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晶, 胡军凯, 吴一微
(1.湖北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 2.大冶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黄石 435005)
银是常规计价元素,由于银的化合物及合金有优良的抗菌性,在牙科、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1];银作为贵金属之一,亦具有商业价值,可以用来制作高强度、耐腐蚀的合金及珠宝;还可以用于电子行业,原材料,人工降雨等[2]。随着工业和医药等的发展,以及银自身的价值,银和银的化合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我国贵金属资源比较贫乏,因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回收贵金属具有重要意义,冶炼中间物料是贵金属银回收的重要原料,在冶炼过程中,贵金属银的金属平衡一直是困扰着冶金行业的问题,因为银的金属平衡反映了提炼银水平的高低。目前,关于高含量铜、铁冶炼中间物料中贵金属银的分析研究较少。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3],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ETAAS)[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联用技术(ICP-OES)[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ICP-MS)[6]等原子光谱方法常常用于实际样品中银的测定。但是原子发射主要用于纯物质中银的测定, 石墨炉火焰原子吸收法需要高成本的分析仪器并且不太稳定, 对于冶炼企业来说,冶炼中间物料基体成分复杂,各种矿物质银含量高低不同,对于高含量铜、铁物料中微量银的测定, 高含量铜、铁是否对测定存在干扰是本文需要考察的问题, 因此建立简便、易操作、快捷、经济、准确的冶炼中间物料中银的测定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的目的是根据目前有色金属冶炼中间物料的现状,以高含量铜、铁冶炼中间物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建立准确的测定高含量铜、铁冶炼中间物料中银的方法。详细研究了物料的溶解处理方法以及仪器测定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美国热电sollar原子吸收光谱仪,仪器工作条件:波长328.1 nm, 灯电流7 mA, 狭缝宽度0.5 nm,燃烧器高度6 mm,乙炔流量1.1 L/min, 空气流量0.3 MPa.天玻的10mL微量滴定管。
1 mg/mL 银标准储贮溶液:称取1.0000g纯银(wAg≥99.99%)于200 mL烧杯中,加50mL硝酸(1∶1),加热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10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无氯离子交换水稀释至刻度;10 μg/mL银标准溶液:移取2.50mL银标准储存溶液于250 mL容量瓶中,用盐酸(1∶9)稀释至刻度,摇匀; 氟氢化氨;浓盐酸;浓硝酸;高氯酸。
分别取0、2.00、4.00、6.00、8.00、10.00 mL 银标准溶液(10μg/mL)于一系列100 mL容量瓶中,加入15mL 浓盐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测定吸光度,以Ag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达到0.9999.
1.4.1 样品前处理的一般程序 称取适量样品于250mL烧杯中,用少许水润湿,加入20mL硝酸,置于电热板上,不时摇荡,溶至小体积,加 5mL高氯酸直到高氯酸冒白烟,蒸至湿盐状,取下冷却,加入15mL盐酸,用水吹洗表皿和杯壁,加热使盐类溶解,取下冷却至室温。将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静置或者干过滤。
1.4.2 实际样品的处理及测定 选取6个冶炼中间物料样品,样品粒度不大于100μm,样品在100℃~105℃烘干1h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按照表1中试料量及稀释体积,将物料(表1)置于250mL烧杯中,按表1加入盐酸进行前处理,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在最佳仪器工作条件下,以空白调零,测定试样溶液吸光度。
表1 试料量及稀释体积
考察一系列浓度的银在15%的盐酸、15%的王水、15%的氨水、15%的硝酸介质中测定影响,结果见图1.
试验结果表明: 在盐酸、王水、氨水、硝酸介质中测定银量结果基本一致,考虑到实际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Cl-,因此,选取盐酸作为测定介质。
分别考察了在0.20μg/mL和1.0 μg/mL银标准溶液中盐酸浓度的影响,结果见图2.
图1 银分别在盐酸、王水、氨水、硝酸介质中的测定结果 图2 不同百分含量的盐酸介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从图可以看出:在5%~20%的盐酸介质中,对银的测定都没有影响,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银的浓度在0.20 ~1.0 μg/mL范围,为防止形成AgCl沉淀,选定盐酸浓度为15%.
