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实验中学:“三自教育”,学生自主成长的广阔天空

2013-12-02 08:38
天津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德育学校教育

■本刊记者 邓 蕙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实验中学1991年建校。由最初的油田子弟学校发展成为如今拥有100多项市级及其以上荣誉称号的示范性高中,20多年来,这里走出了品学兼优的高考“状元”和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名校示范生”,同时,也走出了更多的适应社会、阳光自信、健康快乐的青春少年,他们身上也许没有那么多“光环”,但良好的教育背景和难忘的学校生活带给他们的是足以终身受益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所在,大港油田实验中学的“三自教育”特色,恰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内涵,通过“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文化科学知识的自主学习,班级和学生活动的自我管理”,为学生自主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学生未来发展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品德:自我教育

创设校园环境

学校创设具有“三自教育”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倡导和形成“不能自主发展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氛围。

学校从校园文化、管理模式、集体人格等诸多方面受到石油企业文化的影响,学校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良好传统,通过对“石油精神”的传承,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最终形成以“不怕吃苦,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勇争第一”为特征的“实验精神”。

坚持环境育人的理念,彰显以“石油文化”和“石油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在校园内设立宣传栏和光荣榜,宣传优秀师生的事迹;在楼道中布置反映石油人战天斗地的老照片,激发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在办公室悬挂教育家的名言警句,时刻提醒教师以育人为神圣职责;精心布置班集体环境,推动班集体文化建设,形成班班有理念、人人有目标、事事显凝聚、天天有新意的具有“三自教育”特色的班集体文化。

贯彻育人方针

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育人为根本,尊重学生主体需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注重德育网络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我教育四位一体的全员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组织班主任参加各类培训活动。每年召开德育研讨会,会上,大家交流思想,探讨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

注重发挥家庭、社会的育人功能,为学生自我教育创造条件。坚持开办家长学校,组织专题讲座,开展课题研究,为家长推荐教育类报刊、书籍,帮助家长更新教子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培育良好亲子关系。建立法制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增强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利用油田展览馆,建立石油传统教育基地,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石油精神”。

注重发挥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学科教学中贯彻德育目标,实现育人的目的。课题“运用电教媒体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验”,充分实现了德育与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注重完善各种德育制度。编写了《大港油田实验中学德育工作常规》,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工作规范。

搭建教育平台

搭建学生自我教育平台,激发内在动力。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把高一新生入学作为最佳教育时期,要求学生一入校就注重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学校重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学生参与各种检查评比工作,在管理他人的同时教育自己。从迟到早退现象到课间操质量和教室内外卫生,从穿着打扮到言谈举止,从自行车的摆放到放学时行走的路线和食堂就餐时的排队顺序,从自习课纪律到住宿生活规范,学校都提出严格要求并检查落实。

注重发挥团委、学生会作用,利用校园广播和电视台,表扬先进,曝光不足,倡导健康文明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提高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促进了班风、学风和校风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

设计德育活动

学校设计了德育系列活动,通过引发个体感悟,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创建德育主题体系。以民族精神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为主线,以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高一年级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适应高中生活,形成班集体特色;高二年级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发展教育,加强了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高三年级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升学指导,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拼搏意识。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则是三个年级共有的核心内容,贯穿高中阶段的始终。

健全德育主体联动机制,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印发《德育自学手册》,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性。发挥家长重要作用,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的持续性。

知识:自主学习

校本课程建设

学校特色不仅表现在校园环境和特色活动上,更在学校课程建设上得到充分体现。校本课程是培育自主学习的乐土,是构建个性发展的平台,为此,学校始终把开发校本课程作为落实“三自教育”实施方案的有力抓手,开发并实施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并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规范校本课程管理,强化业务指导,注重评估与反思,不断充实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结合学校、师资、学生和社区实际,根据所涉及学科、技能以及授课方式的不同,学校将校本课程的内容分为五个主题模块,包括:学科拓展模块(如“化学与社会生活”“趣味数学”“物理解题指导”“身边的生物学”“学科奥赛培训”等)、人文鉴赏模块(如“油田发展史”“英国文学赏析”“国际政治”“旅游地理”“礼仪常识”等)、思维方法模块(如“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创新思维训练”等)、技术技能模块(如“生活小物理”“家电维修”“模型制作”等)、实践活动模块(如“乐器演奏”“围棋入门”“书法艺术”“声乐表演”“体育竞技”等),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建立了以必修课为主、各类课程为补充的课程结构,开齐了包括艺术欣赏、劳动技术、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在内的课程。“关于‘68 8’公交车良好信誉和形象的调查与研究”“大港油田污水处理情况调查”“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等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报告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市教委、市教研室先后两次在学校举行研究性学习观摩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教学模式探索

