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俊
(宁夏大学 回族研究院,宁夏 银川750021)
自1983年开始,国务院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实施“三西”扶贫计划,开创了宁夏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移民搬迁行动,即将居住在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脱贫无望地带的回汉群众集中搬迁至北部灌区,主要经历了吊庄移民(也称扶贫移民)、开发移民、生态移民三个阶段。30年来,宁夏共建成移民基地70 多处,搬迁安置移民群众80 余万人,其中回族移民群众占移民人口近60%,成为宁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搬迁。“十二五”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计划再移民35 万人。实践证明,移民搬迁是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山区回汉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然而,移民搬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像宁夏南部山区这样一个回族集中聚居区,回族内部教派、门宦众多,历史上形成的不同教派门宦之间的边界依然存在,以清真寺为中心的教坊制根深蒂固。总体而言,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在实施移民搬迁安置时由于没有考虑到回族内部教派门宦问题,将分属不同教派门宦的信教群众插花安置,致使迁入地回族因教派门宦不同,在回族社区重新构建过程中难以有效整合,导致移民安置地清真寺过多及布局不尽合理,造成资源浪费,无形中增加了移民区回族群众的经济负担,也给宗教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问题。2012年3月,就这一问题,笔者选择宁夏红寺堡生态移民开发区进行了调研。
回族社会的“教坊”是伴随着回族先民在中国的定居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社区组织形态[1]。早期回族社区在教权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以清真寺为中心的松散教坊制,各教坊之间互相独立,互不隶属,互不干涉,各行其是,清真寺居于一个教坊的中心,主要为教坊成员提供宗教服务,教坊与清真寺一一对应,一般一个坊只有一个清真寺,同时教坊与回族自然村落相一致,极少有一坊多寺的现象,清乾隆年间以前,宁夏回族内部并无教派门宦之分。教派和门宦,是在清朝至民国时期先后传入宁夏的,其产生的背景与清朝民族压迫政策、苏非主义、阿拉伯瓦哈比思想的传入有很大关系。新的教派门宦产生以后,将早期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伊斯兰教称“格底目派”。格底目派也称“遵古派”,该派严格遵守“六大信仰”及教乘念、礼、斋、课、朝“五桩天命”,是一个虔守正统、热爱和平、顾全大局的教派,既不反对任何教派和门宦的“功修”,也不攻击任何门宦或教派的遵守,主张“按老规矩做事”。其他教派门宦群众也是从格底目发展转化而来,与格底目有着“源”与“流”的关系。
18世纪中叶,苏非主义传入宁夏以后,这一“遵古派”开始分化,一部分信教群众在教乘基础上进行苏非道乘功修,随之加入哲合忍耶门宦。现今,哲合忍耶已经发展成为宁夏人数最多的一个门宦。哲合忍耶门宦在20世纪初因教权继承问题产生分裂,哲合忍耶道祖、创始人马明心之后代马元章以宁夏西吉县沙沟为中心独立传教;哲合忍耶第五代穆勒什德马化龙嫡孙马进西以宁夏吴忠板桥为中心发展教众,并形成板桥派和沙沟派(也称马桥)。他们各自管辖分散西北各地以清真寺为中心的教坊和以拱北为中心的教区,其中沙沟派管辖的教区和教坊比较多。
民国初期,嘎德忍耶门宦在宁夏海原、固原的传教活动取得进展,该门宦以海原县李俊乡(现改为九彩乡)韭菜坪拱北为中心,迅速向四周发展,形成嘎德忍耶门宦的一个分支——韭菜坪门宦。20世纪60年代遵从该门宦的回族信众有1 000 多户[2](P112),至2008年在韭菜坪拱北调研时,该拱北一位“掌柜”告诉笔者,韭菜坪门宦现有10 万信众,100 多坊,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管辖15 处拱北,其中宁夏海原、固原等地有6 万多人。近年来,部分韭菜坪门宦信众从海原搬迁到宁夏北部灌区的闽宁新村、南梁农场、大战场、红寺堡等移民安置点,韭菜坪拱北出资曾帮助本门宦移民区信教群众修建过几座清真寺、选派开学阿洪,以加强对移民区教坊的管理。
