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 庆
(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摇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直接决定着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2008年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以来,随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模块教学”的不断推广与宣传,模块教学的优势也逐步得到了体育研究工作者的认可与推广。2010年9月贵州省全面开始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2011年贵州省开始在高中推行体育模块教学。模块教学的推行,是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最好诠释。模块教学的开展和推广,无疑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贵州省地处西南,经济、文化、教育等均落后于中东部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几乎全部来自贵州省内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在贵州,无论是基础教育中的体育教学状况,还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状况都不尽人意,都带有明显的地域限制和落后思维定势的局限。本研究意从贵州省高中体育模块教学需求的角度,再度审视贵州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改革意见。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有两个:一个是贵州省高中体育模块教学,一个是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了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相关的论著和论文,并从相关网站上收集贵州省各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状况,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2 电话调查法
对贵州省各地的高中体育组组长进行电话调查,了解他们学校的体育模块教学开展状况,并及时进行记录。
2.2.3 问卷调查法
在电话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正在实行模块教学的各地有代表性的高中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在问卷发放之前,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进行了检验,均符合社会学调查要求。共发放各校体育组组长问卷20份,回收问卷2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数20份,有效率100%。
2.2.4 数理统计法
对电话调查和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在贵州省各高校网站上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2.2.4 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模块教学”有的地方也称为“模块式教学”或“模块教学模式”。“体育模块教学”是指把体育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体育项目,再按照各项目的内在规律组合成相对独立的体育教学单元,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各个独立的教学模块,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以达到学生掌握运动技能、锻炼身体、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3.1.1 正在实行体育模块教学的高中比例
从表1中可以看出,正在实行模块教学的高中仅占全部高中的36.7%,比例较低;有21.7%的学校曾经实施过,但由于种种原因却中止了;从未实行过的学校将近一半。模块教学的实施反映了该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贯彻力度,从贵州省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实施情况看,并不乐观。
表1 贵州省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实施现状调查表
3.1.2 中止、从未进行体育模块教学的原因
经调查了解,中止体育模块教学和从未进行体育模块教学的高中,其原因各不相同,但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课程。在中止、从未进行体育模块教学的学校中,有将近40%的学校认为,领导不重视是主要原因。因为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课程,所以不会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有太多的关注和太多的投入,有的学校甚至连常规的体育教学场地、器材、设备的配备都还没有达到基本要求,更别提其他了。
(2)师资力量薄弱,不足以开展模块教学。该原因占调查的一半以上。其中有两个方面:第一,师资数量上不足,距离“高中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1]的基本标准还相差甚远。第二,体育教师的技术专项不全面。有的学校是因为体育教师的专项不是篮球就是田径,有的学校虽然有其他专项的老师,但是“虽专项但不精”的现象屡屡皆是,而且很多时候的情况是,学生喜欢的老师不会,老师教的,学生不感兴趣。如此,就导致了体育模块教学的夭折,甚至是从未发芽。
(3)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和可操作性的模式。由于体育教师的研究能力所限,无法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模式,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实施也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于2003年印发了《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自此,全国各高等院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本校的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了不同的课程设置。本研究收集整理了贵州省有代表性的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状况。
3.2.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培养目标规定了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是教育活动追求的最终目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体育教育培养的人所特有的种类、层次、规格和要求[2]。从各院校的网站介绍中了解到,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符合2003年颁发的《课程方案》,把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既能够胜任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又能够进行科研、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其中有特色的学校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其体教专业培养目标中增加了“同时具备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能力”,因为它本身是一所民族类本科院校,该目标的确定符合学校的性质。此外,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体教专业培养目标中提出培养的是“高质量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本科应用型”人才,这符合地方性师范院校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本质特色,也比较贴切、务实。
3.2.2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的,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不同的课程结构,以及由此而决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3]。
(1)课程体系的构成
从收集到的资料看,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包括了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教学三大部分,而且一般的必修课由专业必修课和公共必修课组成,选修课由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但在各高校之间又有一些差异,如凯里学院体育学院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体教专业的课程中并无公共选修课,而且后者的教学计划中并无涉及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安排。
(2)课程学分分配情况
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4]。不同课程之间学分的分配状况反映了该校对不同课程的重视程度和不同课程的重要性程度。从表2中可以看出,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系统的学分总数均在在163―183之间,而且专业必修课的学分高于公共必修课的学分,但只有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例外,其公共必修课学分高于专业必修课学分。在这6所高校中,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的专业必修课学分比例最高,达到64.4%,凯里学院体育学院的专业选修课学分比例最高,而且其必修课(包括专业必修和公共必修)的学分总数占61.2%以上,其他几所学校在55.5%以下,说明这两所学校比较注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3)课程的学时数分配情况
从学时分配情况看(如表3所示),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数分配大相径庭,最多的有1768学时,最少的1124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方面,最多的如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占总学时的63.6%,最少的如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占36.8%。但专业选修的比例方面,却是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所占比例最高,达到16.7%,反映了该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除了常规的专业必修课外,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的比重,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自2011年贵州省在高中推行模块教学以来,其实施状况极不乐观,从未实行过的高中占了将近一半,五分之一强的高中由于种种原因中止了模块教学的实施。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师资力量不能满足需要以及缺乏可操作性是他们不实施或中止实施模块教学的主要原因。
表2 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学分分布状况
