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推手》中的文化鸿沟

2013-11-21 19:34□文/夏
电影评介 2013年10期
关键词:老朱玛莎中西文化

□文/夏

一、何为《推手》

什么是推手?通俗地说,就是太极拳中两人对练的把势,手臂相搭、互相推挽、周而复始、平衡牵制、趁势而发。“推手”是两个人的把势,反映了整部影片主线所突出的二元性,也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饮食习惯、语言隔阂、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冲突。

电影主人公是一位中国老人,喜欢并精通太极拳,并以推手自娱自乐。虽然生活在异国他乡,老人仍然没有忘记这种练习太极拳的习惯。影片从老朱由儿子晓生从北京接来美国定居开始,大部分时间都在描绘文化间的一条“鸿沟”,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在方方面面的差异。影片起名“推手”就意味着老朱和儿子、媳妇之间存在的文化鸿沟必须如推手般通过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去融合,去连接。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电影里的主角是在美国生活的儿子和远渡重洋去美国的父亲。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再仅仅是单纯的个体关系:两代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影响下形成价值体系的差异并产生种种摩擦,这些摩擦又无一例外源自两代人各自所属的不同文化背景。(李晨:《李安电影的东西方文化观——解析“父亲三部曲”》,载《华文文学》2004年2期)电影里的诸多细节都表现了这种东西方文化差异在一个家庭里的对撞。

开片的几分钟,媳妇不耐心的敲着键盘,老朱自顾自的打着太极、看电视,两人都在被对方所困扰。儿媳因为老朱的到来而阵脚大乱,写作的灵感全无,老朱则因初到异国他乡,有种说不出的忧愁寂寞。静默的空气中弥漫着对立的气场,而这一切还都只是文化对撞的序曲。

饮食文化最能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首先,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食物吃起来需“讲究”。正如老朱所说“地球上有一种东西,五谷杂粮,果木蔬菜,属隐形,另一种东西,牛羊猪鸡属显性,两种东西配合起来吃,才能补先天之不足”。而西方人则注重“以人为本”,所以西方人在烹饪时自始至终的坚持着饭菜的实用性,从营养角度出发、落足于人的饥饱与健康。在影片中出现过儿媳妇和公公一起进餐的场景。公公抱着一大碗饭,有各式各样的菜式,拿着筷子吃得津津有味,而儿媳妇只吃着一盘沙拉和一块饼干,两人同在一张桌上,却漠不关心,饭桌上表现出的文化的鸿沟显而易见。其次关于教育。在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学习的能力。他们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能更好的实现“自我”,并不刻意去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中式教育则偏传授经验更多一些,再加上中华文化拥有很多瑰丽异宝,自然的,老朱希望能够传授更多的中华文化给小杰米,例如练中国字,学书法,读娃娃调等。而且老朱认为美国人在教育孩子时的“民主”是“不把孩子当孩子”。玛莎和老朱对孩子的教育,天差地别。

对于中西文化之间的争议,李安自己的态度也反映在其中,他说,这个问题只有适应,没有解决之道。中国人已经有两百多年在解决这个问题,我的解决之道也只是反映身为中国人的生活经验。(力子:《融合中西之长创造完美电影——李安访谈录》,载《当代电影》2001年6期,63页)

三、文化鸿沟中的父与子

在这部影片里,老朱对儿子的爱内敛而隐忍,而儿子晓生一直挣扎在父与子的关系以及文化鸿沟里,不堪重负。父母与子女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长,由于年龄的差距往往会带来思想、性格、观念、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莫小青:《论李安电影中的中西方文化认同》,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04年,14页)晓生,朱先生的独子,儿时父亲用身体挡住红卫兵的棍棒得以幸存,可母亲却没能抗住殴打而死亡,朱先生独自将他养大还供其到美国留学。后来,晓生在美国娶妻生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却在父亲来了美国之后一切都变得很难调节。他孝顺父亲也爱妻子,可美国媳妇对老朱的反感以及父亲的倔强,最终让晓生左右为难。