虎夫耶是自18—20世纪在西北回族群众中快速发展的门宦。与其他门宦相比较,虎夫耶门宦支系比较多,各支系之间也没有道统传承的直接联系。这是由于一些支系最初发源地不同,有传承于来西北传教的中亚、阿拉伯传教士;有源于前往麦加朝觐的教职人员领受虎夫耶学理,回国后大力宣传,形成一个支派;也有一些宗教职业者在研究教义的基础上自创门宦。目前,西北地区属于虎夫耶门宦的有20 余个分支,之间相互独立,没有道统渊源关系。清末至民国期间传入宁夏的虎夫耶分支主要有洪门、鲜门、通贵门宦三个分支,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洪门门宦。虎夫耶洪门门宦以中宁县洪岗子拱北为中心,在不到100年时间,教众遍及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省区,其中宁夏信众最多。
伊赫瓦尼教派于20世纪30年代在西北地区开始传播,该派提倡“遵经革俗”,因而被称为伊斯兰教的维新运动。伊赫瓦尼在传教初期遭到格底目和其他门宦的激烈反对。20世纪30年代伊赫瓦尼传入宁夏同心、吴忠等地,由于军政大员马鸿逵积极推行伊赫瓦尼,使得该教派在宁夏南、北部各地得到了快速发展。1933年,马鸿逵任宁夏省主席以后,在银川和吴忠比较大的清真寺开设高级中阿学校,将宁夏各地阿洪集中进行培训,大力发展“中阿并重”的经堂教育,积极宣传伊赫瓦尼教派主张,试图利用伊赫瓦尼统一宁夏各教派门宦;同时,对聚礼进行重大改革,通过实行“海乙制”①清真寺管理办法,强行给各地清真寺选派伊赫瓦尼教派阿洪。马鸿逵在其编著的《宁夏十年来省政述要》中讲,聚礼的意义本来是“以化散为整,聚会大众之精神命脉于一致为依归”,“而宁夏地区一村之内三五家各自成坊,一望之中,十百步栉比建寺,各标门户,互争雄长,不惟自毁集团,亦且重违经训”。1939年,马鸿逵担任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宁夏分会理事长,他命令回教救国协会制定联合聚礼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强制推行联合聚礼。该办法规定:城镇农村均以建筑最早的一座清真寺为海乙寺(总寺),凡该寺五里范围之内的信教群众,都要归并到这个清真寺去进行聚礼。领导聚礼的伊玛目由各清真寺的开学阿洪轮流担任,各寺的阿洪不得无故缺席。当时宁夏几个重要清真寺都由伊赫瓦尼阿洪主持教务,如宁夏同心县韦州清真大寺、永宁县纳家户清真大寺、平罗县的宝丰清真大寺等,这使得该教派在民国时期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宁夏人数、清真寺最多的一个教派。
从历史的纵与横来看,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西北回民起义对宁夏伊斯兰教教派门宦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一是哲合忍耶门宦继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之后再次遭受重创,起义失败以后该门宦核心人物马化龙及家属30 余人被清军残酷杀害,其20 岁以下家属一律被发配到边疆,教民也被强行从金积堡迁移到宁夏南部山区及甘肃平凉、华亭等边远地区,并禁止哲合忍耶在全国各地传播,经营数十年的哲合忍耶教权中心——金积堡从此走向衰落;二是大量参加回民起义的陕西格底目教众流落到宁夏南部山区各县,1871年1 万多名陕西回族,被左宗棠强行安插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化平县(今宁夏泾源县)。至新中国成立以前,宁夏回族内部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的格局基本定型。
红寺堡生态移民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地带,东临盐池县,西接中宁,南界同心,北连利通区、灵武市。东西宽约80 公里,南北长约40 公里。1997年12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1999年1月,扬黄灌溉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开发水浇地40 余万亩,已经搬迁安置宁夏南部山区海原县、西吉县、原州区、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同心县等贫困带上的回汉农民群众近20 万人。历时20年的扬黄扶贫生态移民开发工程,使原来一片荒滩沙碛地带变成灌渠纵横、绿树成荫的移民开发区。200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复正式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开发区行政区划总面积2 767 平方公里,现辖两镇(红寺堡镇、太阳山镇)、两乡(南川乡、大河乡)55 个行政村和两个城镇社区。
