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秀春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 048000)
表1 18世纪至20世纪初“体育”概念的演变
“体育”这一词语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其原文是“Gymnastics”,这一词语现在被翻译为“体操”。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早期的“体操”跟今天的体育是同等义,这个在很多书籍中可以证明。据史料记载,“体育”一词首次于1760年在法国使用[1]。在18世纪的《爱弥尔》一书中,我们看到当时的人们对体育的理解只局限于字面上的“关于身体的教育”,它强调“身体教育”的过程,却将“体育”的精神和内涵拒之门外,更没有上升到体育的本质。而顾茨穆茨的《青年的体操》在《爱弥尔》的基础上强化了体育运动,增加了人类劳动方式的演进,强调了运动的概念。对“体操”“运动”“教育”“体育”等概念的谈论仍较为狭隘,但从人类劳动方式的角度考虑又有相对进步的意义。19世纪之后,随着社会实践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多出现于一些体育、教育著作中。1838年出版的阿摩罗什的《体育论、体操与道德》一书中,真正将“体操”与“体育”分开来对待,确定了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2]。这种观点很明确却又不尽合理,这种观点正是受到当时德国体操的影响而使体育的概念走向偏颇。同一世纪的九十年代陈懋治的《孟学读本》谈到体育和卫生,把体育的概念附加在卫生事业上,这种思想摆脱了体育锻炼和竞赛的枷锁,突破了已有的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和生活的高度[3]。20世纪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了体育发展的新领域,将养生与运动相结合,将体育的概念推向精神生活的层面,认为体育是一种养生工具,这为我们更深刻地揭示体育的本质提供了积极借鉴。之后相继涌现的陈独秀的《青年体育问题》和科登峰的《世界体育史纲》对“体育”的概念也都进行了新界定,认为“其是没有任何工具和目的的”;尤其在《世界体育史纲》中更强调了体育的重要性——“是人类特有的运动”。
表2 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体育”概念的演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体育理论》与《辞海》中提出了关于体育的概念,均指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受国家政治、经济的制约。”[4]1971年的《新华词典》则更实质性地指出,体育的根本任务为身体锻炼。1980年的《体育理论》和1985年曹湘君的《体育概论》中对“体育”的解释同六七十年代相似,认为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他们认为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5]。《体育理论》认为广义的体育可理解为在身体锻炼的同时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狭义则突出它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体育概论》中广义体育概念与《体育理论》相近,却道出它是一种社会活动,狭义则归纳了体育的内容:竞技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6]。九十年代的“体育”概念较八十年代而言,在阐论基础上更加全面、完善。1995年的《体育概论》指出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韩丹在《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中更加完善了体育的内涵: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并指出体育的多义性[7]。21世纪以来,吴光远的《也谈体育的定义》和周西宽的《体育基本理论教程》道明体育的主体为人类自身,其通过一切有利行为活动来改变自身[8]。当下对“体育”的定义同六十至九十年代基本一致,但对“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阐述更为系统和完整。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受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概念的内涵不断完善,逐渐扩展到身心各方面,外延也越加广泛和深入。
人类的祖先从原始社会时期便开始了与大自然的斗智斗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原始人学会了跑、跳、爬、投等动作技能。原始的狩猎、祭祀等生产生活实践促进了体育的萌芽及成长。古罗马时期,角斗盛行[16]。在竞技对决过程中,奴隶们为了生存,必须不断增强体能和各项技能,各种以原始劳动为原型演化而来的体育项目被奴隶们拿来操练,并在相互的竞技过程中不断完善,体育科目也逐渐增多。
封建社会,战争促进了军事体育的发展,而后又演化成为武术这一典型项目。封建社会中期,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安定,人们有条件从事多姿多彩的体育活动,娱乐体育勃兴,各种球类、骑射、角抵、拔河、秋千、棋戏等,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喜爱。封建社会后期,人们对体育的追求逐渐向多元化、阶层化发展。军事操练中包含的竞技成分逐渐延伸至市井民间,进一步丰富着群众体育项目;平民较技、团体对垒、贵族竞赛等组织形式同步上演,有力地推动了体育的多元化发展。
近现代是体育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时期。毋庸置疑,近现代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突飞猛进的时期。经济作为社会发展动力迅速发展,对其他社会事业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体育也不例外。无论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还是在原始层次上的自然提升,近现代体育都呈现出了国际化、科学化、专业化、经济化和高度传播化的特征。如受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制约,古代体育的影响范围极为有限,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只被少数人所熟知参与;近现代交通、通信、传媒等文明形态日新月异,世界交流日益频繁,体育国际化发展成为现实。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专门从事体育的人员开始出现,以满足大众对高水平体育竞技运动观赏的需求,体育开始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
历史上对体育的理解从来都不仅仅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更多的是“注重身心全面发展以及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体育一定要适应国家、民族及社会发展的需求,体育的概念也一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深入。因此,在规范确定“体育”概念时,要体现出时代精神,更要反映出当代体育的特征及其新的发展动向。
当今社会,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并接受。“体育”的衍生概念也越来越多,如体育经济、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等等[17-21]。这都说明体育已在社会生活和人们意识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已经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一,体育成为了一种产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体育不断突破原有领域,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受社会商品化的影响,体育逐渐凸显其商业属性,不仅确立了“体育产业”这一新的活动方式,而且成为经济社会中的佼佼者。体育的观赏性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这不仅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出现,而且成为了一种商品形态。足球世界杯、NBA 联赛、世界田径锦标赛、F1大奖赛已经发展成众人瞩目的“明星”体育赛事;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标志性活动,也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效益。