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地方高等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面对国家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需求,高等学校亟需梳理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问题,进一步明确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和外延,并认真思考如何进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如何解决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中的发展难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走四化同步道路。其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是兴国之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经济增长将日益取决于对知识和技术的创造、传播与应用,导致我国目前从事原创性研究的拔尖创新人员短缺,从事高新技术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员紧缺。
1981年我国颁布的《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1996年颁布的 《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为我国高等教育双轨制拟定了发展框架。我国的学位制度分为三级两类:三级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两类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在我国高等教育双轨制(见图1)发展的洪流中,高等教育体系在不断分化、重组与完善。201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研[2010]2号)》,北京大学等64所高等学校试点工作,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011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2011]10号)》,清华大学等25个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2012年,鲁昕部长在国家教育工作会议上表明,我国将遴选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教育任务。以上文件和讲话表明,一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两个轨道将更加明晰。二是所有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着高等教育双轨制的路径选择,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道路还是走普通高等教育体系道路,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得不面临的艰难抉择。
图1 我国学位阶梯图
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使我国适龄人口数量急剧减少(见表1)[1],这种下降趋势,在2025年之前将无法缓解。另一方面,1999年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发展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此后,我国高考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高考报名人数于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之后几年高考报名人数急剧下降,但是录取人数仍处于上升趋势。根据教育部数据,201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15万,录取率已达到75%(见表2)[2]。由是,高考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的“剪刀差”趋势日渐明显,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源大战已经拉开帷幕。
表1 1984-2020年适龄人口变化趋势
表2 1977-2012年高考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也促进了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广泛合作和交流,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出国留学人数快速增长(见表3)。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留学低龄化趋势明显,一是高中毕业直接出国读本科的人数激增,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门户开放报告》显示,仅2010-2011学年,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15.76万人,其中本科学生占36.5%。二是出国读中学的人数激增,2006年中国仅有65名赴美中学生,2011年则是6725人,呈百倍增长。三是高考弃考人数日益增加,2009年高考弃考人数84万,2010年则100万人,其中因出国留学而弃考者达21.1%[3]。以上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生源大战的国际化正日趋激烈。
全民学习、终身教育已成为潮流,人们的高等教育需求也日趋理性化、多元化,人们不再将接受高等教育作为成才的唯一路径,成才路径日趋多样化。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质量需求也日渐提高,并将“求学”与“求职”挂钩,与未来职业、生活和幸福挂钩。如何为所有学习者提供多层次、多次数、多样化的选择机会,满足个体多样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发展需求,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变革传统学校教育,重视学校后教育、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相结合、适应学习者需求的学习方式和内容的终身学习体系,是当前高等教育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表3 2006-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
综上分析,高等教育的生源危机正逐步由高等职业教育向普通本科教育蔓延,高校生源危机持续发酵。部分高校因生源锐减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凝练办学特色,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也是在强手如林的高校中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唯一路径。
在目前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形势下,那些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类型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第一要务是明确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类型的具体内涵。
从生产、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角度进行分类,社会人才共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即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即应用型人才[4]。应用型人才又分为三类,一类是从事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设计、决策、规划等转换成物质形态的工程型人才,其他两类是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工作,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决策、规划等转换成物质形态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前者主要应用智力技能来完成任务,后者主要依靠操作技能进行工作[5]。随着科技进步,产业不断升级,职业岗位的专门化程度也不断提高,社会分工和人才分类日趋细化。例如,工程型人才可细化为工程研究性、工程规划型和工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又可分为技术研究型、技术开发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见图2)。但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发展日趋复杂化和综合化,社会职业群之间又进一步加强合作,相关职业群类之间的工作领域存在着大量交叉重叠现象,相关人才类型间的知识能力结构上也存在重叠现象。例如,技能型人才的“智力技能”成分不断增长,“动作技能”成分在不断减少,这种现象在我国的高级技工和技师等岗位中有更为显著的反映[6]。这也和H·W·French提出的职业带理论相吻合(见图3),职业带理论根据工作岗位所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比重将技术人才划分为技术工人、技术员和工程师三个系列,如果将职业带和人才类型相对应,技术工人相当于技能型人才,技术员则相当于高技能人才,工程师则属于工程型人才。但是由于未来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日趋复合与日趋分化,这三个系列人才类型的边际也日趋模糊,处于人才类型边际的复合型人才,由于其兼具两种人才的特色优势而日益受到社会的青睐。以技术员系列为例,随着人才素质结构中智力技能的增多和操作技能的减少,我们可以称之为工程技术型人才或技术技能型人才。
