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立冬,“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冬”即古文“终”字。民间习惯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实际上,由于我国南北纬度有差异,东北地区早在9月上旬就进入冬季了,长江流域则要到“小雪”前后才真正体现出来,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为标准。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就是说秋季农作物收晒完毕,收藏入库了。可见,立冬还有万物收藏、防御寒冷的意思。立冬是阴气盛极的时刻,阳气潜藏。过了立冬之后,大自然阳气开始渐长,阴气渐退。这时候,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养生应顺其自然界闭藏之规律,要养阳、藏阳,补肾藏精,养精蓄锐,为来春的生机勃发做准备。
吃饺子,
羊肉大葱馅最适合冬季进补
《黄帝内经》讲“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立冬开始,日照开始变短,光照逐渐减弱,天寒地坼,草木凋零,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之习俗,有句俗语叫“冬季进补,来年打虎”,就是指在寒冷的冬天,通过进补来抵御严寒的侵袭。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所以进入立冬后,人们可以吃一些阳性的东西来增加热量,如温性的牛、羊肉。
北方素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老人们称之为“安耳朵”,意为不会冻坏耳朵。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这里还有一个传说。说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长沙为官后,待他告老还乡回到家乡南阳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到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面黄肌瘦,许多人耳朵都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于是,就叫其弟子在冬至那天于南阳城东关外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到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亲手熬制一种能专治冻伤的“祛寒娇耳汤”,广舍众人。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人们为纪念张仲景,便模仿他熬汤的“娇耳”,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许多年后,立冬吃饺子的习俗就这样被传了下来。所以,后来民间也流传着一种说法,老人们劝孩子吃饺子时,往往会说冬至这天要是不吃饺子会烂耳朵的,其根源即来源于此。
现在人吃饺子,花样已经很多了,各种馅都有。不过要论哪种馅料最适合冬季进补,羊肉大葱馅无疑是上上之选。这是因为羊肉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可谓一举两得。
需要提醒的是,羊肉大葱馅的水饺虽是好东西,但不宜多食,再好的东西,如果过量食用,也会威胁健康。比如经常饮酒有胃热的人及高血压患者最好少补点牛羊肉,普通人也要注意不要补过头了,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千万不可盲目“进补”。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平时就吃得不错,如果这时再加上大量进补,身体内热加重,内热而外寒,往往一出门就容易感冒。
立冬补冬,
南北进补各不同
很多人都知道立冬后应该进补,俗称“补冬”。中医认为,冬天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民间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并且因为冬天天冷,多吃些温补之物,不容易上火。此外,冬至是天地阴阳气交枢纽,也是人体阴阳气交的相关时刻,这天进补身体最容易吸收,所以冬令进补常选择于冬至日开始。
冬季进补时,最好先做引补,即给身体先打好底子,使肠胃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再服补药或进补时才可增加滋补效力,以防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像久病体弱的老年人,或因脾有湿邪的人,因脾胃虚消化差,服用滋补药不仅达不到补虚效果,反而出现腹胀便溏、恶心呕吐,致使身体更虚。所以,脾胃虚寒且湿重者尤为要注意先健脾胃。譬如:淮山芡实瘦肉汤、花生黄豆煲猪脚都是健脾益肾的靓汤,在进补前几天可以喝喝这些汤水。
一般来说,引补可在冬至前1个月进行,可选用芡实炖牛肉,或芡实、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服,以调整脾胃功能。还可以炖些羊肉,加生姜成羊肉大枣汤,也有同样功效。做好引补,接下来就可以滋补了。
按照中医理论,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和补阳。
补气是针对气虚体质。像行动后冒虚汗、说话无力、精神疲乏、女性子宫脱垂等,这时候要多食用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补气食物,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红枣、胡萝卜、豆浆、鸡肉等。饮食上也可添加红参、白术、黄芪和五味子等中药材。