由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具有各自独立的文化品质,这种“独立性”融为“一体”时,首先形成的是冲撞的态势,其次造成的是茫然境遇与感伤的情愫。(游媛媛:《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融合特征》,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学位论文,37页)整部影片并没有出现玛莎与老朱因为不满意对方的思想和做法而在对方面前表现出过度的愤怒,似乎每个人都在退让。李安以妥协的方式来解决电影中的文化冲突,并将妥协作为实现文化融合的途径。当玛莎因为紧张而胃抽筋时,老朱想用他的方法把玛莎治好。当因为玛莎过度紧张而导致的疼痛让所有人都认为是老朱故意弄疼她时,老朱并没有过多反驳,反而一脸自责。之后老朱走失,玛莎并没有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相反的,她比往常更加焦虑难受。她想与朱老修好,想尝试去走进老朱的生活,因为他是她丈夫晓生的父亲,是晓生最爱的、不惜一切代价都要照顾好的父亲。她同样也想退一步,慢慢的接纳朱老。

老人自己感觉被排除在家庭之外,孤独难耐,所以他开始尝试新的生活。教太极,融入当地华人圈子,并遇到自己的贴心人陈太太。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摆脱不同思想冲突的束缚,展开新的生活,可没想到,文化的鸿沟再次的束缚了他与晓生。儿子不知该如何处理好家庭里的是是非非,忧心憧憧。正在这时,他发现父亲和陈太之间互有好感,于是儿子联合陈太的女儿想撮合父亲和陈太,以此为借口让两位老人搬出去,过上独立的生活。可最终父亲发现了他的用意之后倍感失望,以致最后出走带出全片的高潮。

四、在文化鸿沟中寻找心灵桥梁

故事的最高潮起始于一家中餐厅的厨房里。有几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老朱在餐厅里洗盘子,洗得不快,被市侩的老板呵斥,而后善良的中国小工便主动帮助他洗。二是老人在被傲慢的老板解雇后不愿离开,一干厨师与小工在老板的唆使下欲推走老朱,却没能推动。之后,他们被老朱的这种“不动”所感动,为老朱报不平,纷纷向老板提出辞职。这两个细节表达了中国人的互助精神,尤其是在异国他乡,这种相互照顾的行为包含了中国人崇尚“仁义”的价值观念。这两个小细节让我十分感动。而故事的高潮就在这间厨房里,老朱不愿被人赶走,而老板气急败坏,于是狠心叫来了一帮混混想要威胁并赶走老人。最后,几个混混,甚至多名身强力壮的美国警察都没能让老人移动半步,这件事引起了当地媒体的轰动,儿子也终于由此才找到了老人。

影片接近尾声时,以儿子的角度阐释了父亲的推手,他是以太极推手这一方式来逃避现实的痛苦并闪避他人,使别人失去平衡来达到自己的平衡。但在我看来,影片中老朱在中西文化的强烈碰撞中努力寻找平衡,但是结果却不了了之。他用离开给儿子的家庭带来平衡,可自己的内心无法平衡。他以伟大的父爱闪避文化的鸿沟,却将自己推向孤独,这也是电影里所描述的跨越文化鸿沟的一座心灵的桥梁吧。

电影最后,晓生一家搬进了大房子,而老朱不愿入住。最后,老头(朱老)通不过考验,因为他的人味还是太重,想不开。在人生的道场上修行,外在的苦难折磨他都顶得住,内心的牵挂他却放不下来。(《推手——一部电影的诞生》,冯光远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2年版,55页)其实中西文化冲突是当时大批在外华人都面临的问题,李安用电影给大家提了个醒,既然不能消除矛盾,那不如就选择融合和理解——就好像太极中的“推手”,彼此制约,掌握平衡,以柔克刚——虽然本质上,还是一种对抗。

猜你喜欢
老朱玛莎中西文化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小玛莎和大黑熊
如何克服语言教学中中西文化差异
妻子不在家
老朱的菜园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寄往伦敦的爱情
中西文化语境下月亮的“意”与“象”
发誓怪圈
老朱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