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彦霞,刘英奇,朱艳英,李继东,高 斌
(1.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 050041;2.石家庄经济学院,石家庄 050031)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城市社区服务工作。但“社区服务”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则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后期。早在1986年,我国民政部门就根据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作出了规划:在城市的基层,社区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内容主要是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区服务也随之发展起来,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社区发展经验,立足国情,我国在1991年第一次提出“社区建设”这一概念。1998年,国务院首次赋予民政部一个新的职能即“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进社区建设”。1999年3月,民政部开始了社区建设实验区的工作,这说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开始起步。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社区体育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在不断完善。在城市居民物质生活不断满足、空闲时间日益增多的条件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对身体健康更加关注,这为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肖林鹏在他的论文《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1]中指出,能够满足公共体育需求的若干要素共同构成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分别是:体育政策法规要素、体育组织要素、体育活动要素、体育指导要素、体育资金要素、体育场地设施要素、体育信息要素、体育绩效评价要素和体育监督反馈要素。裴立新《全面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2]一书中指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由三个层面即服务体系、支持体系、保障体系构成。朱征宇在《广州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与构建》[3]中指出:公共体育服务由核心层和支持层两个层面构成,这两个层面又分别由六个要素组成:①政策的支持,如各级政府有关发展体育事业的规定、准则、办法以及行业规范、规章条例等;②场地设施,指兴建的用于群众锻炼的各种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等;③组织和人员,即公共体育服务的人员架构和组织形式,指各级各类体育协会组织和从业人员,公共体育服务的管理组织者和部门;④服务产品内容,即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部门和提供服务的产品情况、体育活动项目等;⑤服务形式,指开展体育服务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⑥服务经费,是支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正常运行所要具备的物质保障,是必要条件,不可缺少。张文圣在《构建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探析》[4]一文中,将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分为指导思想保障、硬件保障、组织保障、指导人员保障和活动内容保障等五大体系。苗大培在《我国城乡社区社会体育组织调研报告》[5]中认为,我国社区体育组织体系主要应由社区体育协会和社区体育俱乐部组成。贺凤翔在《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思考》[6]中指出,我国社区体育的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社区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管理组织力量薄弱,社区划分不明确,街道管理体制与社区体育难以接轨,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配置不完整、经费来源不足、场地设施建设不完善等等。
社区作为全民健身实施的载体,社区体育的开展情况将影响全民健身计划能否顺利实现。通过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可以使社区居民踊跃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的大潮中来,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然而,从目前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现状来看,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社区体育组织不健全、城市社区居民对体育健身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等。要解决这些现实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完善社区管理机构和体育组织,通过多种社区体育服务形式,广泛开展社区体育服务,努力调动城市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创造良好的社区体育活动氛围[7]。
目前,“精神文明小区”建设工作已成为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情况已成为“精神文明小区”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这也显示了社区体育服务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以社区为载体,以体育健身活动为手段,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不仅能够促使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可以增进社区居民间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为建设和谐河北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进和实现体育社会化进程,是我国今后体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前提,这同时也意味着今后社区体育服务也将由原来的行政主导向民间体育组织行为转变。通过国家政府部门投资、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资助及有偿体育服务等多种途径,使城市社区体育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及组织形式等更为适应当前的国情,加快转变体育的社会化进程。体育社会化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全民的身体健康素质。通过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提高体育人口的数量,增强全民身体素质,进而推动体育的社会化进程。