红寺堡移民开发区是宁夏生态移民的一个典范,也是国内最大的移民开发区之一,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贯彻落实“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解决南部山区贫困问题而建设的一个主要开发区。在移民开发伊始,为确保移民安置工作顺利进行,199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开发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办法》,提出“充分利用河套及新灌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按照高起点、快步伐、多功能、高效益的要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高标准、高质量地把红寺堡开发区建设成农业节水、高产、高效,村镇网络互补、服务体系完善配套、内有凝聚力、外有辐射力的现代化新灌区。实现移民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温饱,五年脱贫,十年致富的目标”;规定移民范围“主要是同心、海原、西吉、固原、彭阳、泾源、隆德7 县生活在贫困带上的农户,重点是高寒、土石山区、干旱带上就地脱贫无望的农户”②。此外还规定,必须将退耕还林还牧、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的村庄进行集体搬迁,集体搬迁的对象主要为同心县回汉群众;文件规定“移民安置坚持小集中、大分散原则,不搞一县建一乡、一乡建一村、一村建一点的模式,以村为单位插花组建大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红寺堡区常驻人口为16.5 万(不包括户口在红寺堡区,长年外出打工者),40 559 户,其中回族人口100 296 人,占总人口的60.76%。2012年《吴忠市红寺堡区宗教场所基本情况登记表》统计,红寺堡区现有宗教活动场所192 处,其中汉族社区佛教、道教寺院8 处,其余184 座为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穆斯林群众的清真寺(因东乡族、撒拉族人口较少,他们与回族在一起上寺),这些清真寺分属不同教派门宦,其中格底目教派12 座,10 800 人,平均900 人拥有一座清真寺;哲合忍耶门宦53 座(其中马桥45 座,板桥8 座),28 775 人,平均542 人拥有清真寺一座;虎夫耶门宦23 座(其中鲜门一座,其余属洪门门宦),22 530 人,平均979 人拥有清真寺一座;嘎德忍耶韭菜坪门宦16 座,10 500人,平均656 人拥有一座清真寺;伊赫瓦尼教派73 座,34 346 人,平均470 人拥有一座清真寺;赛莱菲耶5 座,4 070人,平均814 人拥有一座清真寺。有合坊③清真寺4 座。有宗教教职人员375 人(其中有资格证书者299 人、无证者76 人),在职开学阿洪162 人,寺管会成员652 人。可见,红寺堡移民开发区教派门宦众多,其中伊赫瓦尼教派信教群众最多。
红寺堡原是一片地势平坦、大面积荒滩、沙漠化严重的地方,并不适宜人类生存。后经国家投资,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组织兴修水利,引黄河水进行灌溉,使得大片土地得到开发,2001年搬迁同心新庄集、新圈等乡回汉群众至红寺堡灌区进行安置。这部分移民群众原居住地与安插点相距20 多公里,属于就近安置住户,共移民4 885 户,21 199 人,分五个项目区安置,规划建设9 个移民村。一是新圈项目区1 个,即大河乡龙兴村,搬迁安置回族移民765 户3 058 人,均属伊赫瓦尼教派,已建清真寺1 座。二是新庄集三支干项目区两个,其中南川乡东川村安置汉族移民721 户2 940 人;中川村安置回族移民420 户1 624 人,有格底目、伊赫瓦尼教派和哲合忍耶、虎夫耶门宦,已建清真寺4 座。三是新庄集四支干低口项目区两个,其中南川乡新台村安置纯回族移民480 户2 370 人,有格底目、伊赫瓦尼教派,哲合忍耶、虎夫耶门宦,已建清真寺4 座;南源村安置纯汉族移民80 户320 人。四是新庄集四支干高口项目区1 个,即南川乡洪沟滩村,搬迁安置移民894 户4 023 人(回汉杂居村),有哲合忍耶门宦、伊赫瓦尼教派,已建清真寺2 座。五是红四干项目区3 个,其中太阳山镇周新、买河村安置805 户3 624 人,属哲合忍耶门宦、伊赫瓦尼教派,已建清真寺2 座;李家村安置276户1 240 人(回族村);大河乡石坡子村安置444 户2 000 人,属哲合忍耶门宦,已建清真寺1 座。
