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电一
如果是第一次踏访,你会惊叹:人类竟可以把千古荒原变成林茂粮丰的绿洲,将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如果是多次来访,你会感叹:这里真是日新月异、生机勃勃;如果了解了它的历史,你会赞叹:一个为人民谋福祉的政党,不但可以重整山河,而且可以把难以企及的梦想变成现实!
这个让千古荒原披上绿洲、让20多万贫困群众脱贫的工程,就是扬黄扶贫灌溉工程;这个创造人间奇迹的地方,就是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开发区——宁夏吴忠市的红寺堡区。
在红寺堡正式开发15周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设区5周年之际,记者再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所见所闻,不由让记者发出“入眼平生几曾有”的感叹。
299米:一个让红寺堡人牢记的高度
“299米”,记者在采访中,不止一人提到这个数字。有的人不仅能随口说出,而且能准确说出其小数点后面的“零头”。这个数字,早已印在了红寺堡人的心中。
299米,说的是黄河水的总扬程。也就是说,经过4级扬水,引到红寺堡的黄河水,已经高出黄河水面近300米了!这确实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因为它是宁夏重整河山的壮举,凝聚着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关爱。
在宁夏,有上百万的贫困群众生活在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南部山区,而在中部干旱带上却有集中连片的土地因为干旱无水、植被稀疏而人迹罕至,成为千古荒原。于是,一个经过反复协商、并得到多位中央领导同志支持的、大胆又富有创意的设想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提出来:将黄河水引到同心、中宁一带的荒原上,将那些世世代代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迁徙过来,再造一片绿洲。为了便于记忆,有关部门将这项扬黄灌溉扶贫工程称作“1236工程”。1995年年底国务院批准立项,1999年正式开发建设,“1236工程”在宁夏很快就家喻户晓了。
黄河水引到哪里,哪里就变成一片绿洲。在原来荒无人烟、也看不到树木的地方,聪明、勤劳的移民群众开发出了一片新家园。2767平方公里寸草难生的荒原上,诞生了60多万亩稳产、高产的水浇地,其开发规模堪称全国最大,其开发成效,堪称全国最优。
2009年9月,国务院批复在这个开发区设立县级行政机构。从宁南山区8县搬迁过来的20多万回汉群众(其中60%以上是回族)在这里重新组合,组建了红寺堡区,下辖三个乡、两个镇、一个街道办。
红寺堡以其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令人瞩目的扶贫开发区和生态移民的样板。
0.135元:
一个让红寺堡人感恩的价格
红寺堡引用的黄河水,是从百余公里外引过来的,又被提升了近300米,每立方米水的成本已经相当高了,但当地只向农民收取0.135元的水费,这连取水成本的零头都不到,大部分费用都由政府补贴了。如果按实价收取,农民将不堪重负,农民种地的收益也将大幅度减少。对此,红寺堡人心里都很清楚,对党和政府也心存感激。
开发红寺堡,不能不算经济账、不能不追求经济效益,但党和政府主要的还是算政治账、民族团结账、生态效益账,追求的也是综合效益。开发伊始,宁夏就确立了目标:开发红寺堡,既要有经济效益,更要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党和政府给予移民群众的是不求任何回报的关爱。难怪,红寺堡人要由衷地喊出“共产党好、黄河水甜”;难怪,在红寺堡新建的城区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个标语。
党和政府对红寺堡移民的关爱何止这些。
红寺堡人对记者谈起党和政府的惠民举措,简直是如数家珍。
党和政府除了为移民群众兴修了水利设施外,还为他们修建了房屋,配套建设了乡村道路、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室,为家家户户安装了太阳能和电视接收装置。
为了让移民群众都有一技之长,当地还组织各种形式的免费培训,手把手地指导农业生产,使这些文化基础欠缺的山区农民都迅速地掌握了生产技术。
红寺堡的凝聚力、向心力越来越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正在实现。当初,刚到红寺堡的移民群众还在两头跑,一小半的时间在红寺堡,一大半的时间在老家。现在,这种情况几乎看不到了。对新生活的向往远远超过了对故乡的依恋,红寺堡美好的发展前景让他们深深地扎下了根。
不仅如此,红寺堡还吸引了为数不少的自发移民,目前已有3万来人。有些人虽然没在红寺堡落户,但在红寺堡定居也有十几年了。
在新一轮生态移民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又要求红寺堡再接纳3.15万新移民。因为有了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红寺堡不讲任何条件、非常自信地接过了这个艰巨的任务。转眼间,他们为此营造的弘德新村,就让群众安居乐业了。一个新建村,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网格化管理示范点。
