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日,郝诚之
(内蒙古自治区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10)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并列为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的战略目标,说明了对国情认识的深化、民生民心的洞察和大国责任的清醒。为今后十年甚至百年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安全发展立起一座举世瞩目的绿色里程碑。
纵观人类文明史,生态文明乃是一切文明的安全底线和最高境界。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可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标准应该是物我合一,“相看两不厌”;人类与自然共荣,人类与社会和谐;而不是对立。“罗马粮库”何存?楼兰古国安在?它的消失不是天神的发怒,而是沙漠的吞噬,水资源的枯竭。
其实,地球上的沙漠,除了几万年、十几万年前形成的被以色列人称为“上帝给的沙漠”以外,不少是人类自造的沙漠。以人类为优势物种并不断繁衍扩张以来,地球已经进入被某些地质学家称为“人类世”的新时期〔1〕。草原和沙漠首先成为人类向自然索取的对象,成为“人类征服自然”这一错误观念的练兵场。自然界饱受人类社会不公正的待遇,从而使它们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巨大扭曲。它们被迫自卫,对人类实施应有的报复。气候恶化、水土流失、耕地沙化、草场退化、生活贫困化接踵而来。人类在饱经大自然的惩罚以后,正在学会与自然相依为命。这是对地球认识的升华,也是对生态道德的反思。迷途知返也好,悬崖勒马也罢,都是为领悟生态文明真谛付出的学费。
中国科学家认为,新世纪必须“换一种思维看环境变迁、看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包括沙漠化的防治、草原的科学利用、资源的可再生、经济的可持续等。要点可概括为:尊重规律,善待自然,造福人类,用系统思想和科学技术变自然界的生物链、食物链为产业链、效益链,构建新的平衡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原则是“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双赢,绿起来、富起来结合”。
钱学森先生作为有全球眼光、人本思想、系统观念、未来设计的战略科学家,50年前就介入了应对全球人口、人才、能源、生态“四大问题”之一生态危机的思考,并做出了伟大的创新性理论贡献。20世纪60年代,他在领导国防科研工作期间,经常利用深入内蒙古、青海、新疆等沙漠戈壁试验基地的机会,了解生活在周边地区恶劣自然条件下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思索如何用科学技术改变那里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贫困面貌,用战略眼光超前提出“再增加14亿人口,我国如何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等问题〔2〕。
1984年6月28日,钱学森应《内蒙古日报》之约,发表了对我国五大草原进行历史反思和科学利用的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人民日报》1985年3月5日全文转载)。同年7月,他首创迎接21世纪第六次产业革命挑战的创新理论体系框架《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道路绘出了蓝图(见内蒙古党委政策研究室《调研通讯》1984年第27期)。钱老说,因为农业、海业已有专门的国家机构农业部、海洋局负责管理,所以应从实际出发,以林业、沙业、草业为重点,强调林产业、草产业、沙产业“三业结合”在我国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1986年1月,他在给天津学者张鸿烈的信中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宗旨就包括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所以一方面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而创造一个最优美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资源永续不衰的问题〔3〕。”钱学森的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理论,是科学利用草原、沙区优势资源,“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沙漠”的系统工程。通过高科技和大市场,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4〕。目标既明确为创新的阳光产业、节水农业,又具体为新型的扶贫工程、知识经济。其通俗表达是“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形成产业,对接市场,创造财富造福百姓”的“林业系统工程,草业系统工程或沙业系统工程”,简称林产业、沙产业或草产业。钱老所以要强调“一旦农业系统工程用到知识密集的农业产业、林业产业、草业产业、海业产业、沙业产业,就能大显身手”;“防沙治沙也是沙产业”但“沙产业比防沙治沙难得多”〔5〕,是因为依靠科技新成果在沙上种草、用草、加工草,便延伸出草产业;在沙上长灌木、长树并加工利用,就延伸出林产业。其关键词是“四过转化”:其一,“过(阳)光转化”,把二氧化碳、水、叶绿素转化为植物蛋白。其二,“过家畜的腹转化”为动物蛋白。其三,“过机器(流水线)转化”为合格的产品。其四,“过市场转化”为商品和“增了值的货币”(马克思语)。通过“治用结合,以用促治,以治保用”即“绿化——转化——产业化”,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防沙治沙、用沙、管沙结合,向沙漠要效益,向市场要红利。判别沙产业的五条标准是:太阳能的转化效益、知识的密集程度、是否与市场接轨、是否保护环境和是否可持续发展〔6〕。