学校构建实施了“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将目光聚焦在两个关注点上,实现从“教会”向“学会”再到“会学”的转变。

一是关注教学设计。以“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学校内涵发展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为依托,帮助教师提升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式,达到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共识。通过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和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掌握知识与技能,更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自身人格的逐步完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推动自主学习和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是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根据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了“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即,确定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成总结评价的“五环节教学”,并努力为此模式的顺利实施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包括受尊重的权利、自主学习的权利、独立思考的权利、自我发展的权利、参与问题研究的权利、享受课堂快乐的权利等;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建构的过程,有充分的自由表达观点、自由应用知识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为学生提供各种自主学习资源,支持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些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源(除教科书以外的各种学习材料)、人力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帮助的教师和伙伴)和环境资源(学习的时间、场所、情境、氛围等)。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四个层面尝试突破和创新。在教学目标上,力求形成系统规范的教学目标层次体系,包括学科三维目标,以及明确简洁、易于观察和测量的课时目标等。在教学方式上,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重新审视现有教学观、学习观、学生观、课堂观,探索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面貌。在教学模式上,总结教师优秀教学经验,构建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评价上,注重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改变单纯通过考试评价学生的情况,采取多元化、发展性的综合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允许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活动:自我管理

学生团队建设

学校注重加强学生团队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学校提出:将学生会建成一个有科学管理方法、有人文学习氛围、有健康平和心态、汇集各类人才的温馨的学生团队。对学生会的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和充实,下设主席团、秘书处、文艺部、生活部、体育部、学习部、宣传部、卫生部,各机构章程、职责和所有规章制度都由学生自己制定。多年来,学生会组织值周生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自己看、自己想、自己评,这种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参与的管理方式,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围绕“三自教育”特色建设的总体规划,学校对学生社团重新进行了评估和认定,并筹划举办“油田实验中学社团节”等活动。学校目前有相声社、文学社、环保社、摄影社、国画社、英语社、心语社、话剧社、学生电视台等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成为学生课余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社团由学生会统一管理,学生会制定了《缤纷社团制度》,从申报、审批、活动、监管等环节提出了规范的要求,真正使学生社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固定了活动时间和地点,并为所有学生社团聘请了指导教师,在高一年级试行了社团“选修模式”,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校本课程管理范畴,实现了学生人人参与、乐于参与、学有所获。

多彩校园文化

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学生共性要求与个性展示的有机结合。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承载着文化立校的理念,也体现着学校特色建设的着力点,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快乐成长。

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举办校园艺术节,在系列文艺活动中,学生体会成长的快乐,学会团结协作,共享成功的喜悦。每年9月举行红歌合唱比赛,比赛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既有鲜明主题又有时代新意;10月举办卡拉O K大赛,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涤荡心灵,在跳动的音符中收获成长的快乐;11月的音乐演奏会和书画展览,彰显学生的艺术才华,传递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12月的文艺汇演是所有学生期盼的文化盛宴,从舞台设计、节目编排到服装造型、现场演出,无不体现着学生的热情和智慧,充分展现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艺术才华和精神风貌。每学年的第二学期举办校园知识节活动,包括演讲比赛、英语角、科技周、辩论赛、趣味运动会、知识竞赛等,在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让他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每年一次的趣味运动会更是别具新意,设置的项目全部为集体项目,由学生自行设计、准备,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不再是一个“累”字,而是体现了共同参与的欢乐。

实践、服务、奉献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通过组织参观、访问、调查、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深入社会。通过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关心自然生态、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提升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生活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定期到火车站打扫卫生,服务旅客;学生会分批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给老人们打扫房间,换洗衣物,表演节目,献上真情和温暖。每年寒假前,学生会组织有书法特长的学生开展“迎新春,送春联”活动,从场地联系、桌椅摆放到用品采购、纸张裁剪和书写,学生们都细致筹划,做到有序高效。这项活动成为学校的一个品牌,越来越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喜爱。

随着“三自教育”特色建设的深入实施,学校也在探索新的管理办法,如,以“三自教育”特色建设为主线,制定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建立“三自教育”网络支持平台,营造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在专家指导和理论支撑下提升对特色的认识和定位,使其上升到学校文化的构建层面……2013年,学校将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不变的依然是引领师生拼搏奋进的“实验精神”。

猜你喜欢
德育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