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以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为例

2013-11-27 05:16
职教通讯 2013年29期
关键词:职教成员校企

邹 珺

由于涉及“内涵建设与‘下移’发展”、“县校合作”、“协同创新”三组关键词,本论题首先要厘清基本逻辑关系。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取向是:“内涵建设”是根本要求,“下移”发展是推进的新战略,而“协同创新”和“县校合作”分别是“内涵建设”与“‘下移’发展”的贯彻落实;“‘县校合作’式协同创新”是践行“内涵建设与‘下移’发展”所蕴含的科学质量观和教育发展观;或者说,内涵建设与“下移”发展并行,是要以“县校合作”式协同创新,来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进而为职教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

职教集团按照主导类型划分,主要分为院校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企业/行业主导型及自愿联盟型等四种基本形式。[1]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往往由办学实力较强的职业院校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院校以及企业、行业协会等作为集团成员,通过契约或章程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由牵头院校协调并推动集团的运作和发展。对于这类职教集团,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拨款、政策优惠等方式支持院校的运作和管理。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多采取理事会管理的形式,各成员单位按照章程履行义务,其法律地位、人、财、物、隶属关系、法人资格保持不变,是一种典型的松散、约束性不强的契约型组织。[2]现阶段,我国多数职教集团属于院校主导型。

二、研究缘起

为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打造湖北交通职教品牌,2011年12月,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由62家单位组成的“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其中,交通企事业单位19家,行业企业35家,中职院校5家,行业协会3家,主要以路桥、汽车、航海等交通运输类专业为纽带,按照互利共赢、自愿参加、优势互补、权责对等的原则组成。集团成立后,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在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教产结合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集团内校企间先后开展互访交流120余次,就共建“订单班”、“校中企”、员工互兼互聘、教育培训、人才招聘等内容开展洽谈和相关交流活动,年新签相关校企合作意向书10余份,与企业合作新建“宝马武汉培训学院”、“沃尔沃华中能力发展中心”等合作办学项目,深入推进校企共融。

虽然成效显著,但随着集团的发展,逐渐形成以下三类关键性问题,如果不处理好这三类问题,集团内各项校企合作活动的开展只能流于形式,仍然处于浅层次,院校主导型集团无法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1.集团管理问题。院校主导型集团成员单位构成复杂,组织结构松散,各成员之间相对独立,多采用契约式组建,权利责任约束较弱。虽然宏观上有集团理事会负责统筹协调与计划决策,但各主体作为独立法人,利益诉求不同,尤其是校企之间,其组织目标和运行方式等有很大差异。例如,企业希望学校提供稳定高质量的人才,提供最新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从而有效的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学校则希望企业为老师和学生提供真实的实习环境,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的满足市场需要,利益诉求的差异使得校企之间成为一种动态博弈和竞合的关系。多个差异主体的“抱团发展”使得这类组织天生处于动态变化中,难以形成稳定有效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要不断深入挖掘双方的契合点,创新组织活动形式,才能有效的推动合作。

2.集团运行问题。多利益主体下如何完善集团体制机制,增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益?作为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理事会重要职务多数由院校领导担任,企业的作用被不同程度地弱化,然而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企业往往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集团内校企合作的利益互动机制和评价监督机制尚不完善,行业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并没有因职教集团的建立而发生根本性转变,使得集团运行没有形成长效的良性互动,各成员单位多元合作很难达到理想的互补状态,集团资源优化与共享仅仅只停留在表面,特别是教学资源与实训设备共建共享、师资互兼互聘等并没有落到实处,校企合作依然是浅层次的,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依然有待创新。

3.政策支持问题。政府应如何进行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以保障集团有利的政策环境?职教集团的组织协调能力与活动资金等均很有限,而职教集团吸纳的成员往往是跨行业、跨区域的,由于管理权限和职能的限制,相关地方政府给予的支持十分有限,阻碍了职教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影响力扩大。

三、现状调查

为深入了解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对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各项问题的研究,更好地推动集团发展,笔者对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内成员单位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整个调研主要包含以下四类问题。

(一)成员单位人才需求

关于成员单位对员工的基本学历要求,需求量最大的是高职,占到57%,其次是本科,占34%,体现了现阶段企业开始重视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也说明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时开始具备一定的优势。关于目前中高职毕业生存在的问题,多数单位认为专业技能不过关占首位,达到了31%,其次为流失率高(27%)和职业道德素养不高(22%),说明目前职业院校要更好的满足企业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真实环境下的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继续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使学生具有更加明确的就业定位和发展目标,从而促进学校教学与实际工作的无缝对接。

(二)企业参与职教集团的主要合作内容与合作效果

1.合作内容。在成员单位参与集团内各项合作的目的中,32%的企业认为是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基地,其次是建立稳定的员工培训基地(占17%),第三是展示良好的企业形象与社会责任和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各占14%),说明集团内行业企业处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与高职院校具备了必要的合作动力,也表明部分企业开始转变与院校合作的观念,逐步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形象,愿意通过与院校的合作,承担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此外,企业也对其他校企合作活动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按顺序依次是:开展技术交流与专题讲座(14%)、联合技术攻关(12%)、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10%)、校企文化交流(9%)、开展订单培养(8%)、校企之间员工互兼互聘(7%)等,由此可见,学校与成员单位之间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尤其是在开展技术交流与新技术开发上,企业迫切需要职业院校发挥专业人才集中的优势,起到行业技术引领的作用,为行业技术革新提供有力的支撑。

