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丽婷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多种因素造成泪液质量异常或泪液动力学异常,影响泪膜稳定性,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眼部不适或(和)眼表组织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多种疾病综合征。传统人工泪液和泪小点栓塞法能够缓解临床症状,但对于中重度干眼症患者治疗时间较长,且疗效不稳定[1]。作者采用普拉洛芬联合贝复舒治疗51例干眼症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河南煤化集团鹤煤总医院眼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103例门诊干眼症治疗患者的病历,经临床症状、泪液基础分泌实验(Schimer实验)、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荧光素染色等检查确诊,符合李凤鸣著[2]《眼科全书》中关于干眼症的诊断标准,排除单眼干眼、眼部外伤和糖尿病等影响角膜功能疾病的患者,其中男57例,女46例;年龄29~58岁,平均(38.4±6.5)岁。所有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眼部干涩和异物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实验组5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泪液基础分泌实验和泪膜破裂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普拉洛芬滴眼液1~2滴/次,4次/d;在外侧眼角使用人工泪液1~2滴/次,4次/d,根据病情需要可适当增减滴眼量和次数。实验组:普拉洛芬滴眼液1~2滴/次,4次/d;贝复舒滴眼液1~2滴/次,每日4~6次。所有患者均治疗15 d后对比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①临床疗效:自觉干眼症状完全消失,Schimer实验显示 >2 mm/min,BUT>10 s,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结果呈阴性者为治愈;自觉干眼症状明显缓解,Schimer实验显示>2 mm/min,BUT>10 s,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结果呈阴性者为显效;自觉干眼症状有所缓解,Schimer实验显示1~2 mm/min,BUT 5~10 s,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结果显示有少量点状染色者为有效;自觉干眼症状改善不明显,Schimer实验显示<1 mm/min,BUT<5 s,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结果显示有少量点状染色者为无效。②BUT:重复记录3次BUT,求其平均值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实验组总有效率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7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BUT 对照组治疗后BUT平均(3.98±0.75)s高于治疗前(3.71 ±0.73)s,t=1.8423,P <0.05;实验组治疗后 BUT平均(5.77±0.76)s高于治疗前(3.73±0.73)s,t=13.9596,P<0.01。治疗后,实验组BUT平均(5.77±0.76)s高于对照组 BUT平均(3.98±0.75)s,t=12.0292,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眼症是多种眼部疾病的总称,其病因和病理过程相对复杂,可能与眼表面改变、细胞凋亡、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以及性激素水平改变等因素关系密切,治疗当以消除炎性介质和加速角膜上皮再生为主[3]。
普拉洛芬滴眼液属非甾体抗炎药物,也是一种具有三环结构的丙酸类化合物,进入眼部后能够快速分布在结膜和角膜等眼部组织,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活性阻断二十碳四烯酸衍生物合成,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白细胞聚集和减少缓激肽形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缓解炎症反应,消除炎性介质以减少泪膜渗透性张力,改善眼表细胞的微循环。贝复舒主要成份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够刺激角膜上皮细胞的增殖移行,使角膜上皮细胞加速再生的作用,在延缓角膜上皮脱落和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再生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74.51%,且实验组BUT平均(5.77±0.76)s高于对照组BUT平均(3.98±0.75)s,表明实验组治疗干眼症疗效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普拉洛芬联合贝复舒治疗干眼症效果确切,能够通过消除炎性介质和加速角膜上皮再生等机制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在缩短治疗疗程和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赵江月,陆博,孙琦,等.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表炎症的临床评价.国际眼科杂志,2010,10(3):492-494.
[2]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00-502.
[3]闫锡秋.贝复舒联合普拉洛芬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12,9(3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