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
花千万造个大学校门值不值
近日,据媒体报道,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总投资1100余万元的某大学新校门初露芳容:是原来1.12倍大的新牌坊已树立起来,门口广场也已现轮廓。
实际上,如此不惜在校门上下血本,如今几成时风,现在不少大学都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大门。如山东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几年前因为“高校最大、造价最高的大门”,就曾引起网民哗然。而其大门的壮观,也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大门居然有多达28根巍峨的柱子,据称这是象征着这所大学28年的历史,而这显然令人匪夷所思,如果今后这所大学走过更长的历史,比如百年的时候,莫非大门就要立一百根柱子?
大学理应是崇尚科学与文明的一方精神净土,如今也在浮躁功利时风熏染之下有些变质,而大学的所谓文化精英们,照样不能免俗。只是,按“大学就是校门大”的思维模式办大学,究竟还能不能办成一所延续文化传统弘扬科学精神的现代大学?我们需要的是开放、包容的校门。国外不少名校的门都是不起眼的,哈佛的校门“既不高也不大,主门不过高约4米、宽约3.5米半”,剑桥甚至没有校门,“剑桥镇上找不到具体的大学位置,剑桥大学没有围墙,是完全开放的”。没有校门的名校,正是以平等的、坦然的、积极的姿态,接纳每一个人。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再执著于建设高大的校门,学会接纳,学会包容,大学也就能成为真正的大学了。
2013年9月1日
光明日报
教师如烛 师德如光
长期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勉工作、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赢得了祖国和人民的爱戴。教师对教育的贡献,不仅表现在教了多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如何为人师表。教师应当高尚纯粹、心存善良、乐于付出。课堂是呈现“师德”最直观的平台,教师一丝不苟、严谨治学,对学生有爱有情,学生就一定会把老师的高尚品德融入自己的人生,芬芳传播四方。
教师如烛,师德如光,足以照亮人间。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的对待学术诚信、虔诚,有的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学生。英雄教师、教书育人模范,诠释着教师的职业内涵,为全社会树立起崇高的道德标杆;“最美乡村教师”言传身教,感化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看到世界的美、生活的美和良知的美。纵有恶劣的自然环境、简陋的教学条件、艰苦的生活状态,他们依然不坠青云之志,不改育人之乐。他们的行为展示了师德灵魂,成为良好道德风尚的推动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2013年9月10日
中国教育报
讲台应成为大学教授的荣誉
刚刚过去的教师节,最具冲击力的新闻当属浙江大学两位教授因为常年为本科生上基础课且保持高水准,每人获得高达100万元的奖励。
重奖教学,摆正了科研和教学的位置,有利于回归师者本质。在当前一些高校教师的话语体系中,教学和科研总被看成一对不可调和矛盾。而浙江大学两位获奖教授,则用亲身经历反驳了这一观点。其实,在大学的讲台上,把课讲好,绝不是单凭技巧,更需要对专业知识了然于心,才能吸引年轻人走入学术殿堂。
比重奖教学更重要的是制度建设。如果只是一奖了之,热闹过后,未必能激起多少“勇夫”。可喜的是,奖励背后,我们看到了制度的支撑。当前已有一些高校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为致力于教学的教师打开晋升通道,为长期从事本科基础教学的高水平教师专设“教学岗”……种种举措,体现了对教学专业性的认可和对教学劳动的尊重,教师自然也就更可以安心地教书育人。
2013年9月13日
西安晚报
读书之争
成都女孩玲玲考上大学本科,父亲虽然有钱供她读书,但认为“上大学无用”而拒绝提供学费和生活费。
毋庸讳言,读书不能简单地用“有用”“无用”来判断。读书不完全等同于上学、更不是读大学就等于读书。如果仅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那么当你想要进入医疗、法律和学术等稳定且高收入的行业时,高文凭依然是“敲门砖”。但我们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养成良好的习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立的人格,这些将令你终身受益,而非眼前的短期利益。
当然,现在的大学教育确实出现了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找不到工作,也难怪有的家长觉得送孩子上大学太“不划算”。也许,我们在呼吁高等教育改革的同时,也该反省到底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再回到玲玲上大学这件事上。18岁女儿的青春前程,不应由父亲来决定。可这位父亲的“教育无用论”,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2013年9月3日