补血是针对血虚体质。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月经量少且色淡等体征,可选用对血虚证者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龙眼肉、荔枝肉、桑椹、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海参、鱼类等。有补血作用的中药材有当归、熟地、白芍、阿胶、首乌和十全大补膏等。
补阳是针对阳虚体质。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可食用具有补阳助火、温肾助阳的食物,如狗肉、羊肉、虾类、鹿肉等,适用于老年人肾阳不足、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无力、夜间尿多、性功能减退等。核桃仁、韭菜、枸杞子、鸽蛋、鳝鱼等也有补阳作用。此外,中药材上可选用鹿茸、杜仲、韭菜籽、蛤蚧和十全大补酒等调补。
补阴是针对阴虚体质。像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夜间盗汗、午后低热、妇女白带增多等,可食用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功效的食物,如银耳、木耳、梨、牛奶、鸡蛋、葡萄、白菜等。中药材中如白参、沙参、天门冬、鳖甲、龟板、冬虫夏草、白木耳等对阴虚证都有补益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所说的进补是一种针对“虚”证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补充人体的不足之处。现代人其实不缺营养,真正“虚”的不多,失调更为严重,而失调的调整,一年四季均可。因此冬令进补必须按照“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要视机体的阴阳盛衰而“有的放矢”地进行调补,切莫多多益善,更不可盲目进补,否则会造成虚者更虚,实者更实,使人体内平衡失调,出现许多不良反应。最好请有经验的中医指导,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对于无疾病且身体强壮的人,如果超量服用补药,会产生口干舌燥、鼻孔出血等滋补综合征。此外,像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的人建议先不要进补,以免加重病情。特别是老年人,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果摄入太多,会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建议食炖母鸡、精肉、蹄筋,常饮牛奶、豆浆,这些对血脂影响都不大,还可增强体质。
还有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容易发生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这是因为冬天是蔬菜生产的淡季,人体会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便容易导致上述症状的发生。所以在冬季,应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因为它们均富含维生素。除此之外,冬季应该多吃大白菜,俗话讲“百菜不如白菜”,大白菜在冬季吃最好,不仅是时令菜,而且大白菜是温性的,不寒不热,当饭吃也没事,最重要的是可以补充冬季维生素不足。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菜维生素含量都比较丰富,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对健康更好。
除此之外,由于地理环境各异,生活方式不同,南北进补要有差异。与此同时,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温补、平补或清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一般来说,北方因气候寒冷,进补应以温补为主。温补即是用温热性食物进行补益,注重补肾养精助阳,以预防寒症,适用于阳虚或气阳亏损,如肢冷、畏寒、乏力、疲倦、小便清长而频或水肿等症患者。常用的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猪肝、鳝鱼、海虾,或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
长江以南地区因冬季气温温和得多,所以进补应以平补为主,可是适当增加鸡、鸭、鱼类。平补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应用不热不寒、性质平和的食物,如粳米、玉米、水果、蔬菜,部分禽、蛋、肉、乳类、扁豆、白菜、鹌鹑、猪肉、牛奶等。一种是既能补气又能补阴的食物,如山药、蜂蜜等,以及既能补阳又能补阴的食物,如枸杞子。这些食物适用于普通人保健。
此外,南方的气候特点是湿加热,因此“舌苔”是最能反映湿与热的指标,尤其是肠胃方面的症状,“黄苔”一般代表热、“厚白苔”则表示湿,这种情况就意味着此时身体不宜进补,而应清热除湿,或者好好运动出一场大汗。
地处高原山区,因雨量少气候偏燥,所以进补应以清补为主。清补是用性质平和或偏寒凉的食物,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水果、蔬菜、冰糖为宜,如萝卜、冬瓜、西瓜、小米、苹果、梨、黄花菜等。
对于食补,应尽量利用当地、当令的特产发挥功效,如延边的狗肉、宁夏的枸杞、山东的大枣、吉林的山蛙等。食补贵在持久,一次进补量不可过大,更不应急于求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进补得当,补出真正的好身体。
慢性病
要量身定做滋补膏
