牧场的涌现也为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利好信息。受产品质量问题的困扰,众多大型乳、肉企业(如伊利、蒙牛、现代牧业、大牧场等)深感传统的散户供奶(肉),企业加工的营运方式所存在的风险与不便。开始从源头抓起,逐渐创办了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这些企业创办的大型现代化畜牧业生产设施(奶牛场、育肥场等)的运行进一步提升了草的商品性。
b)草产业的市场前景
从政策性需求方面:小康社会需求更多高质畜产品,草食家畜生产方兴未艾,饲草需求将长期保持旺盛;草地退化严重,休牧、禁牧,舍饲圈养将是今后主要的食草家畜生产方式。休牧、禁牧期间所需的大量饲草储备将带动青干草生产的长期市场需求。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家畜数量约1亿头(只),年需草7千万吨。仅按半年设施圈养计算,约需4千万吨饲草。按每吨草1000元计,市场价值为400亿元!而自治区的粮食总产量仅为1500万吨左右,2/3自用,可用于商品的仅约500万吨。按每吨2000元计,市场价值100亿元。可见草产品的市场重要值已经超过了粮食产品。草产业的利好前景可以预期!
c)草产业面临的问题与机遇
相比于农业种植产业、畜牧业养殖产业等,草产业是一个年轻的产业,其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现择其主要问题略谈一、二。
首先,草地生产力普遍比较低。大多数草地产草量在1500kg/ha以下。低产草地在饲草生产中的生产效率和能耗等方面与农作物比无疑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北方草场的牧草质量普遍较差。许多草场狼针(针茅)危害比较严重,致使一些用户不愿意使用秋后的天然牧草。
其次,目前的牧草生产体系(打草时间和强度)不尽合理。刈割、翻晒、打捆、运输等环节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操作。或对草场的长期利用不利,或因不合理的操作致使饲草浪费严重(可达30%以上)。
第三,储运和流通方面时常出现问题。虽然近年来在草原地区建造了不少的储草棚等设施,但面对大量的牧草集中储存和及时消纳能力仍显的不够。2012年和2013年因为雨水较大,有大量的饲草损失于储运环节。由于牧草的储存寿命比较短,经年陈草不能被利用的话很可能变得价值全无。草生产者和经营者常面临着比较大的贸易风险。政府部门在抗灾、防灾饲草料储备方面也长面临着决策困难。即使从牧民的角度讲,设施圈养后家畜和饲草从空间和时间上均产生了隔离,常受到储草、调运等不确定因素困扰。
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总之作为一个新型的朝阳产业,草产业的前景辉煌,但任重道远,期待同仁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