表3 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学时数状况
(2)从贵州省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需要角度,再度审视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发现贵州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虽符合《课程方案》的要求,也具有不同院校的地方特色,但在“培养中学体育教师”方面的表述显然太单薄。在课程设置方面,各高校均有自己的安排,但总体来看,公共课所占比例过大,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而且有的学校对教育实习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4.2.1 重构人才培养目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颁发了1980年、1986年、1991年、1997年、2003年等5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方案)。在这5套计划(方案)中,体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匠→研究型教师→教育或科研的专门人才→多能一专的复合型人才”[5],反映了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唯就业化。但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以及面试和专项测试的取消、录取分数线的下调,在同样有限的四年里,将本来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已经降低的学生培养成为比以前标准更高的复合型人才,要具有能与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管理者、体育营销人员、体育研究人员“争”工作的本领,这本身就是很有难度甚至是无法完成的事情。从最近几年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率屡次亮红灯的事实就可以看出,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符合现阶段我国对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的称谓出现于1988年,当时国家教委为了防止高等师范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培养目标的泛化,颁布了《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对22个专业名称进行了修订,把原专业名称后加上“教育”二字,以强调培养中等学校教师的目的性,体育专业遂变成体育教育专业,它的定位是专门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师[6]。
贵州省高中体育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领导不重视和客观场地器材条件等的限制,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但是在对师资的需求方面,却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必须重视的事实。对于贵州省来讲,一个合格的高中体育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体育专业技能,还需要有一定的裁判技能和组织竞赛的能力,更需要有为当地基础教育事业奉献力量的热情和决心,这就足够了。因此,对于贵州省高校来讲,建议把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细化和有针对性,最直接的表述就是:培养成为……的合格的中学体育教师。
4.2.2 调整专业课和公共课的课时比例
为适应2003版《课程方案》中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许多院校不仅修改了培养目标,而且在课程计划中增加了许多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拓展其能力、开阔其视野、增加其就业竞争力的相应课程,也即是增加了公共课所占的课时比例和学分比例。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接触更多的课程,应付更多的考试,学生对许多课程都只能浅尝辄止,便会产生课程“无用感”,既造成学校教学资源的浪费(如许多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也分散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精力。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本质特性被逐渐弱化,专业的差异性衰减,淡化了其专业的不可替代性和必要性,去专业化趋势明显[7]。一些毕业生“文不能文,武不能武”,“越来越不像体育人”[8]。古语曰:“古之善读者,始乎博,终乎约。”意思是说,会学习的人,知道在初始阶段应该以广博为基础,但最终是为了某一方面的更加精深。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应该是“广而泛”,应该在“专而精”。
贵州省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不容乐观,主要原因也就在于任教老师的去专业化,失去了体育教师的不可替代性,会导致其他专业老师认为体育教师就是打酱油的,可有可无。贵州省中学体育教师的文化基础较之以前,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从老一辈体育教师的口中了解到的,却是新体育教师的体育专业技能的大大下降,有的甚至不能胜任专项以外项目的教学,这不能不说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的缺憾。因此,建议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精简公共课所占的比例,那些通过专业理论课能够达到目的的、以促进学生能力拓展的课程可以删减;专业课程中,有重复、交叉内容的课程可以进行整合,如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三门课程中重复的内容可以只在一门课程中讲授,其他两门则缩减课时;增加专业课的课时比例,着重提高学生的基本体育素质。
4.2.3 调整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结构比例
专业必修课是高等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大学生必须修习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课程,是专业教学计划的中心组成部分,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9]。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应该是在保证教育部规定的9门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的基础上,再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加。贵州省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增加的有体育保健学、体育训练学、体育概论等。专业选修课,包括专业理论选修和专业技术选修,专业技术选修又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专业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而开设的课程,前者也称为“主项提高课”或“专项”,后者被称为“副项提高课”或“副项”。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主项提高课是从大三上学期,即第五个学期开始的,共4个学期;如果开设副项提高课的,是从大四上学期即第七个学期开始,共2个学期。除去学生实习期所占的8周(从下学期开始实习期改为一学期)、学生大四下学期毕业论文、陆续找工作等所占的时间,主项提高课的实际上课时间只有两个多学期,副项提高课的实际上课时间则更少。
贵州省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有效、顺利开展,需要“又红又专”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这里的“红”,是指拥有扎根西部中学的决心和奉献基础教育的精神;“专”就是体育专项技能的不可替代性,拥有1―2项擅长的专业技术,并具有相应的教学技能。这就要求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专业选修课的时数以及可供选择的项目,尤其是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的教学时数以及教学过程,例如从大二上学期就开始进行主项提高课,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副项提高课,以夯实学生的专业技术基础,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为贵州省中学体育教学培养出优秀的体育教师。
4.2.4 着力抓好教育实习工作
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工作,是学生走上教学工作岗位之前行之有效的学习和锻炼途径,是学生成为合格教师之前的重要环节。但从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安排时间来看,实习时间不够长,仅有8周或10周,在笔者之前所做的研究中,曾对学生做过调查,学生们普遍认为10周的实习期有点短。遵义师范学院将在2013年把2010级学生的实习期延长为一个学期,18周,从时间上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
要提高贵州省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抓好教师任教之前的教学实习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建议贵州省高校在体育教育专业原有的实习时间安排的基础上,适当延长学生的实习时间,而且在学生实习期间绝对不能“放手不管”,不仅要加强实习指导,而且要做到对学生的实时了解,及时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中学体育教学,有效、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让教育实习工作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1]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场地、器材标准(1)[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fb96c9040740be1e650e9a9b.htm l,2012-02-24.
[2]彭贻海.论体育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社会需求的相互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50-53.
[3]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Z].教体艺[2003]7号.
[4]学分制.http://www.baike.com/w iki/%E5%AD%A6%E5%88%86%E5%88%B6,2012-02-26.
[5]王章明,潘慧炬.如何构建有特色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1395-1397.
[6]杨万林,王利明,杨万森.论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J].教育与职业2007,(27):63-64.
[7]李强,毛振明.对03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四维视角的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0):92-96.
[8]周登嵩.我国优秀体育教师成长规律的阶段与促进因素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4,(6):10-15.
[9]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