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局势分析研究

2013-11-27 05:16:36祥,王芳,刘
职教通讯 2013年28期
关键词:在校生局势测度

周 振 祥,王 政 芳,刘 喜 咏

由于涉及“内涵建设与‘下移’发展”、“县校合作”、“协同创新”三组关键词,本论题首先要厘清基本逻辑关系。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取向是:“内涵建设”是根本要求,“下移”发展是推进的新战略,而“协同创新”和“县校合作”分别是“内涵建设”与“‘下移’发展”的贯彻落实;“‘县校合作’式协同创新”是践行“内涵建设与‘下移’发展”所蕴含的科学质量观和教育发展观;或者说,内涵建设与“下移”发展并行,是要以“县校合作”式协同创新,来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进而为职教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湖北省是我国高职教育大省,在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引领下,为要确立湖北高职教育的领先地位,需要立足长远,科学规划,以实现湖北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此,本文为实现湖北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对湖北省不同规模高职院校的综合办学效益进行多目标局势评估,分析其各自在办学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为实现全省各类高职院校的协调发展、今后主要建设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建议。研究结论对各类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样本数据

据《湖北省教育统计年鉴》2005—2010统计资料[1],湖北省2010年有高职院校51所,在校生人数373249人,在校生/校7319人,极差15520人;年招生124383人,招生数/校2439人,极差5821人。本文按全省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进行分类 ,对各类高职院校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多目标局势评估方法进行分析。

(一)在校生规模分类

依据在校生规模,分为I类学校(较大规模)在校生规模≥1.2万人;II类学校(中等规模)0.7万人≤在校生规模<1.2万人;III类学校(较小规模)在校生规模<0.7万人。

(二)选定评估目标

为合理评估3类学校办学综合效益,本文选取生/师比(X1),反映学校的师资队伍素质结构是否合理;建筑面积/生(X2)反映学校的办学基础与规模是否相适应;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生(X3)反映学校的办学经济实力;生/专业(X4)反映学校的专业结构布局是否合理,作为学校办学综合效益的评估目标,对各类学校进行办学综合效益评估。

样本数值为3类学校4项目标2005-2010年的平均值,Y为各类学校平均在校生数,见表1。

二、局势分析[2]

(一)构造局势

局势由事件(a)和应对事件的对策(bj)的二元组合构成。高职院校记为事件a。应对事件的对策分别为较大规模(b1);中等规模(b2);较小规模(b3)。 由a和bj构成的局势,记为S,j,简约为Sj。S,1=(a,b1)=学校,较大规模(S1);S,2=(a,b2)=学校,中等规模(S2);S,3=(a,3)=学校,较小规模(S3)。

表1 湖北省高职院校分类统计目标样本值

(二)局势效果测度

局势效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用多种目标作为局势效果评估因素,才能对局势作出客观的评价。以X1、X2、X3、X4作为局势效果的评估目标,记为p。在p目标下,按照人们的期望值与局势效果进行比较,局势效果值越接近期望值越优,此为适中效果测度,记为rj(p)。

本例局势效果测度标准:X1效果测度期望值为18:1;X2效果测度期望值为30m2/生;X3效果测度期望值为5000元/生;X4效果测度期望值300生/专业/校,是参照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基本要求,并兼顾预期的发展趋势而提出的。如:X3由4000元/生提高到5000元/生;X4专业生均300人/校,并没有参照标准,仅依据现有的状态提出的一个预期值。局势效果测度见表2

(三)局势效果评价

依局势效果测度(ri,j)大小顺序排列:S,1/0.9325>S,2/0.8975>S,3/0.8900。

I类学校(S1)综合效果最好;III类学校(S3)综合效果较差。3类学校差别明显。说明为要追求办学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湖北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做大做强做优。

表2 局势效果测度

I类学校X2、X3、X4目标表现满意(r1,j>0.9),说明I类高职院校发展基础较好,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做大做强做优。存在的主要问题:生/师比(X1)21.75:1,目标效果测度0.83,为全局最低水平。今后主要建设方向,为实现办学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构建生/师比。