就近安置的这部分移民群众原居住地与迁入地相距较近,一般在20 公里范围之内,移民成本较低,基本上是整村搬迁。在就近移民安插区形成的纯回族村7 个,纯汉族村2 个,回汉杂居村1 个,其中回族共3 685户,回族搬迁人口占搬迁总人口近80%。在搬迁地回族社区中,如兴隆村虽然属于整村迁移,人口3 000 余人,属于大型村庄,但由于信教群众同属伊赫瓦尼教派,相互之间有高度认同感,所以只修建1 座清真寺。反观南川乡新台村,虽然只有480 户2 370 人,但移民群众内部由于教派门宦复杂,修建清真寺4 座,分属格底目、伊赫瓦尼教派,哲合忍耶、虎夫耶门宦4 个不同的教派门宦。我们在南川乡中川村调研时,当地回族群众告诉我们,他们搬迁之前的村子因教派门宦不同建有3 座清真寺,到新移民区以后依然由于教派门宦的不同而修建3 座清真寺。
从1999 至2006年,红寺堡灌区搬迁安置彭阳县、海原县、泾源县、西吉县、隆德县、原州区等异地生态移民11 170 户46 998 人。一是彭阳县搬迁安置3 个移民村,安置移民1 414 户6 095 人,分别是南川乡红阳村780 户3 609 人(回汉杂居村),回族群众分属格底目、伊赫瓦尼两大教派,哲合忍耶、虎夫耶门宦,已建清真寺4 座;南川乡红沟滩村202 户985 人(回汉杂居村),回族群众分属哲合忍耶门宦、伊赫瓦尼教派,已建清真寺2 座;太阳山镇买河村166 户744 人(回汉杂居村)。二是海原县搬迁安置4 个移民村,安置移民2 285 户9 288 人,分别是大河乡白路村(现红崖村)安置移民314 户1 570 人纯回族村,分属哲合忍耶门宦、伊赫瓦尼教派,已建清真寺2 座;大河乡龙泉村安置移民475 户2 398 人纯回族村,分属伊赫瓦尼教派与虎夫耶洪门门宦,已建清真寺2 座;红寺堡镇东源村安置移民731 户3 688 人纯回族村,移民群众分属哲合忍耶、虎夫耶两个门宦,伊赫瓦尼、赛莱菲耶两个教派,已建清真寺4 座;大河乡河西村红三干七支安置642 户3 035 人(纯回族村),属虎夫耶门宦,已建清真寺1 座。三是泾源县搬迁安置4 个移民村,安置移民1 461 户6 229 人,分别是南川乡新源村(现红阳村)440 户2 141 人(纯回族村),有哲合忍耶门宦、伊赫瓦尼教派,已建清真寺2 座;南川乡南源村432 户2 017 人(回汉杂居村),回族内部又分为格底目教派、哲合忍耶门宦,已建清真寺2 座;南川乡洪沟滩村365 户1 557 人(纯回族村),分属哲合忍耶门宦、伊赫瓦尼教派,已建清真寺2 座;太阳山镇买河村红四干七支132 户662 人,当时无宗教活动场所。四是西吉县搬迁安置5 个移民村,安置移民3 165户13 360 人,分别是红寺堡镇上源村581 户3 461 人(纯回族村),分属哲合忍耶、嘎德忍耶门宦,伊赫瓦尼教派,已建清真寺3 座;南川乡南川村(现南源村)521 户2 662 人(纯汉族村);南川乡洪沟滩村(纯汉族村)350户1 955 人;大河乡新圈村443 户1 772 人(纯汉族村);红四干六支周圈村245 户1 280 人(纯回族村),属哲合忍耶门宦,已建清真寺1 座。五是隆德县搬迁安置5 个移民村,安置移民2 787户11 776 人,分别是大河乡红崖村407 户1 837 人(纯汉族村);南川乡西川村631 户2 926 人(纯汉族村);南川乡杨柳村555 户2 785 人(纯汉族村);南川乡洪沟滩村300 户1 495 人(纯汉族村);大河乡乌沙塘村245 户1 280 人(回汉杂居村),当时无宗教活动场所。六是原州区搬迁安置1 个移民村,安置回族移民55 户250 人,当时无宗教活动场所。
异地搬迁属于从外县长距离迁移,距离在200 公里左右,形成19 个安置村庄,其中回汉杂居村庄7 个,纯回族村庄7 个,汉族村庄5 个。在移民安置点形成的回族社区中,清真寺数量基本与教派门宦数是同等的。也就是说,在回族移民区形成的自然村落中,不论移民人口数量多寡,基本每一个教派或门宦都建有自己的清真寺。如果抛开教派门宦因素,一个回族社区清真寺的多少以及清真寺建筑规模的大小应该根据信教群众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进行设计布局。同样,如果在移民初期考虑到回族内部教派门宦可能对构建回族社区带来的不利因素,而有计划地将同一教派门宦信教群众集中安置在一个自然村,就完全有可能少建许多清真寺,这会节约移民成本,减轻移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尽管清真寺的修建资金由信教群众自筹,不用政府出资,但清真寺修建要占用一定面积的耕地,因而如果缺乏科学合理规划,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样,如果将10 户信教群众与500 户信教群众修建1 座清真寺相比较,10 户群众的经济负担肯定很重;而且清真寺建成以后,他们还要长期提供一位开学阿洪的生活费用。
