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民务农或务工行为选择的实证分析

2013-11-20 09:06余礼信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打工者种地最大化

文/余礼信(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9)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农户生产、生活、交往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加大了农民的货币支付范围、增加了农民的货币支付压力。改革开放加快了经济的发展,创造出大量的城市就业机会。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城市的发展同样带动了乡村的进步,乡村也随之逐步开放,其工作种类也随之增多,农民的选择增加许多。有的农民继续种地,有的农民虽然继续务农,但他们从种植传统粮食改为种植蔬菜或经济类作物或者转向养殖行业,更有的农民选择在附近亦工亦农。因此,农民有了更多的选择。并且村民们现在常常不是利用各种机会增加或扩展自己的耕地,而是想方设法外出或就地寻找非农工作。[1]农民在工作的选择方面是否有着类似“看不见的手”的控制?农民在种地和务工之间是如何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服从于何种行动逻辑呢?本文试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解释农民在种地和打工之间的抉择问题。

二、理性选择的解释框架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民的职业不再仅仅是单一的务农,而是逐步多元化,农民对职业有着多重选择。农民作为经济人,作为社会人,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会考虑到多种因素,比如说生存、货币收入、家庭、技能学习、前途、环境等等,他们或者会偏好于其中一项因素,或者偏好于几个因素,经过考虑,最后做出个人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即实现个人效益的最大化。农民作为行动者,农民的学历、年龄、工作技能、健康状况、个人认知是他们的个人资源,熟人网络、人脉关系是他们的社会资源,他们利用这些资源来追求利益。因此,农民对务农与务工行为选择可以用理性选择理论来解释。笔者针对农民的择业情况,提出和建立“农民-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利益最大化”这一解释框架,来描述不同情况的农民是对务农还是务工的选择。(农民理性选择的框架如图1所示)

卡尔·伯格把理性主要归纳为四类:实践理性、理论理性、实质理性和形式理性。“理性选择理论”所讲的“理性”是解释个人有目的的行动与其所可能达到的结果之间的联系的工具性理性。[2]理性选择理论的建立有四个前提:即个人是自身利益最大利益的追求者;即便处于特定情境中也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人们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人在主观意识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会产生相异的偏好排列。因此,理性选择可以概括为效用最大化或最优化,即理性行动者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3]

三、村庄农民案例分析

(一)研究村庄的选择

图1 农民的选择框图

笔者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项目平台的基础上对江西省松湖村进行了实证调研。松湖村是一个县城的城郊村,处于小城区和火车站之间,车站路从村中通过,交通比较便利。近几年县城经济逐步发展,松湖村受到辐射,村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带动了。有一些小企业来村内进行投资部分村民土地被征收。该村村民的就业渠道呈现多样化态势,选择权较多。村民有的继续种田,有的转向种植蔬菜或养殖用来供应周围农民和小城镇居民的生活,当然由于条件便利,村民可以在县城周围就近找到工作,闲时打工,忙时务农,更有相当一部分人到外地打工。由于该村村民就业渠道多样化,可以务农,可以务工,也可以既务农又务工,并且务农和务工里也有多种职业可以选择。这种情况满足了理性选择理论建立的选择前提,即人处于特定情境中有相异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村民有多种就业途径可供选择。理性选择理论有几个基本假设,农民对务农与务工的选择是否满足这些基本假设,是判断理性选择理论是否适合用于农民对职业的选择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村庄内不同类型农民的不同选择

对村庄农户采取抽样调查,个人访谈的方式进行。由于年龄、性别、性格、教育水平等的不同,村内村民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本文根据农民不同的职业选择,将着重分析以下四种类型的农民:传统种地的农民;转向他业的务农农民;打工的中年人;出外闯荡的年轻人。从这四种类型的农民选择的不同,分析其行动逻辑,探究他们各自的追求目的。

1.传统种地农民的选择。有些农民由于年龄、身体、性別、能力、教育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以及人脉关系的匮乏,不能够出外打工,只能够在家种地,打理家庭,照顾小孩等。通过调研发现,这些传统的种地农民主要是无力工作的老年人,家务缠身、打理家庭的妇女和一些没有必备打工技能和外出门路的村民。老年人和一些技能或行门路欠缺的农民,不能够胜任打工的工作,尽管农业内卷化严重,简单再生产不足以提高农业产值,加上高价的种子、化肥、灌溉等种地高投入和种地的较多的农业劳作,种地获取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但也可以为家人提供足够的口粮,赚取少量货币收入,比之打工无门来说,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务农优于务工。农民在经过思考,理性选择了务农。对一些妇女來说,男人们打工支持家庭的货币收入,她们的主要工作是打理家庭,这样正好尽其所用,在她们的偏好排序上务农〉务工,在家务农可以最大化地实现这一目标,所以她们也选择了务农。可以看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源的限制和偏好排序上,由个人以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理论,务农策略优于务工策略,农民选择传统的种地务农。传统种地农民选择如图2所示。

图2 种地农民选择简图

2.一个农户养蛋鸡的选择。种地可以解决农民的基本吃饭问题,在去除种子、化肥等

投入后所剩无几,不能够带来足够的货币收入。仅仅靠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不会有高的收益,农民的用钱问题得不到解决。不难发现在农村里,那些单纯靠种植粮食作物的家庭往往是经济条件最差的家庭。因此,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提高家庭收入,农民不得不寻求其他途径。从种植传统粮食作物转向种植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等,或者转向养殖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在村内就发现了这样的情况。受访者是一位60岁的妇女,女儿已出嫁,儿子在外省定居,家里只有她和老伴两人。他们利用家里的的空房子,养了几百只蛋鸡,专门卖鸡蛋,收益颇丰,一年有两万多的收入。用她的话来讲:“种地不划算赚不到钱,我们老了,又不会什么手艺,外面打工没人要,只有想法子找门路。”可见,在种田不赚钱,打工无门的情况下,利用自家空房养殖蛋鸡出售鸡蛋选择理性的,实现了其收入最大化。卖鸡蛋并不逊以于务工经商服务,以用“行动者——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利益最大化”的模型來解释。这一选择可如图3。