2.合作效果。关于职教集团内已经开展的校企合作项目,开展效果最好的是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与订单培养,原因是有效的帮助企业招聘到满意的员工,其后依次为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员工培训,通过这两种方式,共享了教育培训资源,并促进本单位员工知识的更新和整合,这些充分显示了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聚集地的优势;但是在涉及到校企深度合作的员工互兼互聘、联合技术攻关、技术与文化交流、共建“校中企”等项目上,开展的合作相对较少,合作效果有待提高,这说明职业院校在寻找校企合作切入点上,还有许多可拓展的空间,同时也说明职业院校在提供人才培养之外,还需在行业新技术研发与技术革新上下工夫,切实提高为行业企业服务的能力。此外,有部分企业在评价合作效果时认为,通过参与集团内校企合作,为本单位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13%),获得良好的行业认可和社会效益(12%),并降低了用人成本(12%)。

(三)网站服务与互动形式

在希望集团网站提供的服务中,比例最高的是人才信息,达到22%,其次为行业最新发展信息(20%)、职业技能培训(13%)、相关国家政策(13%)以及从业资格考级考证信息(13%)等,说明企业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对行业发展信息的高度敏感性。在希望职教集团定期开展的活动当中,定期走访与了解企业需求以29%居首,其次为校企论坛交流,占26%。说明集团内部成员互动和信息交流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平台,单位之间迫切需要相互了解和学习,这也为职教集团以后的相关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在希望集团改进的工作中,依次为加强成员间联系和交流(33%)、加大宣传力度(24%)、上级主管部门扶持力度(21%)和加强体制机制建设(16%),说明职教集团成立时间不长,社会影响力有待加强,需要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稳步推进工作,同时,集团自身也应加快建立完整高效的体制机制,才能切实发挥好自身作用。

(四)政策支持

在希望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调查中,按实习工种给予人才培训经费补助以34%的比例居于首位,其次为以奖代补(28%),以奖励形式补助成员单位,鼓励成员单位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其后依次为给予企业相关荣誉,提升企业形象,以及税收优惠等。说明集团成员单位认为政府对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经费的投入及相关政策还有待加强和完善,同时,成员单位也希望政府能够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并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各方面的奖励,以更好的保护和促进这种积极性。

四、对策分析

(一)完善职教集团管理架构

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组织结构松散,构成关系复杂,因此,适当的组织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在促进紧密型校企合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多采用理事会负责制,下设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分别负责执行理事会的决议和完成日常运行工作。为推动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可采用矩阵式组织架构(如图1),各部门既独立运作又相互配合,以合作项目为载体定期沟通,有利于激发集团各管理部门、各专业为企业服务的积极性,形成推动校企合作的合力。

图1 职教集团矩阵式架构

(二)创新职教集团体制机制

我国职教集团总体上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逐步深入,对职教集团优化和内涵发展的需求开始显现出来,集团内校企、校际、中高职衔接等关系亟待厘清,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更是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目前,多数职教集团在实际运作中表现为组织结构松散、运作机制简单、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理论指导和政策保障缺乏等,阻碍了职教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影响力扩大。因此,创新职教集团体制机制,是当前职教集团研究与实践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1.加强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探索建立基于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的职教集团治理结构,探索校企“一体化”办学以及集团内部人才培养、组织结构、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善集团内部各种规章制度,保护和激发集团各成员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断推动新形势下职教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2.为实现校企产学研合作与互动发挥积极作用。集团各院校应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提高院校服务集团内行业企业的能力,逐步形成合作优势,针对企业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研究方向,不断配合企业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引导企业充分认可职教集团,增强企业参与集团内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

3.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创造条件。构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对话机制、行业人才需求规划及信息共同发布制度,邀请企业参与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教育培训资源建设,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职业教育链与产业发展链有效对接,降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满足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推动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立,实现企业与学校的互动发展。[3]

(三)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

职教集团作为一种跨行业、跨社会组织的新型组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多从宏观上加强指导,促进资源整合,合理分工。

1.借鉴经验,立法支持。政府可从区域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相关法规政策,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校企双方的社会责任,并制定专项基金投入、税收优惠、奖励补助等政策,改善集团化办学环境、增强政策方面的支持,有效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活动。

2.设立职教集团专项基金,建立集团经费保障机制。各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设置集团专项经费和项目建设经费,为集团建设实训基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搭建信息平台等方面提供财政支持;积极协助集团开辟或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出台鼓励社会捐资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相关政策,面向社会各界募集资金,设立集团化办学发展基金。[4]

3.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搭建校企合作对话交流平台,引导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逐步转变观念,提高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参与并发挥其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提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效率与效益,从而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1]匡瑛,石伟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3).

[2]丁敏旭,郑关中.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

[3]邓志新.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2(2).

[4]高进军.职教集团校企深度合作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1).

猜你喜欢
职教成员校企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江苏职教助力国家扶贫攻坚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