2006年以后,随着移民搬迁工作的持续开展,移民社区行政建制的不断调整,移民人口数量的增加,移民社区逐渐形成。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红寺堡区行政区划最终确定,下辖两镇(红寺堡镇、太阳山镇)、两乡(南川乡、大河乡)55 个行政村和两个城镇社区。
1.红寺堡镇。目前红寺堡镇辖梨花、团结、兴旺、红海、红光、光彩、朝阳、玉池、中圈塘、东源、上源11 个行政村,创业、振兴两个居委会,总人口5.53 万人,其中回族3.33 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60.3%[3](P139)。
兴旺村从彭阳、海原等县异地搬迁回汉移民1 121 户5 411 人;梨花村累计搬迁同心县回族群众691 户3 282人;团结村旱地改水地,整村搬迁移民944 户9 354 人④,回族占80%以上;红光村是一个纯汉族村,也属区内整村搬迁,人口4 354 人;朝阳村从彭阳、泾源、海原三县异地搬迁农户1 325 户5 044 人,属回汉杂居行政村⑤;玉池村从泾源、海原等县搬迁620 户3 760 人(实际定居394 户1 736人);东源村主要是由从海原县搬迁的回族群众749 户3 750 人组成;上源村从西吉县、原州区搬迁回族群众636 户3 335 人;中圈塘村为区内旱改水移民804 户3 304 人。
红寺堡镇的11 个行政村和两个居委会由20 多个自然村组成,有纯回族村,也有回汉杂居村。回族内部教派复杂,有格底目、伊赫瓦尼、赛莱菲耶三个教派与哲合忍耶、嘎德忍耶、虎夫耶三个门宦。大部分行政村有两个以上清真寺,并且分属不同教派门宦(见表一),如距红寺堡镇2 公里的团结村有近万人,其中80%移民来自同心县,其余来自海原、西吉、隆德等县,还有40 余户来自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由于该村人口多,面积大,人口来源比较复杂,建有23 座清真寺,其中哲合忍耶10 座,伊赫瓦尼7 座,嘎德忍耶2 座,赛莱菲耶1 座,还有3 座清真寺已经建成,正在办理审批手续,没有载入红寺堡镇宗教局宗教场所基本情况登记表。有些清真寺之间直线距离不到200 米。团结村之所以有这么多清真寺,除与该村规模大、人口多有关外,也与移民搬迁过程中没有合理规划清真寺布局有关。
表1 红寺堡镇回族社区清真寺统计表
2.太阳山镇。截至2009年6月,太阳山镇有移民人口38 441 人,其中回族人口占60%以上。搬迁移民主要来自宁夏南部山区7 县,辖10 个行政村,分别为甜水河村、柳泉村、沙泉村、永新村、红塔村、豹子滩村、黄羊滩村、水套村、买河村、周新村,行政村之下又分30 多个自然村。1999年太阳山镇建成移民搬迁村6 个,甜水河村从泾源、隆德两县搬迁回汉移民4 470 人;柳泉村从海原、泾源两县搬迁回汉移民4 850 人;沙泉村人口2 627人,移民来自同心县和隆德县;永新村从海原、西吉两县搬迁回族群众4 464 人;红塔村移民来自西吉县,人口3 376 人;豹子村从彭阳县和西吉县搬迁回汉移民3 604 人。2000年黄羊滩村实行移民开发,从海原县搬迁移民3 994 人。2002年又开发建设两个回族聚居村,其中水套村移民来自同心县和西吉县,目前该村人口3 465 人,建有7 座清真寺,伊赫瓦尼教派6 个,虎夫耶洪门门宦1 个,平均500 人拥有一座清真寺;买河村回族移民来自同心、西吉、海原、泾源4 县,现有人口4 417 人,建有7 座清真寺,伊赫瓦尼教派6 座,虎夫耶洪门1 座。2007年开发周新村,移民主要来自彭阳县和泾源县,现有人口3 154 人,为回汉杂居行政村,其中回族内部分属不同教派门宦,以哲合忍耶门宦教众为多。该门宦教众联合其他教派建立1 座清真寺,属于联坊或混合清真寺。这种不同教派门宦教众在一个清真寺从事宗教活动的现象比较少,整个红寺堡镇只有4座联坊清真寺,这要求不同教派门宦的教众能够摈弃门派之见,互相包容。
太阳山镇现有清真寺57 座(见表2),其中格底目教派5 座,哲合忍耶门宦10 座(马桥9 座,板桥1 座),伊赫瓦尼教派26 座,虎夫耶门宦10 座(洪门9 座,鲜门1 座),赛莱菲耶教派1 座,嘎德忍耶门宦1 座,合坊2座。
表2 太阳山镇回族社区清真寺统计表
3.大河乡回族社区。大河乡位于红寺堡开发区西部,移民主要来自宁夏南部山区7 县,是红寺堡开发最早的乡镇,辖红崖、黄麻沟、龙泉、大河、杨黄、开元、龙兴、香园、石炭沟、平岭子、石坡子等12 个行政村,至2009年有人口29 396 人,其中回族22 928 人,占全乡总人口的78%。现已形成11 个回族社区,建有33 座清真寺,其中伊赫瓦尼派清真寺18 座,占据大半。建有2 座以上清真寺的村有8 个,建有2 座合坊清真寺(见表3)。