如今,体育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决定了其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体育产业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并仍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体育中的许多项目和内容已发展为成熟的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也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第二,体育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在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体育起着独特的融合作用,人们的情感在体育中无言地传递着,使人类文明在碰撞交流中进步。体育运动不仅展示了人类身体的力与美,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一种奋发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奥运会的举办,加强了国际间的体育文化交流,大力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吸收、借鉴了国外文化的精华。无论是乒乓外交还是积极参加国际赛事,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通过体育这一独特的媒介得以传播,并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得到了集中展示。从古至今,体育的抽象与具体都能让人的身心获得无与伦比的快乐,都能使人在愉悦中感受到体育的“美”,体育,已成为为全世界人民所喜爱的文化形态。
第三,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普遍提高,人们的生活理念不断更新,追求“健康、快乐、休闲”成为时尚。体育的现代化发展,逐步突出了其休闲娱乐性,恰好可以满足人们注重精神生活、追求娱乐享受的需求。而体育的发展实践也印证了这一点,除了提供竞赛表演外,大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规模迅速扩展,参与人员众多,成为了一种集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生活方式。人们在体育锻炼中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社交娱乐,攀岩、蹦极、冲浪、赛艇、滑雪等时尚运动项目还可以满足青年人追求刺激、挑战自我的精神需求,成为体育家族中的新贵。
广义体育内含丰富,是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总和,三个部分相依相存,共同推动着体育事业的进步。
竞技体育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目的,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商业化和功利化的特征。竞技运动要想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回归体育的“教育”本质。群众体育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参加体育活动,进行身体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为目的。然而,群众体育的开展水平如何取决于群众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这同样依赖于教育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体育的教育功能是连接体育各组成部分的纽带,而学校体育正是体育教育功能的集中体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文化中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体育文化的延续、传播与发展中承担着无可替代的责任。
教育本身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正如我们一生都要受到教育一样,体育也应该伴随我们一生,以学习—交流—进步—再学习的方式不断发展下去。然而,学校体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培养广大国民的终身体育思想和意识就成为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体育的大众化需要借学校教育扩大影响,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这样不仅提高了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而且为竞技体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夯实了基础,中国实现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
体育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依据人体的身心发展特征,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技能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在人类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育作为一种手段产生、发展、形成系统,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体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随着时代思想的变迁不断呈现新的内容。
[1]杨万森,赵天辉.对我国“体育”一词多义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7-41.
[2]刘卓.论体育是其所是:语言—哲学的维度[J].体育学刊,2012(2):11-20.
[3]王学峰.自然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10):8-12.
[4]宋迎东,耿业进.从人类劳动方式的演进审视体育的发展[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10):41-43.
[5]陈宁.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1-16.
[6]韩秋红.关于体育概念之我见[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2):8-11.
[7]韩丹.谈体育概念的源流演变及其对我们的体育认识和改革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0(4):1-8.
[8]赵广丰.毛泽东体育思想与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J].菏泽学院学报,2012(2):45-47.
[9]胡晓风.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0(1):1-6.
[10]曹湘君.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5-48.
[11]熊斗寅.什么是体育[J].体育文史,1996(5):8-10.
[12]韩丹.“体育”就是“身体教育”:谈身体教育术语和概念[J].体育与科学,2005(5):23-26.
[13]韩丹.论我国早期的三个体育定义[J].体育文化导刊,1993(1):24-26.
[14]梁晓龙.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之一[J].体育文化导刊,2003(4):37-40.
[15]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56-58.
[16]张洪潭.体育之理论结构解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3):34-37.
[17]张洪潭.体育之理论结构解释(续二)[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4):36-41.
[18]韩丹.论“体育”词的多义理解[J].体育与科学,2001(1):20-23.
[19]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兼与韩丹等同志商榷[J].体育与科学,2004(3):8-12.
[20]刘成,韩新君.多科性大学框架下体育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理性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1):45-48.
[21]姜健,孟凡强.体育概念的辩证逻辑属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7(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