实践已经证明,钱学森的沙草产业思想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强调以太阳为直接能源,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成体系地打造新的科技集群,最大限度地转化、加工、综合利用沙生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为人们提供“离土不离乡”的新生计、新经济。著名的沙产业专家、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先生说,钱老深刻分析了沙区农业气象资料、土地资源特征,指出沙区不仅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也具有独特自然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独特的自然优势,克服其不利因素。沙产业愈发达,第一性产品的产量就愈多,人们为追求生活必需品所进行的盲目开垦和放牧就会得到有效控制,脆弱的自然系统就会得到休养生息。钱老首倡的“将治理蕴含于开发之中”的“沙产业指导思想”,已引起国家高层和有关部门的重视。1999年1月6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总体布局”就指出:“‘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沙产业”。
专家们认为,中国所以比西方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研究更全面、更辩证、更深刻,是因为我们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世界上古史著录最完整,有文字记载的灾害史料很丰富,经验教训刻骨铭心。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院士推动的中国“沙漠学”的创建研究、成果整理和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在世界上起步很早,独树一帜。中国沙漠的多样性不但最具代表性,而且关于“畏天”、“敬天”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环境观、沙漠观的研究也最讲实际、最成体系。钱老要求我们继承+创新,保护+利用,“双管齐下”建设生态文明:一是要顺应规律,珍惜资源,因害设防,保护多样性;二要科学经营,绿色发展,通过循环经济、整合高新科技成果,面向市场生产终极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不但要搞生态道德教育,而且要用生态立法约束人类的不当行为。既不是搞传统的“工业化”,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代价;也不是搞西方的“城市化”,置沙区、草原农牧民的贫困于不顾。坚持城乡一体化,工农携手奔小康。认清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贫困,既不能“只见沙漠不见人”,更不能“只保环境不保人”。
钱学森首创的林沙草产业理论是面向21世纪的前无古人和洋人的科学建树,站得高,看得远,懂天理,接地气。把战略的前瞻性、科学的整体性、人文的关联性、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一个复杂巨系统中分析,确保地尽其利,人尽其才,货畅其流,光尽其用。变以色列“高投入、高产出”的“贵族农业”为“工农联手、城乡一体、资源节约、循环增值”的“平民农业”。其高人之处可概括为四个字:“省”、“链”、“转”、“和”,即围绕一个“省”字,走节约再生的循环经济之路;突出一个“链”字,走“草畜工贸四结合”、向市场要效益的龙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强调一个“转”字,走新型的城乡一体、要素共享,工农互融、脑体差别消失的集约、集群经营之路;追求一个“和”字,走技术创新、系统平衡、利用综合、文化衔接、效益迭加的知识经济和谐发展之路,为决策服务,为百姓谋利。
钱老提醒我们,生态文明建设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坚定信心,创新理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崇洋,不媚外,不唯书,“只唯实”,“千万不要”像西方精英“罗马俱乐部”那样“只唱悲歌”〔7〕。
专家们已形成如下共识:“荒漠化既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经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05-2010年)》采纳了专家的观点,明文规定“防沙治沙是全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须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讲求实效”的原则,促进“沙产业发展”。“利用沙区光、热、风、土地资源优势,在地表水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发展适合沙区生长且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林木,种植饲料、发展养殖、人工培育沙区中草药和食用植物资源,通过公司+基地发展,使防沙治沙与农牧民增收致富、企业增效、政府增税有机结合”。到2010年和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务院更在关于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积极发展沙产业”、“鼓励发展沙产业”〔8,9〕。
