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南方优势资源栽培秀珍菇的试验研究

2013-11-21 03:37邓玲姣邹知明陈祖声黄祖武
中国食用菌 2013年2期
关键词:珍菇棉籽壳桑枝

邓玲姣,邹知明,陈祖声,黄祖武

(1.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5)

秀珍菇,即黄皮侧耳 (Pleurotus geesteranus)[1],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2]。秀珍菇作为珍稀侧耳,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糖分、脂肪、维生素和铁、钙等微量元素[3],是近年来新兴的人工栽培食用菌新秀,它具有口感佳、耐运输和易保鲜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和重视[4]。

据陈丽新等报道,食用菌生产受到了原料短缺问题的严重制约[5]。目前,国内栽培秀珍菇利用的原料主要是棉籽壳、木屑,2005年棉籽壳的价格600元·t-1,2009年上涨到1 400元·t-1,2011年上涨到 2 600元·t-1,2012年维持在2 600元·t-1;木屑的价格也在上涨甚至短缺。随着原料价格的上涨,原料成本的提高直接影响生产的经济效益[3]。因此,寻找价廉物美的本地原料显得日益迫切。

木薯产业已成为广西的又一个支柱产业,2010年鲜木薯杆年产量约3.5×106t,木薯皮约1.5×105t。玉米芯产量为1 800 kg·hm-2~2 250 kg·hm-2。桑蚕业是广西的传统优势产业,现已成为全国桑蚕种养第一大省,年产干桑枝条2×106t~3×106t。桑枝条木质松,富含纤维素,是生产食用菌较为理想的原料[6]。利用广西丰富的优势资源栽培食用菌,减少和控制环境污染,意义非常重大。

目前有利用木薯杆、木屑和棉籽壳为主料栽培秀珍菇的栽培技术研究[3],玉米芯与甘蔗渣 (或棉籽壳)为主料的栽培技术研究[7],桑枝屑与棉籽壳、木屑为主料栽培秀珍菇配方试验[6],尚未有利用木薯杆为主料配以适当比例的桑枝屑(玉米芯或甘蔗渣)栽培秀珍菇的报道。国内对秀珍菇的研究则主要围绕生产周期安排、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配方试验仅限于单一原料代替棉籽壳或木屑的研究,以南方优势资源多种原料搭配栽培秀珍菇的配方研究未见报道。

本研究以当地盛产的木薯杆为主要栽培原料,探索添加一定比例桑枝屑 (玉米芯、甘蔗渣)、棉籽壳栽培秀珍菇的可行性。通过试验,探讨木薯杆、桑枝屑等本地原料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生育周期、鲜菇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寻求以木薯杆、桑枝屑、玉米芯等本地原料代替棉籽壳、杂木屑栽培秀珍菇的最佳配方及配套栽培技术,为实现广西优势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试验于2012年4月~7月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实训基地进行。使用秀珍菇基因2005,菌种来自广西大学农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菌丝生长情况良好,适宜进行栽培。菌丝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最适温度为25℃;子实体在10℃~28℃温度件下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12℃~20℃,最适pH值为6~6.5为宜[8]。

1.2 栽培料配方

根据秀珍菇的营养需求和木薯杆屑、木薯皮、棉籽壳、玉米芯、桑枝屑等培养料的理化特性,设计了4种配方,每种配方投料20 kg。各配方的具体组成见表1。按照表1的配方,计算出各个配方中不同培养料干物质的重量。

表1 供试栽培料配方

1.3 试验设计

每组配方为1个处理,共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熟料袋栽,常压灭菌,每袋装料干重约0.8 kg,湿重约2.0 kg。常规管理,记录菌丝生长速度和鲜菇总产量,菌丝生长速度通过划线测量菌丝直线生长长度后,测算其日均生长速度。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1.4 试验方法

1.4.1 原料处理

将木薯杆采回,用铡草机将其铡成碎片,晾至半干再粉碎备用。木薯皮晒干。棉籽壳要求新鲜、无霉变、无杂质,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2 d备用。其它的辅料要求不过期、纯净、干燥、无霉变,都是粉末状[4]。

1.4.2 栽培料配制

根据各配方确定的材料比例准确称取准备好的原料,先将主料预湿搅拌均匀,将称好的辅料石灰、石膏、磷肥洒在摊平的料面上搅拌均匀,用手握培养料有水从指缝间渗出,盖好薄膜,充分吸水2 h~3 h,发酵,再加入备好的辅料麦麸,将其搅拌均匀,并调节其含水量大约为65%(即用手紧握栽培料,水能从指缝间渗出,水滴不成线)[9],用石灰调pH值为8。