图3 金氏选择

3.建筑工人的选择。在村内,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有着盖房子的手艺,他们主要靠建房子赚钱。通过调研了解发现,这些建筑工年龄较为集中,岁数基本上都在40至55岁之间。根据这些建筑工的解释,造成这个年龄集中的现象是建筑工又脏又累,工作辛苦,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从而出现年龄的断层。由于年龄的断层,而盖房子的多,建筑工短缺,他们的工资一般比其他农民要高一些。这些建筑工曾由于生活的需要、货币的支出压力,随着市场的开放、城市的发展建设而前往全国各地,由一些包工头召集,在工地上工作,在工地旁边吃住,过着集体生活,在年前返乡,年后再出去工作。然而现在这种情况改变了,建筑工从08年开始逐渐不再外出,而是选择在家附近打工。通过与他们交谈得知,不外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家乡就业坏境的改善。村庄所在县城最近几年在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发展快变化大,村庄位置较好,受到了县城发展的良性影响。在家的附近有很多地方需要建房子,工作机会多,不愁没活干。②建筑工的短缺。由于脏苦累,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造成年龄断层,但又有仵多建设需要用人,用工资源短缺。有用人需求,并且建筑工短缺,建筑工人工资也就提了上来,这里的工资与外出打工相比并不低。③离家近,可以随帮衬家里,在家吃住,生活条件好些,有亲情味。④一起工作的人都是本地人,大家比较熟悉,受到的约束较少,总体感觉舒适自在许多,有人情味。建筑工人做出了两次选择:第一次是由在家务农务工到外地务工。这次选择是在家乡就业环境不好,外地城市工资高,工作好找的情况下,以追求货币收入,维持家庭运转的目标下做出的,这样实现了货币收入的最大化。第二次选择是由出外打工到回家乡在家的附近打工。这次选择是在家乡就业环境改善,建筑工短缺,工资提高等条件下做出的,兼顾了多方面因素,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建筑工出外打工和返乡就业的选择框图如图4、图5所示。

图4 建筑工外出就业的选择

图5 建筑工返乡就业的选择

4.年轻打工者的选择。年轻人的年龄基本在18-28岁之间,他们一般是读完初中或者高中,直接从学校走向社会,在熟人的带领下出外打工。在调研中,遇到几个年轻打工者,现列举几个如下:余氏,男,25岁,初中一毕业就出去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在武汉当保安,做了三年左右,后來进工厂工作两年,到东北推销一年,现返乡成家,下一步如何走尚不明朗;刘氏,女,22岁,初中毕业后,到深圳工厂学习工作几年回她所在的地级市卖衣服;章氏,男,24岁,初屮毕业,在上海富士康工作两年,广东呆了两年,后来在酒店边打工边学厨师三年。从他们的打工历程可以看出,他们离开学校后,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想通过到城市打工,离开农村,离开农业生产。他们起初要么试图学一些工作技能,要么是先打工,积累经验,融入社会,然后再寻求发展,希望能够在城市中立足。年轻打工者由于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也根本不想务农,他们在前几年打工的过程中的压力较小,以学习经验、学习技能、进入社会为主。邓大才教授将年轻的打工者称作是第三代打工者,认为他们没有生存压力,没有货币压力,主要是为自己而打工,是为了离开农场,是为了改变农民身份,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打工。[4]笔者认同这种观点,他们为了金钱,也为了舒适,为了不再面对黄土背朝天,为了今后的发展,他们将各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我认为年轻打工者并不是没有生存压力,没有货币压力的,他们一旦离开了家庭,往往就逐步的失去了家庭的资助,要以个人的能力来生活,要自己过生活,不好意思再向家里伸手要钱,们要自己养活自己。因此,他们是有着生存和货币压力的,并且这种压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强,如果说他们前几年是试探,是融入社会,那么后面的几年就要确定如何走下去,他们对生活、对前途的思考会日渐增加。理性选择贯穿在年轻打工者的打工历程中,他们对工作的选择要依据薪金和今后的发展而定,综合考虑当前收益和日后出路,使其达到满意的均衡是年轻打工者对工作选择的依据。

四、结语

通过对四种不同类型农民对务农与务工的选择的比较可以发现,农民对工作的选择具有明确的动因,通过对自身资源的把握,比较各自收益,以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农民在对不同就业方式进行比较时,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从而做出最有利最合适自己的选择。由此可见,农民对务农务工行为的选择是相对理性的。

[1]黄平.对农业的促进或冲击:中国农民外出务工的村级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8,(03).

[2]陈彬.关于理性选择理论的思考[J].东南学术,2006,(01).

[3]邱海雄、张应祥.理性选择理论述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1)

[4]邓大才.农民打工:动机行为与逻辑[J].社会科学战线,2008,(09).

猜你喜欢
打工者种地最大化
“无主”打工者受伤谁担责
种地钓鱼
智慧农业看“屏”种地
勉县:力求党建“引领力”的最大化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靠违法手段获利的打工者没有生存空间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农民工月均收入超3000元,怪不得种地的农民少了
2015年打工愿景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