钱学森谆谆告诫我们:“西部地区是中国发展潜力所在”〔10〕。我国的西部不但是大江大河大沙漠的源头,也是矿产资源和绿色资源的富集带。“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乳东供”、“西药东服”的物质保障靠它,建设北方生态屏障、保证民族聚居地区“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国家林业部老部长高德占语)也靠它。学习新西兰,让“羊背之国坐着矿车起飞”是对的,但绝不能竭泽而渔。必须让绿色产业和黑色产业两个轮子一起转、两个翅膀一起飞。钱学森认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明确为通过转化、吸收、贮藏二氧化碳的“深度加工”,发展“循环经济”,运用全部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实现“零排放”、“全吸收”。1983年11月4日,钱老在给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经济研究所曹美真教授的信中指出:要发展“包括农、林、牧、禽、渔、虫(蜂、蚕、蚯蚓……)、菌(食品菌……)、微生物(沼气、单细胞蛋白……)、工(加工业)”九业,搞光合作用产物的深度加工,创造出第二个农业、第三个农业〔11〕。1994年2月27日,他在给上海交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朱掌玉教授的信中明确支持“以菌吃污”:“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生活中有大量的垃圾和粪便,这都可以通过菌物改造利用。我国湖泊总面积的55%为含盐1‰以上的盐水湖,盐水湖中菌物可以利用阳光进行生产,有人称之为“盐湖农业”〔12〕。他希望21世纪的中国在“利用菌物进行生产”的生物科技方面有所作为,预言此类生产的年“产值总会达几千亿元”。
有的调查报告指出,我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五大草原都在西部。水土流失面积的80%在西部,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的90%以上在西部,农村牧区60%以上的贫困人口在西部。55个少数民族中的50个集中分布在西部。据统计,目前西部地区人口虽占全国的近3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东部地区的4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东部地区的一半,约2000万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些事实说明,日益扩大的东西部发展差距不但阻碍着国民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形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影响着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胡锦涛主席在视察内蒙古自治区时振聋发聩地指出:“内蒙古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建设好,事关全国的生态安全。”2010年全国政协委员赴内蒙古视察团的《关于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情况的视察报告》也大声疾呼,应“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新认识草原、沙漠的价值”,“像重视森林一样重视草原,像重视‘三农’一样重视‘三牧’;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保护基本草原,把保护好、利用好草原纳入‘十二五’建设的国家规划”〔13〕。
有感于西部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面临的种种困难,早在2000年,钱学森就在给中央领导的信中说,跨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应该有新的思路”,“起点一定要高”,“要用科学技术解决西部人民的富裕问题”,让少数民族兄弟与汉族一样,享受“政治平等、经济平等、文化平等”。2002年,内蒙古成立沙产业、草产业协会时,钱老大力支持,欣然担任名誉顾问。他在给协会名誉会长杨利民、会长夏日的信中强调:“内蒙古的优势产业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沙产业和草产业,这是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要内蒙古的同志紧紧抓住了这两大产业,真正建设成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和草产业,内蒙古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也会得到改善。”他在给协会专家赵永亮、郝诚之的信中说,“林、沙、草三业结合”,就可以“开创我国西部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
内蒙古党委、政府、政协各届领导都高度重视钱学森院士的建议,把林沙草产业当作新型战略产业,一届一届抓,终于见成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国家民委原主任、内蒙古自治区原主席杨晶同志对国内理论界朋友的如下评价表示认可,即“十五”以来,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表现出八个亮点:一、由专家试点到农牧民实践;二、由农牧民个体经营到龙头企业带动;三、由资源简单转化到产业链延伸;四、从小基地示范到大集团加盟;五、从产品营销到名牌打造;六、从名不见经传到企业家军团出现及民营企业家挑大梁;七、从实物运营到资本运营及国际财团直接融资;八、从分散活动到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发挥作用,以组织化保证产业化。
资深沙草产业专家、中国工程院知名院士任继周先生和农业部原副部长洪绂曾先生都赞扬,在宣传践行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科学思想方面,内蒙古做到了八个全国率先:一、率先把“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二、率先把“大力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写进了自治区“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三、率先在全国注册并开通《中国沙产业、草产业网》;四、率先出版一套三本的《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理论实践丛书》和一套五本的《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探微丛书》;五、率先举办《钱学森与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图片展》;六、率先提出以沙产业理论为指导的“生态小康”概念;七、率先总结了“鄂尔多斯生态小康双赢模式”;八、率先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沙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8年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看望钱学森,高度肯定老科学家的两大理论贡献一是系统工程理论;二是沙产业理论设想。