Ⅱ类学校X1、X2目标表现满意(r2,j >0.9),说明Ⅱ类学校生/师结构、办学基础条件较好,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但在教学科研硬件设备投入(X3)显不足,表现出办学的经济实力尚力不从心。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专业生均人数(X4)246.13人未达到满意水平(300人)。今后主要建设方向,应着力进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专业生均人数,以提高办学综合效益。

III类学校X1、X2、X3目标表现满意(r3,j >0.9),说明III类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的建筑规模、教学科研硬件设备投入均能满足现有的办学要求,且明显优于I、Ⅱ类学校,这同时也说明该类学校教育资源的“能耗”明显高于I、Ⅱ类学校。这类学校由于在校生规模较小,企图通过增加专业,吸引更多的学生,结果是专业越多,生源越少,专业生均人数(X4)全局最低。由于专业规模较小,导致教育资源“能耗”加大,必然是办学综合效益降低。III类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生均人数较低,说明缺少重点专业的支撑,是造成教育资源 “能耗”过高的主要因素。今后的主要建设方向,应着力进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专业生均人数,以提高办学综合效益。

以上多目标评估对办学综合效益影响的分析,将会是各类高职院校今后制订发展规划、办学规模决策和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局势效果优化

为了实现全省各类高职院校协调发展,明确各类学校今后的主要建设方向,对上述局势效果测度建立局势效果矩阵M。令局势Si与评估目标p的二元组合为一结构单元,记为Si,j,即S1,1=较大规模,生/师比(p1);S1,2=较大规模,生均建筑面积(p2);S1,3=较大规模,教学科研硬件设备投入(p3);S1,4=较大规模,专业生均人数/校(p4)。S2、S3类推。

对局势矩阵M进行优化调整。首先对矩阵M进行行优化变换,即在同一行内按效果测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得到M1。

据M1,全省各类高职院校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分析如下。

I类学校,优势因素,生均建筑面积、专业生均人数最为合理。劣势因素,生/师比为全局最低。

II类学校,优势因素,生/师比结构较为合理。劣势因素,专业生均人数较低。

III类学校,优势因素,生/师比结构合理。劣势因素,专业生均人数全局最低。

对矩阵M按列进行优序化变换,即在同一列内按效果测度从大到小做降序排列,得到M2。

据M2,全省高职院校各项比较指标的表现如下。

生/师比(X1):III类学校表现满意,I类学校表现最差。

生均建筑面积(X2):I类学校表现满意,II类学校表现最差。

教学科研硬件建设投入(X3):I类学校表现满意,II类学校表现最差。

专业生均人数/校(X4):I类学校表现满意,III类学校表现最差。

综合结果:湖北省高职院校为要实现综合办学效益最大化,实现各类学校协调发展,I类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II、III类学校应加强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三、研究结论

为了要实现湖北高职院校的协调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首先是要做好长远发展规划,即在办学规模、建设重点等方面要有一个前瞻性的科学规划。据以上局势分析结论如下。

1.I类学校办学综合效益最优,应是湖北省高职院校的建设重点,办学条件、综合办学效益好,使其继续发挥其优势的引领作用,目标应建设成为全国的重点高职院校。

2.II、III类高职院校,应该重点实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走特色专业兴学之路,只有专业办出特色,提高专业吸引力,提高专业生均人数,才能降低教育资源的高“能耗”,学校的综合办学效益才会显著提高。

3.II、III类高职院校具有生均建筑面积和生/师比方面的优越条件,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走特色强校之路,才能在今后的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1]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教育统计年鉴(2005—2010)[M].内部资料.

[2]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166-170.

猜你喜欢
在校生局势测度
数说高教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环球时报(2022-02-23)2022-02-23 17:02:21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纳卡战斗加剧局势彻底升级的威胁
英语文摘(2020年12期)2020-02-06 08:55:40
山西省普通高校在校生在籍学习证明
高职高专护理在校生升本现状调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