从中医进补养生角度来看,进补可选择食补,亦可选择药补,药补首推膏方。
中医膏方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剂型的一种,属复方、大方。膏方是一门高深学问:首先就诊者要向医师提供籍贯、年龄、民族、近期自我感觉、精神与睡眠情况、饮食与排便状况、日常生活习惯、职业情况、特殊生理阶段、服用药物情况以及病史等资料;然后医师经望舌、切脉,整体辨证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量体裁衣开出膏方,最后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糖或蜂蜜等制成的一种膏状物质。其加工相当讲究,比如药材要道地,细料要分开煎,入胶时要认真掌握火候,入糖时要注意是否黏锅或烧焦。
所以膏方进补不应该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冬令进补”概念,而是侧重对慢性虚损性疾病的一种长期调理和滋补,起“救偏祛病”的作用。
但是很多人缺乏对膏方的正确认识,认为膏方是用来进补的,什么时候都可以吃,甚至盲目地追求滋补,一开膏方必有野山人参、冬虫夏草、鹿茸、燕窝等贵重药物,认为“越贵越好”。其实不然,吃膏方并不是一味进补,而是调理。例如,阴虚的人可以在膏方里加生地黄、麦门冬、沙参一类的养阴药;气虚者则要加黄芪、人参这类补气药;高血压就要加平肝潜阳的药,如牡蛎、石决明、钩藤等。有很多人都因为服用方法不对起不到一定效果,甚至造成补过头而伤害身体。因此,服用膏方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辨证用药、辨证用补。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人最适合膏方进补:
(1)容易疲劳、经常感到身体不舒服、腰酸背痛、睡眠质量下降或难以入睡、体力不支,力不从心者。
(2)有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及由此而引发黄褐斑、痤疮、脱发的妇女。
(3)面色灰暗、性功能减退、容易感冒的亚健康者。
(4)患有慢性老年病如糖尿病、前列腺肥大、老年性耳聋、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中风后病情稳定者、骨质疏松症者。
(5)病后及手术或出血后处于恢复期者,包括手术后、化疗后、放疗后的肿瘤病人。
但也有几类人不适宜进行膏方进补。比如急性病,如最近患有感冒、发热、咳嗽、伤食期间不能进补,应先等病愈后再进补。此外,急性病或慢性病活动期患者、慢性肝炎者、胆囊炎、胆石症发作者、胃痛、腹泻也不太适合膏方进补。
膏方一年四季皆可服用,以冬季服用效果最佳,一般在冬至前一周到立春前后服用。膏方开诊最好提前一个月进行,对于那些病情变化比较大或病情不明确的患者,要先用“开路方”,避免直接服用膏方而走弯路。
老人养阳护阳
预防突发病
从立秋开始,人的气血从外面向里收了,一过立冬,气血都储存到里面去了。立冬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候,阳气刚刚来,因此,一到立冬后,人体就应该把身体的大门关得严实点,避寒就温,不仅仅是保温,更是保护阳气。
不过许多人单纯地认为,立冬后就应该穿得很多,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还有很多家庭,一到冬天,室温往往很高,其实不是这样。如果穿得太多,室温过高,皮肤为了散热而大开,要是这时候出门的话,室内外温差大,遇冷气一袭击,就给随之而来的寒冷留下了可乘之虚。其次,这样的话则外出活动易外感风寒。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衣着过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比如心肌梗死便是老年人冬季的高发病。当人体受冷刺激后,由于血管收缩,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容易诱发心绞痛,若措施不力,会发生心肌梗死猝死。此外,对于老年人来说,中风在寒冷的冬季也易发生,这是因为老年人多有高血压,一遇上寒冷天气,身体就适应不了,血压便随之增高,就有发生中风的危险。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生理机能渐弱,抵御能力也随之衰减,正是病邪乘虚而入之时,立冬过后要尽量做到外出不宜过久,室内温度适宜控制在18°C~22℃之间为好,切忌紧闭门窗,要坚持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动。这样出门温差不至于突然变化太大,可以免遭突然的风寒交袭。
还有就是老年人冬季感冒,说起来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因此立冬后,老年人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防止流感发生。
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以及儿童和患有胃及十二肠溃疡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立冬过后暖背尤其重要。这是因为,背为阳中之阳,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人一旦受寒,就会损伤阳气,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陈疾复发、加重等现象。像这类人,从立冬起要防背寒,最好穿一件贴身棉背心,背为人体护阳的屏障,“背不寒则全身不寒”。
此外,还应该多晒太阳。由于冬季人和大自然一样都处于“阴盛阳衰”状态,故冬天常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曹慈山的《老老恒言》说:“背日光而坐,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