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涵
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周末里,“丁锦昊”这个中国名字火了。这个名字连同“到此一游”构成的经典中文题字,出现在有着3500年历史的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也许是因为这个名字稍显独特,新闻曝光后,中国网民没费多大力气就人肉搜索到了肇事者——南京某中学在校生丁锦昊。现在,汹涌而来的舆论风暴带来的压力就成为这个“熊孩子”要付出的代价。在近十年里,“熊孩子”开始逐渐成为网络空间的高频词和热门话题。有人辩解,“熊孩子”是天性,是童真,不应该苛责——这,是真的么?
■
[他们会删掉你的存档,摔坏你的模型,划烂你的屏幕,虐待你的宠物,甚至死乞白赖地要抢走你心爱的各种东西……想反击?“熊孩子”的家长会使出“他还小”“不懂事”“你大人跟孩子一般见识么?”等必杀技将你撂倒在地。]
今年春节前夕,一则名为《抵抗熊孩子最终作战方案》的帖子在网上引来关注。帖子中所谓的“熊孩子”,指的是那些岁数小、不懂事、惹人讨厌的孩子,仗着父母溺爱包庇在别人家里为所欲为。
“不要试图跟‘熊孩子的爹妈理论。”这是网友总结出应对“熊孩子”的必备原则。在时下以“00后”组成的“熊孩子”大军中,独生子女占了绝大多数,而这些“熊孩子”的父母,刚好就是“80后”或“70后”。这些新生代的父母有许多自己就是独生子女第一代,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溺爱远胜于当年自己父母所做的。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学前教育专家吴玲说:“熊孩子不太懂得如何在陌生环境中与他人相处,又需要别人的关注和陪伴,于是就做出种种能够吸引大人注意的举动。”
“熊孩子”的父母在家中培养了孩子“以索取和玩闹与父母达成交流的模式”,但在社会上,陌生人对“熊孩子”并没有、也无必要有他们的父母那样的耐心和宽容,“熊孩子”的胡闹成了很多人眼中忍无可忍的行为。
■
[“熊孩子”如果有家教的话早就不熊了,正是他们的爹妈把他们宠成了面目可憎的模样。在一些“熊孩子”的眼里,你的收藏品、你朋友的纪念品,价值跟外面五块钱一把的水枪没啥区别,作用只是吸引他们的眼球而已。]
“70后”和“80后”成长在西方文化与教育理念流行的年代。信奉“棍棒之下出好人”的中国传统教育方式逐渐被城市家庭所摈弃。许多父母开始采用主张“释放天性”“自由发展”的西式教育模式,然而因为理解不当,这种自由宽松的教育方式往往被这些新生代的年轻父母误读为彻底放开管束,任由孩子放纵其行为。
物质上的极大丰富再加上所谓的“理论武器”,“70后”与“80后”父母们开始成批量生产各种“熊孩子”,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批“熊孩子”大量“上市”的近十年,“熊孩子”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在天涯网站和微博上,“熊孩子”甚至与“丈母娘”“小舅子”“男闺密”一起并称为“四害”。
事实上,即便在“天性教育”的发源地西方,父母疏忽对孩子的管教也会被视为最大的失职。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认为,要养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子女,还需要更多的东西:爱不是一味给予,而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最懒惰的就是放纵型的溺爱,因为父母这样做时,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思考,而让没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去发号施令。
■
缺乏是非判断力,没有行为的自我约束,今天在别人家里为非作歹的“熊孩子”,说不定哪天就会在社会上摊上大事。今天不为教育埋单,明天就为犯罪埋单,这是世界许多地方都信奉的社会发展观。
香港:几乎看不到“熊孩子”
早在1985年,香港教育署颁布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针对幼儿园到高中各个不同的阶段,都制定了详细的公民教育目标和课程。香港人认定家庭是孩子行为养成最大责任方,需从小引导不干扰他人。
去年,香港家庭教育学院发表了一项有关“香港学童礼貌表现”的调查结果,有接近八成的家长认为“在家灌输礼貌是重要的”,只有约一成的家长认为,“只要子女成绩好,少许无礼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不仅学校和家庭,整个香港社会,“熊孩子”的生长空间也十分有限。像小孩在地铁饮食、奔跑嬉戏等举动,香港市民从来都是毫不客气地加以制止。日前正在香港举办的大黄鸭中国首秀,每天都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沿着通道有序排队,而小孩对于黄鸭的每一个“过分”举动,海港城工作人员都会眼明手快地加以制止,“直接告诉他们这些行为不恰当,也会要求家长帮忙劝导”。
美国:“释放天性”是用在智力上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美国是提倡“天性教育”的发源地,但是这种让孩子“释放天性”的教育主张,美国人仅仅只将它运用到智力的发展上。但是一个人的行为是在教育环境下后天培养出来的,这正是父母的职责所在。
美国初中开设一门叫“咨询”的每周必修课,配以一本叫做《每日温习:品格教育》的练习册,分别对合作、尊重、关爱、公正和正义、公民、诚实、坚韧、勇气和友谊十项标准,让学生联系自己日常行为的问题进行简短回答,是一个很丰富的道德伦理教材。
英国:模拟社会课学习与人相处
道德教育在英国中小学被称为“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社会化过程”,其核心理念包括: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和守信,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
从70年代以来,英国学校普遍使用了《生命线》系列教科书,开设课程,注重于倡导人们关心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的宗旨,该课程分为三个部分: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证明规则;你该怎么做。最后一个阶段以历史事件为研究环境,让学生在戏剧性的道德困境中思考分析。这种模式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能取得实际效果,受到西方社会的推崇。
日本:婴幼儿时期就要培养礼貌与道德
日本社会在婴幼儿时期就对下一代着力培养的。在日本的教育计划中提出,让1岁幼儿建立独立信心,体验共同活动的乐趣;让2岁的幼儿成为坚强的人;让3岁幼儿具有自信心与社会性;让4岁幼儿成为独立的有责任心的人。
在日本教育部门规定的道德教育大纲中,道德教育课程始终融入到各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学科及特别活动与道德教育密切结合,有计划地、发展地给予补充、深化,综合地丰富儿童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力”。日本从幼儿园到中学都有一套严格的礼貌规范,比如每天例行的值日活动,值日生早上要向大家自我介绍:“我是XX,请多关照。”下面的同学必须说:“努力干吧!”以示鼓励。
(摘自2013年5月10 日《新城快报》 插图:孙 岳)
■责编:袁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