图2 社会人才分类图
图3 职业带理论示意图
在我国,对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有两套不同的评价体系,一是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体系,主要针对人才类型中的工程型、技术型、工程技术型人才进行评价,其职称体系是初级(助理工程师、技术员)、中级(工程师)和高级(国家级工程师)。二是针对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资格等级系列,主要有五级:一级(高级技术)、二级(技师)、三级(高级)、四级(中级)、五级(初级)。另外,对于复合型人才如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规定,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具体标准都要求掌握(熟练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操作技能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技术或工艺问题;在操作技能技术方面(在技术攻关、工艺革新和技术改革)有创新;也就是说,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人才素质结构中,其技术含量逐渐增多,操作技能相对减少,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复合型人才,其人才评价系列,既可以向技术型人才靠近,走技术型人才评价系列,也可以和技能型人才评价靠近,走技能型人才评价系列。从这个角度分析,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界定的高技能人才中的技师和高级技师,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是一致的。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1年教育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有研究生培养机构(不计校数)755所,主要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也包括专业硕士、工程博士。本科院校1129所,其中,112所“211工程”院校(含“985工程”院校39所),主要以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为主,其中的工程型人才即是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些院校的发展历史和现有资源,多以培养工程研究型和工程规划型人才为主。余下的1017所本科院校,不可能重复“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的老路,“211”、“985”发展的机遇期已经转瞬即逝,毫无疑问,这1017所本科院校必须正视本院校在国家高等学校方队中所处现实位置,正视院校发展历史中的资源构成,明确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类型短板,及相关职业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规模和质量规格,结合本校可开发的教育教学资源,准确定位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7],而且是要细化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并由此选择本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走出路径依赖下的转型困境。
专业课程开发是解决“用什么培养”的问题。专业课程开发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专业课程开发。在高等学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层次包括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每门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四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属于上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下接各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发阶段,不能仅仅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笼统的定位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目标包括目的和标准,也就是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的与专业课程标准两个方面。在此阶段,需要进一步落实到该专业所培养人才的就业面向、规格和标准,或者该专业人才所应该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等。以便于在后面进行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开发时尊照执行,也便于授课教师正确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标准。在每门课程目标开发时,除了要依据学校和专业两级人才培养目标之外,还要结合学情,进一步细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课程标准,以便于教师授课实施。
二是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开发。选择课程结构和内容首先要参考《专业目录》、《教学标准》和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这些都是教育部、劳动部组织的各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广泛调研、反复修改基础上审改而成,具有权威的指导意义。其次,在专业课程结构中,常常有必修课、选修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之分,解决此问题可以采用需求与重要性调查的办法进行,对所获得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的需求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调查(见表4)。一般而言,需求度高的而重要性不高的,应该作为必修课中的基础课程,重要性高而需求度不高的,可作为专业拓展课程,需求度高且重要性也高的,应当作为核心课程,需求度低且重要性低的,则可作为选修课程。再次,需要关注的是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开发,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课程开发可以采用学科复合、专业复合的方法进行课程开发,但绝对不仅仅是不同学科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应该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和专业界限,根据拟培养的复合型人才规格中对其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要求,从社会人、职业人和自然人的领域,抽取、构建复合型人员培养的专业课程结构。最后,课程结构确定之后,要依据已经确定的课程结构及每门课程目标来选择课程内容,因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一定要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课程内容,尤其是职业领域的课程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学情进行选择。总之,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都必须从满足作为社会人的社会(世界)公民基本诉求,满足作为职业人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作为自然人未来生活幸福诉求三个方面来进行设置(见图4)。
表4 工作任务的需求与重要性调查
图4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发规程
三是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序化。这一阶段呈现出来的成果就是教学计划表(有的称之为专业课程方案)、选修课设置表、专业教学进程表等。序化的原则主要遵循从职业人由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和专家的成长规律,遵循学习者作为自然人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学习规律,遵循社会人作为社会公民的成长规律,遵循工作领域完成一件工作所需要的完整的、系统的工作过程规律。
