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乃艳
慢性盆腔炎(CPID)指的是女性的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出现的一种慢性炎性反应, 临床大多数患者存在急性盆腔炎病史, 或患者的身体素质较差, 由于病程迁延不愈所致[1]。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胀痛、劳累状态下或在月经前后病情程度会进一步加重,白带颜色存在明显异常, 存在腥臭味, 甚者有些患者的子宫附件区会出现压痛感或肿块[2]。本次研究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静脉和宫腔联合注射奥硝唑方式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已婚患者19例, 未婚患者16例;患者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4.7±1.4)岁;患病时间1~7年, 平均患病时间(2.9±0.3)年;治疗组中已婚患者20例, 未婚患者15例;患者年龄24~73岁, 平均年龄(44.8±1.2)岁;患病时间1~8年,平均患病时间(2.7±0.5)年。本次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自然指标方面进行组间比较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数据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静脉滴注奥硝唑, 400 ml/次, 1次/d, 计划治疗两个星期。
1.2.2 治疗组治疗方法 静脉滴注奥硝唑, 每次400 ml/次,1次/d, 宫腔注射奥硝唑, 隔日进行一次, 计划治疗两个星期。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盆腔炎症消失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药物不良反应人数、慢性盆腔炎病情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痊愈: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临床症状表现彻底消失, 妇科和理化检查结果完全恢复正常,症候和体征积分的减少程度超过95%, 停止治疗1个月内病情没有再次复发; 显效: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临床症状表现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 妇科及理化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 症候和体征积分的减少程度超过70%, 但没有达到95%;有效: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临床症状表现有所减轻, 妇科和理化检查结果有所改善, 症候和体征积分的减少程度超过30%, 但没有达到70%;无效: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临床症状表现没有减轻或进一步加重, 妇科和理化检查与治疗前比较没有任何改善或明显加重, 症候和体征积分的减少程度没有达到30%[3]。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期间所得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 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的形式对所得所有计量资料进行表示, 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盆腔炎症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奥硝唑治疗(9.62±1.47)d后盆腔炎症状消失, 共计接受临床治疗(13.26±1.99)d;治疗组采用静脉和宫腔联合注射奥硝唑方式治疗(6.14±1.08)d后盆腔炎症状消失, 共计接受临床治疗(9.46±1.44)d。两组患者盆腔炎症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慢性盆腔炎病情治疗效果 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病情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慢性盆腔炎病情治疗效果比较[n(%)]
2.3 药物不良反应 对照组接受奥硝唑治疗后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 治疗组接受奥硝唑治疗后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人数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盆腔是女性内生殖器的主要聚集处, 由于生理结构的特殊性, 女性盆腔易出现感染症状。各种化脓菌为主要病原菌,常见的主要包括厌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淋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几种, 大多数情况下为混合型感染。该病多由于急性盆腔炎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 或治疗程度不彻底而导致。由于盆腔的血供条件比较单一, 全身用药很难在到达病灶, 且会增大抗菌药物的用量, 使病菌耐药, 进而使治疗难度加大。而宫腔内注射给药更加直接、有效, 简单易行, 药物能够直达病所, 对炎性病灶充分浸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
[1]于翠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吉林中医药,2009, 24(9):35.
[2]李军,闫颖.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11(3):254.
[3]郑素英,综合治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山西中医, 2009,26(5):316.
[4]朱蔼美,赵莉,马宝璋.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体会.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11(1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