本研究以河北省社区体育服务现状调查为基础,集合专家的意见,拟定出符合河北省特色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框架结构,河北省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框架结构共分三个层次,其中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9项,三级指标26项。
图1 河北省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一二级指标结构
河北省社区体育服务一级指标分为无形层面和有形层面。“有形”和“无形”来源于经济学名词“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无形层面”是指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没有物质形式、具有不可触摸性和可视性的部分,“有形层面”是指在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具有可触摸和可视性特点的硬件设施。无形层面包括体育的组织与管理、政策法规、指导员队伍、经费来源、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体质健康信息管理、评价体系等八项二级指标,有形层面包括硬件设施一项二级指标。
体育组织与管理是社区体育服务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良好的体育组织与管理能够将各项体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受到广大居民的喜爱和支持,极大地调动群众参与体育的积极性。通过社区居委会对社区体育进行直接管理,设立专门的体育组织管理办公室,由专人负责,下设多个社区体育项目协会或自发的体育健身组织,体育活动的组织和举办由社区居委会来规划和筹备,实行对社区体育的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8]。
政策法规是社区体育活动开展和实施的方向标,依据政策法规的规定,相关体育部门、体育组织和个人就有了依据和目标,能够将社区体育活动有计划、有方向地开展,做到有据可依。
社区体育健身指导者是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人力资源保障,他们的任务是对社区居民进行科学的健身指导和健身知识传授,帮助居民科学健身。这些指导人员为体育健身爱好者提供有偿和无偿服务。然而,就社区体育服务现状来看,指导员的数量严重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继续培训和发展专业健身指导员外,也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如体育教师、体育积极分子和体育健身指导志愿者参与到体育健身指导的队伍中来。
活动形式是社区体育开展的表现形式。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给社区居民提供了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体育的美,体会到体育带给人们的身心快乐。在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形式上,可以选择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项目举办竞赛,还可以定期进行体育健身项目的表演和展示,邀请相邻社区的居民进行项目交流和学习,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健身的队伍中来。
活动内容通过体育项目的形式呈现出来。活动内容的选择关系到体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以及开展的程度。尽量选择易于开展、符合社区特点的项目,以方便各种人群参加。
经费来源是支撑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条件,社区体育组织的运作、体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但是仅依靠政府投入根本无法维持社区体育组织的运转、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体育设施、器材的维护更新等,因此多渠道筹集资金是非常必要的。除了政府加大这部分资金投入外,需要吸纳社会各界的投资和投入,根据社区体育活动项目的特点和优势提供有偿服务,还可发动社区居民的人际网络为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服务。
体质健康信息管理是获得社区居民体育信息和健康信息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居民体质健康档案,实时监测居民体质健康状况,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体质监测,发现不同时期居民的体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社区体育健身方案;多渠道进行体育健康知识宣传,为体育健身锻炼者提供科学指导。
评价体系是社区体育服务成果的检验依据,将社区体育建设的好与坏与社区评先创优联系起来,作为评选先进社区、文明社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社区体育的评价体系,可以有力地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
硬件设施是社区体育服务的物质保障,包括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器材设备等。没有体育活动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体育活动都无法顺利进行。体育场地设施除了利用社区内现有的资源,还可就近利用学校、公园、广场等场所,申请有关部门配备相应的公共体育设施,政府应出台公布新建小区体育设施的标准,督促开发商建设体育健身设施。
河北省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为河北省社区体育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性参考和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河北省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分为无形层面和有形层面两项。无形层面包括体育的组织与管理、政策法规、指导员队伍、经费来源、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体质健康信息管理、评价体系等八项指标,有形层面包括硬件设施一项指标。就目前河北省社区体育服务开展情况来看,完善河北省社区体育服务的任务还很重,这需要基层体育组织和体育行政部门共同努力,为实现河北省全民健身的深入发展携手共进。
[1]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6):472-475.
[2]裴立新.全面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朱征宇.广州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与构建[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1:18.
[4]张文圣.构建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探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S1):1-3.
[5]苗大培,王蒲,高元义.我国城乡社区社会体育组织调研报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3):10-14.
[6]贺凤翔.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7):3-4.
[7]高庆琦.社会人类学视野下体育与城市社区建设关系的理论探索[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5):19-21.
[8]江杭生,姚磊.安徽省城市社区体育自治组织公共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4):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