为考察不同单元素对银量测定的干扰情况,分别在0.20μg/mL和1.0 μg/mL银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干扰元素,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单元素的干扰结果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没有加入干扰元素和加入干扰元素对银的测定结果几乎无影响,说明上述元素(按实际称样量和干扰元素可能存在的最高含量计算)对银的测定没有干扰。
分别在0.2 μg/mL和1.0 μg/mL银标准溶液中加入如下混合量的元素:0.6g Cu2+1mg Bi3+、0.50g Fe3+、20mg Zn2+、1.0mg Ni2+、1mg Cd2+、0.1mg Co3+、0.1mg Hg1+、20mg Mg2+、20mg Al3+、1mg Sb3+、50μg Au3+、20mg Pb2+、50μg Pt2+、1mg F-、0.1mg Pd2+、1mg Sn4+、20mg As3+、20mg Ca2+、0.3g S6+,考察其对银测定的干扰,并分别与不加干扰元素的 0.20μg/mL和1.0 μg/mL银标准溶液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加入混合干扰元素,其测定值分别为0.0430、0.193,而不加混合干扰元素的测定值分别为0.0430、0.195,两者测定值基本一致,说明混合元素对银的测定基本无干扰。
本试验的实际样品主要成分为60% Cu、20% Fe、20% S,为考察基体的影响,取一系列0.0000、0.2000、0.4000、0.6000、0.8000、1.000 μg/mL银标准溶液两组,其中一组都加入0.50g Cu、0.20g Fe、0.18g S前处理,另一组不加,作对照试验,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基体的干扰实验 (n=3)
为进一步证实基体的影响,本实验配制0.0000、0.2000、0.4000、0.6000、0.8000、1.000 μg/mL银标准溶液作工作曲线来测定1#、2#物料样品的银量,并与标准加入法测定1#、2#物料样品的银量相比较,结果见表4.
表4 两种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n=3)
综上数据表明:基体匹配前和基体匹配后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标准加入法测定的值和标准曲线法测定的值偏差不大,说明基体对银量测定基本无影响。
一般而言,原子吸收的背景干扰较大,为考察背景的干扰,选取1#、2#、4#物料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它们在不扣背景和氘灯扣背景的条件下的值。结果见表5.
表5 背景对银测定的影响(n=3)
结果表明:存在背景干扰,需要氘灯扣背景,故本实验方法采用氘灯扣背景。
在最佳条件下,按照试验方法,独立分析1# ~ 6# 物料样11次,精密度实验结果见表6.
表6 方法的精密度(n=11)
结果表明:1# ~ 6# 物料样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3% ~ 2.7 %之间,小于行业规定的5%, 说明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
在最佳条件下,考察了方法的准确度,于1#,2#,3#样品中分别加入20μg、40μg银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见表7.
表7 加标回收试验结果(n=3)
结果表明: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3.55%~109.3%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综上所述:建立了测定高含量铜、铁冶炼中间物料中银的方法,复杂物料基体不干扰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加标回收率在93.55%~109.3%之间,结果令人满意,方法适用于冶炼工业含银量在20g/t~500g/t范围内的高含量铜、铁冶炼中间物料样品的分析。
参考文献:
[1]ATuneli, A R Türker.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silver after preconcentration on Amberlite XAD-16 resin from thiocyanate solution [J]. Talanta, 2000, 51(5): 889~894.
[2]Chiba K, Inamoto I, Saeki M. Application of isotope dilution analysi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to the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silver and antimony in pure copper [J]. J Anal At Spectrom,1992,7: 115~119.
[3]M A Rahman, S Kaneco. Determination of silver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by tungsten wire preconcentration method-electrothermal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J]. Talanta,2004,62: 1047~1050.
[4]Jackson K K, Ngila J C, Silavwe N D. Solid-phase extraction of Zn(II), Cu(II), Ni(II) and Pb(II) on poly(vinyl chloride) modified with 3-ferrocenyl- 3-hydroxydithioacrylic acid, and their subsequent determination by electrothermal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J]. Anal Chim Acta,2008,160: 211~218.
[5]Zhu X, Alexandratos S D. Determination of trace levels of mercury in aqueous solution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Elimination of the 'memory effect [J]. J Microchem,2007,86: 37~41.
[6]Huang C, Hu B. Silica-coat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modified with γ-mercaptopropyltrimethoxysilane for fast and selectiv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Cd, Cu, Hg, and Pb in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samples prior to their determination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J]. Spectrochim Acta B, 2008, 63: 437~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