总书记谈了他视察西部的所见所闻:“前不久,我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考察,看到那里沙产业发展得很好,沙生植物加工搞起来了,生态正在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钱老,您的设想正在变成现实”〔14〕。国家林业局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同志认为,胡锦涛主席强调的三点,其实就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标准,即恢复生态、发展生产、提高农牧民生活要“三生统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要“三效兼顾”。
过去国家林业部门曾以森林覆盖率为依据,提出“南学榆林,北学赤峰”。后来徐有芳部长在《人民日报》1994年8月25日第二版发表文章《向沙漠要粮棉油肉》。钱学森院士读后说:“徐有芳部长这次讲治理沙漠戈壁有了新思路,令人高兴!但没有讲怎样才能做到向沙漠要粮棉油肉?怎样解决缺水问题!”现在以钱学森院士倡导、胡锦涛主席归纳的“沙生植物加工”、“沙区生态恢复”和“沙区人民致富”为综合指标衡量和确定治沙先进典型显然更科学、更有说服力。中国林学会理事长、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董智勇先生在《像钱学森那样攀登科技高峰》一文中说:“钱老倡导的系统工程、系统科学等理论,正在与林业工作密切结合。钱老提出的有关发展沙产业的建议,已经得到了‘三北’地区的重视,将指导我国沙漠资源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工作”〔15〕。据我们多年跟踪调研,建国以来鄂尔多斯市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付出了巨大代价,摸清了基本规律,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地流传的一首总结50年生态变化的“顺口溜”很能说明问题:“20世纪50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60年代,滥砍滥牧乱开荒;70年代,沙进人退无躲藏;80年代,人沙对峙互不让;90年代,人进沙退变模样;新世纪,产业链上做文章,工农联手闯市场”。鄂尔多斯市副市长白玉岭同志在“2007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上讲演时深有感触地说过:“50年过去了,我们终于明白了人要吃饭,羊要吃草。西部大开发,生态是重点,沙漠化防治是难点,沙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是焦点。突破口是产业化,现实的选择是发展钱学森理论指导的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2001年鄂尔多斯市的沙化面积曾占全市面积的70%;2011年,植被盖度高达75%,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3亿吨,转移农村人口40万,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的增加值达11.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就林沙产业一项增加891元,开始出现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好发展态势。2008年10月初,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宣传部部长的刘云山视察内蒙古自治区,明确要求总结“鄂尔多斯发展模式”。他说:“鄂尔多斯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缩影,是改革开放的典范和生态文明的典范。来到鄂尔多斯,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理论工作者要对这个发展变化、沙产业草产业的经验进行认真总结,提高对规律性的认识〔16〕”。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同美国前总统卡特谈话时指出:“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我们的政策是着眼于这些地区发展起来。如内蒙古自治区,那里有广大的草原,人口又不多,今后发展起来很可能走进前列”〔17〕。做为中国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理论的“孕育构思之地、试验示范之地”,内蒙古自治区通过近30年的不懈奋斗,已经当之无愧地走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钱学森院士为此十分欣慰,亲笔署名给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赠送过这样一段话:“内蒙古各民族人民过去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贡献;现在又在沙产业、草产业上给全国带了个好头,做出了榜样。我希望他们在沙产业、草产业上继续做贡献,并把沙产业、草产业推向全中国!”巴特尔在《求是》杂志2013年第4期和《内蒙古日报》2月22日发表署名文章,郑重承诺:“按照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双赢的要求”,把“科学治沙,科学用沙,大力发展沙产业”进行到底;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谱写美丽内蒙古新篇章”。从三晋大地调任内蒙古党委书记的王君经过调查研究,很快认识了内蒙古构筑生态屏障,突出绿色发展的战略价值和示范作用,在3月19日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工作的干部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和林沙草产业,形成多元发展的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要求各级领导“完善发展思路,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路径”,“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18〕。