4.南川乡回族社区。南川乡地处红寺堡开发区最南端,是一个边开发边建设的移民乡,现辖沙草敦、康庄、白敦、红阳、中川、东川、杨柳、南源、洪沟滩、新台等14 个行政村,包括20 多个自然村,共有人口48 552人,其中回族占52%。除洪沟滩村和新台村为就地旱改水就地搬迁移民,其余移民人口主要来自海原、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同心等县。现形成9 个回族新社区,有清真寺37 座(见表4)。
表3 大河乡回族社区清真寺统计表
表4 南川乡回族社区清真寺统计表
西北地区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纵横交错,回族内部在教派门宦的作用下不断分化演变。虽然一些门宦教权中心在宁夏,但其信众分布在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不同的教派门宦,在宗教礼仪表现上也各有特点,形成本门宦特有的文化符号,在组织方式上各门宦都有道统体系;各个门宦的主持人在信教群众中拥有很高威望和号召力;重视道乘修持;每年定期到前任门宦主持人的墓地聚会集体过“尔麦里”等。
教派门宦是西北穆斯林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教派或门宦将回族群体分成许多支派,各派之间的界线非常清晰。教派门宦之间既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的一面,又有相互竞争、彼此排斥的一面。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是:在影响较大的门宦中,门宦依然对其所属清真寺和教众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门宦组织中的从属关系和制约关系依旧存在。
门宦群体成员认为自己与其他教派门宦的人是不同的,他们对与自己相左的教派门宦存有偏见,导致教派门宦偏见存在的重要原因是教派门宦中心主义的存在,即各个门宦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是真理的把握者,以正统自居,而对其他教派门宦采取抵制的态度。因各个教派门宦偏见而引起的矛盾时有发生,我们在红寺堡镇团结村调研时,一位开学阿洪告诉我们:“该行政村回族群众分属哲合忍耶、伊赫瓦尼、嘎德忍耶、赛莱菲耶等教派门宦,他们上本教派、门宦的清真寺做礼拜或参加宗教活动。不同教派门宦教民之间互为邻居,平时他们之间关系还是比较好的,有时他们私下闲聊时会说到主麻日开学阿洪所讲‘卧尔兹’内容,如果稍不留神,他们会认为我们在攻击他们,引起矛盾。所以现在卧尔兹很难讲,这里不像我们老家,一个自然村只有一座清真寺,同属一个教派或门宦,不同教派教民之间有一定空间距离,也避免一些矛盾的产生。”我们在红寺堡一个村调研时,一位回族群众讲,他们刚搬来这里时,清真寺还没有建成,每逢主麻日或节日聚礼时就在露天场地礼拜,尽管有时刮风下雨或冬天很冷,一些虔诚的穆斯林仍坚持不辍,然而,距离两三百米的地方就有一座建成的清真寺,当问及他们为啥不到那个清真寺去礼拜,他们说我们与他们不是一派,我们不会到他们清真寺去礼拜,现在我们清真寺建成了,他们也不来我们清真寺。相比较而言,城市穆斯林的教派门宦意识比较淡漠,如笔者曾在银川一些清真寺作过调研,询问一些到清真寺参加古尔邦节会礼的不同年龄层次的回族群众属于哪一个教派或门宦,他们大都认为回族内部不应该有教派门宦之分。
改善回族内部教派门宦之间紧张关系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思考方式或观念问题,而不是人为地采取打击压制或孤立方式。新的教派门宦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教职人员起了重要作用,尤其当教义变得更加精细、宗教仪式变得更加复杂的时候,一些教职人员专门从事阐释或解释工作,并实践他认为正确的主张,追随者的日益增多,为新的派别产生准备了条件。老的教派站在中心主义立场也是产生偏见的基础。因此,在宁夏这样一个回汉杂居地区,不能只关注回汉关系、回汉团结问题,也应该关注回族内部教派门宦之间的团结。如果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社会政策,是可以消解教派门宦之间的隔阂,进而促进各教派门宦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在回族内部形成的这种以教派门宦为表现形式的非正式结构组织,在移民搬迁过程中被打乱。因此,在搬迁过程中政府在考虑让搬迁移民尽快脱贫致富、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回汉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在构建社区时尽量将回汉民族分开,形成回汉民族各自独立的自然村。这样回汉民族之间既有联系,又保持一定空间距离,这有利于两个民族之间的交往与经济互动。
