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2013-11-28 04:00周淑芳周其国
关键词:职业教育英国

周淑芳 周其国

【摘 要】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经沉浮,借鉴其中有益经验,可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积极帮助。

【关键词】英国 职业教育 缘由

一 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演变

1.职业技术教育起步阶段:17世纪末—19世纪后期

17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英国职业教育的起步阶段,可分为两个阶段。总体上看发展比较落后,尤其是中职教育,与其国力和工业化水平很不相适应。

第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曲折萌芽: 17世纪末——18世纪中期。近代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孕育于17世纪末,主要由两类职业教育技术机构,一类脱胎于教会举办的慈善学校,如女子学校、公立日校和工读学校。另一类是19世纪初出现了的技工讲习所,它一般由知名人士和工人协会举办的,面向工人传授简单的现代生产技术原理和技能。

1862年,教育署颁布《修正法典》,把是否以基础读写能力为教学核心作为上述第一类机构获得补助金的条件,其职业技术教育职能逐渐萎缩。作为英国真正意义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开端,技工讲习所开始发展还比较顺利,至1850年达600多所,学员50万,但遗憾的是,后来陆续被中产阶级接管,逐渐背离职业教育宗旨。

第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艰难起步:19世纪后期。19世纪中叶是大英帝国最辉煌的时代。英国最早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当时的 “世界工厂”,雄居世界霸主地位。然而,1860年以后连续多次世界博览会上法、德等国的出色表现让“日不落帝国”举国震惊。英国实业界的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反思英国工业产品逊色的原因。尽管有很多分歧,他们还是达成了以下共识:即英国要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就必须依赖技术与技能水平的提高。在拉塞尔、斯宾塞和塞缪尔森等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下,英国政府开始重视职业教育。成立科学教育特别委员会(1868年)和皇家技术教育委员会(1869年),提供政策咨询。颁布《技术教育法》(1889年),允许地方政府从物品税中提取经费支持技术教育。在地方城市当局、同行协会和富商的大力支持下,英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起步,先后建立了近10所新兴的城市大学和一大批多科技术学院,为英国地方工商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门技术人才。

2.职业教育体系初创阶段: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

19世纪末,英国先后被美、德赶超,两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上激烈较量也强烈地刺激了英国朝野,英国政府被迫放弃对职业教育放任自流的态度,开始直接干预,加快职业教育立法,积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第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形成:20世纪初。1902年、1904年和1905年,英国先后颁布了《巴尔福教育法》、《中等学校条例》和《技术学校条例》,初步奠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在中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巴尔福教育法》要求政府成立地方教育当局,负责管理初、中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允许用地方税收资助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纳入公共财政资助奠定法律依据。《中等学校条例》首次允许教育委员会提供资金资助中等学校开设技术课程,为当地商业和贸易提供技术有效训练,标志着普通中等学校开设技术课程首次获得最高教育当局认可。1905年《技术学校条例》要求政府开设初级技术学校,为12-13岁离校儿童提供全日制职业技术课程。

但是,由于英国最高教育当局对是否独立设置技术学校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认识上存在分歧,政策上出现反复,技术学校发展十分缓慢,一度出现生存危机。直到1913年重新颁布《技术学校条例》,技术学校发展才重现转机。但是,这仍未停止朝野对此问题的争论。

第二,中等职业教育的转机:二战前后。1926年和1938年,英国教育咨询委员会先后提交了《哈多报告》和《斯宾斯报告》,建议政府建立以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为主体的中等学校体系,将职业教育纳入中等教育体系。此时,英国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文法中学一枝独秀、唯我独尊的确局面开始改变,中等教育应当包含就业目标逐步被社会认可。

第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平稳发展: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在此期间,英国高职教育也获得一定发展,具体体现:一是一批技术学院合并、升格,成立理工科大学,进行高等技术教育;二是一些长期从事高等教育水平的技术教育的技术学院逐渐被政府和社会认可,正式获得高等教育机构法律地位。三是积极推行国家资格证书制度,有力地促进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3.职业教育制度化阶段:二战后至今

第一,中等职业教育的短暂勃兴: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1944年,英国颁布《巴特勒法》,从法律上正式认可了斯宾斯报告提出的以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为主体的中等学校体系,标志着技术中学正式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将中等教育扩大到全体青少年,确立了较为全面的面向所有年轻人的中等教育目标,实现了“人人享有中等教育”的目标。在该法案的推动下,英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扩大。截止1947年,有实科倾向的现代中学达到3000多所,技术中学发展到317所。

1959年,英国中央教育委员会发表《克劳瑟报告》,建议以两条渠道扩大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一是技术中学增加第六学级;二是将学生离校时间延长至16岁,或对16-17岁的学生实施强制性的继续教育。然后,该报告却没有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仍然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上。