放眼世界,也春光喜人。钱学森院士以林、沙、草产业理论为代表的生态文明观,2006年以来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回应。2006年,联合国《全球沙漠展望报告》指出,过去人们单纯认为“沙漠是贫瘠荒地”的观点是错误的,“沙漠以其特有的生物多样性、潜在的经济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第35个世界环境日成为人们瞩目的中心”,“如果沙漠蕴藏的巨大太阳能,被合理有效地用于生产动力,那么未来的世界也许是一个无需化石燃料的世界”。该报告指出:“全球沙漠地区应该探寻环保与发展双赢的新思路。人们能够,而且也应该下决心不要改变沙漠,而是与其共存,并为人类未来保护沙漠”〔19,20〕。2010 年 5 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中国宁夏防沙治沙、开发沙产业的成功经验写进该署绿色经济报告。他们派员实地考察后认为“宁夏人变沙害为沙利,变沙地为家园,从治沙到用沙,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21,22〕。2012年9月,在中(国)阿(拉伯)防沙治沙合作论坛上,宁夏应邀介绍了“坚持防沙治用沙相结合、防沙治沙与群众脱贫致富及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积极发展沙产业,努力实现沙绿民富”的经验,受到广泛好评,认为中国的产业治沙、科学用沙,给世界作出了榜样〔23〕。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沙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刘恕先生高兴地说,联合国秘书长《以行动应对荒漠化》的呼吁“充分显示了沙产业理论的价值所在——以阳光为能源而不受危机限制,将在破解人类发展的粮食安全、能源危机,以及完成联合国千年目标等难题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24〕。”同一个地球要人类共同爱护。大国的作为在机制的创新和理论的创新,以实现拯救地球与造福人类的双赢,且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验证。在阔步新时代、共筑大国梦的今天,让我们下大功夫学懂钱学森首倡的林、沙、草产业,科学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模式,为“绿兮归来”、“美哉中华”、迎接生态文明的春天做出新贡献。
〔1〕王其冰,《人类世》,《参考消息》2010年4月28日第11期
〔2〕《政协经济论坛》2009年第四期第1页
〔3〕《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页
〔4〕钱学森2001年5月30日给赵永亮、郝诚之的信,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编《钱学森与现代科学技术》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页
〔5〕刘恕著《认知沙产业、践行沙产业》,科学普及出版社2012年版第186页
〔6〕叶永烈《钱学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17页
〔7〕1991年11月7日致李冀蜀的信,《钱学森论林产业、沙产业、草产业》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页
〔8〕1991年11月7日致李冀蜀的信,《钱学森论林产业、沙产业、草产业》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页
〔9〕王文彪、郝诚之、姚洪林等编著《钱学森与沙产业——献给中国沙产业之父钱学森院士诞辰百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7、268页
〔10〕《钱学森与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图片展》影印本第74页
〔11〕《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西安交大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12〕《中国科学报》1994年2月16日第2版郑绵平、高炳奇文
〔13〕见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2010〕67号文件
〔14〕(《深情的关怀,倾心的交谈——胡锦涛总书记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吴文俊纪实》,《人民日报》2008年1月20日第一版)
〔15〕上海交通大学编《民族之魂——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精神风采》,上海交大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16〕《钱学森与中国沙草产业大事记专辑》,《政协经济论坛》2011年第三、四期合刊第37页
〔1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第247页
〔18〕《内蒙古日报》2013年3月20日头版头条
〔19〕《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研究报告提出:靠沙漠创造新经济》
〔20〕《政协经济论坛》2007年第1期
〔21〕吕海军、罗浩《宁夏防沙治沙经验应在全世界推广》
〔22〕《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7月23日
〔23〕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中阿防沙治沙合作论坛论文集》第003页
〔24〕金振娅《追记钱学森与他的沙产业理论》,《光明日报》2009年11月23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