回族内部因教派门宦而形成非正式结构组织差异、教派门宦之间偏见的客观存在、中心主义意识等,使得重新组建回族社区的移民群众在短时期内很难形成较为稳固的信任关系,并导致移民开发区回族社区在构建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插花安置打破了回族内部原有的宗教格局,并面临新的重新组合。移民搬迁使原来逐渐形成的亲属制度、人际关系、社会网络消亡,而历史上在回族内部形成的教派门宦格局也被打破,面临新的组合。回族群众在迁移时一般希望与同一教派门宦的群众一起居住,或向本教派门宦人口较多、聚居程度较高的地点迁移,以求得本教派或门宦的归属感和宗教活动的便利。但是政府在移民搬迁时往往将社会发展与经济因素放在首位考虑,而对回族移民群众的宗教生活及历史上形成的教派门宦格局对回族社区的影响估计不足或考虑较少,将不同教派门宦的群众插花安置,对回族社区的组合重建带来不利因素。从目前来看,虽然插花安置增加了不同教派门宦群众之间的接触机会,但也对回族社区的重新组合和宗教管理带来一些问题,如清真寺过多、教坊规模小、教坊边界纵横交错等。
2.一些宗教场所布局不合理。在开发建设初期,由于没有将宗教场所建设纳入统一管理,均由各县移民指挥部随意指定地点、划定土地,只考虑移民群众的行政区域关系,没有全面考虑信教群众教派门宦等差异性因素,造成了宗教场所的安排布局不尽合理,出现一村多寺、两寺相邻或异地上寺等现象。新移民回族社区清真寺增多,两个清真寺之间距离近,有的地方两个清真寺相距不到200 米,一个自然村拥有清真寺达23座之多。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回族自然村移民人口中某一教派、门宦群众只有3—10 户,也修建几间简易平房作为礼拜场地。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村行政建制太大,清真寺距离移民居住点较远,有的距离达3—5公里,一些老年人上寺不方便,没有经过审批程序,也就近修建简易礼拜点。
3.宗教活动场所的规划、管理与移民搬迁安置不同步。在移民初期,红寺堡移民区政府管理部门不健全,当时还没有成立宗教管理部门,回族移民到安置点生活秩序基本稳定以后,首先考虑的是尽快修建清真寺,所以许多清真寺在手续不完备,甚至没有履行任何审批程序的情况下就建好了,相当数量的清真寺是在先建寺后上报的情况下取得合法地位,造成管理工作被动。信教群众由原籍县的各个乡镇搬迁到红寺堡区,安置在同一个村,因各教派、门宦不同,设立一个宗教活动场所群众意见大,容易产生矛盾。即便是同一教派门宦,因来源于不同县、乡,也修建自己的清真寺。
4.最初安置地移民群众因生活困难,一些宗教场所设施不全,条件简陋,大部分宗教活动场所没有主体设施(大殿),群众自筹自建了部分陪房或洗浴房,质量不高、条件简陋,现在要求翻建的宗教场所较多,管理部门压力大。
5.移民初期信教群众生产、生活比较困难,起初不同教派门宦的信教群众在一起集中开展宗教活动,随着经济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提出分坊建寺现象比较多。
红寺堡移民大体可分为整村移民安置和分散安置两种,整村安置数量较少,仅限于近距离移民,大部分为集中安置。整村安置保证了移民文化和宗教格局的稳定性,有利于移民间互信关系的稳健发展,移民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此基础上也可得到很好的保持和发展。插花安置的移民回族群众因具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也能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信任关系。然而,插花安置中移民来自不同地区,同整村集中安置相比,插花或分散安置不仅造成移民原有社会交际网络的消失,而且由于回族伊斯兰教内部教派门宦隔阂,在短期内难以进行有效整合和形成较为稳固的社会关系网络。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再移民35 万人,因而在以后的移民中应考虑回族移民群众中不同教派门宦因素的客观存在,建议如下。
(一)从维护移民区地方社会稳定、节约移民社会成本角度考虑,在“十二五”移民安置过程中,对回族移民群众可采取适当规模同一教派门宦回族群众进行集中安置原则。这不仅能够减少宗教矛盾的发生,有利于宗教管理,而且也保证了回族移民群众教派门宦关系网络的维系,节约移民成本,减轻移民群众经济负担。
