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史

2013-11-21 09:23姚莹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8期
关键词:最后一课

姚莹

摘 要:纵观中国初中语文教材,《最后一课》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以其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独特的写作方法,在众多外国作品选篇中显得很突出。通过本课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教学案例的对比分析,由此管窥《最后一课》的教学史。在不同时期,设计者对于文本的关注视角大体一致,既涉及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也分析了人物形象及写作特点;既解读了文章的爱国情感,也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

关键词:《最后一课》;教学史;初中语文教材

一、《最后一课》进入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历史及沿革

1.《最后一课》译入中国

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1912年胡适翻译为《割地》并发表在《大共和日报》,从此这篇小说便被译入了中国。

2.《最后一课》与民国时期国文(国语)教科书

《最后一课》与中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第一次建立联系是在1920年,全文被收录在由洪北平等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白话文范》中。

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期自1920—1935年近15年的时间,

《最后一课》入选国文(国语)教科书次数达13次之多,以下这些教材中均有录入:《白话文范》(洪北平主编);《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叶绍钧、胡适等主编);《新学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国语》(周予同等主编);《新时代国语教科书》;《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中学国文特种读本》(孙俍工主编);《初中国文读本》;《初级中学国文读本》(张鸿来等合编);《初中国文选本》(罗根泽等主编);《初中国文教科书》(马厚文主编);《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叶楚伧主编);《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读本》;《标准国文选》(马厚文编)。

3.《最后一课》入选民国时期国文(国语)教科书的原因

从1920年开始,在民国时期这篇短篇小说入选国文(国语)教科书,笔者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历史境遇的相似,爱国主义的激发

《最后一课》首次入选国文(国语)教科书时,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境地,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最后一课》创作于普法战争爆发后,此前,法国刚刚复辟不久的路易·波拿巴王朝用战争转移内部危机。法国和中国有着同样的历史境遇,《最后一课》应运而“生”在中国,并被选入国文(国语)教科书中。

《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描写一个小学生在最后一堂课上的种种感受,来表现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正是因为这篇文章中投射了反对民族压迫和外国侵略的主题,当时处在被侵略环境下的中国,自然将这一课放在教科书收录篇目的首选之列。

(2)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

1923年课程纲要正式颁布,在1940年之前,出台的中学语文(国文)课程纲要(课程标准),其中《新学制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和《修正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都有所涉及。

《最后一课》以其深刻的爱国主义主题,奠定了国文(国语)教科书中的稳定地位。这适应了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要求。

4.《最后一课》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初中语文教科书

这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暂不做分析)。建国初期的中学语文教育,过分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性。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片面地强调为政治斗争服务,使得语文教材完全政治化。改革开放时期,中学语文教育也有了新的发展,教材及课程标准的更新,逐步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此时,《最后一课》与中学语文教材的关系呈现不稳定状态。由于资料查阅有限,笔者发现,《最后一课》出现在《初级中学文学课本》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中(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最后一课》以其爱国主义主题思想,孩子的独特视角进行书写,接近学生心理等特点,从民国时期到新时期,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后一课》教学案例分析

1.《最后一课》有关教案分析

邹石溪老师《最后一课》的教案中,设计了三课时,第一课时的重点是解题,作者和时代背景;朗读和复述,正音释义,划分段落,理清情节。第二课时的重点是两个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第三课时是写作特点和写作练习。此外还有一个新的环节——“教学设想”,并且附有“教学参考资料”。

笔者认为,此设计最关键的是在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时,充

分考虑了学情,围绕着学生展开设计。

2.《最后一课》有关教学解读分析

(1)1956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解读

选自于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课本》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解读,主要有两部分,分别是“关于课文和作者”和“课文分析”。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选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第二部分,分析了主旨、主要人物、选文题目的意义,从写法上结合文中具体环节来分析。

从教学参考书的解析看来,对于选文的基本阐释已到位,基

本都是从大的方面着手,给教师以提醒和引导。

(2)杨权应《〈最后一课〉的人物解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理解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位主人公形象,感知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本设计的精彩之处在于,作者设计了与众不同的切入点——从韩麦尔先生的“教师职业”切入。

本文的设计,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调到学生生活体验,快捷切入;二是近景依托文本内容,充分理解。

不同时代的不同教学案例,都从作者独特的个性诠释中将《最后一课》进行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但即便是不同的设计者,都有相同的关注视角,凸显出个性化的创新设计。

纵观初中语文教材,《最后一课》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以其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丰富的写作方法,在众多外国作品选篇中显得很突出。通过本课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教学案例的对比分析,由此可管窥《最后一课》的教学史。在不同时期,设计者对于本文的关注视角大体是一致的,既涉及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又分析了人物形象及写作特点。既解读了文章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

参考文献:

[1]闫平,段奕宏.中国现代中学语文教材研究[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7-59.

[2]刘占彦.建国以来初中语文教材的改革与实验[J].河北大学,2008.

[3]姜启,贺德杨,高志超.初中语文特级教师教案:第2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49-159.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最后一课
论《最后一课》的结构法
花样扣毕业证是糟糕的“最后一课”
巧用矛盾现象,优化语文教学
再教《最后一课》
扑朔迷离的《最后一课》
郑振铎的“最后一课”
木心的“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