1.4.3 栽培料分装及灭菌

采用规格为23 cm×43 cm×0.04 cm的聚乙烯塑料袋。按不同配方装好,做好标记。装袋要求“外紧内松,均匀饱满,外表光滑直立”[2]。装袋完毕,及时放入灭菌锅中,采用常压灭菌。灭菌完毕,将菌袋放到接种室冷却。

1.4.4 接种

待灭菌好的菌袋料温降至28℃以下,进行接种。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接种。接种量为10%,均匀撒在料面上。

1.4.5 发菌出菇管理

料筒接种后搬入菇房,按常规方法进行发菌和出菇管理[10]。

1.4.6 采收

当秀珍菇子实体边缘内卷,尚未完全展平时进行采收,采收5潮菇,每次采收后及时观察、称量,记录每个配方采收到的鲜菇重量[10]。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丝生长情况

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秀珍菇菌丝生长状况比较

接种后,观察菌丝的萌动和长势,从菌丝的浓密、粗细和整齐度等形态特征,以及菌丝生长速度等方面考察菌丝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秀珍菇在各配方中菌丝萌发时间相同,为2 d;从菌袋长度看,各配方菌袋长度差异不显著;从满袋天数看,配方A、配方D为23 d,配方B、配方C为24 d,各配方相差不大;从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与菌丝长势看,B配方中的菌丝体长势较差,生长慢,与其它各配方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配方A、配方C、配方D中的菌丝体长势良好,菌丝日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秀珍菇菌丝在各配方中的生长情况综合比较情况为配方C>配方A>配方D>配方B。

木薯杆含粗蛋白9.1%、粗脂肪0.01%、粗纤维23.3%、碳水化合物 45.5%[3]。木薯皮含粗蛋白5.7%、粗纤维16.6%,是较适合栽培食用菌的原料。桑枝富含纤维素、粗蛋白等多种营养物质,据测定,桑枝韧皮部含粗蛋白5.44%、纤维素51.88%、木质素18.18%、半纤维素23.02%、灰分1.57%。木质部含木质素19.11%、多戊糖21.76%、半纤维素78.83%、灰分2.32%。同时,桑枝中富含有钾、钙、镁等16种矿质元素,尤其以硒的含量较高,非常适合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质[11]。玉米芯富含粗蛋白质、粗纤维素、木质素、灰分等营养成分,适合食用菌的生长。棉籽壳是较早用于食用菌袋栽成功的培养料。培养料中的麦麸则是秀珍菇生长发育所需的氮和维生素的主要来源,玉米粉主要是能量物质,含粗蛋白8.9%、粗脂肪4.2%、粗纤维1.7%、碳水化合物72.6%、粗灰分1.9%。秀珍菇属于木腐菌,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很强,适合比例的木薯杆屑、桑枝屑、玉米芯、木薯皮与棉籽壳搭配,秀珍菇菌丝生长良好,产量增加,又能充分利用本地原料,降低成本。而添加甘蔗渣的培养基菌丝生长变慢,长势变弱,其原因可能是碳氮比失调,氮素营养供应不足所致。

2.2 子实体生长情况

根据秀珍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按常规方法进行出菇管理后,不同配方中原基分化和子实体采收时间及鲜菇产量有较大差异,具体情况见表3、表4。

表3 不同栽培料配方中子实体生长发育周期比较

表3表明,除配方B外,各栽培料配方适合栽培秀珍菇,生育期与对照相比相差不大。各栽培料配方菌丝满袋后5 d~6 d开始出现原基,出现原基时间为23 d~24 d;出现原基6 d采收第1潮菇,采收时间为34 d~35 d;第1潮菇后第11天~第12天,采收第2潮菇,采收时间为46 d~47 d,比对照推迟1 d~2 d。

每个配方随机抽出6袋测定产量,做方差分析,计算5潮菇总重量。结果表明配方A与配方C相比差异显著,与配方D相比差异不显著;其它各组间相比差异极显著。鲜菇产量主要集中在前3潮菇,配方A、配方C第2潮菇的产量高于第1潮菇,配方B产量极低,出现不出菇或出菇少现象。前5潮鲜菇的产量比较情况为配方C>配方A>配方D>配方B。