1.88亿立方米:
一个让红寺堡人做足文章的指标
1.88亿立方米水,这是红寺堡人时时装在心里的数据,因为这是有关部门每年分给他们的引水量。黄河水,在宁夏也是稀缺资源,不可能给他们再增加了。
就像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一样,红寺堡的开发建设首先要考虑水这个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红寺堡能否发展、以多快的速度发展,都是由水决定的,都会受到水的制约。
红寺堡,因水而兴。没有水,红寺堡就是死寂一片,一切都无从谈起。
节水,将伴随红寺堡开发的始终。红寺堡区区长丁建成向记者透露:红寺堡实际开发的土地已经达到66万亩,早已达到用水的上限了。
这么多干渴的土地都“开口”要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唯一的出路、根本的出路就是节水。
丁建成区长告诉记者,红寺堡自开发以来,已为节水投入上亿元了。仅2013年一年就投入1000多万元,新开垦的农田全部采取了节水措施。喷灌、管灌、渗灌、膜下滴灌、小畦灌溉,各项节水技术都用上了。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按指标供水、分水到户、配水到田等方式推进节水,将节省下来的水引向市场。
红寺堡的引水渠依大小分为干、支、斗、农、毛5级。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防止在引水环节流失,他们砌护了所有渠道,彻底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
这还不够。不调整作物种植结构,还是难以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标。
丁建成区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一亩玉米,就是采取了节水措施,也需要400多立方米水,收入仅有六七百元,而栽植葡萄每亩只需要260立方米水,收入却可以达到3000元,栽植枸杞用水量还要少一些。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在红寺堡具有战略意义。它不仅具有节水效益,而且具有增收效益,况且节水本身就是减少投入,也会产生经济效益。
红寺堡对节水的认识,有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节水措施的实施,也有个不断演进、逐步完善的过程。开始,红寺堡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现在调整了结构,枸杞已有7万亩,而酿酒葡萄则达到10万亩。记者在葡萄专业村肖家窑村采访时看到,那里的农田全部改种葡萄。如今已形成万亩葡萄园,色彩鲜艳的葡萄都缀满了枝头。目前,红寺堡引进了11家葡萄酒加工企业,其中6家葡萄酒厂已经建成投产。红寺堡人酿造的、以红寺堡境内的罗山命名的葡萄酒,一上市就受到各地消费者的青睐。
一座葡萄酒城正在这个千古荒原上崛起。
20年前几乎没有人、10年前几乎没有工业的红寺堡,现在也可以听到各种机器的轰鸣声了。
红寺堡年均降雨量只有200多毫米,而蒸发能力却高达2000多毫米。然而,红寺堡人在基本无地下水可采的条件下,就靠极为有限的降水和1.88亿立方米的引水,养活了20多万人,建成了129万亩生态林,实现了13亿元的生产总值,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5300元。
现在,红寺堡已经走出了“企业化运作、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节水农业新路。
谁能说红寺堡不是在创造奇迹呢?
5次换房:
一个让红寺堡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红寺堡采访时,记者听到一个名叫田彦平的农民在不到20年时间里5次翻盖新房的故事。
红寺堡移民群众最早的住房,都是由政府代建的。限于政府财力和当时的条件,建筑面积都比较小,建设标准都比较低。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翻建新房便成为许多人首先考虑的大事。随着观念的改变、要求的提高,接二连三地翻建住房的人家也越来越多了。5次翻建新房的田彦平虽属个例,但两次、三次改善居住条件的确实不在少数。
丁建成告诉记者,过去,红寺堡人搬家,一个三轮车就装下了全部家当,有的还装不满;现在,搬家要用大卡车,一辆卡车常常拉不下要装载的物品,因为许多人的家底确实越来越厚实了。
生活在演进中提高,生产在改善中进步:在红寺堡,群众的消费观念在迅速变化,有车一族也在不断增加。出行,由自行车变成摩托车,又由摩托车换成小轿车;生产,由架子车变成小三轮,再由小三轮换成大卡车。许多过去穿着陈旧、保守的妇女,现在也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洋气了。
在有限的空间利用有限的资源,红寺堡人写出了前景无限美好的大文章。
在红寺堡采访,记者看到了许多奇迹,心里也一直充满着兴奋。这些奇迹,不仅是当地人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而且是外地人无法想象的,在外地也是难得一见的。
“入眼平生几曾有!”这是王安石赞美王昭君的诗句。红寺堡虽然没有王昭君的体态和魅力,但却创造了古人没有创造出来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