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全面衰弱:20世纪60年代后。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教育民主化的潮流,作为中等学校三分法依据的“11岁考试”的合理性受到广泛质疑,英国开始师从美国,提出了“人人有受综合教育的机会”的口号,推动了声势浩大的“综合中学运动”,着手改组中等学校,广泛建立兼顾升学和就业目标的综合中学以取代原来的“三轨制”,代之以在综合中学中增加技术业课程来实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中级技术人才。该运动给的直接结束是给英国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以职业教育为主要目标的现代中学、技术中学迅速衰弱。到70年代末,英国而现代中学的学生数不到7%,技术中学的学生数不到0.5%;相反,综合中学增至3387所,学生数点中等学校学生总数的82%。然而,在文化传统等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综合中学中所设置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形同虚设,成了为升学服务的文法中学的翻版,综合中学改革运动完全背离了改革的初衷。

第三,高等职业教育逐渐壮大:20世纪50-60年代。1956年,英国政府发布了《技术教育》白皮书,强调要重视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该报告的重要成果是促成了技术学院结构的调整,形成了地方学院、区域学院、地区学院和高级技术学院四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明确了各类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办学形式和课程设置,建立了合理的技术学院结构,改变了长期存在的办学混乱的局面。但是,有关中等职业教育的建议并没有引起重视。

60年代,在《罗宾斯报告》和教育科学大臣安东尼·克罗斯斯兰的推动下,英国建立了高等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双轨运行的高等教育体制。高职教育获得较快发展,伯明翰技术学院等10余所技术学校升格为技术学院,使多科技术达到30多所;1965年,多数高等技术学院都获得大学特许关,纷纷向技术大学过渡。

第四,学徒制完善与改造:20世纪60-90年代。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长期落后,英国中级技能型人才主要靠传统上的学徒制培养,由雇主和学徒自愿签订培训合同,政府不太干预。为克服传统学徒制的局限,1964年,英国颁布《工业训练法》,规定工业部门必须承担起培训的法律义务;强调所有就业者(不仅是高技术行业)都必须接受训练;承认工作准备是一种教育活动,因而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一部分组织管理工作;成立工业训练委员会,建立合理的培训成本分担机制,确保所有受益企业分担培训费用。该法案的颁布具有两大意义,一是将工业训练的部分职责从雇主转移到政府,进一步强调了政府的职业教育责任;二是要求教育部门和产业部门共同技术训练责任,使产学合作成为可能。90年代,英国在欧盟委员会会的统一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制度,推行现代学徒制,促进产教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 英国职业技术教育演变特点及其缘由

1.职业技术教育总体落后,高职教育发展平缓,中职教育举步维艰

以历史演变过程中可明显看出,英国职业技术教育总体比较落后,与其综合国力极不相称。具体表现在:一是职业教育体系形成较晚。二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规模小。三是中职教育争议不断,屡次危机。

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业化的产物,与新技术革命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中等职业教育与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发达程度密切相关,高职教育往往与精密制造业、知识密集型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英国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中逐渐衰弱,先后被美国、德国、前苏联、日本、法国等新兴工业强国超越,在很大程度上与英国职业技术教育落后直接相关。英国第二产业的衰退在20世纪50年代后更为明显。英国一直是世界贸易大国,第三产业长期比较发达,这是统治阶级一直比较重视高职教育的原因之一。

2.政府重视不够,职业教育政策滞后,措施不力

一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一直不得力。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枢密院教育委员会长期不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一直群龙无首,直至1853年,才成立科学与工艺署负责管理职业技术教育。二是议而不决,政策滞后。英国历史上,职业教育不泛有识之士和真知卓见,但很多政策建议往往在议会漫长的程序中遗误时机。比如,《哈多报告》和《斯宾斯报告》的政策建议,直到18年、8年后的《巴特勒法》才转化成政府政策;1959年的《克劳瑟报告》则更加不幸,在议会的无休止讨论中如泥牛入海。

职业教育之所以不被重视、职教政策之所以滞后,与英国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1)从社会结构上看,英国统治阶级由构成:一是以土地贵族、金融贵族为代表的贵族阶层,二是产业资产阶级。由于利益的不同,两个阶层持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伴随两大阶层因产业革命的推进所造成的力量消涨,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犹如大海中的小舟,在教育发展大潮中此起彼伏。总体上看,贵族阶层力量始终比较强大,职业教育不够重视。(2)从政治制度上看,英国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和议会民主制国家。由君主、上院、下院、政党及其复杂的议事规则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造成要达到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要经过激烈争议和漫长的程序,造成英国发展“总是被社会既得利益者所遏制,使英国上层建筑的变化一再显露出滞后性”。(3)英国自由主义的政治传统和保守主义的政治文化的影响。

3.重视学徒制在技术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价值

英国产业资产阶段特别青睐用传统学徒制来培养技术人才。这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英国有至中世纪以来一直保存良好的学街制传统;二是英国学校职业技术教育长期不发达;三是学徒制契合了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特殊规律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从知识论上说,技能型人才的知识基础是程序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必须在工厂中以现场操作的形式,在“做”中学习。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英国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