教学模式改革主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不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如何准确、专业课程设置如何科学,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模式,仍是沿用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就是纸上谈兵,海市蜃楼而已。教学模式选择的依据主要有四点,一是根据专业课程各级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选择,是选择项目教学模式,还是选择CDIO工程教学模式,是选择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还是选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看各级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课程结构和内容的需要,没有一个固定的、最好的、教学模式,只有最适合的。二是应用本科可参照相关教学文件,高职院校则一定要参照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的教学模式建议。三是要依据学校现有的、或可开发的教学条件。不同的院校,教学条件不同,同一所院校,不同的专业,其教学条件也不尽相同,在选择教学模式时,一定要参考本院校、本专业可能提供的教学条件限制。与此同时,也要考虑本院校、本专业可供开发的教学条件,并尽可能的为拟选择的教学模式开发出新的、较优越的教学条件,以满足教学目标的需求。四是要符合复合型人才的学科、专业、文化、技术、技能间的复合需求。复合型人才是一种人才类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科的复合、专业的复合、技术、技能与文化的复合,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原有的单一的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目前国际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有四种模式:辅修/双学位模式、第二学士学位模式、个人自主设计专业模式和学校直接设置跨学科专业模式。采用哪一种教学模式,要依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本校教育资源,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评价问题主要是解决 “培养效果如何”问题的。人才培养评价需解决六个问题:一是评价目的。在制定评价目的时,首要考虑的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这是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其次要考虑到评价的四种功能的实现,鉴定—选拔、导向—激励、诊断—改进、反馈—调节,依据这两个考量制定的评价目的相对而言就要科学很多。二是评价主体。不同的评价目的和评价阶段,评价主体也不同。选择评价主体时,既要考虑利益相关者诉求,也要考虑第三方评价。利益相关者主要有课程专家、教师、学校管理者、优秀毕业生、学习者、用人单位等,第三方评价主要是从评价主体的角度分析,即除了“教师的自我评价为主体的第一方评价和学生、督导、校领导、同行的内部评价为主体的第二方评价”[8]之外的,以其他评价主体为主的评价方式。三是评价对象。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评价多注意对教师、学生、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对专业课程的评价,实质上,评价对象关涉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主体、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评价本身、人才培养保障条件和机制等。各个阶段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阶段、专业课程开发阶段、教学阶段、评价阶段等。四是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考虑的是复合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问题,由于复合型人才具有单一人才类型不具备的一些学习特征,其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学习方式都不同于原有的单一人才类型,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进行设置。五是评价方法。评价方法的选择要根据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最为合适的评价方式。六是评价步骤。评价步骤主要有1.确定评价目标。2.确定评价对象。3.确定评价主体。4.构建评价指标体系。5,选择评价方式方法。6.构建以高质量就业人才培养评价观为导向的、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人才培养评价系统运行机制。
师资团队建设是解决“谁来培养”的问题。科学的专业课程和教学模式,需要强有力的师资团队做支撑,课程设置的再好,教学模式再合适,没有优秀的教师来授课,一切都只能停留在介质阶段,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育力。鉴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所需的专业课程特征和学习特征,需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培养本校师资的双师素质,本校教师不仅仅要重视其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还要鼓励其积极获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鼓励其积极开展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工作,积极到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一线锻炼实践,以打造本校师资的双师素质。二是要组建一支兼职教师队伍。与本专业相关的一线管理、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具有企业一线最先进的技术技能,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本专业领域最先进的技术技能知识,并且,稳固的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还可以节省一大笔师资培训费用。三是要打造本校本专业的双师结构师资团队,选择各有所长、才技互补的教师成员队伍,使其在职称、类别、年龄、专长等方面合理搭配,专兼结合,有利于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四是要有科学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拨制度,使能者上、庸者下,增加师资团队人才流动的动态性,提升师资团队的质量。
人才培养的保障主要包括物质保障和机制保障两种。物质保障包括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如生师比、教学和科研水平、仪器设备、图书、实习实训场所、办学经费等等,这些物质保障要能够满足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机制保障主要是指各种教育教学制度以及学生管理制度等。尤其是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言,复合型人才的招生制度,目前大多采用大类招生制度。大类招生不是相近专业的简单合并,而是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及评价的一次深刻改革,无论是选择哪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都需要有一系列教育教学制度做支撑:学分制、选修课制度、导师制度、专业分流制度、专业流转制度等等,这些制度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顺利实施的保障。
上面六个问题基本已经完成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应该完成的主要问题,但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善于总结经验,才能更好进步,特色与创新的总结即源于此。总结的关键在于明确特色与创新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建议特色与创新要从以上六个方面进行总结,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教育理念选择、专业与课程、教学模式、评价、师资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保障。其次才是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实践,逐一梳理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归纳总结出真正属于本专业的特色和创新点来。
[1][2]2013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EB/OL]中国教育在线:http://www.eol.cn/html/g/report/2013/report1.shtml#baogao1-1,2013-9-5.
[3]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生人数全球第一占14%[EB/OL].凤凰网:http://edu.ifeng.com/abroad/detail_2012_10/08/18085902_0.shtml,2013-9-7.
[4]夏建国.基于人才分类理论审视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J].中国高教研究,2007(5):5-8.
[5]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
[6]杨金土,等.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2(3):18-21.
[7]邹彩屏.试论高职复合型技术专业建设[J].职教论坛,2007(4)下:39-41.
[8]刘志峰.高职教育实施第三方评价的主要问题与改进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19):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