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观念中的哲学反思

2013-11-28 08:03张玮祎
改革与开放 2013年18期
关键词:主体性可持续发展

张玮祎

摘 要:传统的发展观念是一种非理性的发展观,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后所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旨在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可持续发展观念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理念,通过对发展观念中人的主体性和极限意识的反思,有助于我们从哲学层面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主体性;极限意识

传统的发展观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主张人定胜天,认为人类无限的需求都是合理的,科学技术是万能的。在这种发展观念指导下,经济增长模式是片面强调发展速度和发展数量的粗放形式,无限度索取和掠夺性开发自然资源,忽视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发展的负效应日益显现,于是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发展观念进行反思,可持续发展观由此孕育而生。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孕育过程。早在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斯坦利就提出了“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并指出,如果人类无节制的扩张将会导致地球生态系统瓦解。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生态经济学”理论,标志着人们已经开始关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问题。1981年,美国科学家布朗创办的世界观察研究所出版了《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给出了一个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既满足人类目前需要和追求,又不对未来的需要和追求造成损害。”1989年,联合国环境理事会发表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指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环境理事会认为,要达到可持续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及跨国界的合作。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均等,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计划的轻重缓急及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是具有很大重要性的。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提供自然资源的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生态抗压力及经济增长。再者,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全世界各国首脑彻底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 人的主体性

世界历史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人是社会的主体。虽然人的活动受到一定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性的制约,是在既定的社会关系下活动的,但人又具有创造性实践的能力,能够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让客观规律为其服务,以求得自身更长远、更完善的发展。

面对当代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一些人认为这是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后果,认为只有人类彻底地放弃对自然界的控制和改造,做到“回归自然”,才能实现对自然的保护,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传统的发展观念导致的,传统的发展观念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认为发展总比不发展好,重视发展速度和发展数量,致使人们对自然资源无限度索取,成为马尔库塞描述的“单向度的人”,人的这种自主性只有放任性,没有约束性,是一种片面的主体性。而人真正的自主性应该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又对实践活动有着清晰的认识,能够正确合理利用资源、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对未来的发展后果有着科学的预测,即既能充分发挥人在实践过程中的主动性,又对自身实践活动有着一定的约束力。而这种主体性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R·布朗认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在满足自身当前需要时不牺牲后代利益的社会。”1994年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也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可持续发展观中的以人为中心并不是人完全中心化、自我化,而是人自主性的全面发挥,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一方面,人在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能够正视客观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求,保护生态环境。这样,人类不但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使自然规律为其所用,也实现了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的进一步推动。另一方面,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为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类,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精神条件,决定并影响着人的发展。而人又是社会的主人,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人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衡量标准,也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进步的内在动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观念中的人的主体性不同于传统认识中的人的主体性,只是孤立地、绝对地重视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是将人与自然、社会紧密结合,全面丰满地发挥人的主体意识,使人对自身、对自然、对社会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认识,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有一个系统连贯的理解,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 思维的极限意识

传统的发展观认为,经济的增长和人对自然的索取及改造是无限的,这种“增长无极限”理念,支配着人们无限度地索取自然资源、改造自然,起初确实取得了辉煌成就,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增长无极限”意识开始受到怀疑。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理论”,指出我们的地球只是茫茫太空中一艘小小的宇宙飞船,人口和经济的无序增长迟早会使船内有限的资源耗尽,而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出的废料将使飞船污染,毒害船内的乘客,此时飞船会坠落,社会也会随之崩溃。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公诸于众,报告指出,增长是存在着极限的,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有限性造成的。报告论述了地球有限论:社会经济增长的五种趋势即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人口剧增、粮食短缺和营养不良、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呈增长趋势,由于地球的容积是有限的,人类向自然的扩张必然也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主要是受到一些内在和外在条件的限制,其中主要的限制有以下几点:

首先,经济增长受到自然生态的制约。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因此它必然成为经济增长的绝对限度。人类的经济增长,应该维持在自然生态的协调平衡范围之内,整个系统内部能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以维持一定限度内的平衡稳定发展。因此,我们应节约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尽量小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虽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修复能力,但这种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如果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超出了它的自我修复能力,就必然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从而危及人类生存。

其次,经济增长受到人类自身能力的制约。人类能力的发展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就人类能力本身而言,人的发展具有无限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一定客观因素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人类的实际能力在某一个阶段内又都是有限的。因此,虽然人类有开发新能源、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的能力,但在技术和资金都有限的当下,有必要采取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人类的生命受到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制约。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推进,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消耗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投入的精神和体力越来越少,许多高科技技术代替了人类本身的劳动,由此导致各种“文明病”的出现,人类的生命活力不断降低。另外,从生物学意义上讲,每一物种都有其生命周期,当生命体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能及时做出调整时,就可能引起这一物种的灭亡。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生命体,也逃不出这种生命规律的制约。因此,人类不应当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为人类服务的,肆意破坏生态、掠夺性地利用资源,应该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意识,使生存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尽量增长人类的生命周期。

因此,人类必须理智地限制自己的行为,树立“极限意识”,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杨亮才.发展的选择[M].东方出版社,2001(8):173—174.

[2] 转引自钟孔述著.21世纪的挑战与机遇——全球环境与发展[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67—68.

[3] R·布朗.全球预警·1990年世界形势述评[M].科技文献出版社1991:236.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

猜你喜欢
主体性可持续发展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