表4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秀珍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2.3 生物转化率及经济效益分析

试验组鲜菇产量、生物转化率及经济效益分析见表5。

表5 不同栽培料配方鲜菇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从鲜菇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来看,配方C栽培秀珍菇生物转化率最高,为64.70%;其次是配方A和配方D,分别是58.68%和55.12%,二者差异不大;配方B最低,为0.8%。可见配方C与配方A、配方B相比差异大,配方B极显著低于其它各组。从经济效益看,由于不同栽培料价格有差异,计算投入产出比发现,配方C栽培秀珍菇投入产出比最高,达到1∶2.44,其次是配方A,达到1∶2.06;配方 D为1∶1.93;而配方B不适合栽培秀珍菇,经济效益为负值。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证明,用木薯杆为主要栽培原料,添加一定比例桑枝屑 (玉米芯、木薯皮)、棉籽壳栽培秀珍菇是可行的,综合分析不同配方中菌丝生长情况、原基分化时间、子实体采收时间和鲜菇产量等多种因素,认为配方C是筛选到的比较适合秀珍菇栽培的较好配方,值得推广应用。木薯杆、桑枝屑的适宜添加比例,还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秀珍菇是一种木腐菌,对纤维素、木质素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因此适宜栽培秀珍菇的原料很广泛,多种原料混合配制的栽培产量比单一原料的产量高。另外还需要添加含氮量高的辅料,其中玉米粉对提高秀珍菇产量有较好的效应。为降低原料成本,也可混合使用多种辅料。

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比例的木薯杆30%、桑枝屑(玉米芯)40%替代棉籽壳,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因此,从生产成本和产量综合分析,在秀珍菇栽培中配以一定比例的木薯杆、桑枝屑是值得提倡的。

利用木薯杆、桑枝屑栽培秀珍菇,可以解决传统栽培秀珍菇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的难题,促进木薯种植业、养蚕业和食用菌产业的有机结合,将生产的废弃物转化为富足资源,同时也实现产业间的高效结合,实现多个产业的良性循环利用,形成一个新的循环利用产业链。

木薯在种植过程中基本上不施用或少量施用低毒无残留的农药。因此,木薯杆是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用菌的好材料。栽培出来的食用菌味道比用甘蔗渣、棉籽壳、稻草等栽培的食用菌更鲜美,因此市场前景更好。

[1]周杰慧,石磊利.不同配料栽培秀珍菇试验[J].黑龙江生态工程学院学报,2008,21(2):14,22.

[2]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曹本雄,卢玉文.利用木薯杆栽培秀珍菇技术研究 [J].广西热带农业,2010(3):9-12.

[4]邓玲姣,彭红,梁彩芳,等.香蕉茎叶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 [J].中国食用菌,2011,30(2):27-30.

[5]陈丽新,黄卓忠,韦仕岩,等.木薯酒精废渣栽培金福菇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1473,1475.

[6]吴登,郎宁,陈雪凤,等.桑枝屑栽培秀珍菇高产配方试验[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3):308-310.

[7]刘碧源,甘双,覃杰宏,等.秀珍菇玉米芯袋料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54,158.

[8]刘振祥,张胜.食用菌栽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9]Haw CG,Kile GA.Armillaria root disease[M].Agriculture Handbook,1991.

[10]谭志勇,高芳云,王燕君,等.秀珍菇不同培养料配方栽培效果比较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08(7):21-22.

[11]刘刚,佟万红.桑枝的营养功能性成分及我国桑枝综合利用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8(6):96.

[12]21食品商务网.秀珍菇价格 (批发价格)各地市场秀珍菇报价[EB/OL].http://www.21food.cn/news/price.jsp?category=%CA%DF%B2%CB&product=%D0%E3%D5%E4%B9%BD.2010-08-13.

猜你喜欢
珍菇棉籽壳桑枝
大型桑枝粉碎机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不同温度和培养基对秀珍菇木霉共培养的影响
桑枝屑香菇种植基料配方的筛选试验
五个秀珍菇菌株在水帘设施大棚中栽培的生长表现
秀珍菇种植记
棉籽壳营养成分测定及近红外模型建立
棉籽壳与木糠不同配比栽培秀珍菇效益比较试验
沙豪岗村贫困户喜领分红
不同栽培料处理方式对平菇生长的影响龚凤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