(二)移民区政府与迁出县相互对接,根据移民回族群众的数量、教派门宦特点,提前规划移民安置区宗教活动场所,依据移民社区回族人口多少,适度安排清真寺的数量,一般人口在1 000 人左右可建1 座中型清真寺,尽量杜绝一村同派多寺的现象。
(三)做好移民区宗教管理工作,严格清真寺修建审批程序,防止清真寺建成以后再审批现象发生。对来自不同县、乡的回族移民群众,在同一教派门宦集中安置的原则下,做好移民群众思想工作,打破地域观念,进行回族社区新的人文资源整合,安排在一起从事宗教活动,防止以来自不同县乡为借口,增建清真寺的要求,这一点绝大部分回族群众能够接受和理解。
(四)预留生态移民安置区宗教活动场所,移民到位后,通过群众协商、组织引导,按照宗教派别和人口规模,合理布局,确定宗教活动场所。禁止乱建清真寺,同时也要切实解决信教群众无宗教活动场所问题。
(五)移民搬迁区原有的宗教场所格局已经形成,根据其特殊性,建议维持现状,对所有清真寺进行登记,摸清各清真寺教坊区内教民人数、教派门宦情况,加强管理,增强不同教派门宦之间的认同度,不同派别相邻清真寺之间要互相尊重。
(六)在促进移民区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大力提高移民群众文化素质。文化素质低的人非理性因素和盲目信仰意识相对要高,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一般偏重于宗教伦理的精神需求,能理性看待不同教派门宦之间的差异,包容性相对较高。
(七)提高宗教职业者及寺管会主任的文化水平。红寺堡开发区现有取得开学资格的教职人员286 人,其中伊赫瓦尼教派141 人,哲合忍耶教派门宦68 人(以马桥居多),虎夫耶门宦45 人(以洪门门宦居多),嘎德忍耶门宦21 人,格底目教派8 人,赛莱菲耶教派4 人。在这些教职人员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113 人,初中毕业155 人,高中毕业14 人,大专3 人,本科1 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93.7%。开学阿洪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因此,注意培养经学与汉文水平较高、宗教操守好、得到群众公认的宗教职业者显得尤为重要。寺管会主任是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较高的管理水平,是穆斯林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寺管会主任是信教群众的“主心骨”,肩负的责任重大。寺管会主任由一个回族社区群众民主选举产生,政府宗教管理部门掌握审批权,政府可以引导群众选择老成持重,教派门宦意识淡薄,会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法律、法规的群众担任。
在一个多教派、门宦共存的回族移民社区,如何协调各教派门宦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地区社会稳定的大事,而协调教派门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社会控制任务的主要内容,即对回族内部教派门宦的运行过程及运行结果进行调节、引导和管理的过程。回族社会控制既具有一般社会控制的共性,又由于回族社会中“教派门宦”这一元素的介入而具有了特殊性。
注释:
①“海乙制”又称海乙寺,或称海乙·麦斯吉德,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处于中心地位的清真寺或大寺、总寺管理该地区一些小寺或“稍麻”,简单说就是大寺管理小寺的方式。
②见红寺堡政府网站。
③合坊清真寺又称混合清真寺,指一个回族社区内居住两个教派或门宦以上群众,因每个教派门宦户数少,无力建立属于本教派门宦的清真寺,于是各教派门宦信教群众达成协议,共同出资修建1 座清真寺,至于开学阿洪聘请由各教派门宦信众协商解决。
④红寺堡东南大部分地区原属同心县,西北分属中宁、利通、灵武、盐池等县区。红寺堡移民区成立后,原属地有4.5 万人口住户随着灌区的开发,实行整村搬迁。
⑤在行政村下又有若干自然村,红寺堡开发区政府考虑到回汉宗教信仰及风俗的差异,一般将回汉族集中分村安置。
[1]马宗保.论回族社会的“坊”[J].宁夏社会科学,1994(6).
[2]勉维霖.宁夏伊斯兰教派概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
[3]孟志诚.红寺堡移民开发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